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2019050702107.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47741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201905070210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201905070210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201905070210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201905070210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2019050702107.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4月月考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怯弱(qi) 纨绔(k) 戏谑(xu) 敛气屏声(bng)B拓片(tu) 负疚(ji) 悚然(sng) 沸反盈天(f)C吞噬(sh) 脊髓(su) 撬开(ho) 韬光养晦(hu)D石栈(jin) 朔漠(s) 迁谪(zh) 群山万壑(h)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漱 纳罕 孽根祸胎 懵懂顽童B寒喧 踌躇 惴惴1不安 瘦

2、消不堪C残骇 桅杆 司马轻衫 咀嚼赏鉴D抚赝 缭倒 恬然自安 赴汤蹈火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这个行动计划十分 ,策划时没有遗漏一点细节。汶川地震发生后,灾民的 工作立即展开。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我看了 三次。A周全 安置 不只 B周密 安顿 不只C周密 安置 不止 D周全 安顿 不止4下列各句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受涵管老化、水体冲刷等因素影响,山西省洪洞县曲亭水库灌溉输水洞洞顶垮塌,导致坝体出现管涌,水库水位一夜间一落千丈。 B 莫言一生潜心为学,执着于名山事业,为世人奉献出一部部宏伟巨著,从红高粱到檀香刑,再到蛙生死疲劳,每一部都力透纸背。C 一部伟大的文

3、学作品,定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即使海枯石烂,也会从尘封的记忆中被人们重新拾起。 D 走进教室,许多外国留学生正在那里咿呀学语,努力地纠正自己的汉语发音,虽然他们的语调有些滑稽,但是表情却是认真而专注的。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祝福药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

4、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在50年代塑造了一批以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为代表的“硬汉”形象。D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出现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他们虽然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诗篇。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

5、导者。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似诉平生不得志整顿衣裳起敛容 暮去朝来颜色故 我从去年辞帝京A BC D8. 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秦时明月汉时关 B主人下马客在船C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下) B画图省识春风面 (曾经)C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 D他生未卜此生休 (预料)10. 下面三句是课文林黛玉进

6、贾府中对三个人的描写,所写人物及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A林黛玉 贾探春 贾惜春 B林黛玉 贾迎春 贾探春C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 D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 二、阅读部分(共20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下列各题。(10分,每小题2分) (甲)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

7、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乙)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

8、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1.画线“活得有趣的人们”是指( )(2分)A.鲁镇所有的人 B.“我”和所有认识祥林嫂的人C.受封建礼教毒害而厌恶祥林嫂的人们 D.鲁四老爷等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人们 2.画线中“惊醒”的含义是( )(2分)A从沉思中惊醒 B从睡梦中惊醒C从麻木中惊醒 D从迷惘中惊醒 3.上面两段话都提到雪花的描写,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为了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B衬托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深化小说的主题。C以有声衬托

9、无声,表现冷寂凄凉的气氛,衬托“我”心境的孤寂沉重。D突出雪下得大,时间又很长。 4乙段文字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2分)A描写 议论 B描写 抒情 C记叙 议论 D记叙 说明5.对甲段中画线句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祥林嫂活着无依无靠,受穷受苦,死了倒是一种解脱,鲁镇活着的人从此可以清静了,这对双方都很合适。B这是反语,表达了“我”对黑暗社会和鲁镇阔人们的憎恨。C语句流露激愤,也带有沉痛,表现了对祥林嫂的深切同情。D句中的“无聊”一词与“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中的无聊意思不完全相同。 (二)阅读下面诗段,回答问题。(10分)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

10、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6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

11、暇的感觉。7以下对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都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8.分析“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对描写音乐的作用,并另选本首诗带“月

12、”的诗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答: 三、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本题共16分) 孙德昭,盐州五原人也。其父惟最,有材略。黄巢陷长安,惟最率其乡里子弟,得义兵千人,南攻巢于咸阳,兴平州将壮其所为,益以州兵二千。与破贼功,拜右金吾卫大将军。朱玫乱京师,僖宗幸兴元,惟最率兵击贼。累迁部州节度使,留京师宿卫。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是时,京师乱,民皆赖以为保。 德昭以父任为神策军指挥使。光化三年,刘季述废昭宗,幽之东宫。宰相崔胤谋反正,阴使人求义士可共成事者,德昭乃与孙承诲、董从实应胤,胤裂衣襟为书

