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两校2016_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20170807023.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44376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WPS 页数:18 大小: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两校2016_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20170807023.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揭阳市两校2016_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20170807023.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揭阳市两校2016_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20170807023.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市两校2016_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20170807023.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市两校2016_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20170807023.wps(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6201620172017学年度高一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许多植物会储存大量的油脂。这些油积累在一种由内质网衍生而来 的油质体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油质体内的油是植物的储能物质 B. 油脂可被苏丹 III 染液染为红色 C. 内质网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 D. 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 【答案】B 【解析】油质体内的油(脂肪)是植物的储能物质,A 正确;油脂可被苏丹 III 染液染为橘黄 色,B 错误;内质网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C 正确;由图可知,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 子之间积累,D 正确。 2. 下列有关核糖体

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观察核糖体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 B. 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 C. 血浆蛋白由细胞质基质中的游离核糖体合成 D. 核糖体是按照 tRNA 的信息将氨基酸合成多肽链的场所 【答案】B 【解析】观察核糖体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A 错误;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唯一共有的 细胞器,B 正确;血浆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是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的,C 错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即是按照 mRNA的信息将氨基酸合成多肽链的场所,D 错误。 3.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有氧呼吸中和氧的结合必须在生物膜上进行 - 1 - B. 罗伯特森在

3、光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C. 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D. 性激素的合成与生物膜无关 【答案】A 4.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用 18O 标记 H 2O 和 CO2 有力地证明了 CO2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 净光合速率为零时,蓝藻细胞产生 ATP 的场所主要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 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从叶绿体基质运到类囊体被利用 D. 用 H2180 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可在其产生的糖类和氧气中检测到 180 【答案】D 【解析】用 18O 标记 H2O 和 CO2 有力地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A 错误;蓝 藻是

4、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B 错误;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从类囊体运到叶绿体基质 被利用,C 错误;用 H218O 培养小球藻,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进行水的光解形成氧气和, 则最先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产物是氧气。氧气可参与呼吸作用第二阶段,在 CO2中可检测到被 标记的 O,再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转移到糖类等有机物中,D 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弄清楚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元素的转移途 径。 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判断生物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是细胞中有无线粒体结构 B. 若判断细胞是否为植物细胞,依据是细胞中有无叶绿体结构 C. 依据有无

5、核膜结构,可将细胞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D. 依据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可将生物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答案】C 【解析】没有线粒体的生物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如好氧菌,A 错误;有叶绿体的肯定是植物 细胞,没有叶绿体的不一定不是植物细胞,如根细胞没有叶绿体,B 错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 - 2 - 胞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C 正确;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如 硝化细菌,D 错误。 6. 基因与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癌症都是不治之症 B. 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是一回事 C. 细胞衰老是细胞内基因种类和数目不断减少的结果 D. 人体几

6、乎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 【答案】D 【解析】癌症可以治疗,并不完全是不治之症,A 错误;细胞自噬属于细胞凋亡,B 错误;细 胞衰老是细胞内的基因的决定的,但是基因种类和数目一般不会减少,C 错误;人体几乎所有 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D 正确。 7. 下列物质中,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和成熟区细胞都需要运进细胞核的是 A. DNA 聚合酶 B. RNA聚合酶 C. ATP 合成酶 D. 组蛋白(染色体成分) 【答案】B 【解析】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和成熟区细胞这两种细胞都需要 RNA聚合酶来催化基因的转录, 以满足细胞对蛋白质等物质的需要,因此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和成熟区细胞都需要运进细

7、胞核 的是 RNA聚合酶,故选 B。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肽键既可以在叶绿体内形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内形成 B. 氢键既可以在线粒体内形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内断裂 C. 高能磷酸键既可以在类囊体上形成,也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 D. 磷酸二酯键既可以存在于 DNA 分子中,也可以存在于 RNA 分子中 【答案】C 【解析】肽键是在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 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的核糖体,因此肽键既可以在叶绿体内形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内形 成,A 正确;线粒体中可以发生 DNA 的复制过程,在该过程中可以发生氢键的断裂,也可以发 生氢键的形成,B

