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第三章健康心理 (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6989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 页数:193 大小:5.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心理学第三章健康心理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护理心理学第三章健康心理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护理心理学第三章健康心理 (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护理心理学第三章健康心理 (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3页
护理心理学第三章健康心理 (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心理学第三章健康心理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心理学第三章健康心理 (2).ppt(1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护理心理学,高彬彬,第一章 绪 论,教学目标 掌握 1.心理学定义 2.护理心理学定义 3.医学模式 熟悉 1.常见的医学模式 2.主要的心理理论流派 3.心理学和护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了解 1.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2.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猜谜: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打一动物),人,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无所不在的心理现象,1.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

2、,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无所不在的心理现象,2.一则笑话这样说到: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从众闹出的笑话。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从众现象,第一节 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概念 (一)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

3、二)对象 研究对象既包括动物的心理,也包括人的心理,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德国生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正式脱离哲学而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定义:,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二)、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既包括动物的心理,也包括人 的心理,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 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 人格/个性 是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活动的基本结构,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 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心理 意志过程 活动

4、人格/个性 人格/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人格/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 世界观等,1.认知过程是指人在认识、了解、探索周围 事物与自身奥秘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心理活动。 2、情绪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我国古代: 喜、怒、哀、欲、爱、恶、惧。 祖国医学: 喜、怒、忧、思、悲、恐、惊。 现代西方心理学界: 快乐、悲哀、愤怒、恐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护生,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4、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在认识过程、情感过 程和意志过程等心理活动和行为中经常地、 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 它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

5、的,并对 心理过程有反作用,使其带有个人色彩,一、能力,二、气质,三、性格,(1)能力是保证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 必需的心理特征(条件) (2)气质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自己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 5、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三)研究任务 1. 研究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 2. 研究脑与心理之间的关系; 3. 研究人的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的关系 4. 研究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5. 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二、心理的实质和心理学的发展,(一)心理的实质

6、 1、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1)动物心理器官的发展 无机物、植物无脊椎动物(只有某种感觉器官)脊椎动物(有脊椎、大脑)灵长类动物(猩猩)人类,2. 个体心理器官的发展,新生儿:390g 9个月: 660g 23岁:9901000g 67岁:1280g 12岁: 1400g 成人: 1500g,(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1人的心理是反映的最高形式,高等动物,最高等脊椎动物(人),高等脊椎动物(猫 狗),低等脊椎动物(青蛙),无脊椎动物(蚯蚓),多细胞动物(水母),单细胞动物(变形虫),低等动物,人的心理,思维萌芽阶段,知觉阶段,感觉阶段,不能对信号意义的刺激反映,高级心理活动,低级

7、心理活动,无心理活动,2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 人的心理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的结果, 心理活动的内容源于客观现实。人脑犹如加 工厂,没有客观事物这个原料是不可能生产出产品的。因此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 3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反映 心理活动是在大脑中形成客观事物映像的过程。大脑中的映像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是主观的。,(三)心理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心理学特别强调人的心理基础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心理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同客观事物相接触,才能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和完善。社会实践的领域越宽、实践的次数越多,客观事物越复杂,心理活动就越丰富、越完善。如

8、:狼孩卡玛拉,三、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一)心理学研究原则 1、客观性 2、发展性 3、系统性 4、实验性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 根据涉及的时间 1.横断研究 2.纵向研究 3.回顾研究 4.前瞻研究,(二)心理学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手段 1、观察法 是通过对被试者的外显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以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包括:自然观察法: 控制观察法:,2、谈话法 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交谈,从而了解被 试者某些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3、调查法 是通过口头或书面提问,收集被调查者的心理活动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包括:晤谈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4、实验法 是

9、有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 动引起或改变被试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的方法。 包括: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 5、测验法 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材料,对心理活动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 标准化的心理测量材料是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并具有常模。,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心理学产生,一、医学模式和疾病观 1、医学模式的定义 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或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包括: .神灵主义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人是多层次的、是一个整体 2、疾病观: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与护

