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油脂原料.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68319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6.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油脂原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第三章油脂原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第三章油脂原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第三章油脂原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第三章油脂原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油脂原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油脂原料.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油脂原料,第一节 概论,食品中的油脂及其营养 可供人类食用的动、植物油叫作食用油脂,简称油脂。 一般在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固态或半固态的称为脂。 油脂的主要成分:由多种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甘油三酯,此外还含有少量磷脂、甾醇、色素和维生素、甘油一脂、甘油二脂等。,油的营养成分,脂肪酸-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分子分子中没有双键:棕榈酸、硬脂酸 在动物脂肪中含量较多,少数植物如椰子油、可可油、棕榈油等中也多含此类脂肪酸。所组成的脂肪一般为固态 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脂升高的主要原因,继发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饱和脂肪酸由于没有不饱和键,所以很

2、稳定,不容易被氧化,油的营养成分,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分子中只有一个双键 油酸(C18:1)是最常见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植物油和动物脂肪中。 油酸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目前尚存在争议,但至少不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发现经常食用山茶油、橄榄油的人患冠心病的几率较低(因为山茶油、橄榄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油的营养成分,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分子中有两个双键或两个以上双键: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DHA -6多不饱和脂肪酸:从甲基端开始数,第一个双键在第6个碳原子:亚油酸、花生四烯酸 -3多不饱和脂肪酸:从甲基端开始数,第一个

3、双键在第3个碳原子: 亚麻酸、DHA 必需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靠食物中获得,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亚麻酸、亚油酸。 花生四烯酸、DHA也是人体必须脂肪酸,但可由: 亚麻酸、亚油酸转化得到,油的营养成分,亚油酸 动物脂肪中的含量一般较低,如牛油为 1.8%,猪油为6%。植物油含量较高 亚油酸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发现,胆固醇必须与亚油酸结合后,才能在体内进行正常的运转和代谢。如果缺乏亚油酸,胆固醇就会与一些饱和脂肪酸结合,发生代谢障碍,在血管壁上沉积下来,逐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油的营养成分,-亚麻酸 亚麻酸属于-3系列(或n-3系列)脂肪酸,它进

4、入人体后,在酶的催化下,转化成 EPA(二十碳五烯酸)和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亚麻酸促进大脑发育和视力发育,对心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中国人群膳食普遍缺乏-亚麻酸 白苏籽、亚麻籽、紫苏籽、火麻仁、核桃、蚕蛹、深海鱼等极少数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亚麻酸及其衍生物,油的营养成分,脂肪酸的合理摄入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膳食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为20-30%,其中饱和小于10%,单不饱和10%,多不饱和10%。 (-6):(-3)=4:1-6:1 即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 亚油酸:亚麻酸= 4:1 6 : 1,脂肪酸与氧化,油脂氧化速度与它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直接

5、相关。 三种最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速率: 脂肪酸 氧化速率 油酸C18:1 1 亚油酸C18:2 10 亚麻酸C18:3 25,油的营养成分,维生素E 脂肪酸的不饱和度越高,氧化稳定性越低 氧化后的产物-过氧化物极易造成脑软化病、溶血性疾病。 油脂中的维生素E具有天然抗氧化剂的作用,提高油的稳定性和耐储藏性。 、-VE 促进生殖系统的健康和发育,油脂对人体的益处 1. 是人体很好的热量来源。每克油脂产生热量37.67kj,高出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1倍。 2. 脂肪是人体细胞和器官的重要组成 3. 含有磷脂、甾醇、脂溶性维生素等脂质伴随物,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的生理功能。 4. 含有必须脂