8、 正确;ATP中含有高能磷酸键,合成 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和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因此高能磷酸键可以在类囊体上形成在,但不可以在叶绿体基质 中形成,C 错误;磷酸二酯键既可以存在于 DNA 分子中,也可以存在于 RNA 分子中,D 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明确光反应产生 ATP,而暗反应消耗 ATP。 - 3 - 9. 一种植物的叶子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一株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 A.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B. 细胞分裂、组织器官形成 C. DNA 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合成 D. 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D 【解

9、析】叶片发育成一株幼苗的过程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A 正确; 叶片发育成一株幼苗的过程为无性繁殖的过程,涉及到细胞分裂、脱分化、再分化、组织器官 形成,B 正确;该过程中有细胞分裂和生长,故有 DNA 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合成,C 正确; 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中,而形成幼苗的过程为有丝分裂, D 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到叶片发育到幼苗阶段是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所以是不可能 发生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 10. 如图所示为某雄性哺乳动物某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及其上的部分基因。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该细胞含同源染色体

10、B. 该细胞在 DNA 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C. 该细胞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D. 该细胞最终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有 2 种或 3 种 【答案】C 【解析】图中 1 号与 2 号染色体、3 号与 4 号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2 号染色体中姐妹染色单 体相同位置的基因不同,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如果是由交叉互换导致的,则 1 号染色体中姐 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也应该不同。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有 ab、AB、aB 或 aB、ab、Ab 3 种;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有 AaBb、aaBb 2 种。 - 4 - 11. 下列有关科学发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沃

11、森和克里克成功构建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 DNA 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B. 施莱登和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并提出了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观点 C. 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 D. 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 DNA 【答案】A 【解析】沃森和克里克成功构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 DNA 半保留复制的假说,A 正确;施莱登和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并提出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观点,病 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不能说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B 错误;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 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

12、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C 错误;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 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D 错误。 12. 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过程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B. 酶 A、B 均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 过程所需的模板相同但原料不同 D. 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答案】B 【点睛】解答此类问题需熟记并理解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关 键是依据题图中呈现的信息,准确识别、所示生理过程及酶 A、B 所示物质的名称, - 5 - 据此与所学相关的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1

13、3. 下列有关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遗传密码是由基因中的碱基组成 B. 所有生物细胞中密码子共 64 种,转运 RNA也有 64种 C. 不分裂的活细胞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D.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细胞中转录所需条件不同 【答案】C 【解析】遗传密码是由 mRNA中的碱基组成,A 错误;所有生物细胞中密码子共 64种,转运 RNA 有 61种,B 错误;不分裂的活细胞不能进行 DNA的复制,但是可以进行转录和翻译,C 正确;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细胞中转录所需条件相同,D 错误。 14.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心法则适用于真核生物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 B. 乳酸菌

14、遗传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大分子间 C. T2噬菌体遗传信息传递只在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上进行 D. 致癌的 RNA 病毒遗传信息传递中,只有 AU 的配对,不会存在 AT 的配对 【答案】B 【解析】中心法则适用于所有生物,A 项错误;遗传信息传递涉及 DNA 分子复制、转录和翻译, 只有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B 项正确,C 项错误;致癌的 RNA病毒可能是逆转录病毒,遗 传信息传递中,存在 AT 的配对,D 项错误。 15. 下列对双链 DNA分子中(A+T)/(C+G)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的生物该比值可能会相同 B. 该比值相同的生物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 C. 不同生物该比值越接近,亲缘关

15、系越近 D. 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细胞中 DNA 分子的该比值一定不同 【答案】A 【解析】DNA 分子中,A=T,C=G,但 A+T 与 C+G 不一定相等,因此不同的生物该比值可能会相 同,A 正确;该比值相同时,碱基排列顺序不一定相同,B 错误;不同生物该比值接近,只说 明碱基含量情况,并不能说明不同生物的 DNA中碱基对排列是否接近,所以亲缘关系无法确定,C 错误;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细胞中的 DNA分子相同,所以该比值相同,D 错误。 16. 不考虑突变,用 32P 标记细胞中的染色体,细胞进行正常的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6 - A. 如果标记一条染色体,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产生

