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李根《天净沙秋思》课件精品教育.ppt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942414 上传时间:2019-06-0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1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李根《天净沙秋思》课件精品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年李根《天净沙秋思》课件精品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年李根《天净沙秋思》课件精品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9年李根《天净沙秋思》课件精品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9年李根《天净沙秋思》课件精品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李根《天净沙秋思》课件精品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李根《天净沙秋思》课件精品教育.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卧龙区英庄镇一中 李根 15038762688,教学目标,1、识记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掌握“散曲”的文体知识; 2、正确朗读、背诵全曲,能准确把握这首曲表现出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情感; 3、学会分析诗歌的方法,感知曲中的艺术形象,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马致远:,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称“叹世”之作中的代表。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天净沙秋思,元曲:,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

2、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天净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天净沙秋思,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3、,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划分节奏,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一首好诗词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完课文后你的脑子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将画面描述出来.,古人云”一切景语结情语,本文通过画面传达出怎样的感情?,天净沙 秋思 赏析 整体把握诗意:,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 赏析 细细品味,枯藤老树昏鸦: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

4、”“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天净沙 秋思 赏析 细细品味,小桥流水人家: 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 这是伏笔,与下面的三句相映照,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反衬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天净沙 秋思 赏析 细细品味,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上。,天净沙 秋思 赏析 细细品味,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正逐渐沉到地平线下去,此时,正是人们停止劳作,从

5、田间,从作坊归家歇息的时候。连乌鸦也在此时纷纷回飞,到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寻找自己的窝巢。小桥流水边上的人家,也飘出了袅袅炊烟,等待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回到温馨宁静的家。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要悲痛欲断肠了。,写作手法,正面:,侧面:,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小桥流水人家,对比手法,艺术特色,诗的写作手法:,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

6、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简约与深细 细相依,静景与动景 景相映,景色与情思 思相融,简约与深细相依,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炼,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 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

7、,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静景与动景相映,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

8、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静景与动景相映,景色与情思相融,诗言志。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景色与情思相融,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游子思乡图,1、这首小令哪几句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抒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3、综观这首小令,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给这幅图画拟个恰当的名子。,4、前三句写景与后两句抒情是什么关系?,5、第二句写景与一、三句写景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当堂训练,“乡愁”缘于对故乡的一片深情,是游子永远也解不开的心结。是呀,故乡有我们学步的脚印,故乡有我们洒下的一路欢歌,故乡有浓浓的温情。或许,故乡还有我们白发的老母,如雕塑一般眼睛浑浊的父亲我们的心田,永远会给故乡留一处空间。,学后感悟,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