6、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5.脂肪改善了食物的风味,我国食用油脂的生产与消费 我国油脂的生产主要指植物油的生产。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动物性油脂在流通中占的比例仅为食用油脂总消费的2%以下。,食用油的生产,产量 我国各类油料作物总产量超过500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 大豆油产量和消费量最高,其次为菜籽油。 进口 但是我国食用油料的进口量逐年上升,尤其是大豆 进口量约占国内食用油总供给的50% 国内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三大食用油脂品种进口量全部位列世界第一位,进口总量占全球贸易量的18%。,食用油的消费,每日人均参考值25g/d (中国营养协会-膳食指南) 200

7、5年,已经超过55g/d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超过80g/d。,食用油脂的分类 按原料分类,油脂,油,脂,植物油,动物油,植物脂,动物脂,干性油 半干性油 不干性油,乳脂 体脂肪,干性油、半干性油、不干性油,是按油在空气中表面形成干膜的难易来区别的。,脂的分类,按脂肪酸组成分类 月桂酸型: C12:0 椰子油 油酸、亚油酸型 :C18:1 C18:2 棉籽油、花生油、橄榄油 芥酸型: C22:1 菜籽油 亚麻酸型: C18:3 亚麻籽油、大豆油 共轭酸型 : 桐油(油漆) 羟基酸型: 蓖麻油(化工、药品),3. 商品分类 天然油脂:天然油脂的名称一般由主要来源的油料决定,如大豆油、花生油等。

8、天然油脂按精制程度和方法不同,又可分为原油(毛油)、精制油;按用途不同,也可分为烹调油、油炸油、色拉油、调味油等 加工油脂:也称人造油脂,指多种油脂原料混合,经化工处理得到的油脂,如起酥油、人造奶油、粉末油脂等。,第二节 各类油脂及原料,天然油脂 植物油 大豆油 大豆油为世界上消费最多的食用原料油 脂肪酸组成:饱和脂肪酸15%,单不饱和脂肪酸24%,多不饱和脂肪酸:61%(亚油酸占50-55, 6-10%的-亚麻酸)。 因含有-亚麻酸,容易氧化产生“豆腥味” 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 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应用 直接供人们食用的占总

9、产量的70% 作为涂料使用的占5%(替代一部分矿物油,环保) 加工成为人造奶油和起酥油、蛋黄酱、脂肪乳剂的占11% 其它领域占14%-肥皂(动植物油脂)、生物柴油。,玉米油 玉米油从胚芽中提取。饱和脂肪酸14%,单不饱和脂肪酸2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7% “高级食用油” “健康油” 富含维生素和人体必须多不饱和脂肪酸 易于消化吸收,玉米油的消化吸收率在97%以上 长期食用对高血压、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有益 更安全:非转基因,应用 美国是世界上玉米深加工最发达的国家,大约有50%的玉米油用于生产色拉油(凉拌油)和煎炸用油(耐高温发烟点可达245) 有30%35%的玉米油用于生产

10、人造奶油。 玉米油风味较好,不会产生类似大豆油的腥味,因此适合做油炸用油及加工成色拉油、人造奶油等,棉籽油 棉籽油即是以棉花籽榨的油 性质:棉籽含油18%左右。棉籽油的脂肪酸主要是棕榈酸(22%)、油酸(18%)和亚油酸(56%),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硬脂酸和亚麻酸等 1%左右的棉酚,有毒多酚。生殖系统 应用:色拉油、蛋黄酱,菜籽油 俗称的菜油,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 有一定的刺激气味(芥酸) 菜籽油是一种芥酸含量特别高的油(3055%),可能对心脏有不利影响,不适合冠心病、高血压病人 脂肪酸组成: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6%,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5

11、8%, 多不饱和脂肪酸:26%,缺乏必须脂肪酸 菜籽油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含量仅次于橄榄油,平均含量在61%左右,红花籽油 我国新疆塔城出产的红花油,富含天然Ve、耐贮存、不易酸败、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83%,居世界第一。 亚油酸具有融化胆固醇的能力,具有降血脂、清除血管内壁沉积物以及降血压的作用 红花籽油人体吸收率达到99之多,葵花籽油 含有65-70%的亚油酸,仅次于红花油 葵花油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用于制作油煎快餐食品,如土豆片和玉米片。它在贮藏中有较易氧化的特点,可通过加入适量的抗氧化剂来解决。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最畅销的三种特殊食用油是:一、核桃油,二、葵花

