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和进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69584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8.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和进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和进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和进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和进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和进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和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和进展.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进展,励建安 南京医科大学,E-mail: ,2,步行的价值,步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与其它动物区别的关键特征之一。 步行的基本功能:使用双脚从某一地方安全、有效地移动到另一地方。 步态是步行的行为特征。,3,步行中枢?,正常步行并不需要思考 然而步行的控制十分复杂: 中枢命令:皮层?脊髓?步行中枢? 身体平衡和协调控制 足、踝、膝、髋、躯干、颈、肩、臂的肌肉和关节协同运动。 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而某些异常也有可能被代偿或掩盖。,4,自然步态的要点,(1) 合理的步长、步宽、步频。 (2) 上身姿势稳定。 (3) 最佳能量消耗。,5,自然步态的生物力学因素,

2、具备控制肢体前向运动的肌力或机械能。 可以在足触地时有效地吸收机械能,以减小撞击,并控制身体的前向进程。 支撑相有合理的肌力及髋膝踝角度(重力方向),以及充分的支撑面(足的位置)。 摆动相有足够的推进力、充分的下肢地面廓清和合理的足触地姿势控制。,6,临床步态分析,临床步态分析旨在 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 协助康复评估和治疗。 协助临床诊断、疗效评估、机理研究等。,7,步行周期,支撑相(Stance phase) 早期 中期 末期 摆动相(Swing phase) 早期 中期 末期,8,步行模式,9,步行时的躯干旋转,10,肌肉的参与,11,12,运动中的

3、肌肉活动,13,早期(early stance),包括首次触地和承重反应,正常步速时大约为步行周期的10%12%。,14,首次触地,指足跟接触地面的瞬间,使下肢前向运动减速,落实足在支撑相的位置。 首次触地的部位为足跟。 参与的肌肉主要包括胫前肌、臀大肌、腘绳肌。 首次触地异常是造成支撑相异常的最常见原因之一。,15,承重反应,指首次触地之后重心由足跟向全足转移的过程,骨盆运动在此期间趋向稳定。 参与的肌肉包括股四头肌、臀中肌、腓肠肌。 支撑足首次触地及承重反应期相当于对侧足的减重反应和足离地。由于此时双足均在地面,又称之为双支撑相。,16,承重反应期的骨盆倾斜和臀大肌作用,17,胫骨在支撑相

4、的前倾趋向,18,小腿三头肌对胫骨前倾的控制,19,双支撑相,双支撑相的时间与步行速度成反比。 跑步时双支撑相消失,表现为双足腾空。 首次触地时GRF一般相当于体重和加速度的综合,正常步速时为体重的120%140%。步速越快,GRF越高。 下肢承重能力降低时可以通过减慢步速,减少肢体首次触地负荷。 缓慢步态的GRF等于体重。,20,中期(mid stance),支撑足全部着地,对侧足处于摆动相,是唯一单足支撑全部重力的时相,正常步速时大约为步行周期的38%40%。 主要功能是保持膝关节稳定,控制胫骨前向惯性运动,为下肢前进做准备。 参与的肌肉主要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下肢承重力小于体重或身体不

5、稳定时此期缩短,以将重心迅速转移到另一足,保持身体平衡。,21,22,末期(terminal stance),指下肢主动加速蹬离(push off)的阶段,开始于足跟抬起,结束于足离地。 身体重心向对侧下肢转移,又称为摆动前期。在缓慢步行时可以没有蹬离,而只是足趾离开地面,称之为足趾离地 (toe off)。对侧足处于支撑相早期,属于双支撑相,约为步行周期的10%12%。 参与的肌肉主要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等长收缩)、股四头肌和髂腰肌(向心性收缩)。,23,24,摆动相,足在空中向前摆动的时相 占步行周期的40%,25,早期(initial swing),主要的动作为足廓清地面和屈髋带动屈膝,