13、以盟。天复元年正月朔,未旦,季述将朝,德昭伏甲士道旁,邀其舆斩之,承诲等分索余党皆尽。昭宗闻外喧哗,大恐。德昭驰至,扣门曰:“季述诛矣,皇帝当反正!”何皇后呼曰:“汝可进逆首!”德昭掷其首入。已而承诲等悉取余党首以献,昭宗信之。德昭破锁出昭宗,御丹凤楼反正,以功拜静海军节度使,赐姓李,号“扶倾济难忠烈功臣”,与承诲等皆拜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图形凌烟阁,俱留京师,号“三使相”,恩宠无比。 是时,崔胤方欲诛唐宦官,外交梁以为恃,而宦官亦倚李茂贞为捍蔽,梁、岐交争。冬十月,宦者韩全诲劫昭宗幸凤翔,承诲、从实皆从,而德昭独与梁,乃率兵卫胤及百官保东街,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颇德其附己,以龙凤剑、斗鸡

14、纱遗之。太祖至华州,德昭以军礼迎谒道旁。太祖至京师,表同州留后,将行,京师民复请留,遂为两街制置使。梁兵围凤翔,德昭以其兵八千属太祖,太祖益德之,使先之洛阳,赐甲第一区。昭宗东迁,拜左威卫上将军,以疾免。太祖即位,以乌银带、袍、笏、名马赐之。疾少间,以为左卫大将军。末帝立,拜左金吾大将军以卒。承诲、从实至凤翔,与宦者俱见杀。 (节选自新五代史杂传第三十一) 【注】反正:复归正道,此指帝王复位。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B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

15、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C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D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宿卫,就是在宫禁中值宿,保卫、护卫皇帝;宿卫军,是中国古代禁卫军的一种,为帝王的亲军,负责警卫京畿与王官。B朔,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初一,此时地面观测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是从初一到月底之间的所有月相的最大者。既望,一般在月末,这时月相已经残缺,光线较暗了。C在古

16、代,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比如“宠幸”“临幸”“妇女无所幸”;君主驾临某地,也叫“幸”,如本文中的“幸兴元”“幸凤翔”,后来也泛指皇族亲临。D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比如朝笏、象笏等。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孙德昭为人刚毅正直。在昭宗被刘季述废掉并幽禁起来后,孙德昭为了大义,接受了崔胤的意见,参与了实施解救昭宗的计划。B孙德昭强悍勇武。在截杀刘季述的时候,孙德昭带领士兵埋伏在刘季述上朝的路上,拦击他的马车并杀了

17、他;后来孙德昭又骑马冲到昭宗处,请昭亲出来复位。C孙德昭父子都深受百姓爱戴。当年惟最曾因京师百姓的挽留,终未能到地方去赴任;后来孙德昭将要去同州赴任时,也因被百姓挽留而未能成行。且父子俩都因此被任命为两街制置使。D孙德昭甚得恩宠,且得善终。他不仅因解救昭宗有功,被绘制了图象挂在凌烟阁,享受无上荣宠,而且又因他当初结交梁太祖,从而得到梁朝两任国君的重用,最后死在任上,得以善终。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阴使人求义士可共成事者,德昭乃与孙承诲、董从实应胤,胤裂衣襟为书以盟。(5分)而德昭独与梁,乃率兵卫胤及百官保东街,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颇德其附己。(5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

18、诗,完成各题。(本题8分)阙题刘眘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诗人简介:刘眘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2.这首诗中的写水

19、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6分)(三)默写(共12分,每空1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 。2、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3、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 , 。4、秋兴八首(其一)提到人们裁衣、捣衣的诗句是 , 。5、锦瑟颈联: , 。6、马嵬涉及到驻军巡逻的一联诗句是 , 。 四、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4分)父爱无价很多年以前,有一个非常富有的男人和他那年轻的儿子生活在一起,他们两人都非常

20、热爱收藏艺术品。他们一起环游世界,并且只把最好的艺术珍品添加进他们的收藏品中去。它们被挂在他们家中的墙上,装饰门庭。当这位日渐衰老的鳏夫看着他那惟一的儿子成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艺术品收藏家的时候,心里就感到非常欣慰。尤其令他引以自豪的是,当他们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品收藏家进行交易时儿子那高超的鉴赏力以及敏锐的生意头脑。那年冬天,他们的国家卷入了战争。因此,这个年轻人离开了家,奔赴前线,为国而战。才过了短短的几个星期,这位老人就收到了一封电报,说他那至爱的儿子牺牲了。心神狂乱的老人孤独寂寞地独自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心里充满了痛苦和悲伤。圣诞节的早晨,一阵敲门声唤醒了这位神情沮丧的老人。他打开房门,看

