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2135.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48342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2135.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2135.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2135.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2135.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2135.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检测 人民版选修 1 1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60分) 1鲜卑民族创造了北魏文明,北魏融合了中原文明。透过下图能获知( )。 北魏骑马武士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情景 北魏是“马背上得天下”的政权 北 魏时陶瓷艺术水平高北魏时实行民族压迫政策 A B C D 2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3“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 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 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反映了

2、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 很有造诣( )。 A知识丰富 B诗词写作 C政治手段 D汉族文化 4电视剧胡笳汉月中,孝文帝实行汉化,推广教育,改变姓氏,提高了鲜卑人的文 化水准,是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这次改革顺应了下列哪一趋势 ( )。 A民族的融合 B分裂走向统一 C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D经济中心的南移 5北魏推行的均田制( )。 确认受田农民对国有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 有 利于黄河流域农业和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 A B C D 6史料里说北魏洛阳贸易不绝,“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它最能 说

3、明的问题是( )。 A洛阳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B洛阳商业兴盛,市场繁荣 C迁都洛阳是正确的 D洛阳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商业城市 7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移风易俗的主要措施有( )。 易服装 讲汉话 改汉姓 通婚姻 改籍贯 1 A B C D 8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 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 表明( )。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又兴旺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9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这种时代潮流是指( )。 民族融合

4、的潮流 北方地区封建化潮流 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南北朝时期各国 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 A B C D 10“”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这是对哪次改革的描述( )。 A梭伦改革 B商鞅变法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 11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潮流,该潮流的发展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 生的影响是( )。 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C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D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12“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对这种现象的 错误理解是( )

5、。 A汉族以此行为表示抗议 B各族人民互相学习 C民族融合 D游牧部落的文明成果带到了中原 13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 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 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孝文帝个人改革的 态度坚决 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A B C D 1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为主要的表现是(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15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改革都取得成功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的进展都很顺利 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二、

6、非选择题(16 题 22分,17题 18 分,共 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 于此矣。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 李安世列传 材料二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 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 音不听仍旧。若不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 ”可新。 2 魏书咸阳王禧传 材料三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 “子 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

7、学知识分析推行这项改革的原因。 (12 分)(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据材料二、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分析这些改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10 分) 17(2010山东济宁一模)重大的社会改革往往注重对社会风俗的变革。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 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 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 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

8、,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 其余所改,不可胜纪。 资治通鉴 (1)商鞅变法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孝文帝改革鲜卑族的姓氏。这些措施各产 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10 分) (2)根据以上理解,谈谈你对社会风俗变革重要性的认识。(8 分) 答案与解析 1.1. 答案: :D 解 析:骑马武士陶俑直接反映出北魏凭借武力统一北方,同时也映射出北魏时较高的陶瓷 3 艺术。至于统治者实行什么统治政策在图中是无从得知的。 2.2. 答案: :D 解析:鲜卑族作为北方新兴少数民族,在入主中原后内部矛盾并不深刻。 3.3. 答案: :D 解 析:材料中的五经左老所反映的儒家、道家思想文化是汉族文化的代

9、表,从 孝文帝对这些文化典籍的喜爱可以看出,他在汉族文化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4.4. 答案: :A 解 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民族迁徙,各民族间的交流加强,出现了民族大 融合的历史趋势。 5.5. 答案: :A 解 析:北魏推行的均田制是把土地分给农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促 进了黄河流域农业和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 6.6. 答案: :B 7.7. 答案: :A 解 析:迁都洛阳为孝文帝推行移风易俗的改革创造了条件,题干所提供的五个方面的改革 都是在迁都后进行的。 8.8. 答案: :C 9.9. 答案: :A 解 析:南北朝时

10、期并没有出现像战国时期那样的富国强兵的改革潮流,因此排除含有的 选项。 10.10. 答案: :D 解 析:“”“”从材料中 森林民族 和 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 可以判定,这次改革为孝文帝改 革。 11.11. 答案: :D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要求的是 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当时的中 国处于南北分裂状态,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缓和, 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2.12. 答案: :A 解析:材料反映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和互相影响。 13.13. 答案: :C 解 析:孝文帝改革能够成功关键在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孝文帝作

11、为最高统治者拥 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改革在鲜卑贵族和北方广大人民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 14.14. 答案: :B 解 析:这两次改革都是在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时刻,顺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推进 了封建化进程。 15.15. 答案: :C 解 析: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取得成功,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改变了原有 的生产关系,但改革的进展并不顺利。 16.16. 参考答案:(1)措施:推行均田制。原因:中原长期战乱,百姓流亡;豪强地主隐 瞒控制人口;广大农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2)措施:讲汉话、穿汉服、变习俗。影响:民族间生活方式相互影响;促进了鲜卑人 对汉文化的认同;加速了鲜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国家重新 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17.17. 参考答案:(1)商鞅变法:顺应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潮流,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赋税收 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潮流,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有 4 利于巩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2)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适当 给分)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