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68846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请同学们欣赏有关巴西的热带雨林的景观,注意:1、思考亚马孙平原地区是什么气候?这里是什么植被类型?河流有什么样的水文特征? 2、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设想一下如果巴西的热带雨林面积大量减少会带来什么后果? 3、以上涉及的问题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吗?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了什么问题?,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地貌),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水文)因为该地处于赤道附近,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茂密的热带雨林中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植被)。,热带雨林气候,植被:,气候:,热带雨林,土壤:,砖红壤,动物:,猩猩、河马,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

2、丰富、流量大、径流稳定,地形:,亚马孙平原,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课文:,地理环境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什么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结合图3-2-2,特别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和前面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不断进行 能量交换和 物质运动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推动地理环境发展变化。,五大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请你运用学过的地理知识或身边的地理现象说明这五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吗?,大气与地貌的相互影响:,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对地貌。 沿海地区气候 ,外力作用以 的作用为主,主要地貌有: 、 、

3、 等。 内陆地区气候 ,外力作用以 作用为主,主要地貌有: 、 、 、 、 等。 云贵高原的 地貌形成于 气候条件;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形成于 气候条件下;阿尔卑斯山区的 地貌形成于寒冷气候条件下,,湿润,流水,冲积平原,三角洲,洪积扇,干旱,风力,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沙丘,沙垄,喀斯特,湿热,干旱,冰川,二、不同的地貌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气候,我国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 地区,原因是 。 你知道庐山为什么成为夏季避暑的胜地吗? 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庐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与水文的相互影响:,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水文特征: 我

4、国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 (有、没有)结冰期,这是因为 。 亚马孙河流量大且稳定,水位变化小,这是因为 。 二、水文条件不同的地方,气候也有差异: 湖泊众多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小;而西北内陆地区因地表水缺乏,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没有,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大气与生物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气候影响生物: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育了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山地的向阳坡和背阳坡分布的植物也不同 从沿海向内陆植被逐渐由 过渡到 、 。 二、生物影响气候: 你能说出植树造林对大气水、热状

5、况的影响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森林,草原,荒漠,地貌与生物相互影响的关系:,山地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水、热状况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使得植被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垂直地带性规律) 山区由于人烟稀少,便于隐藏和出没,大型野兽就多,而平原地区就很少。 生物参与了岩石的形成(如:含煤的地层;石灰岩的形成等);生物又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同时还具有保持水土,减少侵蚀等作用。,水文与生物的相互影响:,不同水文条件下,生存着不同类型的生物 骆驼刺生长在 环境 芦苇生长在 环境,生物的出现,也不断地改变着地球上的水圈 如:水生生物通过生命活动,不断地改变着水的

6、化学成分。,干旱,水湿,气候与土壤的相互影响:,不同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土壤。 如: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了肥沃的黑土; 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速度快,形成了贫瘠的红壤; 内陆干旱地区,由于矿物质淋失速度慢,形成钙质土。,土壤的干湿状况,通过蒸发,对空气的湿度、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地貌与水文相互影响:,不同的地貌条件下,水文大有分别。 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与 地形直接相关。 长江黄河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与处于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分不开。 水文对地貌的影响更是深刻。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这是由流水的 作用的结果。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都是由流水的 作用形

7、成的。,盆地,沟谷发育,切割侵蚀,沉积,土壤与生物相互影响:,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不同的植被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土壤。 亚寒带针叶林下发育了灰化土 温带森林中发育了棕壤,土壤对生物的影响更是普遍 酸性土壤中生长着铁芒萁。 碱性土壤中生长着碱蓬等。 土壤为生物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热带沙漠气候,内流河为主,河流流量小,骆驼、仙人掌 等耐旱动植物, 且数量稀少,贫瘠的荒漠土,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沙丘、沙垄等,观看下面的图片并回答问题:,由此可见:,1、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在发展变化着,和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你知道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吗?请从大气环流、地形

8、、洋流三方面加以分析。,请同学们观察并分析有关马达加斯加岛的问题,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请同学们回忆有关秘鲁渔场的知识,秘鲁寒流是怎样形成的? 秘鲁渔场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由秘鲁渔场的形成说明了哪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大气 洋流 生物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秘鲁渔场渔业减产?,我的面貌够狰狞吧!知道我是谁吗?,我乃厄尔尼诺神像!你猜对了吗? 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可怕吗?我制造了哪些惨案?,厄尔尼诺是东太平洋(南美秘鲁)赤道附近地区(约4N4S,150 90W)数千千米的海水表层温度异常的现象。因为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在西班牙语中是“圣婴”的意思。,对流性环流,正常年份大气环流条件,

