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抗震部分习题.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21423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26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抗震部分习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抗震部分习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抗震部分习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抗震部分习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抗震部分习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抗震部分习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抗震部分习题.ppt(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抗震,参考规范: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单选题 (每小题1.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不得分),钢筋混凝土结构,1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混凝土的( )来确定的。 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B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C抗拉强度标准值 D弯曲抗压强度标准值,2引起混凝土的徐变的原因中,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 A徐变与混凝土内的水泥凝胶体变形和微裂缝的发展有关 B徐变与混凝土持续应力大小有密切关系 C水

2、灰比愈大,则徐变愈大 D徐变愈小,则水泥含量愈多,3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的百分率,对梁类构件不宜大于( )。 A15% B25% C50% D80%,4、对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它的各种力学指标之间的关系为( )。 Afcu fc ft,5、正常状态下,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构件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其受力纵筋的应力状态是( )。 AAs和 均屈服 BAs和 均不屈服 C 屈服,As不一定屈服 D 屈服,As不屈服,6、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中,为防止斜压破坏,其截面限制条件是( )。 A当 时, B当 时, C当 时, D当 时,,7对于四边

3、支承的板,当长短边比值时,( )。 可按单向板计算 可沿长短边方向分别按单向板进行的计算 宜按双向板计算,亦可按沿长边方向的单向板计算 应按双向板计算,8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在构件承受使用荷载之前预先对构件( )。 A受拉区施加压应力 B受压区施加拉应力 C受拉区施加拉应力 D受压区施加压应力,9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强度计算中,为了防止出现超筋破坏,应满足的条件是( )。 Ab 或x xb=bh0 BA Amin =minbh C D,10抗震设防烈度为( )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A7度及以上 B7度以上 C6度及以上 D6度以上。,11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当无垫层

4、时不应小于( )。 A30 mm B40 mm C70 mm D100 mm,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当采用碳素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 AC25 BC30 CC40 DC50,13、正常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梁发生斜截面破坏时,其破坏形式应为( )。 A超筋梁破坏 B剪压破坏 C斜压破坏 D斜拉破坏,14对称配筋的小偏心受压构件在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时,受力纵筋的应力状态是( )。 AAs和 均屈服 BAs和 均不屈服 C 屈服,As不一定屈服 D 屈服,As不屈服,15先张法施工的预应力构件,在混凝土预压后产生的第二批预应力损失是(

5、 )。 A由于锚具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B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C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损失 D钢筋的应力松驰引起的预应力损失,16地震作用的大小( )。 A与建筑物质量成反比 B与建筑物的宽度成正比 C与建筑物质量成正比 D与建筑物质量的关系不能确定,17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的建筑,地基土的液化等级为严重,则应采取的抗液化措施是( )。 A可不采取措施 B部分消除液化沉陷 C对地基和上部结构处理 D全部消除液化沉陷,18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 )。 A绑扎搭接接头 B锥螺纹钢筋连接接头 C带肋钢筋套挤压连接 D焊接接头,19在确定柱控

6、制截面最不利内力时,下列哪种说法是不对的( )。 A在大偏心受压时,轴力相近,弯矩越大越不利 B在大偏心受压时,弯矩相近,轴力越小越不利 C在小偏心受压时,轴力相近,弯矩越大越不利 D在小偏心受压时,弯矩相近,轴力越大越不利,20“混凝土规范”规定的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 )。 A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B随钢筋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降低 C随混凝土和钢筋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减小 D随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减小,随钢筋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21混凝土徐变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水灰比越大,徐变越小 B水泥用量越多,徐变越小 C加荷龄期越短,徐变越大 D养护环境湿度越大,徐变越大,22在钢筋混凝土

