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专题测评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273.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48416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WPS 页数:4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专题测评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273.wps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专题测评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273.wps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专题测评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273.wps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专题测评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273.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专题测评人民版选修1201706280273.wps(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 专题二 商鞅变法专题测评 人民版选修 1 1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应是( )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 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私田产 “”“”品 齐国采用 相地而衰征 和鲁国实行 初税亩 A. B. C. D. 解 析: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基础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 建筑的变化又对经济基础的变化具有反作用。春秋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进一 步发展,这导致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私田的主人控制私田的产品,不向国君交纳,为了增加 收入,一些国家开始实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此后,一些拥有

2、大量私田的贵族开始采用新的剥削方式。 答案:D 2.“太史公自序载: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 ”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 C.新兴地主武装夺权,奴隶制崩溃 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解析:B 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C 项的叙述是错误的,春秋时期的战争是诸侯国之间的互 相进攻,而不是新兴地主的武装夺权。D 项叙述与材料中反映的现象不符。 答案:A 3.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 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 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

3、并土地 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 解 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主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兼并战争中争取优势的需要,在冷兵器时 代粮食、布帛是基本的战略物资,所以变法中采取重农政策,而商人的流动性不利于农业生产 故抑商。 答案:D 4.商鞅变法关于土地制度方面的规定( ) 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正式废除了井田制 有利于地 主制经济的发展 A. B. C. D. 解析:都属变法法令内容,而承认土地私有必然成立。 答案:A 5.商鞅变法采取了奖励耕织的措施,主要目的是( ) 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增强国家 的实力 A. B. C. D. 解 析:

4、、各小项是因果关系,是,是变法主要目的,因而 必须达、各小项的目的。故都合题意。 答案:D 1 6.商鞅变法在秦国建立县制( ) 以县制取代了封国制度 地方官员直接由国君任免 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 中于国君一人 强化了中央集权 A. B. C. D. 解析:符合史实 是前三者的作用。 答案:B 7.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解析:法家主张改革法制,符合商鞅变法内容。 答案:A 8.秦国任用商鞅,实行变法的国君是( ) A.秦孝公 B.秦穆公 C.秦始皇 D.秦昭王 解析:“秦孝公在全国下 求贤令”,招募到商鞅,尔后才有商鞅变法。 答案:A 9.观

5、察下图,从图中获得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 A.商鞅为了实现变法敢于同旧贵族展开斗争 B.商鞅的变法主张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C.商鞅变法在秦国得到了一定的支持 D.商鞅变法必然以失败而告终 解析:图中的场景描述的是商鞅同旧贵族斗争的情况,因此 A、B 两项应是从图片中能够 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从图片中秦孝公和一部分官员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明显站在商鞅一边, 因此商鞅变法得到了一定的支持。 答案:D 10.商鞅变法首先着手于( ) A.发展农业生产 B.“”废除 世卿世禄制 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普遍推行县制 解 析: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富国强兵,为了实现强兵,必须首先实现富国,所以

6、, 商鞅变法首先从发展农业生产开始。 答案:A 11.“商鞅变法废除 世卿世禄制”,有利于( ) 发展封建经济 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刺激宗室成员建立军功的欲望 强化对基层 的管理 A. B. C. D. 解析:“”废除 世卿世禄制 针对的是宗室成员,明确了这一点,本题就十分容易选择了。 2 答案:C 12.商鞅之死是悲惨的,其悲惨结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B.变法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商鞅本人具有天资刻薄的性格 D.变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解 析:商鞅之所以出现悲惨的结局,在于变法从根本上触犯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了 他们的强烈反对。 答案:A 13

7、.商鞅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之间的内在联系应是( ) A.变法直接导致了秦国的统一 B.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C.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无关 D.变法减缓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解 析: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国力,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这就为 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答案:B 14.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 只有改革才能求生存 只有改革才能促发展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 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 B. C. D. 解 析:商鞅变法是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然而商鞅的结局是悲惨的,这表明的叙述 是不确切的,将带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C 15.商鞅变

8、法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变法的指导思想正确 B.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变法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D.商鞅对变法法令的严格执行 解析:商鞅变法使秦国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以获得成功。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 国语齐语 材料二:春以萸振族(军队),秋以弥治兵卒伍整于里(乡里)。军旅整于效(士 兵)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 国语齐语 材料三: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 元朝陈采正管子诗 材料四: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史记管晏列传 材料五:“子曰: 桓公九合诸侯,

9、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 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披散头发,成为蛮夷统治下 3 的百姓)。” 论语宪问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管仲采取了何种措施? (2)据材料二,管仲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4)据材料四,说明管仲改革产生的主要影响。 解 析:回答第(1“)问,要注意材料一中的 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这实质上是对 内政的改革。回答第(2)问,要充分理解材料二的内容。材料二叙述的是管仲对军政的改革, “通过改革,士兵的内聚力增强。材料三中的 乱井田”“,说明井田制遭到了破坏, 散寒烟”说 明分封制

10、度遭到冲击。材料四反映出管仲改革取得的成效,说明管仲改革对齐桓公称霸天下起 到的作用及其改革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参考答案:(1)在整顿旧制的基础上改革内政。 (2)改革军制,整顿军队,定期操练。增强了士兵的凝聚力,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3)管仲的改革破坏了井田制,冲击了分封制度。 (4)管仲改革,一方面增强了齐国的力量,使齐国不用大动干戈便成就了霸业;另一方 面,改革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原华夏族经济、文化的向前发展。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 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

11、,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 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 之地。 汉书 食货志 材料四:自秦孝公用商鞅计,乃隳(毁)经界,立阡陌。虽获一时之利,而兼并愈僭兴矣。 通典食货一 请完成: (1)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评价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解 析: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材料一、二在赞扬商鞅变法,而材料三、四在批评商鞅变法。 参考答案:(1)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主动。 (2)积极作用:促进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达到了强兵 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并为秦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消极作用:造成土地 兼并现象,使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