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一岳麓版选修2201706280245.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47652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一岳麓版选修220170628024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一岳麓版选修220170628024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一岳麓版选修220170628024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一岳麓版选修220170628024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单元检测一岳麓版选修2201706280245.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 单元检测一 岳麓版选修2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从历史进程来看,欧洲的民族国家最早出现于()。A英国、法国 B德国、西班牙C法国、德国 D西班牙、葡萄牙解析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成为最早一批走向集权的国家,被称为“新君主国”,后来被称为“民族国家”。故答案为A项。答案A2从公元前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阶段,欧洲封建制度在15世纪之前的特点是()。A君主专制制度形成B国王对封建领主控制严密C土地所有权和政治权力分散D教权服从于王权解析15世纪之前的欧洲,王权受到教权、贵族特权和封建

2、自治城市的制约。15世纪之后,在与教会、贵族和平民错综复杂的斗争中,王权不断得到加强,故A、B、D三项都不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3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的势力遍及欧洲各地,不仅拥有精神权力,而且拥有世俗权力,竭力宣扬专制理论,主要是为了()。A为君主专制进行辩护B为封建制度披上神圣的面纱C维护教会的支配地位D解释王权高于神权的合法性解析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宣扬专制理论的目的主要是维护自身的权力,A、B、D三项不利于教权的扩大可直接排除,答案为C项。答案C4右图是法国波旁王朝时期著名的君主路易十四,他不但敢于喊出“朕即国家”,而且缔造了法国封建史上最鼎盛的时期,这与他重用哪

3、位大臣来发展经济有关 ()。A太阳王 B柯尔柏C伊凡四世 D齐克列尔解析路易十四于16611715年间在位,被臣民尊称为“太阳王”,故A项可排除;C项伊凡四世是俄国沙皇,D项齐克列尔是俄国阴谋叛乱的旧贵族,故C、D两项也可排除;路易十四重用财政大臣柯尔柏,用国家管制的方式,促进制造业和外贸发展,增强了法国的国力,故答案为B项。答案B5马基雅弗利在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褒贬不同:有人说他是一个极其玩世不恭的人;也有人说他是一个满怀激情的爱国者,是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还有人说他是一个政治阴谋家,是一个地道的民族主义者和一个吹捧暴君的无耻之徒等。这都与他的政治主张有关,下列关于马基雅弗利的政治

4、主张的说法,正确的是()。否定“君权神授”理论否定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君主为了维护君权,可以不择手段反对教皇及民众对王权的约束A BC D解析马基雅弗利从世俗权力的角度出发,提出“君权至上”论,反对教皇及民众对王权的约束,为新君主国进行论证,故可直接排除,答案为C项。答案C6观察下图,这幅漫画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主权论”的兴起C反对君主专制 D近代民主思想的兴起解析漫画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人民认同,国王才能当政”和“反对专制的权力”等内容分别对应的是A、B、C三项,故三项都不全面。D项则概括了前三项内容,答案为D项。答案D7欧洲的一位名人说:“国王完全有理由被

5、尊称为神国王是神在人世间带着呼吸的翻版。”这人最可能是()。解析把国王称作神并与上帝相提并论的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詹姆士一世。答案B8下列关于中世纪和近代为君权辩护的思想家或国王,其论证角度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阿奎那自然科学B詹姆士一世神学角度C马基雅弗利世俗权力D霍布斯近代自然科学解析A项中的阿奎那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授”说,而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了君主统治合理性的是英国近代思想家霍布斯,故A项错误。答案A9斯宾诺莎之所以认为民主制是最优越的,依据是它()。A可以使人人表达意见和思想自由B容纳各阶层的优秀者C有利于人们遵守法令D避免人们受到奴役解析斯宾诺

6、莎认为民主制是最优越的,因为在民主政体中,人人能表达意见。答案A10从洛克的思想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B政府和君主的权力源于人民C行政权高于立法权D限制政府的权力,实行分权解析洛克主张代表人民的立法权与君主执掌的行政权应分开,前者高于后者。答案C11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A论法的精神 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解析三权分立说的主要提倡者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故答案为A项。答案A12下