7、梁上配置箍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B弥补主筋配筋量的不足 C承担弯矩 D承担剪力,23两根适筋梁,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其余条件相同,设是正截面开裂弯矩,是正截面抗弯强度,则配筋率与的关系是( )。 配筋率大的,大 配筋率小的,大 两者相等 两者接近,25梁内出现斜裂缝的原因是( )。 没有配置弯起钢筋 主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 箍筋配置不足 纵筋配置不足,26、悬臂构件其主要受力筋应布置在其( )。 上部 中部 底部 不定,27轴向压力对构件抗剪强度的影响是( )。 构件的抗剪强度随轴向压力提高而增大 轴向压力可提高抗剪强度,但轴压力比过大,反而降低抗剪强度 构件

8、的抗剪强度随轴向压力提高而减小 轴向压力对构件抗剪强度没有多大关系,28其它条件相同时,配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裂缝宽度也愈小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但裂缝宽度愈大 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29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随荷载的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 逐渐增加 逐渐减少 保持不变 先增加后减少,30为保证挑梁的抗倾覆,哪一条构造是不合理的( )。 A纵向受力钢筋应伸入梁尾部,且直径212 B纵向受力钢筋至少有1/2伸入

9、梁尾部 C埋入墙体长度与挑出长度之比宜大于1.0 D挑梁应做成变截面梁,31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适量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 A均提高很多 B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 C抗裂提高很多,承载力提高不多 D均提高不多,32若某梁内的受力钢筋为2 0钢筋,梁顶及梁底钢筋净距分别要求( )。 A梁顶25mm;梁底2 0 mm B梁顶2 0 mm;梁底25mm C梁顶30 mm;梁底25mm D梁顶25mm;梁底30 mm,33简支梁下部的纵向受力钢筋承受何种应力(荷载向下荷载)( )。 A剪应力 B拉应力 C压应力 D拉应力和压应力,34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主梁次梁相交处,

10、钢筋由上向下的顺序应为( )。 A次梁负筋板负筋主梁负筋 B板负筋次梁负筋主梁负筋 C板负筋主梁负筋次梁负筋 D主梁负筋次梁负筋板负筋,35大偏心受压柱的判断条件是( )。 b e00.3h0 e00.3h。,36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应为( )。 A10 mm B12 mm C16 mm D18 mm,37在受弯构件中有时在支座处将纵筋弯起形成弯起钢筋,其主要作用是( )。 A抗弯 B抗剪 C抗扭 D抗震,38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取下列哪个作为计算强度的依据( )。 A屈服强度 B比例极限 C极限强度 D条件屈服强度,39某现浇单向板搂盖开有一尺寸为300500(单位)的洞口,则洞口边应采取

11、哪种措施加固?( )。 A不需处理 B板钢筋绕过洞口 C设加强筋 D加次梁,40偏心受压柱设计成对称配筋,是为了( )。 A方便施工 B降低造价 C节省计算工作量 D以上三者,41梁腹板高度 时,在梁的两侧面应设置腰筋,其间距不宜大于( )。 A200mm B200300mm C300mm D300400mm,42对于板内受力钢筋的间距,下面哪条是错误的?( )。 A间距s70mm B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C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 D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应大于1.5h,且不应大于300mm,43超筋梁的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取

12、决于( )。 A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B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C钢筋的强度及其配筋率 D钢筋的强度及其配箍率,44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在构件承受使用荷载之前预先对构件( )。 A受拉区施加压应力 B受压区施加拉应力 C受拉区施加拉应力 D受压区施加压应力,45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的抗裂度,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B增加钢筋用量 C加大截面高度 D不改变截面高度,但增加保护层厚度,46当某钢筋混凝土矩形受压构件的长细比为( )时,应视为短柱。 AL0 /b6 BL0 /b8 CL0 /b10 DL0 /b16,49在地震力作用下,底层框架砖房结构的震害多发生在底层,其破

13、坏严重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为( )。 A框架柱、框架梁、墙体 B框架柱、墙体、框架梁 C框架梁、框架柱、墙体 D墙体、框架柱、框架梁,50为使框架梁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按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主梁的高跨比可按( )。 A1/81/12,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B1/101/18,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C1/121/18,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D1/101/15,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5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51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属于( )。