12、籽油,三、葡萄籽油。,芝麻油 又称“香油” 脂肪酸组成:饱和脂肪酸16% ,单不饱和脂肪酸54%, 多不饱和脂肪酸30% 一定量的维生素以及独特芝麻酚、芝麻酚林等,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所以比其他植物油更容易储存 不适炒菜,烟点低、烟大。 芝麻酚、芝麻酚林,在生物体内呈现较强抗氧化作用,并与a-生育酚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对人体能保护肝功能,促进醇代谢。,米糠油 米糠油是从大米加工时得到的副产品米糠中萃取的油。 脂肪酸组成: 米糠油中亚油酸含量为38%,油酸为42%,比例为11.1,符合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油酸和亚油酸比例。 米糠油中亚麻酸含量极低,使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不易氧化,使用

13、过程中除本身固有的香味外不会产生异味。 米糠油中的谷维素还具有降低血小板凝聚,减少肝中的胆固醇合成和降低胆固醇的吸收等方面的作用。,小麦胚芽油 小麦胚芽平均含10%左右的麦胚油,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80%以上,其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50%以上。,小麦胚芽油是VE含量最高的一种植物油,其VE含量为200-500mg/100g油,高出其它植物油1-9倍。,营养价值: 延缓衰老:小麦胚芽油中的VE为一种复合型天然VE, 根据有关资料,小麦胚芽油中7mg天然VE就可与200mg人工合成VE的延缓衰老的活性相当。 改善心肌功能:小麦胚芽油中廿八碳醇(含量100mg/kg

14、油),它能够增强运动的爆发力和耐力,改善心肌功能 小麦胚芽中类胡萝卜素, 具有抗辐射、抗衰老、防止肿瘤等功效。,花生油 各类脂肪酸成份比较平均,含有大量油酸(41%) 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1% 单不饱和脂肪酸:49% 多不饱和脂肪酸:30% 含有抗衰老因素的维生素E,以及脑磷脂、卵磷脂和其他不饱和脂肪酸。 花生油具有人们喜欢的芳香,是烹调常用的油品,油质较稳定适合高温油炸,(11) 橄榄油 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重要的油脂,被称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 脂肪酸组成:饱和脂肪酸15%; 单不饱和脂肪酸73%, 多不饱和脂肪酸12%。,(12)棕榈油 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

15、油”,拥有超过五千年的食用历史 由于价格便宜,稳定性好,是油炸制品的理想用油,特别是用于方便面。 棕榈油也被称为饱和油脂,因为它含有50%的饱和脂肪。 具有中等水平的不饱和度,热稳定性高,(13) 可可脂 可可脂是浅黄色固体,它取自热带植物可可树的种子可可豆,是巧克力的主要成分。 可可豆主产地依次为科特迪瓦、巴西、加纳、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等国,我国也有少量生产。 可可豆从果肉中分离后经发酵、干燥、高温处理就成为巧克力色。,可可脂:饱和脂肪酸占70%到80% 可可脂是已知最稳定的食用油,含有能防止变质的天然抗氧化剂,令它能储存25年 入口即化:具有很短的融化范围,27以下,几乎全部是

16、固体(27.7开始熔化)。随温度的升高会迅速熔化,到35就完全熔化。因此它是一种既有硬度,溶解得又快的油脂。,动物油 乳脂 乳脂是目前已知的组成和结构最复杂的脂类,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在乳脂中含量约为98%,其余部分为甘油二酯、甘油一酯、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磷酯。 牛奶中的脂肪含量3-5%,不饱和脂肪酸40% 乳脂以脂肪球的形式分散于乳中。每毫升牛乳中,大约有150 亿个脂肪球。每一个乳脂肪球外包一层蛋白质薄膜。蛋白质的乳化性质,使得乳中的脂肪稳定的存在,营养功能,在各种膳食脂肪和油类中,乳脂肪最容易消化吸收,它的消化率高于玉米油、豆油、葵花油、橄榄油、猪油等 乳脂肪有较好消化率的原因是脂肪球