10、理心理学 的产生 (一)经历的发展阶段(3个阶段) 1、以疾病为中心 2、以病人为中心 3、以整体健康为中心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工作特点 1、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2、服务对象是所有人 3、服务区域医院家庭社区 4、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整体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5、医护人员是多功能的 6、医护工作的着眼点是人的整体,(三)护理心理学 定义:护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现代护理理论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运用于现代护理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以及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治疗与护理中的作用的科学。,(四)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对象:护理工作中的心

11、理问题 任务:1、研究心理行为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对心身健康的影响 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心理行为的变化及规律 5、如何将心理行为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健康的保持和疾病的预防 6、研究护理工作者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一、心理动力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 人物:19世纪末 由奥地利神经内科医生佛洛伊德创立 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的核心不是意识而是 潜意识。在人的潜意识中隐藏着许多本能欲望, 特别是性本能欲望对人的行为具有支配作用。但却对性本能主义夸大为支配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这是错误的。,二、行为主义心

12、理学 人物:1913年由华生发表行为主义眼光中的心 理学而创立 观点:华生认为,行为是可以测量的,不应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意识,强调应用客观的方法,研究可观察到的行为,这样才能使心理学的研究客观和科学化。但由于它过于极端,否认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结果,成了不谈心理、没有心理内容的心理学。,三、认知心理学 人物:20世纪初,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位 代表,美国心理学家奈赛尔在1967年发表 认知心理学 标志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观点:把人比作计算机,看作是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可以说,现代认知心理学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

13、究范式,它的影响遍布现代心理学的整个领域,代表了现代心理学发展的趋势。,第二章 心理过程,本章内容 第一节 认识过程 心理过程 第二节 情绪情感 第三节 意志过程,第一节 认识过程 本节学习目标 1. 理解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的概念。 2. 解释感觉与知觉的联系与区别并理解感觉、知觉的特性。 3. 列出各种影响记忆与遗忘的因素。 4. 描述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5. 说明想象和注意对人的重要性。,第一节 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们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即人脑对客观事物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一、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的概述 1、感觉 是人脑对直

14、接作用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眼睛看见颜色、鼻子闻到花香 而不是过去的和间接的事物,2、感觉的意义 (1)感觉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一 切知识的来源。 (2)感觉是人们有效地从事各项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3、感觉产生的条件 (1)有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具有一定能量的客观刺激物。 (2)有接受刺激的相应的感觉器官。,4、感觉分类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等五种。 (2)内部感觉 动觉、内脏觉和平衡觉等,(二)感觉的基本特性,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的灵敏程度)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的大小

15、是用感觉阈限大小来衡量的。 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 绝对阈限:刺激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强度才能被人们觉察到。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 差别阈限:为了引起一个差别感觉,刺激必须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的数量。能觉察出两个刺激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觉差,感觉的特性适应性,适应:是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临床上病人听觉适应性差,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感觉的特性对比,感觉的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接受 不同刺激而使感受 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的特性补偿作用,指某种感觉消失后 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通过训练也可以提高感 觉的补偿作用,如:有 经验的医生能

16、够听出心 脏的各种杂音,感觉的特性联 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如:灯光 感觉是相互的 某一器官对某种 刺激的感受性因 其他器官受到刺 激而发生变化,(三)知觉的概述,1、定义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 作用的整体反映。 如:一个人,不是一只人,2、特点 (1)是多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2)在已有经验参加之下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加工。,3、分类 (1)空间知觉 是物体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整体反映,有距离、形状、大小和方位等。,(2)时间知觉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 顺序性的反映,(3)运动知觉 是人脑对物体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3)运动知觉 是人脑对物体的空间位移和移动

17、速度的知觉,(4)错觉 是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 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楼上楼下?,3、知觉的基本特性,(1)选择性 *一旦选定知觉对象,人们能迅速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换,(2)整体性 是多个个别属性的有机综合,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3)理解性 不依赖,而是主动以已有 的只是经验为依据,对知觉对象做出解释。,(4)恒常性 知觉并不因知觉条件(如 距离、角度、光亮等)的变化而变化,仍 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感觉、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感觉 知觉 区别 反映的是事物的 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 个别属性 个别感觉器官 多个感觉器官的协同 联系 都是对客观