6、加速肢体前向摆动,占步行周期13%15%。 参与的肌肉主要为胫前肌、髂腰肌、股四头肌。如果廓清地面障碍(如足下垂),或加速障碍(髂腰肌和股四头肌肌力不足),将影响下肢前向摆动,导致步态异常。,26,中期(mid swing),足廓清仍然是主要任务,占步行周期的10%。参与的肌肉主要为胫前肌,保持踝关节背屈。,27,末期(terminal swing),主要任务是下肢前向运动减速,准备足着地的姿势,占步行周期的15%。 参与的肌肉包括腘绳肌、臀大肌、胫前肌、股四头肌。,28,跖筋膜的作用,29,足趾的作用,30,关节挛缩对步行能量消耗的影响,31,踝关节屈曲,踝关节跖屈 首次触地障碍 能量消耗增

7、加 支撑末期屈髋屈膝增加,32,膝关节屈曲,33,髋关节屈曲,髋后伸受限 运动能量消耗增加,34,下肢关节融合对步行效率的影响,35,Eadweard Muybridge 1830-1904,36,Father of Gait Analysis (in US),1872,37,First Motion Pictures 1870s,38,Falcon Analog Camera Introduced in 1996,SPECIFICATIONS FPS Resolution 60 640 x 480 120 640 x 480 240 640 x 240,39,SPECIFICATIONS F

8、PS Resolution 1-200 Frames/second PoE: Power over Ethernet Portable systems,hawk-i Digital Camera Introduced in 2005,40,41,Simplify Gait Graphs: Color Normal Bars ?,42,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生物力学实验室,43,44,45,46,47,运动学分析,运动学(Kinematics)是步行时肢体运动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步行时间与空间测定 肢体节段性运动方向测定,48,节段性运动测定,节段性运动测定是指对步行时特定关节

9、或运动中心的多维动态分析,即步行时关节各方向活动角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步行时相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剖析运动障碍的具体环节和部位,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进行节段性分析必须要能够分解受试者的动作,并同时从多维方向进行观察,因此必须使用必要的仪器。,49,时间/空间参数测定,足印法: 是步态分析最早期和简易的方法之一。在足底涂上墨汁,在步行通道(一般为46 m)铺上白纸。受试者走过白纸,留下足迹,便可以测量距离。也可以在黑色通道上均匀撒上白色粉末,让患者赤足通过通道,留下足迹。步行同时用秒表记录时间。这种方式不需要复杂设备,但是十分耗时。,50,51,电子步态测定装置,4-6米 10万个压力传感器

10、瞬时测定所有步行时间/空间参数,52,主要参数,步长:指一足着地至对侧足着地的平均距离。 步长时间 步幅:一足着地至同一足再次着地的距离。 步行周期:指平均步幅时间(stride time)。 步频:指平均步数(步/min)。 步速:指步行的平均速度(m/s) 。 步宽:两脚跟中心点或重力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足偏角:足中心线与同侧步行直线之间的夹角。,53,运动学分析-Kinematics,54,55,步动力学数据,56,57,Simplify Gait Graphs: Color Normal Bars ?,58,动力学分析,动力学(kenetics)分析是对步行时作用力、反作用力强度、方向

11、和时间的研究方法。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是动力学分析的理论基础。,59,步行动力学特征,60,61,足底压力,62,63,3-D运动分析和关节活动模拟,64,动态肌电图,动态肌电图指在活动状态同步测定多块肌肉电活动,揭示肌肉活动与步态关系的肌肉电生理研究,是临床步态分析必不可少的环节。,65,动态肌电图,66,肘关节屈伸肌电比较(主缩肌/拮抗肌),67,诊断性阻滞,利多卡因运动点或神经干注射 注射前后运动生物力学分析,68,69,Muscle length of gas and soleus,70,气体代谢测量,71,Oxygen Cost,氧价(Oxygen Cost,OC)是一