17、的分散状态和乳脂肪的脂肪酸组成 牛乳甘油三酯中有1/4的C12以下的脂肪酸,这些脂肪酸中的大部分通过胃壁直接进入门静脉并在肝脏中迅速氧化提供能量,这种简捷的方式完全不同于其它类型的食物脂肪在肠道吸收中所经历的微粒途径,对新生幼仔的生长是有利的。,营养功能,由于乳脂肪容易消化和吸收,它给机体造成的负担很少,因此乳脂肪被认为是肠胃道疾病、肝脏、肾脏、以及胆囊疾病和脂肪消化紊乱患者膳食中的最有价值成分。 乳脂中含有亚油酸、亚麻酸等必需脂肪酸,含量较低,牛脂 牛脂通常指从牛肉中提炼的油脂。牛脂中主要的脂肪酸为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占90%左右,其特性是含奇数碳原子脂肪酸较多。 不饱和脂肪酸47%,天价

18、牛肉,脂肪最多,牛肉的平均脂肪含量10%以下 日本雪花牛肉,脂肪沉积到肌肉纤维之间,形成明显的红、白相间的大理石花纹,脂肪含量高,鲜嫩多汁 1200元/kg,猪油 猪油是最重要的食用动物脂,它通常是指猪的背、腹皮下脂肪、内脏周围的脂肪及猪肉的脂肪部分,经熬制而成的脂肪。 猪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58%,多为油酸和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多为软脂酸。猪油熔点较低,约为28-30。 应用:中餐烹饪、洋式火腿、油炸食品、加工起酥油。,鱼油 定义:鱼油,常泛指从鱼体提取出来的油,也指鱼类和海兽的体油,肝油、内脏油,当然也指鱼肚中的鱼油。 特性:鱼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80%以上,因此鱼油的稳定性差,易酸败生成

19、鱼腥味和引起变色. 功能:能降低血胆固醇,预防血液凝结,减少冠心病发生。减少癌症的发生。,胆固醇 胆固醇又称胆甾醇。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 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胆固醇来源: 主要来自人体自身的合成(4/5),食物中的胆固醇是次要补充(1/5)。每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取胆固醇200mg,即可满足身体需要。 过多进食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引起血 液中胆固醇偏高,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加工油脂 加工油脂主要指以植物油或动物油为原料经氢化、酯交换反应、分离、混合等化工操作得到的具有一定性状的油脂

20、。,油脂的氢化 液态油脂或软脂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是油脂分子中的双键得以饱和的工艺过程 根据氢化程度可分为:完全氢化和部分氢化 氢化的目的: 1.油脂的熔点上升,固态脂肪增多 2.提高油脂的热稳定性、抗氧化性 3.改善油脂的色泽、气味和滋味,油脂氢化的不良产物-反式脂肪酸(TFA),人类食用的反式脂肪主要来自经过部分氢化的植物油 过量摄入TFA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植物油、人造奶油、黄油及部分代可可脂糖果TFA含量较高,油脂的酯交换反应 仅通过改变甘三酯中脂肪酸的分布使油脂的性质尤其油脂的结晶及熔化特性发生变化的方法,称为酯交换。 相比氢化油脂的优点: 1. 风味好、异构体较少

