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铁对中国空间结构的影响.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29236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高铁对中国空间结构的影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探究高铁对中国空间结构的影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探究高铁对中国空间结构的影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探究高铁对中国空间结构的影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探究高铁对中国空间结构的影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高铁对中国空间结构的影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高铁对中国空间结构的影响.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探究高铁对中国空间结构的影响,经济地理专题,2,PPT模板下载: 行业PPT模板: 节日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背景图片: PPT图表下载: 优秀PPT下载: PPT教程: Word教程: Excel教程: 资料下载: PPT课件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中国和世界上客运铁路速度的分挡一般定为:时速120140公 里称为常速;时速140160公里称为快速;时速160200公里称为准高速;时200400公里称为高速;时速400公里以上称为更高速。时速600公里以上称为特高速。时速1000公里以上称为音速。时速1260公里以上称为超音速。,4,高铁的优势,输

2、送能力大,速度快,安全性好,正点率高,舒适方便,能源消耗低,环境影响轻,高铁的 优势,载客量大,5,中国高铁发展历程,发达国家的高铁发展较早,日本新干线于1964年10月1日开始通车运营,是世界上第一条载客运营的高速铁路系统 1991 年, 法国高速列车从巴黎站开出, 目的地里昂。德国首条高速铁路 1991 年投入商业运营, 是全世界继日本、 法国之后第三个全面掌握高铁技术的国家。2004 年, 党中央、 国务院作出发展中国高铁的重大决策。此时, 世界发达国家的高铁发展整整领先了我们 40 年的时间和科技,然而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只花了4年的时间,中国高铁建设是跨越式的发展。,6,中国高

3、铁发展历程,1、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高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 2、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3、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

4、入了百姓的生活中。 4、2008年2月26日原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5、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7,中国高铁发展历程,6、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时速350公里的京港高铁武广段开通运营。 7、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连接中国中部和西部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8、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的高铁线路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921公里的高铁,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从哈尔滨到大连冬

5、季只需4小时40分钟。哈大高铁将以冬季时速200公里的“中国速度”行驶在高寒地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9、截至2012年底,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达9356公里。 10、2013年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高铁以及向莆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107公里,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0463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8,中国高铁的发展现状,我国铁路系统瞄准世界铁路先进水平,运用后发优势,博采众家之长,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用短短几年时间,推动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走在世界最前列。201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9.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8

6、,358 公里,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高铁预计将建成通车 4,715公里,合计13,000公里以上。新线合计7,901 公里,共计98,901公里。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引领着世界高铁发展的新潮流。,9,高铁建设对中国空间重组的影响,1,2,高铁网络覆盖中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高铁建设产生时空收敛作用,重塑中国城市空间结构,中心城市可达性进一步提高,加剧了生产要素的集聚,城际高铁建设导致“同城效应”的进一步加剧,1,2,3,4,10,2,1、高铁网络覆盖中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1,2,3,(1)高铁服务

7、范围的空间格局与中国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空间特征基本一致,从空间服务距离来看,中国现有高铁站点 50 km 内服务的国土面积、人口和 GDP 总量分别占全国的 12.4%、48.6% 和 63.5% (表1),而按规划的高铁站点计算,则相应比例达 39.3%、80.5% 和 88.0%。如果将高铁站点的空间服务距离进一步扩大到 100 km,即至 2015年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全部建成后,全国 53.7% 的国土面积、93.5% 的人口96.2% 的 GDP 可以享受到高铁服务。,表1 中国高铁不同空间可达范围覆盖的社会经济属性,11,2,1、高铁网络覆盖中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1,2,3,

8、从高铁可达的时间范围来看 ,中国已有高铁站点 1 小时范围内可服务全国国土面积的 14.6%、人口的 53.9% 和经济总量的 69.6%,其所服务的国土面积、人口和 GDP 比重较 50km 空间服务范围的比例均相应有所增加。至 2015 年,中国高铁网络基本建成以后,其小时范围内服务的国土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的比重可分别占到全国的 40.9%、84.5% 和 90.6%。因此,中国高铁建设为经济和人口服务的倾向较为明显,服务范围的空间格局与中国当前人口、经济的空间分布以及地形特征基本吻合。,现状,现状,现状,表2 中国高铁不同时间可达范围覆盖的社会经济属性,12,2,1、高铁网络覆盖中国主

9、要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1,2,3,(2)高铁网络的空间服务水平差异明显,依照既有的地面公路交通现状计算高铁站点的可达性,结果如图3 所示。 高铁的空间服务水平呈现出从东向西逐步递减的趋势。从三大地带来看,东部西部服务水平不一。从高铁建设的时序上来看,已建高铁主要集中在东中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较为密集的地区。从高铁站点的时间可达范围来看,东部地区高铁站点 1 小时的服务范围基本上已经形成连续的景观地带,覆盖了所有的大城市密集区,尤其是京津冀、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图3 依公路交通计算的规划高铁站点可达性,13,2,1、高铁网络覆盖中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1,2,3,(3)人口大市和经济