21、见一位手里提着一个非常大的包裹的士兵正向他敬礼。士兵向老人自我介绍道:“我是您儿子的一位朋友。我有一些东西要给您看。”老人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露出一张纸。他轻轻地把它展开,原来是一幅肖像画,画的正是他那至爱的儿子。虽然,这幅画不是出自一位天才画家之手,自然也称不上是天才之作,但是它对那个年轻人脸部的细节特征把握得很准,可以说是惟妙惟肖。睹物思人,看着儿子的肖像画,老人仿佛又看到了儿子一样,老泪纵横,久久说不出话来。良久,他才强忍住悲伤,向眼前的这位士兵道谢,并说他将把这幅肖像画悬挂在壁炉的上方。儿子的这幅肖像画成了他最为珍贵的财产,它使得他对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收藏的那些所谓无价珍品的兴趣也

22、黯然失色。他还经常对邻居们说,这幅画是他迄今为止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春天到了。可是这位可怜的老人却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就去世了。根据老人的遗愿,他所有的绘画珍品将在新的圣诞节那天拿出来拍卖。圣诞节终于到了。那些艺术品收藏家从世界各地聚集到了拍卖现场,热切地盼望着竞买那些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绘画珍品。拍卖会由拍卖一件任何一家博物馆的藏品目录上都没有的绘画作品开始。它就是那个老人儿子的肖像画。拍卖师向众人征求一个拍卖的底价,但是会场里却像死一般沉寂。“有谁愿意出价100美元买下这幅画吗?”拍卖师问道。仍旧没有人说话。又过了一会儿,从拍卖厅的最后面传来一个声音:“谁要买那幅画啊?它只不过是他儿子的肖像画

23、。快把那些珍品拿出来拍卖吧!”顿时,赞同声、附和声此起彼伏。“不,我们必须首先拍卖这一幅,”拍卖师答道,“现在,谁愿意买下他儿子的肖像画?”最后,老人一个并不富有的朋友说话了:“10美元你愿意卖吗?那样的话我就可以买下它了。”“还有没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钱?拍卖师大声问道。拍卖厅里越发安静下来。片刻之后,他喊道:“10美元一次,10美元二次好,成交!”拍卖槌重重地落了下来。顿时,拍卖厅里人声鼎沸,庆贺声不绝于耳,有人叫道:“现在,我们可以竞买那些珍品了吧!”此刻,拍卖师无声地环顾了一下群情激奋的观众,郑重地宣布:“拍卖到此结束!按照这位老人,当然也就是肖像画中那位儿子的父亲的遗愿,谁买下那幅肖像

24、画”拍卖师顿了一下,遗憾地看了看众人,“谁就可同时得到他所收藏的全部珍品!”1.获得儿子肖像画后,作者对父亲有一系列细节描写,请简要说明其作用。(4分)2.拍卖大厅“死一般的沉寂”“附和声此起彼伏”“越发安静”“人声鼎沸”等场景描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3.这篇小说的结局方式使我们联想到美国哪位小说家短篇小说的结尾艺术?(1分)小说最后提到拍卖师的“遗憾”,请说说你读出了怎样的遗憾并简述理由。(5分)五、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根据要求写作。(60分)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觉。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

25、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少于800字。一、1 A(B.拓t片沸fi反;C.脊髓su 撬qio开;D.石栈zhn 朔shu漠) 2 A(B.项寒暄 瘦削不堪;C.项残骸 司马青衫;D.项抚膺 潦倒) 3C 4. B 解析:A 一落千丈地位、声誉、景况 B 名山事业著书立说,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C 海枯石烂誓言 D咿呀学语小孩5B(鲁迅原名周树人,朝花夕拾是他的散文集,另一部小说集是故事新编。) 6.A 7.C 8. D 9. A

26、10. B二、11.D 12. A 133. D 14. B 15. A16D(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写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 17B(“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陶醉在乐声之中,解说不当。) 18.最后诗歌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结,通过周围环境的侧面烘托(1分),说明了乐曲的动人效果,使人陶醉在琵琶弹奏所造的艺术氛围中(2分)。再举一例(1分),解释正确(2分)三、(一)19、B “惟最之镇”为完整的句子,作“请”的宾语,“镇”后断句,排除A、D;“分判”是“分管”的意思,“神策军”是它的宾语,“军”后断句句子翻译为:鄜州将吏到京城请求孙