16、含标记的细胞比例相同 B. 如果标记一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产生相同数目的细胞中,含标记的细胞数目相同 C. 如果标记一对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标记的染色 体数目相同 D. 如果标记一对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一次产生的细胞与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含标记的比例不 同 【答案】B 【解析】有丝分裂一次产生两个细胞,减数分裂则产生四个细胞,所以含标记的细胞比例不同,A 错误;无论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复制后,原来的母链被分到两个姐妹染色单 体中,因为这两条染色单体一定会分离进入不同的细胞,所以标记一条染色体,无论有丝分裂 还是减数分裂,只有两个细胞中含有

17、标记的染色体,B 正确;如果标记一对同源染色体,有丝 分裂后期会有四个染色体含标记,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只有两个染色体有标记, C 错误;标记一对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一次后产生的所有细胞均有标记,减数分裂产生的四 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是四分体中的一条染色单体,所以也都有标记,D 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 DNA复制的半保留特点,结合有丝分裂过程和减数分裂过程分 析答题。 17. 果蝇红眼形成的直接原因是红色色素的形成,而红色色素的形成需经一系列生物反应,每 个反应所涉及的酶都与相应的基因有关,科学家将只有一个基因突变导致红眼不能形成的位于 X 染色体上的基因称为红眼基因。下

18、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与红眼性状的关系是线性关系 B. 基因突变导致红色色素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C. 发生红眼基因突变的 X 染色体遗传信息会发生改变 D. 红眼性状和棒眼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红色色素的合成需经一系列生物反应,每个反应所涉及的酶都 与相应的基因有关”,因此红眼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A 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 红眼基因突变后,其遗传性状不一定改变,B 错误;红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其发生突变后 导致遗传信息会改变,C 正确;红眼性状和棒眼性状为两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 错误。 18. 下列有关白化病和红绿色盲的叙述

19、,正确的是 A. 这两种病的根本病因均是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 7 - B. 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C. 若父母表现型正常,则女儿一定不患这两种病 D. 这两种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均等于男性中的发病率 【答案】A 【解析】白化病和红绿色盲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基因突变,即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A 正确;白化病的致病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 错误;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父母表现型正常,但都是杂合子,则女儿可能会患这 种病,C 错误;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的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相同,都等于该 病

20、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D 错误。 19. 胰腺癌死亡率高达 90%,曾夺走了乔布斯的生命。近来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有一种含量 较多的特殊物质一种名为 HSAT的非编码 RNA(即不编码蛋白质的 RNA),这一特殊 RNA 可 以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此种特殊的 RNA 自由进出 B. 这种特殊的非编码 RNA 与 mRNA 彻底水解后,均可得到 6 种终产物 C. 作为胰腺癌生物标记的 RNA,其翻译成的蛋白质中一般含 20 种氨基酸 D. 这种特殊的非编码 RNA 在胰腺癌患者细胞的细胞质内合成 【答案】B 【解

21、析】核孔是大分子运输的通道,具有选择性,大分子不能自由的通过,A 错误;RNA彻底 水解的产物包括 4 种含氮碱基、核糖和磷酸,共 6 种,B 正确;作为胰腺癌生物标记的 RNA 属 于非编码 RNA,是不能翻译形成蛋白质的,C 错误;这种特殊的非编码 RNA 是转录的产物,是 在胰腺癌患者细胞的细胞核内合成,D 错误。 20.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突变对生物自身大多数是有害的 B. 基因突变不一定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C.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性状但能产生新的表现型 D. 与有性生殖相比,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

22、利性,对生物自身大多数是有害的,A 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 性,以及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基因突变不一定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B 正确;基因重组是原 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不能产生新的性状但能产生新的表现型,C 正确;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 - 8 - 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D 错误。 21. 下列有关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秋水仙素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两者都是通过抑制分裂细胞内纺锤体的形成,使 染色体加倍 B.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不一定是二倍体 C.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可能得到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等 D. 三倍体西瓜一定不能产生种子 【答案】D 【解析】秋水