7、图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中的著名事件:“处死路易十六”。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论来源是()。A霍布斯的思想 B卢梭的思想C阿奎那的思想 D孟德斯鸠的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分析历史本质问题的能力。处死路易十六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体现,属于卢梭的观点。答案B13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对卢梭而言主要是针对()。A天赋人权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C人民主权D人是万物的尺度解析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而“卢梭痛

8、斥这种人的文明”即卢梭不仅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还主张“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比伏尔泰更进一步。A、B两项是两人的共同点,D项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故选C项。答案C14中国古代和世界近现代都很注意用权力去制约权力,以下关于隋唐三省职权的牵制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中的三权制约最根本的不同是()。A三权内容不同 B本质目的不同C制约方式不同 D对社会影响不同解析中国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都通过分权来达到制衡的目的,但前者属于封建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孟德斯鸠则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故两者的本质目的不同,答案为B项。答案B15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

9、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说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解析材料中主张通过“一种结合的方式”使得大家共同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财富和自由,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契约,赋予结合者以权利和义务,所以选D项。答案D16“思想自由,行动守法”是以下哪位思想家所倡导的()。A洛克 B霍布斯C斯宾诺莎 D孟德斯鸠解析斯宾诺莎主张在一个自由的国家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发表意见。在宣传思想自由的同时,强调人在行动上要守法,即主张“思想自由,行

10、动守法。”答案C17英国思想家洛克曾经因为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而被迫流亡荷兰,他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回国为新秩序辩护,下列属于他辩护的理由的是()。人的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是上天赋予人的最基本的权利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有充分的自由需要通过分权来限制政府权力人民掌握立法权,君主掌握行政权,行政权高于立法权A BC 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洛克认为,人民掌握的立法权应该高于君主掌握的行政权力,排除即可。答案B18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反封建色彩的批判思想相比,西欧近代民主思想的突出特征包括()。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从法律的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反对君主专制强调天赋人权A BC D

11、解析中西方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应排除,而都是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特征,是中国明末清初早期反封建思想所不具备的。答案D19下列人物提倡分权学说的是 ()。 A B C D解析洛克主张立法权与行政权分开;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即立法、行政、司法分别属于议会、国王和法院。答案A20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 ()。A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B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C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D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解析“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

12、他的财产”表明建立社会契约保障个人自由。其余选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1题16分,22题12分,23题12分,24题10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以辉格派和托利派为核心的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利用自己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而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形成了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统而不治”的立宪君主制体制。18世纪初开始,辉格党在英国长期当权,议会制度逐渐确立,内阁责任制度开始形成。材料二路易十四执政的54年中(16611715年),他把国王的权力发展到顶峰。将高级幕僚组织在几个御前会议里,而以“最高

13、会议”作为最高决策机关。在“最高会议”上,大臣可以各抒己见,但作出决定的是国王自己。路易十四向各省派驻“司法、警察和财政监督官”。路易十四实行了地方行政的改革。一方面保留各行政区原有的机构如省长、省三级议会等,但另一方面抽去其实权,将“监督官”置于地方长官之上,使其总揽当地财、政、警、军一切大权。为了做到“思想统一”,路易十四要求全国臣民一律信奉天主教。1685年路易十四公开进行宗教迫害,致使20万胡格诺教徒背井离乡,流亡国外;没有流亡的则被投入监狱,或是罚作苦工,到大船上当划橹手。材料三为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彼得一世参照西方的模式进行行政改革。领主杜马的职权被剥夺了,成了徒具虚名的空架子。

14、1711年成立参政院掌管国家行政,监督并指导各部门工作。旧的部署取消了,建立了类似西方各部的12个“院”,每个院分管一项工作。他把全国分为8个大省,大省长直属中央政府。1719年他又重新划分全国为50个较小的省,省以下再设更小的区划。由于这些改革,完整的中央集权体系建立起来。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1718世纪英国的政权形式发生的变化及其实质。(4分)(2)材料二中,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改革的特点是什么?他大肆迫害胡格诺教徒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说明了什么?(4分)(3)据材料三和材料二,比较彼得一世和路易十四改革政策的相似之处。(4分)(4)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三国改革的主要共同点并指出它们在本质

