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章基因的本质课时作业必修220170807152.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43472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WPS 页数:13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章基因的本质课时作业必修220170807152.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章基因的本质课时作业必修220170807152.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章基因的本质课时作业必修220170807152.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章基因的本质课时作业必修220170807152.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章基因的本质课时作业必修220170807152.wps(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3 3 章 基因的本质 第 1 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选择题 1 1S 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表面具有多种抗原类型(如 、 、等),不同的抗原类型之间 不能通过突变而发生转换;在特殊条件下离体培养 S 型肺炎双球菌可从中分离出 R 型菌。 格 里菲思将加热杀死的 S 型菌与 R 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病并大量死亡, 而且从患病死亡的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 S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 S 型菌, 小鼠 未死亡。此实验结果能支持的假设是( ) AS型菌经突变形成了耐高温型菌 BS 型菌是由 R 型菌突变形成的 CR 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 S 型菌 D加热后 S 型菌可能未被

2、完全杀死 2 2格里菲思利用光滑型(S S)和粗糙型(R R)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做了如下实验,该实验说 明( ) 第一组:注射 R R 型活菌实验小鼠小鼠存活 第二组:注射 S S 型活菌实验小鼠小鼠死亡 第三组:注射加热杀死的 S S 型菌实验小鼠小鼠存活 第四组:注射 R R 型活菌加热杀死的 S S 型菌实验小鼠小鼠死亡 A ADNADNA是遗传物质 B B被加热杀死的 S S 型菌含有能使 R R 型菌发生转化的某种物质 C C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得到 S S 型一种细菌 D D第四组实验中,活的 R R 型菌有可能使死的 S S 型菌复活 3 3(2016 年保定月考)用含 3

3、2 32P P 和 3535S S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细菌 中培养 9 9 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 64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32 32P P 和 3535S S 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 DNA DNA和蛋白质 B B子代噬菌体的 DNADNA 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 C CDNA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 1/321/32 D D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 1.01.0 小时 4 4艾弗里和同事用 R R 型和 S 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由表可知( )(导 学号 5713016057130160) 实验 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

4、S S 型细菌 的物质 培养皿 长菌情况 R R 型 蛋白质 R R 型 R R 型 荚膜多糖 R R 型 R R 型 DNADNA R R 型、S S 型 R R 型 DNADNA(经 DNADNA酶处理) R R 型 A A不能证明 S S 型细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 B说明 S S 型细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 C和说明 S S 型细菌的 DNADNA是转化因子 D D说明 DNA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 5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该过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导 学号 5713016157130161) 1 A A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

5、有蛋白质和 DNADNA B B被 35 35S S 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接种在含有 3535S S 的培养基中培养而获得的 C 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 DNADNA 和蛋白质分离 D D该实验说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DNA 而不是蛋白质 6 6下图表示用同位素 32 32P P、3535S S 分别标记 T T 2 2噬菌体 DNADNA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氨基酸),然 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1010001000 个)与母代噬菌体形态 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 DNA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肯定不含有的标记元素是( ) A A31 31P

6、 P B B3232P P C C3232S S D D3535S S 7 7“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标记噬菌 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需要利用分别含有 35 35S S 和 3232P P 的细菌 B B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实验失败 C C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 D D的结果是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8 8(2016 年豫北四市统考)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A35 35S 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 DNA B B沉淀物 b b 中

7、含放射性的高低,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 C上清液 a a 中放射性较强 D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 DNADNA 是遗传物质 9 9如果用 3 3H H、15 15N N、3535S 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无放射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导 学号 5713016257130162) A A只有噬菌体的蛋白质被标记了,DNADNA没有被标记 B B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可检测到 3 3H H、15 15N N、3535S S C C子 代噬菌体的 DNADNA分子中可检测到 3 3H H、15 15N N D D子代噬菌体的 DNADNA 分子中部分含有 3 3H H、15 1

8、5N N、3535S S 1010下列关于 T T2 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 T2 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 B BT T2 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C CRNARNA是 T T2 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 DT T2 2 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1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111(2016 年安阳模拟) 噬菌体有极强的侵染能力,并能在细菌中快速地进行 DNADNA的复 制,最终导致细菌破裂(称为溶菌状态),或者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潜伏起来,不产生子代噬菌