18、事物的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注意与记忆学习目标 1、理解及掌握注意、记忆的概念 2、熟悉记忆的分类及基本过程 3、了解遗忘及遗忘规律,二、注意与记忆,(一)注意 1、概述 (1)定义 是人的心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2)特性 指向性和集中性,2、注意分类 (1)无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有意注意有预设目的、需要一定 的意志努力的注意。,(3)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3、注意力的评价,注意力的 评价,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注意的稳定性,(1)注意的广度:指同一时间内

19、能清楚觉察 或认识客体的数量。如:一目十行 (2)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能否较长时间的保 持在某种事物或从事的某种活动上。 保持的时间越长、稳定性越高 (3)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注意分配在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动作与对象的能力。 如:一心二用 左手画圆、右手画方 (4)注意的转移:根据一定的目的,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从一个活动转移到另一个活动。注意的转移有目的、而分心没有目的,(二)记忆,1、概述 (1)定义 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作用 1)是心理在时间上的持续。 2)是学习的重要条件。 3)是知觉、思维和创造的基础。,2、记忆的分类,按记忆的内 容分类,形象记忆,逻

20、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为内 容的记忆。,(2)动作记忆以做过的动作或运动为 内容的记忆。,(3)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 为内容的记忆。,(4)逻辑记忆以词语、概念、原理为 内容的记忆。,依记忆时间保持长短:,感觉记忆 0.252秒 容量较大、形象鲜明 短时记忆 2秒1分钟 容量有限 长时记忆 1分钟 容量无限,3、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由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组成 (1)识记是识别或记住事物的过程。 无意识记 识记 机械识记 有意识记 意义识记,(2)保持是识记后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 和巩固的过程。是记忆系统的中间环节、 也是记忆力强

21、弱的重要标志。 (3)再认和回忆是对头脑中信息的提取过程。 再认: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仍能认识的过程。 回忆:当识记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仍能够在头脑中将该事物再现出来的过程。,4、遗忘 (1)定义 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 回忆或是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2)原因 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 遗忘的规律: (1)遗忘的速度与时间有关:先快后慢 及时复习 (2)遗忘因材料的数量、性质而异:有关联、形象的不容易遗忘 (3)遗忘与记忆材料的位置有关:开始和末尾部分容易再现和回忆,(4)遗忘与学习程度、对识记材料的态度有关: 浓厚的兴趣比较不容易遗忘,对学习材料过度复 习熟记巩固强化过度复习150%

22、 (5)前摄抑制:大脑在联系记忆活动中, 先记忆的学习内容会干扰后记忆的学习内容。 如:学习A学习B回忆B 休息 学习B回忆B 后摄抑制:后记忆的学习内容干扰先记忆的学习内容。 如:学习A学习B回忆A 学习A 休息回忆A,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最初遗忘的速度很快,以后逐步变慢,稳定在一定水平上。,5、记忆力的评价 (1)记忆的敏捷性记忆得快 (2)记忆的持久性记忆得久 (3)记忆的正确性记忆得准 (4)记忆的准备性提取得出,6、开发、改善记忆的方法 (1)科学用脑: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2)保持好的精神状态:树立信心、培养兴趣、集中注意力 (3)遵循记忆的客观规律:

23、 (4)增加知识的范围:丰富的知识经验,对新材料的识记具有联系意义,更容易对材料保持牢固性及回忆的准确性 (5)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能增强记忆,“事半功倍”,(三)思维 1、概述 (1)定义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特性 间接性、概括性 间接性: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直接地而是通过其他事物或已有的经验为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 如:医生通过心脏听诊、叩诊来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病变。 概括性:反映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的特征以及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 如:化脓性炎症的临床表现是患者局部红、肿、热、痛,2、如何运用思维解决问题,发 现 问 题,提 出 假 设,验 证

24、 假 设,分 析 问 题,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情绪、心境、激情和应激的定义 2、理解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情绪情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当我们看到刘翔夺得奥运冠军时,我 们的心情是兴奋、高兴,2001年美国出兵阿富汗,本该同我们一 样享受幸福生活的阿富汗儿童却流离失所,你 对美国的行为是愤怒,你觉得这个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 恐惧,你和好朋友因为某件事吵架了,一个星期都没有和你说话,这个时候你的心情是 忧愁、担心,以上种种感受,用一个词来形容,情绪,小明踢足球下雨 失望,农民伯伯庄稼好收 成下雨高兴,情绪定义 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的反映。 通过人们的表情来体现,