14、A甲类建筑 B乙类建筑 C丙类建筑 D丁类建筑,52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适量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 A均提高很多 B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 C抗裂提高很多,承载力提高不多 D均提高不多,53钢管混凝土柱与螺旋箍筋柱的主要不同点是( ) A前者可不配钢筋 B施工方便 C钢管在纵向参与受压 D钢管对混凝土有侧向作用,54为提高梁的受弯承载力,提高钢筋级别与提高混凝土等级相比( ) A更有效 B差些 C相当 D无法比较,55配了箍筋的梁中,b, fc, h ,哪个对提高抗剪强度最有效( ) Ah Bfc Cb Dh, b同样有效,56有明显屈服点的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

15、 )确定的。 A 极限强度 B 弹性极限 C 屈服强度 D 条件屈服强度,57规范验算的裂缝宽度是指( ) A钢筋表面的裂缝宽度 B构件底面的裂缝宽度 C钢筋水平处构件侧表面的裂缝宽度 D构件上的最大裂缝宽度,58若某梁内的受力钢筋为2 0钢筋,梁顶及梁底钢筋净距分别要求( ) A梁顶25mm;梁底2 0 mm B梁顶2 0 mm;梁底25mm C梁顶30 mm;梁底25mm D梁顶25mm;梁底30 mm,提示:(GB50010-2002 P129 ),59对构件施加预应力的目的是( ) A提高承载力 B提高抗裂度,充分利用高强材料 C对构件进行检验 D节省材料,6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

16、00112001)中规定的框架柱截面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 ) A300mm B250mm C350mm D400mm,提示:(GB50011-2001 P53 ),61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设防标准是( ) A“二水准”,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B“二水准”,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C“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D“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且可 修,62梁的截面尺寸需满足承载力刚度和抗裂(或裂缝宽度)三方面的要求,在方案阶段单跨简支梁的截面高度与跨度之比的合理范围是( )。 A1618 B18110 C18112 D112115,63正常设计的梁

17、发生正截面破坏或斜截面破坏时,其破坏形式应分别为( )。 A超筋梁破坏或斜压破坏 B适筋梁破坏或剪压破坏 C适筋梁破坏或斜压破坏 D少筋梁破坏或斜拉破坏,65钢筋混凝土构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变形随时间增长;、变形随时间减小; 、刚度随时间增加;、刚度随时间降低。 A.、 B.、 C.、 D.、 。,66 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符合条件( )。 .0 .0 .0 .0,67. 轴向压力对RC构件抗剪承载力u的影响是( )。 .不论的大小,均可提高构件的抗剪承载力u .不论的大小,均会降低构件的u .适当时提高构件的u,太大时降低构件的u .大时提高构件的u,小

18、时降低构件的u,68. 钢筋的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l4主要与( )。 A.钢筋的品种、钢筋的初始应力大小有关。软钢小,硬钢大 B.钢筋的品种、钢筋的初始应力大小、时间有关。软钢小,硬钢大 C.钢筋的品种、钢筋的初始应力大小、时间有关。软钢大,硬钢小 D.钢筋的品种、时间有关。软钢小,硬钢大,69.液性指数是判别( )。 A.土软硬程度的指标,当液性指数0时,表示土处于固体坚硬状态;当液性指数1时,表示土处于流动状态。 B.土软硬程度的指标,当液性指数1时,表示土处于固体坚硬状态;当液性指数0时,表示土处于流动状态。 C.粘性土软硬程度的指标,当液性指数0时,表示土处于固体坚硬状态;当液性指

