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26101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PPT 页数:203 大小:6.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3页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3页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3页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3页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ppt(2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李晓泉 博士(后) 硕导 副教授 注安师 安评师 安培师 高级爆破师 Tel:13878192401;E-mail:,目 录,一、作业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 二、粉尘危害与防护 三、其他危害与防护 四、妇女职业卫生 五、职业病危害评价 六、职业健康管理,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将“高危粉尘”列入法条,有效避免了“开胸验肺”事件的重演。 破解防治职业病“三难”“三无” 目前我国职业病处于难监管、难鉴定、难维权,直接原因是企业对于职业病防治无投入、无制度、无保障。 “三难”现象反映了法规、制度和政策不配套、不完善、缺陷多,也折射出政府责任不到位。“三无”则反映了企业对职业病防

2、治普遍不重视。,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解读,三部门都有监管职责 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将原来规定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修改为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据本法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职业病可申请救助 诊断机构有权现场调查,修改后的职业病防治法解读,一、作业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和产生的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各种因素。 1、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化学 因素,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无机性粉尘,金属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

3、和性粉尘,物理 因素:,生物 因素:,生产过程职业性有害因素,电离辐射、高温、 严寒、异常气压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 森脑炎病毒等,2、劳动过程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劳动强度过大或安排不当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 个别器官和系统过度紧张 心理性职业紧张 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使用不合理工具等,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作业场所设计不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 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 环境污染,4、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个体特征,职业性有害因素,遗传 年龄 性别 营养 疾病 文化 生活,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作用条件(方式/时间/强度),职 业 性 病 损 伤,工伤:又称为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

4、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是我国特有的概念。,职业病:与工作有关,并直接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因果联系的疾病,与工作有关疾病:职业因素是该病发生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 一的直接病因;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 从而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 疾病的病情;如腰背痛、胃溃疡,二、职业病,1、职业病的定义 广义的职业病: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所有由职业因素引起或造成的特定疾病,也称职业疾患。 狭义的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性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构成法定职业

5、病的要件,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 必须是因接触粉尘、其他有毒、有害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10类115种 ),职业病目录 我国1957年14种 1987年9大类102种 200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立并修改为10大类115种,一)尘肺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外照射

6、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病 6.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骨损伤*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伤* 11.根据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一开机漫天灰尘,正常的胸片,肺炎,安徽一农民工尘肺病胸片,尘肺病患者灌洗术后的回收液,一个死于尘肺病的煤矿工人的肺的标本,非常硬,斧头砍不动,尘肺病的肺标本,放射性皮炎,放射性皮炎,清华才女朱令 陀中毒前,十一(06年)年后的朱令已经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局部振动病) 五

7、)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1.炭疽 2.森林脑炎 3.布氏杆菌病 六)职业性皮肤病 1.接触性皮炎 2.光敏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化学性皮肤灼伤(9-化学灼伤) 7.根据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 其它职业性皮肤病,七)职业性眼病 1.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9-) 九)职业性肿瘤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工人肺癌 8.铬酸盐制造业工

8、人肺癌,十)其他职业病,1.金属烟热 2.职业性哮喘 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4.棉尘病 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我国职业病的构成情况,78,10,7,5,3、职业病的特点,病因明确、可以完全预防 呈现明确“剂量反应”关系 职业病的表现多样 发病常有群发性,4、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必须由法定诊断机构集体诊断 (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诊断的原则与程序: 1) 诊断依据-国家法规及职业病诊断标准 2) 诊断原则-科学、公正、公平、公开、及时、便民 3) 集体诊断-3人以上职业卫生医师,4) 推定诊断-没有证据否定职业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因果关系的,

9、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5) 诊断举证-用人单位和有关机构应如实提供必要的资料 6) 诊断复查-确诊为职业病的患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病诊断书上注明的复查时间安排复查 7) 诊断证明书,诊断应综合四方面的资料,1)职业史:重要前提 2)生产环境的劳动卫生调查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或特殊检查:,4)实验室检查或特殊检查: 生物材料-毒物、代谢产物的含量和 生化指标的测定 接触指标 X线胸片-接尘作业工人 听力测定-噪声作业工人 效应指标 白指实验-接触局部振动工人,5、职业病的预防工作,第一级预防工程控制 第二级预防对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的顶防与控制 第