25、(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新生儿只要吃饱、穿暖、身体健康就会高兴;饥饿、受冻、身体不舒服就会哭闹。但他们还不会爱妈妈、尊敬长辈、热爱家庭。 出现得早,大多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情绪 出现得晚,大多与社会需要相联系情感,生理需要,社会需要,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 情感 人与动物 人 区别 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 易变、不稳定 稳定、相对持久 外在表现明显, 外在表现不显, 易冲动 很少冲动 联系 情绪与情感相互依赖,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 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三)情绪与情感的特征 1、两极性 彼此对立的 如:满意不满意 紧张放松 2、一致性 人类对情绪情感的判断不因为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改变而改变

26、。基本一致 3、交往性 相互感染 如:看言情小说或是感人的电视剧情节,会泪流满面 4、反应性 情绪情感发生时伴随着机体反应,体现在生理变化和表情的变化。,情绪情感的分类 (一)基本形式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二)情绪状态 1、心境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如:心情好时,看什么都的美好的;心情不好时,看什么都心烦 2、激情一种突然爆发的、强烈的、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都是 失恋 惹的 祸,3、应激是指出乎意料的紧张事件(情况)所引起的极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三)社会性(高级)情感 1、道德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自身 或他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 体验。 2、理智感是个人对

27、智力活动的需要和意愿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 3、美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情绪情感与健康,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促进疾病的痊愈,消极的情绪会造成延缓疾病的康复,同时能加速疾病的恶化,哎呀 好难受,面对同样的半瓶水 可惜只有半瓶水了 啊,还有半瓶水咯 同学们回忆一下,当你的情绪处于积极或是消极的状态下,你的学习、生活是什么样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心情就是最好的风景!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祝愿大家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第三节 意志,学习目标 1、理解意志的定义及特征 2、叙述意志品质的特性及如何去培养良好 的意志,

28、体验: 同学们用嘴叼着笔写几个字,看看你们的 字写得怎么样?,案例: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一出生就没有双臂,没有双臂我们能拥抱吗?没有双臂我们能体验触摸吗?还能牵手吗?但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残疾人演讲家尼克就能,尼克一出生就没有双臂、双腿,除了身体和头唯一有的就是左腿上的“小鸡爪”,尼克就是凭着“小鸡爪”完成了他的人生旅途,在全国各地进行演讲,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残疾人演讲家,而且还拥有了美丽的妻子。,以上说明,尼克具有坚强的意志,为了实现目标不折不挠,并通过努力用行动证明他成功了。,以下情况你会怎么办? 1、要考试了,你准备早上一大早起来背书, 但是你发觉你太困了。 2、周末,你本来打算做作业的,这时

29、候,同学叫你去逛街。 3、当你刚拿起书在看时,电视里播放的是你最喜爱的综艺节目。,一、意志过程,(一)意志 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 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为,并达到预定目标的 心理过程。常以语言或行动来表示。 (二)意志特征 自觉的目的性 与客服困难相联系 以随意行动为基础,1、自觉的目的性 一个有自觉性的人,能根据实践的需要确定 某种行动目标,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自觉学习有以下表现: 第一 专心致志 第二 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 第三 勤奋学习,2、与客服困难相联系 人的意志强弱主要是以所客服困难的大小 来衡量的,行动中客服的困难越大,说明意 志越坚强,相反,意志就越薄弱。 3、以随

30、意运动为基础 随意运动是指受人的主观意识控制、支配。,(三)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 意志与认知、情感活动是紧密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认知是意志的基础。人的情绪情感对意志有重要影响,它既可能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能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反之,人的意志也能影响与调节人的情绪情感和认识活动。,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意志的品质,独立性 自制性 坚韧性 果断性 自觉性,1、自觉性有明确的行动目的,对行动效 果的意义有充分认识的自觉性。 与自觉性相反的是盲目与独断,前者盲目接受他人的暗示和影响,缺乏主见;后者则不论对与错一概拒绝他人的意见,对自己的意见即使发现错了也坚信不疑,不能及时修正,2、果断性善于抓住机遇,