9、 2 体(称为溶原状态)。在转基因技术中常用 噬菌体构建基因克隆载体,使其在受体细菌中大 量扩增外源 DNADNA,进而构建基因文库,相关操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 1)组装噬菌体时,可被噬菌体蛋白质包装的 DNADNA长度约为 36365151 kbkb,则 gt10gt10载体可 插入的外源 DNADNA的长度范围为_。 (2 2) 噬菌体的溶菌状态、溶原状态各有用途。现有一种 imm434imm434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 阻止 噬菌体进入溶菌状态的阻遏物。但如果直接插入该基因,会使载体过大而超过噬菌体 蛋白质的包装能力,需要删除 噬菌体原有的一些序列。根据上图分析: 如果需要

10、获得大量含目的基因的噬菌体,应当使 噬菌体处于_状态,相应的 改造措施是删除 噬菌体 DNADNA 中的_(填“左臂”“中部”或“右臂”); 如果需要目的基因在细菌中大量克隆,应当使 噬菌体处于_状态,相应的改 造措施是可以删除 噬菌体 DNADNA 中的_(填“左臂”“中部”或“右臂”),并插入 _。 (3 3)包装用的蛋白质与 DNADNA相比,特有的化学元素是_,若对其进行标记并做侵染 实验,可获得的结论是_。 (4 4)分离纯化噬菌体重组 DNADNA时,将经培养 1010 h h 左右的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培养液超 速离心后,从离心试管内的_中获得噬菌体。 1212在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

11、程中,人们做了很多的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 球菌转化实验”。 (1 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 A将一部分 S S 型细菌加热杀死; B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 C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注: 为 S S 型菌落 为 R R 型菌落 制备符合实验要求的培养基时,除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和琼脂外,还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无 机 盐、氮源、有机碳源、生长因子等,并调整 pHpH。 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 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S S 型细菌中

12、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能使_ _。 (2 2)请利用 DNADNA酶(可降解 DNADNA)作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 进 R R 型细菌转化成 S S 型细菌的物质是 DNA”DNA”。 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 S S 型细菌中提取 DNADNA。 3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均分为三份,编号为 A A、B B、C C,分别作如下处理。 编号 A A B B C 处理 不加任何 提取物 加入提取出的 S S 型细菌的 DNADNA _ _ 第三步:将_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预测实验

13、结果:_ _。 得出实验结论:DNADNA 分子可以使 R R 型细菌转化为 S S 型细菌,DNADNA 结构要保持_才 能完成此转化过程。 第 2、3、4 节 DNA分子的结构、 DNA 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 一、选择题 1 1下图为某同学在学习 DNADNA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 DNADNA片段(“ ”代表磷酸基 团),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 A A甲说:“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 B B乙说:“只有一处错误,就是 U U 应改为 T”T” C C丙说:“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 D D丁说:“如果他画的是 RNARNA

14、 双链,则该图应是正确的” 2 2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 3在搭建 DNADNA 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 4 4 种碱基塑料片共 2020个,其中 4 4 个 C,6C,6个 G,3 G,3 个 A,7A,7 个 T 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 14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 4040个,磷酸塑料片 100100 个, 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导学号 5713016357130163) A A能搭建出 2020个脱氧核苷酸 B B所搭建的 DNADNA 分子片段最长为 7 7 碱基对 C

15、 C能搭建出 4 410 10种不同的 DNA DNA 分子模型 D D能搭建出一个 4 4 个碱基对的 DNADNA分子片段 4 4下图表示一个 DNADNA 分子的片段,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 5713016457130164) A A代表的物质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B B不同生物的 DNADNA 分子中的种类无特异性 4 C C转录时该片段的两条链都可作为模板链 D DDNADNA分子中 A A 与 T T 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 5 5(2016 年江苏泰州一模)下列哪项对双链 DNADNA分子的叙述是错误的?( ) A A若一条链 A A 和 T T 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