10、三级预防对职业病病人的保障,三、我国职业卫生的现状,病人总量很大、发病率较高 经济损失大: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180亿元 危害面扩大 职业卫生服务情况不佳,管理队伍人数不够,素质不高,中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健康白皮书,网上的调查历时3个月,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城市,调查了3899名进城务工人员的状况。 38%的人员不知道也从未听说过职业病,37%的人知道一点,19%的人知道什么是职业病。 20%的人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危险因素和应当采取的保护措施,42%的人只知道一点相关知识,32%的人知道工作危险性和应当采取的保护措施。 此次调查发现,仍有57%的进城务工人员表示,他们所在的单位没有做

11、过工作注意事项和卫生防护方面的培训。,执法力度不够 我国职业卫生监管变化与沿革 : 19491998:劳动部 19982003:卫生部 2003至今:卫生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漏报、不报、误报现象严重 旧的不去新的来,职业卫生发展趋势,职业卫生服务对象将明显扩大 工作范畴将扩展延伸 职业健康监护水平明显提高 职业医学与环境医学的融合 职业卫生法制更近健全,二、粉尘危害与防护,一、生产性粉尘的概念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较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1、生产性粉尘的主要来源 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 蒸汽的冷凝或氧化 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饶,井下煤灰“飞扬”的景象,简陋的轧砂厂,津冀的

12、采石企业,济南市某建材厂附近某家上午刚刚擦过的阳台中午就蒙上了一层灰尘,粉尘滚滚, 赤膊上阵忧! 砖厂, 煅烧白滑石,广州某水泥厂 超标排放粉尘,水泥厂的工人和 他仅有的防护面具,水泥厂车间里尘土飞扬,生产性粉尘的分类,粉尘的性质,无机性粉尘:矿物性粉尘、金属性粉尘、 人工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植物性粉尘、动物性粉尘、人工有机粉尘,混合性粉尘,粉尘颗 粒大小,可见粉尘,显微粉尘,超显微粉尘,燃烧和爆 炸性质,易燃易爆粉尘,非易燃易爆粉尘,环境 卫生学,降尘,飘尘,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及意义,1.粉尘的化学成分 2.分散度 3.溶解度与密度 4.形状与硬度 5.荷电性 6.爆炸性 7.光学特性

13、,图 粉尘的分散度,粉尘对人体的主要危害,一) 呼吸系统: 1、尘肺:长期吸入粉尘达一定量后,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矽肺: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硅酸盐肺:硅酸盐粉尘,碳尘肺:含碳粉尘,金属尘肺:金属粉尘,混合性尘肪:两种或两种以上粉尘,有机尘肺:有机粉尘,广西尘肺病主要分布在煤炭、冶金及有色金属、水电工程和建筑材料行业;,不同粉尘在呼吸系统阻留情况,510,尘肺病的发病症状,尘肺病分为三期: 第一期:重体力劳动时呼吸困难、胸痛、轻度干咳。 第二期:中等体力劳动或正常工作时,感觉呼吸困难,胸痛、干咳或带痰咳嗽。 第三期:做一般工作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胸痛、连续带痰

14、咳嗽,甚至咯血和行动困难。,1993年10月至1995年12月,武汉市涂先华一家宝石厂从事石料切胚工作。切割时粉尘很大,但仅有棉纱口罩作防护。8个小时工作下来,涂先华满头满脸都是宝石粉末。 2000年以来,频繁咳嗽的涂先华先后在多家医院被诊断为“气管炎”“结核”。2006年,年仅31岁的涂先华走路喘气、胸闷无力。武汉市职防院5月25日所拍胸片显示,涂先华肺部布满宝石颗粒导致病灶,专家初步诊断为“二期矽肺”。,尘肺病患者灌洗术后的回收液,10月18日,51岁的龙怀文在新疆煤矿总医院进行肺部灌洗治疗,肺内共洗出48瓶黑水。,广东佛山人造钻石36个矽肺病人,粉尘对人体的主要危害,2、粉尘沉着症:吸入