31、快速有效地采 取决定,并执行决定。 与果断性相反的是武断和优柔寡断。武断是缺乏决策依据的情况下单凭主观想象作出决定;优柔寡断则是在有充分依据和把握时,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举棋不定。,3、坚韧性是指执行决定时能坚持到底, 克服困难,朝着目标不懈努力。所谓坚忍 不拔、百折不挠。 与坚韧性相反的是动摇和执拗。前者虎头蛇尾,反复无常,放弃目标;后者在发现目标无法实现时仍固执已见,执迷不悟,一意孤行。,4、自制性在意志行动中能控制和约束自 己的能力。 与自制性相反的是任性。即不能控制约束影响自己目标实现的情绪、愿望、动机、爱好、注意力等心理过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顾后果。 5、独立性指个体倾向于自

32、主地采取决定和行动。 与独立性相反的是独断性。即只按个人意思办事,不考虑他人的意见,不民主。,意志的培养,1、树立正确而具体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2、多参加实践活动 3、发展积极、健康的情感 4、加强自我锻炼,果汁软糖实验 对象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院的孩子,将4岁 孩子留在一间房间里,发给他们每人一颗软糖, 然后告诉他们:“我有事要出去一下,可以你们 马上吃软糖,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 吃,就能够得到两块软糖” 14年追踪调查 得到两块软糖适应性较强、比较自信、独立、性格良好的少年 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对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非常重要,第三章 个性,学习目标 1、掌握个性、需要、动机、兴趣

33、的概念。 2、能应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分析和区别人的各种需要。 3、正确说出并理解动机冲突的类型。 4、说出动机的功能。,第三章 个性,第一节 个性的概念及特征 定义 心理学界没有特定的定义,为了方便记忆:指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的形成、发展及影响因素,个性形成是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后天环境因素 1、家庭人格养成的启蒙地 2、学校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3、社会文化因素如:农民知道节约,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是个体积极活动的指向和推动

34、个性发展的内部动力。包括: 试想一下,现阶段你们都有什么样的需要?,理想,兴趣,信念,需要,动机,世界观,一、需要,(一)定义 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源泉,是人 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需要是活动的原始动力,人的一切活动都是 为了满足需要而发生的,需要的强度越大,活动 的积极性越高;需要的强度越小,活动的积极性 越低。人的需要是在活动中不断产生和 发展的,一些需要满足了,新的需要就 会产生,直至生命的结束。,需要的特征 1、对象性需要有目的、有对象 2、阶段性年龄、时期不断变化 3、社会制约性生活水平低下、温饱;生活水平提高、高雅的精神生活 4、独特性由于生理、遗传因素,(二)需要的分类,(

35、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维持生命、繁衍后代,人身、财产安全,家庭、朋友、爱情,社交需要,尊重他人、被人尊重,自我实现,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层次之间存在着以下 关系: 一、越是低级的需要就越基本,越不可缺 少。 二、低一层需要基本满足后,便会降低对 人的影响力,使人转而追求高一层的需要。 三、如果某一层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便 会使人长期停留在该层需要的追求之中,该 层需要就成为个体的优势需要。,四、个体在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中,如 果受到过重或过多的挫折的话,还会使个体 返回到较低层次的需要中来,以低级需要的 满足来安慰自己。 五、只有前几层需要都大体满足之后,个 体才能够形

36、成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 永无止境的。,二、动机,(一)定义 动机是直接推动和维持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行动目标结合,动机,心身紧张状态,目标刺激,需要,内在条件,外部条件,动机的功能 1激发功能 :即激活功能,即引发人开始进行某一行动; 2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引导这一行动向一定的目标进行。 3激励功能 :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这一行动,使目标能达成。,(二)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 又称原发性动机。 源于生理需要的动机。如:由水、食物、传宗接代、睡眠等生理需要引起的动机。 社会性动机 又称心理动机。源于社会性需要的动机。如:由学习、恋爱、成就、独立、防卫等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