27、惟最到镇赴任,京师百姓几万人和神策军又拦路挽留他,不能出行,改为荆南节度使,在京师处理事务,分管神策军,号称“扈驾都”20、B “既”是“表示已经达到的状态”,“既望”即已经过了望日(满月日,即农历月十五日),就是望日的第二天,即农历十六日21、C “且父子俩都因此被任命为两街制置使”错,根据原文“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德昭以军礼迎谒道旁太祖至京师,表同州留后,将行,京师民复请留,遂为两街制置使”,孙惟最只是留在京师处理事务,孙德昭才被任命为两街制置使22、阴使人求义士可共成事者:定语后置;阴:暗中;为书:写信;盟:结盟句子翻译为

28、:(宰相崔胤)暗中派人寻求可以共同成就事业的义士,孙德昭于是和孙承诲、董从实响应崔胤,崔胤撕下衣襟写信来订立盟约与:亲附、结交;趣:通“促”,催促;德:动词,感激句子翻译为:而孙德昭单独结交梁,于是率兵护卫崔胤以及百官保卫东街,催促梁兵西进,梁太祖颇为感激他亲附自己参考译文: 孙德昭是盐州五原人他的父亲孙惟最,具有雄才大略黄巢攻陷长安时,孙惟最率领乡里的子弟,得到义兵一千人,向南攻黄巢于咸阳,兴平州将认为他的行为很雄壮,把州兵两千人增派给他因为他参与破贼有功劳,拜为右金吾卫大将军朱玫在京师作乱,唐僖宗到兴元,孙惟最率兵攻击贼军累官升任墉州节度使,留在京师担任护卫鄜州将吏到京城请求孙惟最到镇赴任

29、,京师百姓几万人和神策军又拦路挽留他,不能出行,改为荆南节度使,在京师处理事务,分管神策军,号称“扈驾都”这时,京师动乱,百姓都靠他作为保障 孙德昭因父亲恩荫被任为神策军指挥使光化三年,刘季述废黜唐昭宗,把他幽禁在东宫,宰相崔胤谋划恢复昭宗帝位,暗中派人寻求可以共同成就事业的义士,孙德昭于是和孙承诲、董从实响应崔胤,崔胤撕下衣襟来书写盟约天复元年正月初一,还没有天亮,刘季述将要上朝,孙德昭茌路旁埋伏甲兵,拦击他的车马把他杀掉,孙承诲等人分别搜索他的全部余党唐昭宗听见外面喧哗,非常恐惧 孙德昭驰马赶到,敲门说:“刘季述被杀了,皇帝应当复位!”何皇后呼唤道:“你可进献逆贼的头来!”孙德昭把刘季述的

30、头扔进去不久孙承诲等人都取来刘季述余党的人头进献,唐昭宗相信了他们孙德昭打破门锁救出唐昭宗,登上丹凤楼复位,因功拜为静海军节度使,赐姓李,号称“扶倾济难忠烈功臣”,和孙承诲等人都拜为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凌烟阁悬挂画像,都留在京师,号称“三使相”,受到皇帝恩宠,无人能比 这时,崔胤正打算诛杀唐的宦官,在外和梁交结作为依靠,而宦官也倚仗李茂贞作保护,梁、岐两方交相争斗冬十月,宦官韩全诲劫持唐昭宗到凤翔,孙承诲、董从实都随行,而孙德昭独亲附梁,于是率兵护卫崔胤以及百官保卫东街,催促梁兵西进,梁太祖颇为感激他亲附自己,拿龙凤剑、斗鸡纱送给他梁太祖到华州,孙德昭以军礼在路旁谒见梁太祖到京师,表奏

31、孙德昭为同州留后,将要出行,京师百姓又请求把他留下,于是任为两街制置使梁兵包围凤翔,孙德昭把他的士兵八干人归属梁太祖,梁太祖更加感激他,让他先到洛阳,赐给一处上等住宅唐昭宗东迁,拜为左威卫上将军,因病免职梁太祖登位,用乌银带、官袍、笏板、名马赏赐他病稍痊愈,任命为左卫大将军梁末帝登位,拜为左金 吾大将军而死孙承诲、董从实到凤翔,和宦官们一起都被杀死(二)23D(“直抒胸臆”的理解与分析失当)24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春花翩然入水,多情之水载着花的芬芳静静流淌到很远的地方。诗人将水塑造成可视、可听、可嗅的形象,不但赋予水春的气息与活力,而且通过这迷人的景致传达出自己享受自然、悠闲惬意、