15、一定量的铁、钡、锡、有机棉尘等粉尘,尘末在肺部沉着,构成一种病情轻、进展慢的肺部疾病 3、过敏性疾病:吸入含苯酚粉尘、甲苯二异氰酸酯可引起哮喘。 4.肺癌及胸膜间皮瘤:主要见于石棉作业工人及石棉肺患者。 二)中毒 三)局部作用:粉刺、毛囊炎等,粉尘监测,一)工作环境粉尘浓度的测定:有绝对浓度测定法和相对浓度测定法。 1绝对浓度测定法 1)总浓度的测定 2)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 3)个体粉尘浓度的测定 4)石棉纤维计算浓度测定,2、相对浓度测定法,1)光散射式测定法 2)光吸收式测定法 3)压电天平式测定法 4) 射线式测定法,压电天平式粉尘计,内藏清洗机构,防爆型直读式粉尘浓度测量仪,直读式粉

16、尘浓度测量仪 以射线吸收法为原理,粉尘分散度测定方法,1、滤膜溶解涂片法: 2、自然沉降法,至少测算200个,粉尘的监测,粉尘浓度的 测定(质量 浓度),绝对浓度测定法:总浓度、呼吸性粉尘 浓度、个体粉尘浓度、石棉纤维计数浓度,、,相对浓度测定法:光散射式测定法、光吸收式 测定法、压电天平式测定法、 射线式测定法,粉尘中游离 Si02含量的 测定,化学法:焦磷酸质量法等,物理法:X射线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粉尘分散度 测定方法,滤膜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分级采用的指标有三项: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工人接尘时间与肺总通气量;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

17、度分级(GB 581786)进行分5级。 0级 安全作业 I级危害 轻度危害 级危害 中度危害 级危害 重度危害 级危害 极重度危害,生产性粉尘的控制和尘肺预防,1.法律措施:立法和执法 1956年防止厂、矿企业中的矽肺危害的决定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 2002年职业病防治法,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总尘 呼尘 矽尘 10%50%游离SiO2 1 0.7 50% 80%游离SiO2 0.7 0.3 80% 游离SiO2 0.5 0.2 煤尘 4 2.5 水泥尘 4 1.5 石棉尘 0.8,3.技术措施: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 湿式作业

18、 密闭抽风除尘 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革、水、密、风、护、管、教、查,粉尘的预防措施八字经,“革”是指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 “水”即湿式作业 “密”即密闭尘源 “风”即抽风除尘 “护”即个人防护 “管”即维护管理,建守各种制度 “教”是宣传教育 “查”是及时检查,定期测量和健康检查,简易防尘口罩(汗布),防尘口罩,防尘口罩,例(矿山防尘),1、井下防尘: 以湿式作业,加强通风为主的综合措施: 湿式凿岩是关键性措施 放炮后喷雾降尘,向掌子面喷雾10min; 运矿过程湿式作业 加强通风,2、露天矿防尘,1)控制主要发尘源 可采取湿式钻孔或干式捕尘的办法。 碎矿作业可使粉尘浓度高,可采取密闭、通风、除

19、尘的办法。远距离控制 2)加强对司机室的防护 3)运输过程中的防尘 电铲装车前,向矿(岩)石洒水,卸矿处设喷雾 运输路面,常洒水,减少发尘,通风除尘系统,四大件部分:局部排风罩、通风管道、除尘器、风机,局部排风罩,排风罩:密闭罩、外部吸气罩、接受式排风罩、吹吸式排风罩.,局部密闭罩,整体密闭罩,大容积密闭罩,热源上部接受罩,通风管道,设计时主要考虑的问题: 材料:镀锌钢板、碳素钢板、玻璃钢 钢筋混凝土 排尘:防磨、防堵; 阻力:需要动力克服; 流动阻力;摩擦阻力;局部阻力,三、除尘器,除尘器:从含尘气流中将粉尘分离出来的设备 分类:重力除尘器 旋风除尘器 静电除尘器 袋式除尘器 湿式除尘器。,