21、 2. 不改变脂肪酸的结构,因此不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酯交换技术可用于人造奶油、代可可脂的生产,各类加工油脂,起酥油 起酥油shortening ,学名白油,因其看起来雪白 起酥油不宜直接食用,而是用来加工糕点、面包或煎炸食品,要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稳定性。 作用:酥化或软化烘培食品、使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在加工过程中不致成为坚硬而又连成块状,并改善口感 最初,起酥油就指好的猪油。后来 用氢化植物油或少数氢化动物油脂制成 的起酥油消费量大大超过猪油。,各类加工油脂,起酥油的特性 可塑性 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其形状,甚至可以象液体一样流动。用可塑性好的起酥油加工面团时,面团的延展性好,且能吸入或

22、保持相当量的空气,对焙烤食品生产十分有利。 起酥性 起酥性是指食品具有酥脆易碎的性质。用起酥油调制食品时,油脂覆盖于面粉的周围,隔断了面粉之间的相互结合。 此外,起酥油在层层分布的焙烤食品组织中,起润滑作用,使食品组织变弱易碎。,各类加工油脂,2. 人造奶油 天然奶油:牛奶、羊奶中提取的黄色或白色脂肪性半固体食品。 生牛乳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密度较低的脂肪便会浮升到顶层。在工业化制作程序中,这一步骤通常通被分离器离心机完成。 主要成分:水、乳脂肪、蛋白质 天然奶油特点: 风味浓郁、质软、不适合装裱、融合性好,各类加工油脂,人造奶油 用植物油加部分动物油、水、调味料经调配加工而成的可塑性的油脂品,

23、用以代替从牛奶取得的天然奶油。 原料:油脂(80%)、水分(14%-17%)、食盐(0-3%)、乳化剂(0.2-0.5%)、牛乳、人工色素及香味剂。 制作原理:人造奶油的基本材料有2个部分:一部分为油溶性材料,溶于脂内;一部分为水溶性材料,溶于牛奶内。将两部分材料混合在一起做激烈的搅拌,制成油包水的乳化体系。通过急速冷却设备结晶包装而成。,第三节 食用油脂的性状与成分,化学特性 油脂的化学组成 分子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油脂的化学特性主要由脂肪酸的性质决定 脂肪酸分子中碳原子数越少,脂肪酸不饱和键越多,则熔点越低,越易受化学作用,如油脂的酸败、氧化、氢化等作用,油脂的化学性能

24、包括水解作用、皂化反应、加成反应、交酯反应、氧化与酸败等。 交酯反应 是油脂、醇类在有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则油内的脂肪酸分子分解重组,接于醇根上形成新的酯的反应。油脂品质改良的措施。,皂化反应 碱催化下的酯水解反应,尤指油脂的水解。 狭义的讲,皂化反应仅限于油脂与氢氧化钠混合,得到高级脂肪酸的钠盐和甘油的反应。 这个反应是制造肥皂流程中的一步,因此而得名。,酸败 油脂暴露在空气中会自发进行水解、氧化作用而产生异臭和苦味的现象称作酸败。 水解酸败:油脂中常常含有一定量的解酯酶(尤其未精炼的油中),在水分存在的情况下,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的过程。(油炸食品) 氧化酸败: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气氧化而

25、生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不稳定发生分解使油脂裂变,生成醛类、酮类化合物(哈喇味),酸败 影响酸败的因素: 脂肪酸碳链长度:长度越短,酸败速度越快 不饱和度:不饱和度越高,酸败速度越快 温度:升高10度,酸败速度提高一倍; 紫外线照射:紫外光的能量被不饱和双键吸收,加快氧化速度 金属离子:金属能催化油脂的氧化酸败过程,特别是钴、锰、铅、铜等金属,只需微量就会大大加快油脂的酸败速度,油脂化学性能检测指标 酸价(AV:Acid Value)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KOH发生中和反应 其值用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来表示。 脂肪在长期保藏过程中,由于微生物、酶和热的作用发生缓慢水解,产