10、强市均可享受较好的高铁服务,从高铁站点服务的城市人口分布来看(表 3) ,全国 21 个200 万以上人口(指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城市中有 17个(即 81%)已建有高铁站点,仅大连、深圳、山和汕头尚未通高铁。对于 100200 万人口的城市,41.4% 的城市建设有高铁,而对于 0100 万的城市,仅 18.8% 建有高铁站点。预计全国高速铁路网规划实现后,全国所有 200 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均设有高铁站点,而 100200 万及 100 万以城市设有高铁站点的比例分别上升至 86.2% 44.6%。,表 3 中国高速铁路站点服务范围内的城市分布,14,2,1、高铁网络覆盖中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口密

11、集区,1,2,3,从高铁站点服务的城市经济分布来看(表 4) ,全国 GDP 达 3 000 亿元以上的城市有 12 个(即 70.6%)已建有高铁站点,1 0003 000 亿元的城市有 33 个(即 56.3%)已通高铁。预计全国高速铁路网规划实现后,全国88.2% 的 GDP 达到 3 000 亿元以上的城市建有高铁站点,1 0003 000 亿元及 1 000 亿元以下城市建有高铁站点的比例分别上升至 79.2% 和 43.4%。,表 4 中国高速铁路站点服务范围内的经济分布,15,2,2 、 高铁建设重塑中国城市空间结构,1,2,3,高速铁路建设可以缩短城市时空距离,产生空间收敛作用

12、。一方面,它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为商品交换和旅客流动节约了时间,促进城市间的经济和社会联系,有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高速铁路网络建设的非均衡性,各城市在网络优化中的获益是不均衡的,从而导致其“相对区位”条件发生变化,对重塑区域和城市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成都、郑州和兰州8个交通枢纽进行进一步分析。由于中国铁路在 1997年、1998 年、2000 年、2001 年和2004 年分别进行了 5 次大面积提速,并且在 2004 年提速后部分铁路客运时速达到200km/ 小时以上。这 8 座城市之间的系统总旅行时间降低了很多,可见,随着高速铁路网

13、的建设和完善,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越来短,这将导致城市交流越来越密切,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16,2,3、中心城市可达性进一步提高,加剧了生产要素的集聚,1,2,3,由于高速铁路运行速度快,沿线设置站点不会太多,因此一些小城市不能设置站点,而必须通过其附属的中心城市增强其对外的可达性。与此同时,一些中心城市往往成为高铁的集聚点,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成都等。这些中心城市本身区位条件优越,社会经济较为发达,而多条高速铁路的汇聚,进一步强化了这些中心城市的区位条件,并加大与其他中小城镇可达性的差距, 产生“核心边缘”效应。 从区域上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大都市地区是未来高铁建设的集中区域,

14、这些地区交通区位条件的改善,势必会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的集聚以及人口的集中。因此,从高速铁路的建设考虑,未来中国中心城市的可达性将进一步提高, 从而加剧了人口和经济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17,4、城际高铁建设导致“同城效应”的进一步加剧,未来中国一些都市连绵区或城市带将出现城际高铁密集建设区。从高速铁路可达性服务范围分析可以发现,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等地区通过城际铁路的建设,高速铁路站点地面交通半小时可达范围已经开始衔接,而 1 小时可达范围已经绵延成片。图 4 和图 5 分为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城际高铁的建设和规划布局,其中城际高铁主要围绕核心城市,连接其邻近的、属于同一都市

15、经济区范围内的其他大中城市。,城际高铁对大都市地区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 一是提高旅客列车速度。二是提高旅客列车发车频率缩短了城市群内部之间的时间成本,必然使各种生产要素加快在这些地区的集中、交流,最终围绕以大都市为核心、若干个大中小城市组成的大都市区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体。,18,5、多元化的区域空间格局的形成,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的影响还体现在另一方面 : 即扩大城市群的范围,并主要沿着高速铁路延伸。高速铁路的开通,可以降低核心城市与邻近城市之间的旅行时间成本加强城市间的联系,并扩大核心城市的“辐射范围” ,让更多的城市进入该经济集合体。同时,随着城市群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的增强,中国城市的发展将由过去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转向以城市群为主体的群体竞争,形成一种多元化的区域空间格局。,19,总结,高铁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其发展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和区域空间产生影响.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中国城市空间结构不可避免地由于相对区位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中国高速铁路规划覆盖了中国主要的经济、城市和人口密集区,但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服务水平差异,其为经济和人口服务的倾向较为明显。二是中国高铁建设产生时空收敛作用,推动中国经济要素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重新进行空间配置,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趋势或将变化,从而对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重组产生一定影响。,20,谢谢观看,请老师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