12、种定量评估运动能量消耗的指标,以运动时单位体重、单位距离消耗的氧气量来表示,单位为ml/(kgm)。 OC = VO2 / Kg / meter VO2(ml/min),72,下肢运动控制障碍,下肢运动功能的核心是步行 恢复步行是大多数患者最迫切的需求,73,足内翻+下垂,足内翻是中枢神经损伤患者最常见的下肢病理姿势,表现为足下垂和向内倾斜。经常合并有足趾卷屈。患者常合并足外侧疼痛,特别是在第五蹠骨基底部。 步行时足初触地部位由正常的足后跟改变为足前部,重力主要由足外侧缘承担。足内翻通常在步态的支撑相持续存在,导致踝关节不稳,并进而影响全身平衡。,74,足内翻+下垂,支撑相早期和中期由于踝背伸

13、障碍,导致胫骨前向移动受限,从而促使支撑相末期膝关节过伸,以代偿胫骨前移不足。由于膝关节过伸,足前进推动力量降低,使关节做功显著下降。 摆动相常导致患肢地面廓清能力降低。,75,足内翻+下垂,闭链运动体系远端关节对整个体系的影响最大 踝关节的改变将影响膝、髋、腰、头,甚至肩的姿态。因此对足内翻和下垂患者,纠正此问题是改善步态的第一要素。,76,足内翻+下垂,相关肌肉:胫前肌、胫后肌、趾长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拇趾长伸肌和腓骨长肌。 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趾长屈肌活动时间延长与足下垂关系最为密切。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并非总是表现一致,治疗时要加以注意。,77,足内翻+下垂,通常由于胫前肌和胫后肌以及

14、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过分活跃所致。有时与拇趾长伸肌过度活动也有关联。 如果胫前肌和胫后肌都与足内翻有关,治疗时必须要明确何为主要因素。,78,足内翻+下垂,注意治疗时如果只缓解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痉挛,使踝关节背伸增加,而趾长屈肌仍然保持痉挛状态,就有可能加重足趾屈曲畸形。 蹠屈肌痉挛矫正之后,随着患者步行增加,有可能合并蹠筋膜炎。,79,单纯足下垂,主要见于脊髓损伤、儿麻和外周神经损伤。 常见病因:胫前肌无活动或活动时相异常。 表现:摆动相踝关节背屈不足,导致足摆动相廓清障碍。 代偿机制:摆动相增加同侧屈髖、屈膝(跨门槛步态),或下肢划圈行进,躯干向对侧倾斜(划圈步态)。 踝足矫形器是主要治疗。,8

15、0,足外翻,步行时足向外侧倾斜,支撑相足内侧触地。可以导致舟骨部位胼胝生成和足内侧疼痛。步行时身体重心主要落在踝内侧。踝背伸往往受限,同样影响胫骨前向移动,增加外翻。 常见于骨骼发育尚未成熟的年轻患者。,81,足外翻,相关肌肉: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趾长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过度活跃或痉挛。胫前肌、胫后肌活动降低或肌力下降也可以有关。 治疗:肉毒毒素注射。腓骨短肌运动点酚注射。腓骨长肌一般不采用酚注射,以免注射时损伤腓神经(感觉运动混合神经)。,82,拇趾过伸,患者步行时脚拇趾背伸,常伴有足内翻。 动态肌电图可显示腓肠肌群过度活跃,而胫前肌活动减弱。摆动相拇趾长伸肌加强活动,以代偿足下垂。 酚注

16、射拇趾长伸肌运动点,或肉毒毒素注射。,83,拇趾屈曲,拇趾长屈肌松解 拇趾长屈肌转移,84,膝关节僵直,膝关节僵直指步态摆动前相和摆动初期的关节屈曲角度40度(正常为60度),同时髋关节屈曲程度及时相均延迟。 摆动相膝关节屈曲是由髋关节屈曲带动,髋关节屈曲减少将减少膝关节屈曲度,从而减少其摆动相力矩。结果导致拖足。患者往往在摆动相采用患肢划圈步态、尽量抬髋或对侧下肢踮足(过早提踵)来代偿。,85,膝关节僵直,动态EMG显示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肌和股外肌过分活跃,髂腰肌活动降低,有时臀大肌活动增加。如果同时存在足内翻,将加重膝关节僵直。,86,膝过伸,膝过伸很常见,但一般是代偿性改变,多见于支