26、生游离脂肪酸。而脂肪的质量与其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有关。 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碘价(IV: Iodine Value): 也称溴价,用来测定不饱和脂肪酸中双键的含量。 用卤化100g脂肪或脂肪酸所吸收碘的克数表示。 常用碘价来判断油脂的不饱和度和稳定性。 根据油脂的碘价,可以判定油脂的干性程度。例如,碘价大于130的属于干性油,可用作油漆;碘价小于100的属不干性油;碘价在100130之间的则为半干性油。,过氧化物价(PV: Peroxide Value): 又称过氧化值,每1000g脂肪中成为过氧化物的氧的摩尔数表示。它是油脂中过氧化物含量的指标,常用来测定油脂的

27、酸败或氧化程度。 精制油过氧化值小于1 劣质油大于20,羰基价(CV:Carbonyl Value): 每1000g试样中含羰基的摩尔数或%、mg/g等表示。 由于酸败的油脂臭味主要来自生成的醛、酮等的羰基化合物,因此利用羰基价测定可以定量显示油脂的酸败程度。 油脂酸败产生的醛类、酮类化合物对人体会产生健康危害。引发脂肪肝、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二. 物理特性 颜色 大部分的颜色受所含胡萝卜素系列色素影响,带有黄红色,其他还含有绿、蓝和茶色成分。 不同种类的食用油颜色不同:大豆油,一般的为淡黄色;花生油为淡黄色或浅橙色,比大豆油颜色深。菜籽油为黄中带点绿或金黄色。 同种食用油,颜色越浅,透

28、明度越高,品质越好。,比重 所有的油脂都比水轻,相对密度在0.9-0.7之间。 油脂的比重与脂肪酸构成有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大比重越大。 黏度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阻滞力。液体油的粘度随着存放时间增长而增加,而且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低粘度越大。,熔点 油脂成分不单一,所以熔点不是一个定值。即它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软化熔解。 油脂熔点可规定为透明熔点和上升熔点。 透明熔点为按规定方法加热时,油脂熔化为完全透明液体时的温度 上升熔点是开始软化流动时的温度。 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油脂越多,熔点越低。,发烟点、引火点、燃烧点 当油加热到200左右,由于产生的热裂解物或不纯物挥发显著可见,开始冒烟,这时的温

29、度称为发烟点; 如果继续加热,油表面挥发物浓度大到当接进明火时,开始点燃的温度称为引火点; 当温度再升高,在无火点燃,自己燃烧时的温度为燃点。,烟点反应了油的质量品质:同品种且同批油料的油脂,其水分、 酸值、 过氧化值偏高时,其烟点必然偏低。 油脂的反复使用,烟点降低 油脂的烟点决定了食用油的用途。 用来油炸、烹饪的油脂发烟点应大于 190200度以上。,加工特性 可塑性 所谓的可塑性就是柔软(很小的力就可以使其变形),可保持变形但不流动的性质。(同时具有固体和液体的特性) 油脂可塑性:因为通常油脂不是由一种纯的三酸甘油脂构成,而是由不同脂肪酸构成的多种三酸甘油脂的混合物。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30、同时存在固体和液体两种形式。温度上升,液相增加,油脂变软,反之固相增加,油脂变硬。 面点、糕点的加工:塑性好脂肪在面团能润滑更大的面积,面团的延展性好,因而制品的质地、体积和口感都比较理想。,起酥性 用做饼干、酥饼等焙烤食品的材料时,可以使制品酥脆的性能。,压力测头,饼干试样,支撑台,融和性 在搅拌时油脂包含空气气泡的能力,或叫拌入空气的能力。其衡量尺度叫融和价。 融和性是油脂在制作蛋糕、软奶油、冰激凌等食品时非常重要的性质。 把每1g试料拌入空气的立方厘米数的100倍称做该试料的融和价。,关键工艺:充气、快速凝冻 冰激凌气体体积40-50% 融合性越高,口感越细腻,第五节 油脂的保藏,在储藏过程中,要针对油脂氧化和水解这两个主要变质途径采取防止对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