32、怡然自乐的心情。(三)25 (1)、“扪(mn)参(sh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艰难苦恨繁霜鬓(bn),潦倒新停浊酒杯。(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4)、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6)、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四、26.渲染老人对儿子的至爱无价;与下文拍卖会众人对肖像画的冷落形成对比。(4分)27.要点:渲染气氛,制造悬念,揭示心态,突出主题(4分)28.欧亨利(1分)。参考角度:拍卖品、拍卖师、竞拍者、父亲、世态人情等。(5分)五、材料中的“物”主要有二个,即鲸和沙丁鱼。因此,其立意的角度“n1”等于3个

33、,也就是至少有三个立意角度:1、从鲸的角度立意:强者仗恃优势而无所顾忌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强者须看到潜在的危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懂得进退方为智者;该撒手时就撒手(学会放弃);要有忧患意识2、从沙丁鱼的角度立意:用智慧战胜强敌;智胜于力;善用凭借才能以弱胜强;要善于利用自身条件3、从鲸与沙丁鱼的关系角度立意:在深水中前者强大而后者弱小,在浅滩上却强弱异变,由此可以立意为:强与弱、优势与劣势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努力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才是智者;在有利于自己的环境中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阙题:即缺题。“阙”通“缺”。因此诗原题在流传

34、过程中遗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2.道由白云尽:指山路在白云尽处,也即在尘境之外。道:道路。由:因为。3.春:春意,即诗中所说的花柳。 4.闲门:指门前清净,环境清幽,俗客不至的门。5.深柳:即茂密的柳树。 6.幽映:指“深柳”在阳光映照下的浓荫。每:每当。这首诗句句写景,画意诗情,佳句盈篇,可推为刘眘虚的代表作。诗描写深山中一座别墅及其幽美环境。一开头就写进入深山的情景。道由白云尽,是说通向别墅的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这里地势相当高峻。这样开头,便已藏过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省掉了许多拖沓。同时,它暗示诗人已是走在通向别墅的路上,离别墅并不太远了。春与青溪长,伴随山路有一道曲折的溪

35、水,其时正当春暖花开,山路悠长,溪水也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同其悠长。为什么春色也会悠长呢?因为沿着青溪一路走,一路上都看到繁花盛草,真是无尽春色源源而来。青溪行不尽,春色也就看不尽,似乎春色也是悠长的了。三、四两句紧接上文,细写青溪和春色,透露了诗人自己的喜悦之情。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二句,要特别注意随字。它赋予落花以人的动作,又暗示诗人也正在行动之中,从中可以体味出诗人遥想青溪上游花在春光中静静绽放的景象。此时,水面上漂浮着花瓣,流水也散发出香气。芬芳的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诗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他悠然自适,丝毫没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伤情调。他沿着青溪远远

36、地走了一段路,还是不时地看到落花飘洒在青溪中,于是不期而然地感觉到流水也是香的了。总括上面四句:开头是用粗略的笔墨写出山路和溪流,往下就用细笔来特写青溪,仿佛是把镜头里的景物从远处拉到眼前,让读者也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还可以闻到花香水香。一路行走,一路观赏,别墅终于出现在眼前。抬头一看,闲门向山路。这里是没有多少人来打扰的,所以门也成了闲门。主人分明爱好观山,所以门又向山路而设。进门一看,院子里种了许多柳树,长条飘拂,主人的读书堂就深藏在柳影之中。原来这位主人是在山中专心致志研究学问的。写到这里,诗人从登山到进门的一路经历,都曲曲折折地描述下来了。但他不过把几件景物摄进镜头,并没有叙述经过,仅仅

37、给你以几种不同的变化着的形象。结末两句,诗人仍然只就别墅的光景来描写。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这里的每作虽然讲。因为山深林密,所以虽然在白天里,也有一片清幽的光亮散落在衣裳上面。那环境的安谧,气候的舒适,真是专志读书的最好地方了。诗到这里,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余地,更增加了诗的韵味。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韵盈然,意境幽美。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又藏有人物,人物的行动、神态、感情、心理活动乃至身份、地位等等,给读者带来了直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因而这首诗余韵萦绕,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