16、 A A 和 T T 的数目也相等 B B若一条链 G G 的数目为 C C 的 2 2 倍,则另一条链 G G 的数目为 C C 的 0.50.5倍 C C若一条链的 ATGCATGC1234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 21432143 D D若一条链的 GTGT1212,则另一条链的 CACA2121 6 6下图表示某生物 DNADNA 分子结构的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双螺旋结构以及碱基间的氢键使 DNADNA 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B BDNA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以氢键连接 C C若左链中的 G G 发生突变,不一定引起该生物性状的改变 D D对于任意双链

17、DNADNA 而言,(A AC C)/ /(T TG G)K K 在每条链都成立 7 7某亲本 DNA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 DNADNA 子链,以黑色表 示第二次复制出的 DNADNA子链,该亲本双链 DNA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 ) A A B B C C D D 8 8(2015 年浙江宁波检测)下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 a a 和 b b B 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有 1 1 个 C C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的 D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

18、是 T T 9 9如果 DNADNA 分子上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 ) 携带遗传信息 上面有密码子 能转录产生 mRNAmRNA 能进入核糖体 能运载 氨基酸 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 A B B C C D D 1010(2016 年湖南益阳模拟)某基因(14 14N N)含有 3000 3000 个碱基,腺嘌呤占 35%35%。若该 DNADNA 分子 用 15 15N N 同位素标记过的 4 4 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 3 3 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 心,得到如图 1 1 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如图 2 2 结果。 下 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19、 )(导学号 5713016557130165) 5 图 1 1 图 2 2 A AX X 层全部是仅含 14 14N N 的基因 B BW W 层中含 15 15N N 标记胞嘧啶 6300 6300 个 C CX X 层中含有氢键数是 Y Y 层的 1/31/3 D DW W 层与 Z Z 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 1414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1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111下图为大肠杆菌的 DNADNA 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图中 1 1 表示_,2 2 表示_,1 1、2 2、3 3

20、 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 _。其排列顺序中蕴藏着_。 (2 2)图中 3 3 有_种,中文名字分别是_。 (3 3)含有 200200个碱基的某 DNADNA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 260260个。请回答: 该 DNADNA 片段中共有腺嘌呤_个,C C 和 G G 共_对。 该片段复制 4 4 次,共需原料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个。 在 DNADNA 分子稳定性的比较中,_碱基对的比例高,DNADNA分子稳定性高。 (4 4)假定大肠杆菌只含 14 14N N 的 DNA 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a;只含 15 15N N 的 DNA 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b b。现将只含 15 15N N

21、 的 DNA DNA 转移到含 14 14N N 的培养基中培养,子一代 DNA DNA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_,子二代 DNA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 1212(2016 年西安二模)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 15 15N N 的培养基中培育若干代后,细菌 DNA DNA 所有 氮 均为 15 15N N,它比 1414N N 分子密度大。然后将 DNA DNA被 15 15N N 标记的大肠杆菌再移到 1414N N 培养基中培养, 每隔 4 4 h h(相当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时间)取样一次,测定其不同世代细菌 DNADNA分子的密度。DNADNA 分子的密度梯度离心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22、(1 1)中带含有的氮元素是_。 (2 2)如果测定第 4 4 代 DNADNA 分子密度,含 15 15N N 的 DNA DNA 分子所占比例为_。 (3 3)如果将第 1 1 代(全中)DNADNA链的氢键断裂后再测定密度,它的四条 DNADNA 单链在试管中的 分布位置应为_。 6 第 3 章 基因的本质 第 1 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C 解析:加热杀死的 S 型菌与 R 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病并大量 死亡,而且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 S 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 S 型 菌,小鼠未死亡,说明 R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 S 型菌。 2B 3B 解析:噬

23、菌体侵染细菌时,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子代,故其 DNA和 蛋白质都带有放射性。1 个噬菌体繁殖 6 代产生 64 个子代,繁殖一代需 1.5小时。 4C 解析:实验过程中,组加入的蛋白质和组加入的荚膜多糖不能促进 R 型细菌的 转化,说明两者不是转化因子,A 错误;组加入的 DNA能促进 R 型细菌的转化,组加入的 经 DNA酶处理的 DNA不能促进 R 型细菌转化,说明 DNA是转化因子;B、D 选项均不能由该实验 得到证明。 5A 解析:被 35S 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接种在含有 35S 的大肠杆菌中培养而获得的; 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噬菌体外壳与细胞分离;该实验不能

