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战的新阶段知识导航学案人民版选修3201706270259.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48378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战的新阶段知识导航学案人民版选修3201706270259.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战的新阶段知识导航学案人民版选修3201706270259.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战的新阶段知识导航学案人民版选修3201706270259.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战的新阶段知识导航学案人民版选修3201706270259.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战的新阶段知识导航学案人民版选修3201706270259.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大战的新阶段 思维激活 1.1940 年 12月 18“”“日,希特勒批准了代号为 巴巴罗萨 的作战计划,并且预言: 当巴 ”“巴罗萨计划付诸实施时,全世界将大惊失色,莫置一言。 你知道希特勒是怎样将 巴巴罗萨 ”计划 付诸实施的吗? 提示: :1941 年 6 月 22日,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分三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2.“德国侵占西欧后,日本提出了建立 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你知道该计划的实质是什 么吗? 提示: :妄图以日本为中心,把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建立日本 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自主整理 一、德、意、日三国结盟 1.初步结盟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2、,德国受到了很大制约,日本和意大利的_ 野心遭受了一定的挫折,而经济危机之后的扩张行为使它们在国际上陷入_。 (2“)目的:试图打着 _”的旗号,在不引起英美等国敌意的情况下,达 到互相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 (3)概况:1937年,意大利加入德日_,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 形成,三国结成了政治同盟。 2.正式结盟 (1“)背景:随着德军在欧洲的大肆扩张,日本提出了 _”的口号,决 “心趁机解决 中国问题”,同时实施_战略,夺取英、法、荷等国在远东和太平 洋地区的殖民地。德国在对英空战失利后,感觉到_对大战的态度日益明朗, 为了顺利实施进攻苏联的计划,德国希望日本在远东地区扩大战争,借此牵制英国

3、的兵力,同 时使美国的注意力转向亚洲。 (2)概况:1940年,德、意、日三国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由政治同盟扩展为 _同盟。 答案:1.(1)争霸 孤立 (2)反共 (3)反共产国际协定 2.(1)不要误了公共汽车 南进 美国 (2)军事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1.苏德战争爆发 (1)1941 年 6 月 22“日,德国按照 巴巴罗萨计划”向苏联发动了突然的全面进攻,二战 进一步扩大。德军分三路发起进攻:北路攻打苏联波罗的海沿岸和_;中路沿 明斯克、斯摩棱斯克一线进攻_;南路夺取乌克兰。苏军在战争初期遭到了严 重的损失,但苏联军民不畏强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 (2)1941 年

4、 10“月,德国集中力量发动了代号为 _”的大规模进攻,斯 “大林发出了 消灭德国占领者”的号召,苏联军民展开了悲壮的莫斯科保卫战。到 1942年初, “莫斯科保卫战取得胜利,德军遭到了沉重打击,标志着 _”的破产。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背景:德国侵占西欧后,日本提出了建立 _”的口号,派军入侵 法属_,占领了向东南亚进一步扩张的桥头堡。日本的侵略加剧了日本与美 英等国之间的矛盾,美国采取了对日禁运_、_等战略物资和冻 结日本在美资产等措施,英国紧随其后采取了一致行动。遭受沉重打击的日本决定与美国开 1 战,日本联合舰队司令_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方案。1941年 11 月,日本御前会

5、议决定 12月初对美开战。 (2)概况:1941年 12 月 7 日,日军向停在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发起袭击,日本 共击沉、重创、击伤美国大型舰只 19艘,使美国损失飞机_架,美国太平洋舰 队遭受重大损失。珍珠港被袭后,美国_迅速通过了对日宣战议案,太平洋 战争爆发。此后,对日宣战的还有中英等 20多个国家。 答案:1.(1)列宁格勒 莫斯科 (2)台风 闪电战 2.(1)大东亚共荣圈 印度支那 钢铁 石油 山本五十六 (2)311 参众两院 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背景 (1)1941年 3 月,罗斯福总统促使国会通过了_,向英国提供了大量 急需的武器和物资,美国海军还对大西洋西

6、部航线进行全面护航,这表明,美国已实际介入了 反法西斯战争,美英开始_,这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认识到德国入侵苏联是其_的前奏。丘吉尔发 表广播演说,表示要给予苏联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美国则宣布把_扩大 到苏联,这表明苏、英、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内正逐步走向联合。 (3)1941年 8 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表明彻底摧毁_ 的决心,并提出了战后世界格局所赖以建立的一系列进步的、民主的原则。它的发表,对促进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建 立:1942 年元旦,中、美、英、苏等_个国家在_签署 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

7、竭尽全力,互相合作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该宣言的 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终于形成。 3.意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 _的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和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答案:1.(1)租借法案 结盟 (2)称霸全球 租借法案 (3)纳粹暴政 2.26 华盛顿 3.反法西斯 高手笔记 本课内容主要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阶段的情况。在本阶段,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 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苏美等世界大国先后卷入战争,同英中等国并肩作战, 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学习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中,体会

