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29017.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44199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29017.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29017.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29017.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29017.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29017.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明光中学 2018-2019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物理试卷 满分:110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8 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第 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 选错的得 0 分)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 P1 、V1、 T1,在另一 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 P2 、V2、 T 2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 = P2 V1=2V2 T1=T 2 B.P1 = P2 V1=

2、V2 T1=2T 2 C.P1 = 2P2 V1=2V2 T1=T 2 D.P1 = 2P2 V1=V2 T1=2T 2 2.关于理想气体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理想气体是一种假想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理想气体的存在是一种人为规定,即它是一种严格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增大,其温度一定升高了 D.氦是液化温度最低的气体,任何情况下均可当理想气体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它跟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以及气 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 B.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

3、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 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比较大 D.当气体分子热运动变得剧烈时,压强必变大 4.如图所示,A、B 两容器容积相等,用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相连,两容器内装有不同气体,细管中 央有一段水银柱,在两边气体作用下保持平衡时,A中气体的温度为 0,B中气体温度为 20 ,如果将它们的温度都降低 10,那么水银柱将( ) A.向 A 移动 B.向 B 移动 C.不动 D.不能确定 - 1 - 5.右图是核反应堆的示意图,对于核反应堆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铀棒是核燃料,核心物质是铀 238 B.石墨起到吸收中子的作用 C.镉棒起到

4、使中子减速的作用 D.水泥防护层的作用是为了阻隔 射线,避免放射性危害 6.2006 年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利用回旋加速器,通过 Ca(钙 48)轰击 Cf(锎 249)发生核 反应,成功合成了质量数为 297的第 118号元素,这是迄今为止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原子 序数最大的元素,实验表明,该元素的原子核先放出 3 个相同的粒子 x,再连续经过 3 次 衰变后,变成质量数为 282的第 112号元素的原子核,则上述过程中粒子 x 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 粒子 7.在自然界中,对于较重的原子核的中子数和质子数的比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子数等于质子数 B.中

5、子数小于质子数 C.中子数大于质子数 D.无法确定 8.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 14 原子核,它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内切 的圆, 两 圆的直径之比为 7:1,如图所示,那么碳 14的衰变方程为( ) A. + B. + C. + D. + 9.大量氢原子处于 n=4 的激发态,当它们向较低能级跃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多能辐射 6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从 n4 跃迁到 n1 能级辐射的光子波长最长 C.从 n4 跃迁到 n1 能级辐射的光子频率最高 D.从 n4 跃迁到 n1 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 - 2 - 10.已知氘核的比结合能是 1.09 MeV,

6、氚核的比结合能是 2.78 MeV,氦核的比结合能是 7.03 MeV。 某次核反应中,1 个氘核和 1 个氚核结合生成 1 个氦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裂变反应 B.核反应方程式为 C.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是 17.6MeV 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上述核反应发电 11.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 是( )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D.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

7、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 成,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12.如图所示为某一传送装置,与水平面夹角为 370,传送带以 4m/s 的速率顺时针运转。某时 刻在传送带上端 A 处无初速度的放上一质量为 l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与传送带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5,传送带上端 A 与下端 B 距离为 3.5m,则 小物块从 A 到 B 的过程中(g=l0m/s2,sin37=0.6,cos37=0.8)( ) A.运动的时间为 2s B.小物块对皮带做的总功为 0 C.小物块与传送带相对位移为 1.5m D.小物块与皮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为 3J 二实验题(每空 3 分,共 9 分)

8、 13(9 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 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 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 A 处由静止释放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 d,如图乙所示,则 d_mm - 3 - 光电门 遮光条 气垫导轨 滑块 B A 0 cm 1 2 力感应器 刻度尺 连气源 0 5 10 15 20 钩码 甲 乙 (2)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 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 (3)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

9、器的示数 F 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t,通过描点 1 ”“或 1 F ” )的线性图像 作出_(填“t2 F ”“ F t t 2 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1分) 14.(12 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 A 变为状态 D,其有关数据如图甲所示。若状态 D 的压强 是 2.0104 Pa (1)求状态 A 的压强. (2)请在乙图中作出该状态变化过程的 P 一 T 图象,并分别标出 A、B、C、D 四个状态,不要求 写出计算过程。 15.(14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1.0kg 和 2.0kg 的物体 A 和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两者与 - 4 -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10、0.4,物体 B 与一轻质滑轮相连。现将一根轻绳的一端固定在水 平地面上离 B 足够远的位置,另一端跨过轻质滑轮连接在物体 A 上,轻绳保持水平方向。 初始时刻,物体 A 在水平力 F=20N作用下由静止向右运动。( g 10m s2 )求: (1)轻绳上拉力的大小; (2)t 2s 时滑轮对物体 B 做功的瞬时功率为多少? 16.(15分)如图所示,让摆球从图中的 C 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摆到最低点 D 处,摆线刚好 被拉断,小球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由 D 点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小孔 A 进入半径 R=0.3m 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轨道,当摆球进入圆轨道立即关闭 A 孔。已知摆线长 L=2m,=60 ,小球质量为 m=0.5kg,D 点与小孔 A 的水平距离 s=2m,g 取 10m/s2。试求: (1)求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大? (2)要使摆球能进入圆轨道并且不脱离轨道,求粗糙水平面摩擦因数 的范围? -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