24、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 6C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体内的只有 DNA,蛋白质外壳保留在外,因此 在子代噬菌体中不可能含有 32S。 7A 解析:需要利用分别含有 35S 和 32P 的细菌;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不会导 致实验失败,只要有大量噬菌体侵入细菌就能体现遗传物质的传递情况;的作用是加速噬菌 体和细菌的分离;的结果是上清液或沉淀物中分别检测到放射性。 8A 解析: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DNA不含有 S 元素;充分搅拌离心后,含 放射性的蛋白质外壳进入上清液,使上清液 a 中放射性较强;若搅拌不充分,一部分蛋白质外 壳不能与大肠杆菌分离,会随大肠杆菌进

25、入沉淀中,使沉淀物 b 中放射性增强;该实验没有标 记 DNA,不能说明 DNA的作用,故不能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 9C 解析:DNA 分子中含有 H、N 元素,所以用 3H、15N、35S 标记噬菌体后,噬菌体的蛋 白质和 DNA都被标记了;由于 3H、15N、35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3H、15N 标 记的噬菌体 DNA分子进入细菌但不能用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外壳,所以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没 有放射性;由于 3H、15N 标记了噬菌体 DNA分子,所以子代噬菌体的 DNA 分子中可检测到 3H 、 15N;子代噬菌体的 DNA分子中不含有 S。 10D 11(1)07.6

26、 kb (2)溶菌 中部 溶原 左臂 imm434 基因 (3)S 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 (4)上清液 解 析:(1)人工改造后的 gt10 载体的长度是 43.4 kb,而被噬菌体蛋白质包装的 DNA长 度约为 3651 kb,因此 gt10 载体可插入的外源 DNA的最大长度是 5143.47.6 kb。(2) 如果需要获得大量含目的基因的噬菌体,应当使 噬菌体处于溶菌状态,则应删除 噬菌体 的 DNA 中含控制溶原生长序列,即中部;如果需要目的基因在细菌中大量克隆,应当使 噬 菌体处于溶原状态,则应删除 噬菌体的 DNA中含编码蛋白质外壳序列,即删除 噬菌体 DNA 中的左臂,并插入 im

27、m434基因。(3)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特有的元素是 S 元素。通过 35S 标记 会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中。(4)将经培养 10h左右的大肠杆菌噬 菌体的培养液超速离心后,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位于上清液中。 12(1)1、2、3 组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2) 加入提取出的 S 型细菌 DNA 和 DNA 酶 R 型细菌 A、C 组中未出现 S 型细菌,B 组培养基中出现 S 型细菌 完整 解析:(1)通过对比可知,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与 R 型细菌混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活的 S 型细菌,说明 S 型细菌中有某种物质能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2) 第二

28、步中要形成对 照,主要体现 S 型细菌的 DNA能发生转化,而经过 DNA酶使 DNA水解无法发生转化。只有加 入 S 型细菌的 DNA才能发生转化,而经过 DNA酶处理后的 S 型细菌的 DNA,因水解失去原有 DNA 的作用而无法发生转化。通过对照可知,只加入 R 型细菌不会产生 S 型细菌,加入 S 型细菌 的 DNA才能发生转化产生 S 型细菌,而加入 S 型细菌 DNA 和 DNA 酶后,不能产生 S 型细菌,从 反面又证明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的物质是 DNA。 7 第 2、3、4 节 DNA 分子的结构、 DNA 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1.C 解析:

29、DNA中含有的五碳糖应为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不含碱基 U,而含碱基 T, 两个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不正确,应是前一个核苷酸的脱氧核糖与后一个核苷酸 的磷酸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 2D 解析:选项 A 中,从五碳糖和磷酸基团的形态和位置可判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不 是 反向平行的;选项 B 中,A 与 T 之间的氢键应该是两个而不是三个;选项 C 中,含氮碱基(C) 与五碳糖的连接位置错误,且 G 与 C 之间应有三个氢键。 3D 解析:每个脱氧核苷酸中,脱氧核糖数磷酸数碱基数,因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 连接物是 14个,故最多只能搭建出 14 个脱氧核苷酸;DNA 分子的碱基中 AT、CG