23、仙素和低温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 正 确;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不一定是二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 倍体;如果该生物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为二倍体,B 正确;单倍体可以含有 1 个或几个 染色体组,故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不一定是二倍体,还可以是四倍体、六倍体 等,C 正确;三倍体西瓜种子长成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 正常的生殖细胞,但偶尔也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出现极少数正常种子,D 错误。 22. 下列有关 H7N9禽流感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以 35S 标记的鸡胚细胞为培养基,可获得

24、35S 标记的 H7N9 B. 用 32P 标记的 H7N9进行侵染实验,受体细胞不能用植物细胞 C. H7N9 的核酸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故其属于原核生物 D. H7N9 与 HIV 病毒都容易发生变异 【答案】C 【解析】由于病毒复制时以寄主细胞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故以 35S 标记的鸡胚细胞为 培养基,可获得 35S 标记为 H7N9,A 正确;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动物病毒,受体细胞不能用植 物细胞,B 正确;病毒无细胞结构,故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C 错误;H7N9 与 HIV病毒均为 RNA病毒,具有单链结构,故都容易发生变异,D 正确。 23. 果蝇的短

25、刚毛与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基因 D 和 d 控制。为探究该性状遗传中的致死 问题,某兴趣小组做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P: 短刚毛长刚毛F1: 短刚毛 长刚毛 长刚毛111; 实验二:F1长刚毛F1长刚毛F2均为长刚毛; 实验三:F1长刚毛F1短刚毛F2: 短刚毛 长刚毛 长刚毛111。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9 - A. 雌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 2 个染色体组与 2 条 X 染色体 B. 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雄性中基因型为 Dd 的个体致死且短刚毛为隐性 C. 若该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致死基因型为 XDYd D. 若该基因仅位于 X 染色体上,实验一

26、 F1中短刚毛基因频率为 1/5 【答案】B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次级卵母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含有 2 个染色体组、2 条 X 染色体,A 正确;如果基 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1长刚毛F1长刚毛F2均为长刚毛,说明长刚毛是隐性性状,B 错误; 若该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亲本基因型是 XDXd、XdYd,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 XDXd、XdXd、XDYd、XdYd,分别表现为 短刚毛、 长刚毛、 短刚毛、 长刚毛,由于杂交子 代中没有短刚毛雄性,因此致死基因型为 XDYd,C 正确;如果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

27、,亲本基 因型是 XDXd、XdY,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 XDXd、XdXd、XDY、XdY,致死基因型是 XDY,实验一 F1中 短刚毛基因频率为 1/5,D 正确。 24. 某一较大动物种群,基因型 AA、Aa、aa个体数之比为 111(且三种基因型中的雌雄个 体均相等,AA 与 Aa表现型相同)。在这个种群中,只有表现型相同的个体间才能随机交配,表 现型不同的个体间不能交配。从理论上分析,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 F1中,基因型 Aa个体所 占比例为 A. 1/2 B. 1/3 C. 1/4 D. 3/10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AA,Aa 既可以与相同基因型交配也可以互相交配

28、,则共有四种交 配方式,即雌 AA与雄 AA,雌 AA与雄 Aa,雌 Aa与雄 AA,雌 Aa与雄 Aa,其中雌 AA与雄 AA 不 产生 Aa子代,其余三种都可以产生 Aa 子代且概率都为 1/2,则有 1/41/23=3/8,而 aa只 能与相同基因型交配不会产生 Aa子代,假如每种基因型各 100,则 300个亲代产生 150个子代, 其中 50个来自 aa 双亲,其它 100个来自 AA与 Aa,又刚才算出它们产生 Aa后代的概率为 3/8,则基因型 Aa 占 F1代比例为(3/8100)(100+50)=1/4,故选 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抓住题干信