20、图 重力沉降室,图 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袋式过滤器:织物(呢、绢、工业涤沦),) 静电:静电力,) 水浴:惯性、湿润,各类除尘器分离和除尘的主要特征,三、其他危害与防护 物理危害因素与防护,在生产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着一些物理性因素, 如:热、声、力、光、电等,对劳动者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物理因素具有的特点,1、自然界中存在,在正常情况下,有些因素对人体无害。 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如温度、频率等。 2、有明确的来源,物理因素装置工作状态时,可以造成环境污染,一旦装置停止工作,则相应的物理因素即消失 3、物理因素强度一般不是均匀的,多以发生装置为中心,向四周传播,如果没有阻挡,一般随距离增加

21、呈指数关系衰减。,4、有些物理因素,如噪声等,可有连续波和脉冲波两种存在状态,性质的不同使得这些因素对人体危害的程度有所不同, 5、物理因素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物理参数不呈直线相关关系,常表现为某一范围内是无害的,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对人体可产生不良影响 。 6、脱离接触后体内没有接触因素的残留。不需要采用“驱除”或“排出”有害因素的治疗方法。可用缩短接触时间的办法来保护劳动者健康。,噪声危害与防护,一、噪声的概述 1. 概念 从物理来说,是指频率和声音强度各不相同,杂乱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 从生理来说,是使人产生烦恼,需要加以控制的声音。 来源分布,噪声的来源 交通噪声 工业噪声 生活噪声 其他

22、,来源分布,常见的声压级范围如右图所示:,等响曲线(又称ISO等响曲线),A、B、C、D计权特性曲线,AWA5633D型声级计,AWA6270A噪声频谱分析仪,AWA6270噪声频谱分析仪,AWA6218C噪声统计分析仪,各种声级计实物照片,一次实测的噪声频谱图,表列出了1倍频程滤波器最常用的中心频率值(fm),以及上、下截止频率。这是经国际标准化认定并作为各国滤波器产品的标准值。 表 常用1倍频程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截止频率,生产性噪声特点,多为强度大的连续性稳态噪声 噪声种类较多,如机械噪声、气流噪声和电磁噪声 频谱特性:高、中、低频噪声均有 产生噪声的设备比较多,并同时运转,相互干涉度大,

23、噪声影响人体健康,影响噪声危害的因素,1噪声的强度与频率 2接触的工龄与每天接触时间 许多国家将保护听力的时间限度定为40年 3.个人防护措施与个体感受性 4.其他有害因素共同存在:有振动、高温、寒冷和毒物存在时,工龄与听力损失关系,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噪声卫生标准 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若每天接触噪声时间达不到8h者,按接触时间减半,允许增加3dB(A).但不得超过115。 2噪声控制 控制噪声源和控制噪声的传播,1)控制噪声源,减少冲击力 降低速度和压力 降低摩擦阻力 减少噪声泄露 消声器和弱声器,2)控制噪声的传播,沿声音传播途径吸收声音;吸声材

24、料 在传播途径上放置反射障碍物,使声音向其他方向偏转;消声 将声音容纳在声音隔离系统:隔声,多层复合隔声结构,3.保护接受者 1)改变工作日程 2)保护耳朵:耳塞、耳罩、防噪声头盔等 4医疗预防措施:监测与监护,3M 防噪音变形耳塞,防噪声头盔,噪声标准,干扰睡眠和休息的噪声级阈值白天为50dB,夜间为45dB,表 我国环境噪声允许范围 单位:dB,表 一天不同时间对基数的修正 单位:dB,不同地区对基数的修正值 单位:dB,室内噪声受室外噪声影响的修正值 单位:dB,我国工业企业噪声标准见表1和表2,表1 新建、扩建、改建企业标准,表2 现有企业暂行标准,工业企业外环境噪声,应在工业企业边界

25、线1m处进行,振动危害与防护,一、基本概念 1、振动: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以中心位置为基准呈往返振荡的现象,做直线或弧线的往复运动 2、生产性振动:在生产过程中,撞击或流体对物体的冲击而产生的振动。 3、振幅:振动物体离开中心位置的最大位移 4、振动频率:单位时间(s)内的振动次数,单位为H z。 5、加速度: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 6、加速度级,振动的类型和接触机会,1、局部振动 频率范围在201000 2、全身振动: 频率范围主要在120 全身受振的共振频率为3Hz14Hz。 230 Hz头部 48Hz胸腔 68Hz上下颌 3040Hz手 1012Hz腹腔 1215Hz眼球 50Hz眼震颤