17、撑相早期。 治疗的关键在于纠正原发病因。,87,膝过伸,常见诱因: 一侧膝关节无力导致对侧代偿膝过伸; 蹠屈肌痉挛或挛缩导致膝过伸; 膝塌陷步态时采用膝过伸代偿; 支撑相伸膝肌痉挛; 躯干前屈时重力线落在膝关节中心前方,促使膝关节后伸以保持平衡。,88,膝关节屈曲,患者在支撑相和摆动相都保持屈膝姿势。患者在支撑相时必须使用代偿机制以稳定膝关节。由于患者在摆动相末期不能伸膝,致使步长缩短。 腘绳肌、股四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的动态肌电图常显示腘绳肌内侧头比外侧头活跃,腓肠肌通常过分活跃,特别是在摆动相。,89,膝关节屈曲,步态动力学研究常可见伸膝受限伴髋关节屈曲增加。,90,膝关节屈曲-治疗,酚

18、注射坐骨神经运动支和腘绳肌运动点。 肉毒毒素注射也可以应用,但由于肌肉较大,所以注射的剂量需要较大。 腓肠肌运动点酚或肉毒毒素注射比较容易。,91,膝塌陷,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为主)无力时,胫骨在支撑相中期和后期前向行进过分,导致踝关节不稳或膝塌陷步态。 患者膝关节过早屈曲,同时伴有对侧步长缩短,同侧足推进延迟,如果患者采用增加股四头肌收缩的方式避免膝关节过早屈曲,并稳定膝关节,将导致同侧膝关节在支撑相末期屈曲延迟,最终导致伸膝肌过用综合症。,92,膝塌陷,患者在不能维持膝关节稳定时,必须使用上肢支持膝关节,以进行代偿。 相关肌肉: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股四头肌。股四头肌肌电活动可延长和过度活跃。

19、,93,髋关节内收(剪刀步态),摆动相时髋关节内收,导致剪刀样步态。足支撑面积缩小,致使平衡困难,同时影响摆动相地面廓清和肢体前向运动。 必须要明确原因在于原发机制(内收肌痉挛)还是代偿机制(屈髋肌力不足)。可以作内收肌诊断性封闭。,94,髋关节屈曲,主要表现为支撑相髋关节屈曲,特别在支撑相中、后期(髋关节应该在此期后伸)。 如果畸形为单侧,对侧步长将缩短。 髂腰肌、耻骨肌、臀大肌、股直肌、棘旁肌的动态肌电图常见髂腰肌、股直肌、髋内收肌过度活跃,而伸髋肌和棘旁肌减弱。,95,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常发生继发性屈曲畸形,加重步态障碍。,96,髋关节屈曲-治疗,肉毒毒素注射髂腰肌和股直肌。 酚注射股直

20、肌运动点。 治疗后必须进行屈髋肌牵伸和伸髋肌训练。 髋关节屈曲及其继发性畸形不仅影响步态,严重时还影响护理、大小便、甚至坐轮椅。因此治疗可以用于不具备步行条件的患者,以改善其生活和护理质量。,97,运动分析研究的意义,加强康复评定 改善临床疗效 提升教学水准 拓展运动分析在相关学科的应用 骨科矫形手术 功能神经外科手术 跌倒机制的研究-老年医学的应用 运动员伤病防治-运动医学的应用,98,1st Asian Oceania Conference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16 -19 May 2008, Nanjing China,,99,1st Asian Oceania Conference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16 -19 May 2008, Nanjing China ,100,21世纪是康复医学腾飞的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