8、国家利益始终是各国发展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出发点。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 从而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 名师解惑 1.关于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失利的原因 剖 析:本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失利的原因。把握本问题,不仅能 够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还能够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1)客观方面:战争初期,苏德双方力量对比不利于苏军。当时,德国控制了整个欧洲 心脏地带,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军事资源;德国军队规模庞大,现代化装备水平高于苏联;由 于没有西线的牵制,德国在东线可以集中力量发动对苏联的攻势。 (2)主观方面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苏联麻痹

9、了自我。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对德军的突然 袭击估计失误,对德军的进攻能力估计不足,对德军主攻方向、进攻时间判断失误,没有做好 充分的战争准备,导致在作战指挥上陷于措手不及的混乱状态,致使苏军在战争初期遭到极为 惨重的损失。 2 苏联在肃反运动中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大批苏军高级将领和优秀军官被无辜清洗, 新提拔的军官缺乏作战经验。 “战前,苏联建立的 东方战线”尽管给苏联西部增加了防御空间,但由于总体上对德国 “”发动侵苏战争的估计失误,因而并没有做好新防线的准备工作。而且, 东方战线 的建立激 起了东欧各国的民族反抗,以致苏德战争爆发后,这些国家转而支持德国。 2.关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剖 析

10、:本问题阐述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原因、建立及其产生的历史影响。把握本问 题,一方面可以形成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全面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 能力。 (1)背景 随着法西斯侵略扩张的不断扩大,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 重威胁,世界人民同法西斯的矛盾已成为压倒一切的主要矛盾。 “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态度的变化:美国出于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虑,逐渐改变以往的 中 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家的援助。1941年租借法案的通过,表明美国已实际上介入 了反法西斯斗争,美英开始结盟,从而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41 年 8 月, 罗斯福、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

11、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 对侵略;同时,美英也开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直接卷入了反法西斯战争。 (2)形成:1942年初,26 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竭尽全 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的形成。 (3)意义:它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 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和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讲练互动 【例题】 导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美国改变以往的 中立

12、 态度 C.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D.苏联参战加强了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 解析:美国态度的改变顺应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愿望;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是 苏联、美国与法西斯国家矛盾的必然结果,进一步激化了两国人民与法西斯的矛盾;第二次世 界大战自始至终都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答案:C 黑色陷阱 不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着手分析,忽略矛盾的主要方面,导致误选。 变式训练 1.1941 年 6 月 22“日,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 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要给俄 ”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这表明( )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英苏面临着共同敌

13、人 D.丘吉尔变成了苏联利益的维护者 解 析:支援苏联只是丘吉尔与德国作战策略的变化,其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反对社会主义 制度的立场不可能改变。 答案:C 3 2.“罗斯福说,德日 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 这就是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 ”略 是指( ) A.美国开始援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B.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反对纳粹的同盟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家宣战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将材料中 “把不帮助轴心

14、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理解为建立反法西斯联 盟。 答案:D 问题探究 【问题】 日本法西斯野心勃勃,早已确定了向东南亚扩张的目标。1941年 12 月 7 日,日 本向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动了突然袭击,挑起了太平洋战争,从而使二战的规 模进一步扩大。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 导思: :分析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应注意从日本的侵略目标及当时国际形势的特点 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探究: :首先,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早在 19 世纪末, “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日本提出以 征韩侵华”“为中心的 大陆

15、政 策”;美国则在美西战争后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企图与诸列强争夺和分享在中国的利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孤立了日 本;通过五国条约束缚了日本进行军备竞赛的手脚;通过九国公约排斥了日本对中国 的独占行动,日本对此极为愤恨。到了 20世纪 30 年代,日本加紧对华侵略,企图排斥美国在 华势力,进而独占中国,美日矛盾逐步激化。1940“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 大东亚共荣圈”计 划,不仅要侵占中国,而且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恶化。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场是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长期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 其次,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

16、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 消耗,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 “而 南进”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的贸易禁运,对 “”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促使日本下了 对美一战 的决心。 第三,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 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1940年春夏,法西斯德国席卷西欧大陆,法荷等国相继沦亡,英国困守 “本土。 德国的连战连捷,使日本人陶醉如狂”。到了 1941年 10 月,希特勒的侵略军已逼近莫 斯科城下,这对日本更是一个极大鼓舞,其侵略气焰更加嚣张。1941 年 11月,日本御前会议 决定对美开战。 教材链接 1.教材第 63“”页 学习思考 “”提示:利用 反苏、反共 的叫嚣来迷惑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以掩盖它们对其他帝国 主义国家利益的侵犯,避免与它们过早地发生直接冲突。 2.教材第 65“”页 学习思考 提示:美国政府对急剧变化的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始终认为可以与日本达成某种妥协。 另外,日本为了欺骗美国政府,一再煞有介事地与美方进行谈判,而且把谈判拖到开战的最后 一刻。 4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