26、30Hz脊柱 250 Hz神经系,振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局部振动-晕动病,又称晕车病 全身振动 振动病,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系统,骨组织,听觉器官,其他,振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因素,振动本身的特性:加速度、频率、振幅 接振时间长短 体位和操作方式 环境温度和噪声 机体状态,预防措施,1.改革工艺:消除或减少振动源的振动 2.合理安排接振时间 3.改善作业环境 4.加强个人防护 配备减振手套和防寒服休息时用4060度热水浸泡手,每次10min左右,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5.医疗预防措施 6.职业卫生教育和职业培训,直接测量振动加速度、 振动烈度 (速度) 手传振动频率,振动测量仪,不良的气

27、候因素危害与防护,一、高温与中暑的预防 高温作业:,一)高温作业类型及其特点,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 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 陶瓷、玻璃、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 火力发电厂和轮船的锅炉间等。,高温、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体温调节 水盐代谢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低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局部冻伤:皮肤或肢端 产生全身性影响:出现呼吸和心率加快,颤抖等,头痛;肌痛、肌炎、神经痛、神经炎、腰痛和风湿性疾患等,异常气压,一)高气压 1接触机会 潜水作业 潜函作业 其他:高压氧舱、加压舱和高压科学研究舱等。 2减压病:在高气压下工作一定时间后,

28、在转向正常气压时,因减压过速所致的法定职业病。,低气压-高原病,高空、高山、高原均属低气压环境。 急性高原病分为3种类型: 急性高原反应: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心悸、气短、恶心、脂胀、脑闷等。 高原肺水肿:表现为干咳、胸痛、呼吸困难、咳血性泡沫状痰、烦躁不安等。 高原脑水肿:起病急,可有剧烈头痛、兴奋、抽掐、昏迷等。,四、妇女职业卫生,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女工健康的影响,对生育功能的影响,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性腺毒性 不孕或受孕力低下 自然流产和早产 2)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胚胎毒性 胚胎死亡 结构异常 生长改变 功能不全 3)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胎盘毒性,3对妊娠母体的影响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贫血 4对

29、新生儿、乳儿的影响 途径: 一是工作服、鞋等体表污染带回家 二是通过母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还有多少女工在下井?,2006年4月6日22时24分,湖南省冷水江市毛易镇东塘煤矿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已造成6人死亡、3人失踪。事故发生时有14人在井下作业,其中有6名女工。事发后有5人逃生,其中有2名女工。死亡与失踪的9名矿工中,共有4名女工!而根据当地一些群众的反映,冷水江市毛易镇不止一个矿在违法使用女工,当地使用女工的历史至少在4年以上!,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2.月经期间禁忌的劳动范围,1)食品冷冻库内的作业及其他冷水等低温作业 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III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3)

30、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II级(含II级)以上的高处作业 4)野外流动作业,高处作业分级,越战中的橙剂受害者脱叶剂-被称为“橙剂”的除草剂 因为包含有剧毒的化学物质二恶英,我国每年约有20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120万,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约2000万)的46。每30秒出生1名缺陷儿。 10纯粹是环境因素 20遗传 70环境、遗传互相影响,04年深圳市妇儿医院:4个月发现40多例畸形儿,五、职业病危害评价,经常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目的,掌握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浓度) 及其时空

31、分布规律 估计作业人员的接触水平 评价劳动条件 为监督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执行情况,鉴定预防措施效果提供技术支持 为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提供科学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的规范化工作内容,职业卫生调查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级评价与职业卫生防护措施评价,现行的主要采样与监测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定 GBZ160.181-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81类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粉尘检测: GB5748-19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物理因素检测:GBZ2-2002作业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 WS/T69-19