37、(二)动机的分类,2、长远概括的动机:源自个体对行为意义的深刻认识,持续作用时间长,比较稳定,影响范围广。 暂时具体动机:由个体活动本身的兴趣引起的,持续作用时间短,经常受到个人情绪的影响,不太稳定。 两者互相联系与补充,有机的结合才能形成巨大的推动力。,(二)动机的分类,3、内在动机:指个体对活动或工作过程感到满足而加强其继续这种活动或工作的内在动力。 兴趣、好奇心、自尊心、责任心、自我实现等心理活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推动个体的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影响或控制个体行为外在因素获力量。如:奖金,工资,福利等。,(二)动机的分类,4、意识动机:是指行为者知道自己行为活动的原因,以及能够满

38、足其需要的目标动机。 潜意识动机:是指个体虽然有行为活动,但不知道行为产生的原因的动机。 它影响个体的活动。如定势、习惯、无意识动作等。,(二)动机的分类,5、主导动机:是指在一段时期或一种活动中,个体总有一种或一些动机处于主导地位并起决定作用。 辅助动机:是其他动机的从属,起加强主导动机以及坚持主导动机所指引方向的作用。 6、高尚动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动机。 低级动机: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动机。,(四)动机冲突,冲突指个体内心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不能同时满足时,往往会产生动机冲突。动机由需要产生,而冲突由两个或多个动机而引起,有动机才可能有冲突。,双 趋 冲 突,双 避 冲 突,趋 避

39、冲 突,1、双趋式冲突:两个对个体有吸引力 的目标同时出现但双不能兼得时形成的内心冲突。 “鱼与熊掌难以兼得”。 如高考报志愿、找工作、找朋友等,如果有两个目标都很有吸引力,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取舍。如:择偶、择业。,个 体,2、双避式冲突:两个对个体不利的目 标都想回避但不得不选择其一的内心冲突。 所谓“前遇悬崖,后有追兵”,就是典型的双避式冲突。 如一个牙疼的病人,医生建议拔牙,但他又害怕拔 牙手术,在忍受牙疼或接受拔牙手术之间需要作出 选择。如:“贫穷与吃苦”,个 体,3、趋避式冲突:同一目标既有利又有 害,即想追求又想回避的内心冲突。如想 吃鱼增加营养,又不喜欢鱼的腥味。 如:“甜食与肥胖

40、”,个 体,(三)态度,概念:态度是指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人格倾向。,态度的维度:,(1)指向维度: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持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 (2)强度维度:指个体的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个对象的强度。 (3)深刻维度:指个体在态度对象上卷入水平,它涉及对象对个人的重要程度,既可以是一致,也可以是不一致。 (4)向中性维度:指个体的态度系统和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维度:个体在某种态度对象上表现的外露程度。,态度与行为,说一说:同学们的兴趣都有哪些?,三、兴趣,(一)定义 是个体力求探索某些事物或从 事某种活动,具有积极色彩的心

41、理倾向。 与需要、动机的关系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并通过实践活动而体现。 兴趣主要是一种认识的倾向,而这种倾向成为诱因,导致行为的冲动,产生动机。 因此,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兴趣是动机的重要表现形式,(二)兴趣的分类 按兴趣的指向:直接兴趣、间接兴趣 活动的本身 活动的后果 (三)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广阔性:主要指范围。 (2)兴趣的指向性:是指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现象。 (3)兴趣的持久性:主要指持久程度 (4)兴趣的效能:是指对活动产生的效果。,第四节 个性心理特征,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能力、气质、性格的概念 2、描述气质类型及心理、行为特征。 3、叙述性格及其特征。,个性

42、结构,个性,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需 要,动 机,兴 趣,信 念,世 界 观,能 力,气 质,性 格,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心理活动和行为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 它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并对心理过程有反作用,使其带有个人色彩 一、能力 二、气质 三、性格,一、能力,(一)定义 是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掌握活动速度和成果质量被是为能力的重要标志。 实际能力 能力 潜能 多种能力的结合叫才能,多种才能的完美结 合就是天才。,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天才级的人物,(二)能力的分类,能力的倾向性,一般能力,特殊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注意