29、息“只有表现型相同的个 ”体间才能随机交配 进行分析答题。 25. 已知茶树叶片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它们之间自由组合,茶树叶片的颜色与基因型 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0 - 表现型 淡绿叶 黄叶 浓绿叶 黄绿叶 基因型 aabb aaB_ A_bb A_B_ A. 上述每一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 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共有 4 种 C. 基因型为 AaBb 的茶树之间相互自由传粉,子代黄绿叶茶树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8/9,选 取子代中所有浓绿叶茶树与淡绿叶茶树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浓绿叶淡绿叶 21 D. 一淡绿叶茶树作母本与一纯合浓绿

30、叶茶树进行杂交,杂交前,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答案】D 【解析】根据提供信息已知,茶树叶片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它们之间自由组合,因此 每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A 正确;由表格信息可知,黄绿叶茶树的基因型是 A_B_,基因 型的种类是 22=4 种,B 正确;基因型为 AaBb的茶树相互之间自由传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是 A_B_:A_bb:aaB_:aabb=9:3:3:1,A_B_为黄绿色,纯合体是 AABB,占 1/9,杂合子的 比例是 8/9;浓绿茶树的基因型是 AAbb:Aabb=1:2,淡绿茶树的基因型是 aabb,二者杂交, 1/3AAbbaabb1/3Aabb(浓绿),2

31、/3Aabbaabb1/3Aabb(浓绿)+1/3aabb(淡绿),因此 浓绿叶:淡绿叶=2:1,C 正确;进行杂交实验时,应先对母本进行去雄,D 错误。 二、非选择题 26.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一)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图甲_(填数字)所示结构,图甲_(填数字)处能 利用 CO2。 - 11 - (2)ATP 的合成场所是_(填数字),分解场所是_(填数字)。 (3)图乙的色素有_,其中_ 主要吸收蓝紫光,在层析 液中溶解度最大。 (二)图中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 (1)此细胞可能是 _细胞。 (2)

32、结构 _(填数字)上存在碱基 A 和 T 的互补配对;结构 _(填数字)在动植物细 胞中都存在而作用不同。 【答案】 (1). (2). (3). (4). (5).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或 “叶绿素 a、叶绿素 b”、胡萝卜素、叶黄素 ) (6). 胡萝卜素 (7). 动物或低等植物 (8). (9). 【解析】试题分析:甲图表示叶绿体的结构,是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 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乙图是含有色素的生物膜,是类囊体薄膜。下图表示部分细胞结构, 其中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是高尔基 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不同,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

33、分泌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 的合成有关;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一)(1)图甲中是类囊体薄膜,含有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有关的酶;是叶绿体基质,含有 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是利用二氧化碳的场所。 (2)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 ATP,暗反应消耗 ATP,即 ATP 的合成场所是,分解场所是。 (3)乙图是类囊体薄膜,分布有叶绿素 a、叶绿素 b、胡萝卜素、叶黄素四种色素,其中胡萝 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主要吸收蓝紫光。 (二)(1)此细胞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 (2)结构是线粒体,存在碱基 A 和 T 的互补配对;是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 而作用不同。

34、【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细胞结构图,确定不同细胞器的名称,并掌握各自的结构与功 能。 - 12 - 27. 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对青花菜叶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 列相关问题: 氮素水平 叶绿素含量 气孔导度 胞间 CO2浓度 净光合速率 组别 (mmolL-1) (gcm-2) (mmolm-2s-1) (LL-1) (molm-2s-1) 1 5(低氮) 86 0.68 308 19.4 2 10(中氮) 99 0.84 304 20.7 3 15(偏高) 103 0.85 301 21.4 4 20(高氮) 103 0.84 295 22.0 (1)叶绿素的组