19、数1时,表示土处于流动状态。 D.粘性土软硬程度的指标,当液性指数1时,表示土处于固体坚硬状态;当液性指数0时,表示土处于流动状态。,提示:(GB50007-2002 P14 ),70按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RC高层建筑是指( ) A8层及8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建筑物 B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层高度大于24m的建筑物 C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层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 D. 7层及7层以上或房层高度大于25m的建筑物,71.为使框架梁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按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主梁的高跨比可按( )。 A. 1/81/12,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

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B. 1/101/18,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C. 1/121/18,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D. 1/101/15,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5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6.3.1 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hb 可按(1/10)lb确定, lb为主梁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 当梁高较小或采用扁梁时,除验算其承载力和受剪截面要求外,尚应满足刚度和裂缝的有关要求。在计算梁的挠度时,可扣除梁的合理起拱值;对现浇梁板结构

21、,宜考虑梁受压翼缘的有利影响。,72.用S表示结构作用效应,R表示结构抗力,则结构的失效状态可用 表示( )。 R-S = 0 R-S 0 R-S 0,73.对于h0w/b 6的钢筋砼矩形截面受弯构件,在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其截面限制条件为( )。 .V0.25 fcbh0 .V0.2fcbh0 .V0.2cfcbh0 .V0.25cfcbh0。,74.钢筋混凝土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mm,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平面的侧面上的纵筋不应大于 mm。( ) A.50,300 B.50,350 C.70,300 D.100,250,2钢管混凝土柱与螺旋箍筋柱的主要不同点是(

22、) A前者可不配钢筋 B施工方便 C钢管在纵向参与受压 D钢管对混凝土有侧向作用,5进行钢实腹式轴心受拉构件设计时应验算的全部内容为( ) A 强度 B 强度与整体稳定 C 强度与长细比 D 强度与局部稳定,7有明显屈服点的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 )确定的。 A 极限强度 B 弹性极限 C 屈服强度 D 条件屈服强度,9砖墙上有1.2m宽的门洞,门洞上设钢筋砖过梁,若过梁上墙高为1.5m,则计算过梁上墙体的重量时,应取墙高为( ) A0.4m B0.5m C0.6m D1.5m,提示: (GB5003-2001 P44),10砌体结构房屋的总高度计算时,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 ) A山尖墙的

23、最高处 B山尖墙的1/2高度处 C檐口的高度 D山尖墙的2/3高度处,提示: (GB50011-2001 P64),13砌体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局部砌体处于三向受力状态 B套箍作用和应力扩散作用 C受压面积小和尺寸效应 D砌体起拱作用而卸荷,18建筑物、构筑物地基基础方案选择中,优先考虑的是( )。 A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B人工地基上的浅基础 C深基础 D深浅联合基础,19建筑基础中的( )必须满足基础台阶宽高比的要求。 A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B砖石及混凝土基础 C柱下桩基础 D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提示:(GB50007-2002 P54 ),22简支梁下部的纵向受力钢筋承受

24、何种应力(承受向下荷载)( )。 A.剪应力 B.拉应力 C.压应力 D.拉应力和压应力,26小型砌块的高度为( ) A6090mm B100170mm C180350mm D360900mm,29结构用钢材,按含碳量分应属于( )。 A各种含碳量的钢材 B高碳钢 C低碳钢 D中碳钢,30钢结构中最主要的连接方法是( )。 A焊接连接 B普通螺栓连接 C铆钉连接 D高强螺栓连接,32.有两根条件相同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但正截面受拉区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一根大,另一根小,设Mcr是正截面开裂弯矩,Mu是正截面抗弯强度,则与McrMu的关系是( )。 A.大的,McrMu大 B.小的,McrM

25、u大 C.两者McrMu相同,34. 矩形截面抗扭纵筋布置首先是考虑角隅处,然后考虑 .截面长边中点 .截面短边中点 .另外其他地方,37.对无筋砌体构件,其截面面积小于( )。 A. 0.2 m2时,其砌体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为其截面面积加0.8, 对配筋砌体构件,当其中砌体截面面积小于0.3 m2时,其砌体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为其截面面积加0.7.构件截面面积以m2计 B. 0.2 m2时,其砌体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为其截面面积加0.7, 对配筋砌体构件,当其中砌体截面面积小于0.3 m2时,其砌体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为其截面面积加0.8.构件截面面积以m2计 C. 0.3 m2时,其砌体强度设计