15、上的不同。(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法国和俄国三国改革的相关内容。第(1)问,注意“责任内阁制”和“君主立宪制”两个关键词,说明改革后英国国王权力进一步下降,而议会主权进一步上升;第(2)问,注意“作出决定的是国王自己”这句话,说明路易十四无论是对地方还是对中央进行改革都是以维护君主专制统治为根本目的,这必然会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第(3)问,注意依据材料,从内容和目的两方面来进行说明;第(4)问,注意英国改革是在“光荣革命”后,即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进行的,而法俄的改革则是封建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答案(1)由国王在国会限制制约下行使行政权过渡到政党内阁制度。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

16、,反映了英国议会君主制度(或君主立宪制)的日趋完善。(2)把地方和中央机关权力集中到国王手中,即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上层建筑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说明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困难重重。(3)集中中央和地方的一切权力,建立君主专制统治。(4)都对行政机构或权利进行了改革。英国改革是资产阶级统治机构的完善;法俄则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前提:既然自然界最终只有一个权力;小前提: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是世俗的统治者;结论:那么,君权是神圣的。托马斯阿奎那对“君权神圣”的论证材料二面对混乱和战争,人类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无政府状态;要么是集权的国家。而国家

17、是人们为摆脱“人人对人人的战争状态”而建立的强大的公共权力;国家的宗旨是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 霍布斯材料三1.每个人是他自己的思想的主人。2“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3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这些权利乃是由自然法加以昭示并予以保护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权予以损害和剥夺。4政府的产生,并不是契约的内容或契约本身的目的。政府只是人民为执行契约而创设的。请回答:(1)材料一、二的观点有何相同点?我们应该如何看

18、待这些相同点?(6分)(2)材料三提供的四段文字分别是哪些思想家的什么言论?(4分)(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的观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阿奎那、霍布斯、斯宾诺莎、孟德斯鸠、洛克和卢梭六位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影响,第(1)、(2)问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直接进行说明;第(3)问,注意启蒙学者反对君主专制,而阿奎那却是为君权辩护的,然后指出实质。答案(1)都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符合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潮流,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但这些学说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终被淘汰。(2)斯宾诺莎思想自由,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洛克天赋人权,卢梭社

19、会契约。(3)专制思想和民主思想的尖锐对立。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是不能促进我们达到目标的一切东西,我们都应一概斥为无用。”斯宾诺莎材料二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障。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洛克政府论材料三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

20、会公约中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卢梭社会契约论请回答:(1)材料一中,斯宾诺莎所说的目标是什么?一切无用的东西又指什么?(4分)(2)材料二中立法者与人民的关系是什么?(2分)(3)材料三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点?实质是什么?(4分)(4)以上材料反映了近代民主思想中三位杰出的思想家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炼观点,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考查了近代民主思想发

21、展的相关史实,题目难度不大,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即可。答案(1)目标是伸张和捍卫资产阶级的自由与民主权利。一切无用的东西是指封建君主专制和个人独裁及基督教神学。(2)人民有权使用武力推翻其统治,重新建立新的立法机构。(3)观点:社会契约论。实质:建立资本主义法制社会。(4)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思想。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然状态是一种平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切权利和管辖权都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利不存在从属或受制关系。”“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政府的形式以最高权力,即立法权的隶属关系而定,既不可能设想由下级权力来命令上级,也不能设想除了最高权力以外谁能制定法律。所

22、以,制定法律的权力归谁,这一点就决定国家是什么形式。”摘自约翰洛克政府论材料二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特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

23、制裁他,“强迫他自由”。整理自卢梭社会契约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洛克、卢梭的主要思想。(4分)(2)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中得到的启示。(6分)解析第(1)问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一中提及平等、自由、法治、分权等思想。材料二中,找出主要的中心句“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2)问结合材料中两位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对后世的影响来回答。要做到言之有理,答之有据。答案(1)洛克:天赋人权;实行法治,保证人民自由;分权思想。卢梭: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契约论。(2)实现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民主政治需要不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树立民主和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