30、 ,故提供 的 4 种碱基最多只能构成 4 个 CG 对和 3 个 AT 对,但由于脱氧核苷酸之间结合形成磷酸二 酯键时还需要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而 7 个碱基对需要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 物是 141226(个);设可搭建的 DNA 片段有 n 个碱基对,按提供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连接 物是 14个计算,则有 14n2(n1)2,得 n4,故最多能搭建出 44种不同的 DNA 分子 片段。 4B 解析:遗传信息蕴藏在 4 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之中,单个核苷酸则不能储存遗 传信息;不同生物的 DNA均由 4 种脱氧核苷酸()组成;转录时以 DNA中的一条链为模板;由 于 CG 碱

31、基对含 3 个氢键,所以 CG 碱基对含量越高,DNA 越稳定。 5D 解析: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一条链上的 G 与另一条链上的 C 相等,一条链上 的 T 与另一条链上的 A 相等,因此若一条链的 GT12,则另一条链的 CA12。 6C 解析:DNA 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 DNA 分子的特异性,双螺旋结构以及 碱基间的氢键不具有特异性,A 错误。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以脱氧核糖磷酸脱 氧核糖连接,B 错误。若左链中的 G 发生突变,改变的不一定是编码区,不参与转录、翻译环 节,且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不一定引起该生物性状的改变,C 正确。对于任意双链 DNA 而 言,

32、(AT)/(CG)K 在每条链都成立,D 错误。 7D 8A 解析:a 中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五碳糖、一分子的含氮碱基正好构成一个核苷 酸,而 b 中包含的是第二个核苷酸的碱基和五碳糖及第三个核苷酸的磷酸,故 A 错误;由图可 以看出: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有 1 个;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的; 若 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从图示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 T。 9C 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携带着遗传信息,可以进行复制和转录, 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10C 解析:由题意可知,得到的 8 个 DNA分子中,有 6 个 DNA分子为 15N/15N,有 2 个

33、DNA 分子为 15N/14N。故 X 层是含 15N/14N 的基因;W 层中含 15N 标记的胞嘧啶有 3150 个;W 层有 14 条 DNA链,Z 层有 2 条 DNA 链,故它们的核苷酸数之比为 71。 11(1)磷酸 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 遗传信息 (2)2 鸟嘌呤、胞嘧啶 (3)40 60 900 C 和 G (4)(ab)/2 (3ab)/4 解 析:(2)图中 3 应为碱基,由于有 3 个氢键存在,因此应为 C(胞嘧啶)或 G(鸟嘌呤)。 (3) 该 DNA含有碱基 200个,A、T 碱基对间的氢键个数为 2 个,G、C 碱基对间的氢键个数为 3 个, 通过计算可得出腺嘌呤

34、40个,C 与 G 共 60对。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即任一 DNA 分子都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组成。含 60 个胞嘧啶的 DNA复制 4 次,形成 16个 DNA 分子, 新 增 DNA分子 15个,需胞嘧啶为 6015900(个)。由于 G、C 碱基对间的氢键数为 3 个,比 A、T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多,因此,G、C 碱基对的比例高时,DNA 分子稳定性高。(4)由于 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一代 DNA的一条链含 15N,一条链含 14N,则子一代 DNA的平均相对 (ab ) 分子质量为(ab)/2,而子二代 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a 2 /4(3ab) 2 /4。 12(1)14N、15N (2)1/8 (3)1/2 重带、1/2 轻带 8 解析:两条 DNA 单链均被 15N 标记的 DNA 分子为全重 DNA分子,在离心管的最下边;含全 重 DNA分子的大肠杆菌转入含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后,第 1 代全部为一条链含 15N、另一条链含 14N 的 DNA分子,在离心管的中间;第 2 代为 1/2中带 DNA分子,1/2 轻带 DNA 分子;第 4 代为 2/24中带 DNA 分子,(242)/24轻带 DNA分子。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