26、值调整系数为其截面面积加0.8, 对配筋砌体构件,当其中砌体截面面积小于0.2 m2时,其砌体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为其截面面积加0.7.构件截面面积以m2计 D. 0.3 m2时,其砌体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为其截面面积加0.7, 对配筋砌体构件,当其中砌体截面面积小于0.2 m2时,其砌体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为其截面面积加0.8.构件截面面积以m2计,提示:(GB50003-2001 P15 ),38.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何种数值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 A.对240mm厚的砖墙为6m, 对180mm厚的砖墙为4.8m,对砌块、料石墙为4.8m B.对240mm厚的砖墙为

27、9m, 对180mm厚的砖墙为6m,对砌块、料石墙为4.8m C.对240mm厚的砖墙为6m, 对180mm厚的砖墙为4.5m,对砌块、料石墙为4.8m D.对240mm厚的砖墙为6m, 对180mm厚的砖墙为4.8m,对砌块、料石墙为4.5m,提示:(GB50003-2001 P36 ),39.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应具有( )。 A.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B.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碳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焊接承重结构以

28、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C.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还应具有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 D.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还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提示:(GB50017-2003 P15 ),40.对承受局压的钢结构组合梁,腹板如配置横向加劲肋,则腹板横向加劲肋的( )。 A.最小间距应为0.25h0,最大间距应为2.5h0 B.最小间距应为0.5h0,最

29、大间距应为2.0h0 C.最小间距应为2h0,最大间距应为5h0 D.最小间距应为0.5h0,最大间距应为3.0h0,提示:(GB50017-2003 P31 ),41.承压型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P应与摩擦型高强度螺栓( )。 A.不相同;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不应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 B.相同;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可应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 C.相同;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不应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 D.不相同;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可应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46.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不利时,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 A.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

30、1.35;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B.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C.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D.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51.关于砌体强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砌体抗压强度远小于块材的抗压强度,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砂浆 的强度等级,而砌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远低于其抗压强度,并取决于砂浆强度; B.砌体抗压强度远小于块材的抗压强度,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块材 的强度等级,而砌体的抗拉

31、强度和抗剪强度远低于其抗压强度,并取决于砂浆强度; C. 砌体抗压强度远小于块材的抗压强度,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块材 的强度等级,而砌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远低于其抗压强度,并取决于块材强度; D. 砌体抗压强度远小于块材的抗压强度,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块材 的强度等级,而砌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远低于其抗压强度,并取决于块材和砂浆强度;,52.无筋砌体受压构件轴向力偏心距按荷载( )。 A. 标准值计算,并不宜超过0.65y B. 设计值计算,并不宜超过0.6y C. 标准值计算,并不宜超过0.6y D. 设计值计算,并不宜超过0.65y,53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应根据( )按

3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值采用. A钢材屈服强度 B. 钢材抗拉强度 C. 钢材伸长率 D. 钢材厚度或直径,54.粉质粘土是指塑性指数Ip( )。 A 17 B. 10 C. 10Ip17 D. 1,55.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面积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采用( )。 A.标准值 B.设计值 C.准永久值 D.特征值,57. 抗震设计时, RC框架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得小于( )。 A. 2hb(一、二级抗震)、1.5hb(三、四级抗震),同时也不得小于500mm B. 2hb(一、二、三级抗震)、1.5hb(四级抗震),同时也不得小于500mm C. 2hb(一级抗震)、1.5hb(二、三、四级抗震与非抗震),同时也不得小于500mm D. 2hb(一级抗震)、1.5hb(二、三、四级抗震),同时也不得小于500mm,提示:GB50011-2001 P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