32、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 GB10434-1989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等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监测,有害物质的主要监测方法,监测周期,1、毒物监测周期:每季度测定1次,炼油化工企每季度1次,石油工业企业每半年1次;高毒物每月1次 2、粉尘监测周期:每季度1次;一般只测浓度。当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大于10%的粉尘,必要时做粉尘分散度测定。 3、噪声监测周期:一般每半年1次 4、局部振动监测周期:每年至少测定1次。 5、高频辐射和微波监测周期:每年至少测定1次。 6、电磁辐射监测周期:每年至少测定1次。 7、高温气象条件监测周期:每年6月15日至9月15日最热月的14:0016:00测定3

33、次。,监测结果的管理,1.资料整理、评价及报告 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测定记录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结果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结果统计报告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报告表 国家卫生部或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报告表,监测与评价机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评价原则及方法,严肃性原则 严谨性原则 公正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评价的主要方法 检查表法 类比法 定性、定量分类法,六、职业健康管理,职业安全卫生法管理体制四结合 企业负责 行业管理 国家监察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国家卫生部 国家经贸委 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

34、部 国家煤炭安全生产监察局 群众监督,二、我国目前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对职业病病人的治疗与保障,用人单位的义务 : 及时报告和安排诊断 承担费用 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职业病病人的权力: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调离原岗位 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OHS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管理评审,检查与纠正措施,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制定OHSMS方针应考虑哪些因素?,组织的危险源,相关法律与其他要求,组织过去与现在的绩效,其他相关方的需求,持续改进的机遇和需求,所需资源,员工及其他相关

35、方的参与,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与财产 损失等的根源或状态,是一种客观的、具体的概念 危险源辨识:即确认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如焊接作业的危险源辨识:,焊接作业,电焊烟尘,气溶胶形式 呼吸道吸入,电焊工尘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危险控制的策划的基本步骤,辨识危险源,评估现有控制措施情况下的风险,评价对残余危险的可承受度,辨识必需的附加危险控制措施,评审危险控制措施是否足以将危险降低至可容许的程度,作业活动分类,危险源辨识、危险评价与危险控制计划应依据的主要信息,OHS法规与其他要求,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本组织及类似企业曾发生事故与事件的信息,不符合发现,内部审核的结果,

36、员工或相关方交流的信息,组织的设施、工艺过程和运行活动方面的信息,辨识评价方法的合理性,考虑作业场所危险源与危险的范围、性质和时限及其所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具有预防性,能够提供危险级别,确定危险控制的优先序,简单、实用、具有可操作性,应遵守的法律法规,法规与其他要求与其他要素的关系,目标,建立文件化的、可测量的目标,以确保方针的实现。应考虑: 法规和其他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 可选择的技术方案 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相关方的意见,1 死亡重伤事故,轻伤事故 29,无伤害事故 300,不安全因素 1000,000,海因里希事故法则,目标?,目标?,目标?,目标?,目 标 的 类型,监测型

37、,管理型,改善型,反映持续改 进的要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方案应包含形成文件的: a) 组织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 b)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制定需考虑的: 方针和目标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危险源辨识、危险评价与危险控制计划的结果 组织实现生产与服务的过程 获取新的或不同的可选技术方案的机会 持续改进活动,实施与运行,1机构和职责 2培训、意识和能力 3协商与交流 4文件化 5文件和资料控制 6运行控制 7应急预案与响应,依据规定的体系方针和目标 对管理体系的描述,详细的作业文件,对实施管理体系所有 相互关联的过程和活 动的描述,注1:文件层次的多少可依据企业的需要进行调整 注2:表格对各个层次都可能适用,各层次文件 特点和联系,组织应如何实现要素的要求?,制定应急计划,完善应急中的信息交流,明确应急设备,实施应急训练与演习,培训、认知与能力,机构与责任,应急准备和应变,协商与沟通,文件与资料管理,作业控制,实施与运作,文件化,本要素内部的联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步骤及其主要内容,原则上,体系建立的步骤应包含以下九个方面: 1) 决策准备 2) 标准培训 3)制定计划 4) 初始评审 5)体系设计 6)文件编写 7) 体系运行 8)内部审核 9)管理评审,领导决策与准备,体系策划与设计,初始评审,标准培训,制定计划,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