35、成元素有_。 (2)在第_组中,气孔导度不是限制净光合速率升高的因素。 (3)一定范围内_(“”“”填 增加 或 降低 )氮素浓度,可提高青花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4)青花菜叶叶肉细胞的下列生命活动中,会发生 ATP 水解的是_(填选项字母)。 A.光能的吸收 B.CO2进入叶绿体中 C.C3的还原 D.O2和结合生成水 (5)净光合速率可用 _表示。 【答案】 (1). C、H、O、N、Mg (2). 2、3、4 (3).增加 (4). C (5).单位时 间 CO2 的吸收量(“或 单位时间 O2”的释放量 )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表,该实验是探究探究在适合生长的氮浓度范围内。由试验

36、结果可 知:随着氮素水平升高,叶绿素的含量先增加,后稳定在 103,净光合速率不断提高,胞间 CO2 浓度不断降低;气孔导度在低氮时较小,在中氮、偏高和高氮条件下气孔导度不变;叶绿素含 量先增加,当氮素水平达到 15mmolL-1后,叶绿素含量不再改变,即偏高氮组与高氮组相等, 所以要从酶的数量的角度来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主要是内因(叶绿素的含量、酶 等)。 (1)叶绿素的元素组成为 C、H、O、N、Mg。 (2)从表中可知,在 2、3、4 组中,在中氮、偏高、高氮三种情况下,气孔导度大体相同, 而净光合速率有所提高,所以说气孔导度不限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

37、一定范围内增加氮素浓度,可提高青花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4)ATP水解的过程,也就是细胞消耗能量的过程。光能的吸收不需要消耗能量,A 错 误;CO2 - 13 - 进入叶绿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 错误;C3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 ATP,C 正确;O2和结合生成水,不消耗能量,D 错误。 (5)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 CO2 的吸收量(“或 单位时间 O2”的释放量 )表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实验的自变量,分析随着自变量的改变,表格中几种因变量的 变化情况,并作出合理的分析。 28. 在培养的二倍体水稻群体中发现一株黄叶色的植株甲。科研人员对此变异进行深入研究

3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株甲自交,后代出现黄叶致死黄叶绿叶=121,表明植株甲为_(填“杂 合子”或“纯合子”),决定此种黄叶色基因记为 Chy,则 Chy在细胞中的位置为_(填“细 ”“”胞核 或 细胞质 )。 (2)现已初步确定了 Chy 基因在 11 号染色体上,已知 11号染色体上还有一个突变基因 Chl9, 其指导合成的酶与正常酶存在竞争关系,影响叶绿素合成。植株中若有 Chl9,则叶色偏黄。为 确定 Chy与 Chl9的位置关系,用植株甲与 Chl9 纯合子杂交(F1中 Chl9 位置若无野生型基因 则幼苗期致死)。 假设一:若 F1中出现致死幼苗,则这两种基因的位置关系为_

39、(填“等位基因”或“非 ”等位基因 ); 假设二:若 F1中无致死幼苗,则这两种基因的位置关系为_(“”“填 等位基因 或 非 ”等位基因 )。 杂交实验结果证明假设一的位置关系成立,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特点)。 (3)Chy 表达产物参与图 1 所示的相关代谢反应过程,其中 A、B、C、D 表示相关化学反应。测 量植株甲与野生型植株中相关物质含量的相对值,结果如图 2。 - 14 - 由图 1、2 可知,与野生型相比,植株甲中_积累,其原因可能是 Chy的 表达产物影响_(填图 1 中字母)化学反应。 【答案】 (1). 杂合子 (2). 细胞核 (3). 等位基因 (4). 非等位基因

40、(5). 不定向性 (6). 原卟啉 (7). 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株甲自交,后代出现黄叶致死:黄叶:绿叶 =1:2:1,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的性状分离比。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 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基因通过控制蛋白 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1)设 Chy 基因用 C 黄表示,植株甲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黄叶致死(C 黄 C 黄):黄叶(C 黄 C 野):绿叶(C 野 C 野)=1:2: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可推知植株甲 为杂合子(C 黄 C 野),相关基因在