9、厄尔尼诺发生年份 大气环流条件,增强型对流,关于厄尔尼诺的成因,迄今科学家们尚未找到准确的答案。 有人认为,可能是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或地壳断裂喷涌出来的熔岩的加热作用造成洋流变暖,进而导致信风转弱和逆转。 也有人则推断,也许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不均造成的。他们说,每当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由加速变为减速之后,便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令人担忧的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原来认为5年、7年乃至10年来临一次,后来又以3至7年为周期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似乎每2、3年就降临一次。 尽管厄尔尼诺的成因尚未查清,但人类并未在它面前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秘鲁渔场位于赤道东太平洋海域,秘鲁西侧。

10、该水域因盛行上升水流,上层饵料丰富,鱼群聚集,而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其中鯷鱼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然而,厄尔尼诺的发生,使该渔场的捕鱼量降低。 1925年3月,厄尔尼诺暖流闯入秘鲁冷水海域,使当年捕鱼量减少一半以上。经过这次厄尔尼诺后两三年,海洋生物才繁殖到原有水平。1967年1971年,秘鲁年捕鱼量超过1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1972年爆发厄尔尼诺,捕鱼量下跌至477万吨。1982年再次爆发厄尔尼诺,捕鱼量竟未达到180万吨。,秘鲁渔场捕鱼量的减少,主要原因是鱼群数量的减少。根据厄尔尼诺现象的特征,归纳出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鱼群有以下几方面影响: 秘鲁寒流通过秘鲁渔场,因而该渔场主要以冷水性

11、鱼类为主。厄尔尼诺能使海水急剧升温,洋面平均温度骤升约35。冷水性鱼类因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而大量死亡,致使鱼群数量锐减。 厄尔尼诺现象致使水中含氧量减少。因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厄尔尼诺现象招致海水温度升高,水中氧的含量降低,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秘鲁渔场位于东南信风带,在东南信风和近岸海域的离岸风作用下,盛行上升流,鱼类食物丰富。厄尔尼诺现象的爆发,会导致东南信风减弱,使该渔场上升流削弱,鱼类食物减少,鱼类数量因而减少。,读图:厄尔尼诺会使世界哪些地区的气候发生怎样的异常呢?,厄尔尼诺的影响: 1、秘鲁寒流减弱,使得秘鲁渔场的鱼类数量减少。 2、对气候的影响:南美洲西部因气温高,气流上升

12、降水增多;南美洲东部、东南亚、澳大利亚及南亚地区则降水偏少。对我国来讲,夏季风势力减弱,所以容易在北方造成高温和干旱天气,而在南方则易形成低温和洪涝天气。,由厄尔尼诺导致世界许多地区的气候异常说明了什么问题?,2、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在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 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不同区域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甚至全球。,厄尔尼诺期间非洲西部稀疏草原区一般干旱少雨,牛群因缺乏草料而饿得瘦骨嶙峋,被迫离开家园,迁往有水的区域。,青藏高原的成因:,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下强烈隆升,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影响:,改变了海陆分布和亚欧大

13、陆轮廓 引发并加强了亚洲季风,使东亚和南亚成为全球最强烈的季风气候区 高原隆升使中亚和西亚地区成为“干旱核心” 青藏高原的隆升,阻挡了西伯利亚的南下气流,导致中亚、西亚干旱区的细小粉尘随冬季风向东输送,逐渐沉积,形成了黄土高原。,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表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碳循环,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三、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地理环境各要素与地理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地理环境各要素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不同区域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课

14、堂反馈:,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符合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是: ( ) A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渗透 B各要素都不是单独存在和发展的 C某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D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2 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方面的内容正确的是: ( ) 地球表面一定存在两个自然特征完全相同的区域 环境整体性就是自然环境是不变的 气候状况会影响植被类型以至整个生态系统 地域差异往往独立于整体性之外,D,C,3 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环境整体性的是: ( ) 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早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

15、茂盛 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水生植物根系十分发达 4 “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 ( ) A差异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区域性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青藏高原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强烈 B青藏高原的隆升使中亚和西亚地区成为“干旱核心” C青藏高原的隆升,改变了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引发并加强了亚洲季风 D青藏高原的隆升阻挡了西南暖湿气流北上使雅鲁藏布大峡谷变得异常干旱,C,B,D,二、综合题: 下图,A为正常年份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B为厄尔尼诺现象年的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

16、读图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完成A、B两图中的大气环流图(用箭头在线段上标绘)。 (2)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部海域降水 (多或少),海面水温 (高或低),原因是 。 (3)正常年份,南美西部海域受 影响,形成上升流。 (4)厄尔尼诺年中,秘鲁西岸海域受 洋流的影响,海水表层水温 。可出现 等异常天气。 (5)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业资源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较多,较高,盛行上升气流,信风和地转偏向力,赤道逆流,升高,降水较多,拓展与延伸:,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节后,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身边发生的地理现象谈谈自己的感想。 你一定知道2005年发生在印度洋的海啸,请你复习有关海啸的知识,分析印度洋海啸造成严重灾害的原因?想一想,其中人为对海岸带的不合理利用,对我们有什么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