43、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音乐能力,数学能力,写作能力,美术能力,专门能力: 从事某种专 业活动或特殊 领域活动所 表现出来的 能力。,普通能力:完 成各种活动都 必须具备的最 基本的能力。,两者的关系: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基础,特殊能力的 发展会促进一般能力的提高。,2、,能力的功能,认 知 能 力,操 作 能 力,社 交 能 力,接收、加工、 储存和应用 信息的能力,劳动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言语感染能力,3,创造程度,模仿能力,创造能力,临摹、学说话、学跳舞,不依据现成的、而是独立的 掌握知识 和技能、创造新方法,(三)能力的发展,1、能力类型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不同个体在

44、能力的不同方面有着不同的差异。如:有的人记忆力强、有的人唱歌很动听、有的人听觉或视觉很发达等。 能力类型的差异不标志能力高低,说明能力的发展的倾向性不同。,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各种能力都有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如IQ(智商)在140以上者为智力正常,IQ在70以下者为智力低下者。IQ高的很高,IQ低也很低,造成两个极端。绝大多数处于中间状态。70IQ140,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发展速度上还存在着早晚差异,有人很小就表现出超常的能力,被称为神童,如莫扎特三岁半能谱曲、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四岁能阅读等。 而有的人则属于“大器晚成”者。如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早年均被认为是智力平平的

45、孩子,但最终成为天才。,唐代诗人白居易一岁开始认字,五岁开始作诗,九岁就能精通音韵,而齐白石四十多岁才展露绘画才能 。,某剧院的演出正式开始了五分钟后,剧院 门口来了四个迟到的观众,工作人员按照惯例, 禁止他们入场。 先到的A面红耳赤地与守门员争执起来,他争辩说,戏院地时钟块了,打算推开工作人员径直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并说他不会影响任何人,结果与工作人员闹得不可开交。 迟一点到来的B立刻明白,人家是不会让他进入剧场里去的,但楼上还有个检票口,他认为从那里进入或许便当一些,就跑到楼上去了。 差不多同时到达的C看到不让进入正厅,就想:“第一场大概不太精彩,我还是暂且去小卖部转转,到幕间休息时再进去

46、吧。 最后到来的D说:“我真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就这样倒霉!”接着就回家去了。,猜一猜: 四个人的心里活动都涂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 A 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容易激动,心境 变化剧烈; B 则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注意力容 易转移。他们两人的性格都具有外向性。 C 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 外露,善于忍耐; D 则孤僻、自卑、行动迟缓,多愁善感。他们两 人的性格部属于内向的类型。,(二)气质 (一)定义 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 动力特征。 动力特征是指情绪与行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气质是个体身上由某种生理素质派生出来的个性特征。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性情、

47、脾气。 日常术语:风度、气概等,后天形成。 心理学术语:脾气、先天遗传,气质的外显动力特征: 1、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 速度、思维的灵活性、注意的稳定性、兴趣的稳定性。 2、心理活动发生的强度: 如:情绪的强度、意志力的强弱等。 3、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如:内心体验或外界世界。 气质是具有天赋性的个性心理特征。但气质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二)气质的特征,1、感受性:人对身体内外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2、耐受性:人对外界刺激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 3、指向性:外向性,是兴奋过程强的表现;内向性,是抑制兴奋强的表现。 4、可塑性:人根据外界事物的变化而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能力。 5、情绪兴奋性:是情绪表现的强弱特点。 6、反应的敏捷性:一般的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三)气质的类型,按体验学说分4类,多血质,抑郁质,胆汁质,黏液质,神经特点强而不平衡。感受性低而耐受性 高,能忍受长时间刺激、长时间 工作而不累,外向型,性格直爽、 热情,但脾气暴躁难控制。 神经特点强、平衡且灵活。感受性低而 耐受性高,性高,行为敏捷、活泼好 动、反应快、外向型、不怕生、容易接受新的东 西、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胆汁质,多血质,型的胆 汁质类型 三国演义里张飞就是典,神经特点强、平衡但不灵活。感受性低 而耐受性高, 反应速度慢、内向 型、做事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