41、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2)甲与 Chl9 纯合子杂交(Chl9 基因用 C 偏黄表示):C 黄 C 野C偏黄 C偏黄F1。 若 C 黄、C 偏黄、C 野为 11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即:C 黄 C 野C 偏黄 C偏黄C 黄 C 偏 黄(幼苗致死) 、C 野 C 偏黄,其中 C 黄 C 偏黄不含野生基因,幼苗期致死。 若 C 黄、C 偏黄不是等位基因,即:C 黄 C 野/C 野 C 野C野 C 偏黄/C 野 C偏黄C 黄 C 野/ C 野 C 偏黄、C 野 C 野/ C 野 C 偏黄 ,则 F1都含野生基因,无致死幼苗。杂交实验结果证明 C 黄、C 偏黄、C 野为等位基因,体现 了基因突变的不

42、定向性。 (3)图 2 中显示,甲植株原卟啉含量高于野生植株而镁原卟啉含量低于野生植株,可推知 Chy 基因表达产物影响的是 A 反应过程。 29. 如图为人群中某家系遗传系谱图,其中 4无乙病致病基因,甲病基因用 A、a 表示,乙病 基因用 B、b 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和乙病的遗传符合_定律,甲病不同于乙病的遗传特点是_。 - 15 - (2)请写出下列个体的基因型: 2_,1_。 (3)单基因遗传病是由_基因控制,通过_和_等手段, 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4)若 2 和3近亲婚配,生出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是_。 【答案】 (

43、1). 基因的自由组合(“”或 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 ) (2). 性状的遗传 与性别无关(“”或 男女中发病率相同 ) (3). AaXbY (4). aaXBXb (5). 一对等位 (6). 遗传咨询 (7). 产前诊断 (8). 5/48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系谱图: 3和4“都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不患甲病的女儿,即 有 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3和 4 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 4无乙病致病基因, 说明乙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

44、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见两 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常染色体遗传病相对于 伴性遗传来说,其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或男女中发病率相同等)。 (2) 2两种病均患,所以基因型为 A_X bY,因为后代有不患甲病的个体,即基因型为 aa 的个 体,所以基因型为 AaXbY; 1表现型正常,所以常染色体基因型为 aa,伴 X 遗传为 X BX_,其父 亲患乙病带有 b致病基因,必定传给其女儿,所以 1基因型为 aaX BXb。 (3)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类优生的措施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 诊断。 (4) 1正常,2两种病均患,则2 基因

45、型为 AaX BY ; 3基因型为 Aa1/2X BXb , 3基因型为 AaXBY, 4有乙病,所以3 基因型为 2/3Aa1/2X BXb ,若 2 和3近亲婚配,后代患甲病的概率 =1-2/31/4=5/6,患乙病男孩的概率=1/21/4=1/8,所以生出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是 5/61/8=5/48。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中亲子代之间的表现型关系,判断两种遗传病 的遗传方式,进而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计算后代的发病率。 30. 请回答下列关于课本实验的问题: (1)下列关于高倍镜的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填选项字母)。 A.高倍镜放大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46、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镜观察 C.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 16 - D.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以不使用高倍显微镜 (2)取口腔上皮细胞观察 DNA 和 RNA 分布时,需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_;取口腔上皮 细胞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_。 (3)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_ 。 (4)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_次用到酒精。 (5)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选项字母)。 A.魏斯曼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结论:精子成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必然减少一半 B.T2噬菌体

47、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均能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蛋 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沃森和克里克在探究 DNA 结构时利用了物理模型构建的方法 D.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答案】 (1). D (2).生理盐水(或“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溶液 ) (3).健那绿 染液 (4). 单基因遗传病 (5). 2 (6). C 【解析】试题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课本部分实验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 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最后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1)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A 错误;

48、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移到视野中 央后,即可换高倍镜观察,B 错误;换用高倍物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不 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C 错误;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以不使用高倍显微镜,在低倍显微镜下 就能观察到现象,D 正确。 (2)取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细胞中 DNA 和 RNA 分布时,需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从而 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取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先在载玻片上滴一 滴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进行染色。 (3)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 化病等。 (4)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利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体积分 数为 95%的酒精冲洗;在解离时也要用到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溶液。 (5)魏斯曼是在贝内登等细胞学家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做出的预测,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