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平法讲解-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70994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6.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平法讲解-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钢筋平法讲解-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钢筋平法讲解-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钢筋平法讲解-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钢筋平法讲解-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平法讲解-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平法讲解-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钢筋平法,平法?,1、表达方式。 2、设计依据。,平法(11G101),制图规则标准化,结构设计图纸数字化、符号化。,结构构造标准化,构造详图形象化、直观化,施工易懂、易操作。,分结构层设计的图纸与水平逐层施工的顺序完全一致,施工识图、记忆、查找均方便,施工工程师对结构易形成整体概念。,监理方便,可以实现高效率地对所有构件逐一进行全面质量检查。,怎样算好钢筋量,识图能力,图纸 图集,结构说明,配筋图,制图规则,构造详图,图纸规范化,增加识图难度,平法构成: 1、制图规则 2、构造详图,平法适用范围: 1、现浇钢筋砼梁、板 2、现浇钢筋砼柱 3、现浇钢筋砼剪力墙 4、现浇钢筋砼楼梯 5、独立基础

2、、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11G101-1,11G101-2,11G101-3,影响钢筋计算的因素,抗震等级(影响梁的加密区长度: 一级抗震=2Hb且=500mm; 二级抗震 =1.5Hb且=500mm) 决定抗震等级的三个因素(1.结构类型;2.设防烈度;3.檐高) 保护层的厚度 混凝土标号 如C30 影响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详细情况见图集53页) 搭接形式(影响柱的箍筋根数及纵向钢筋长度),结构说明,抗震等级 搭接、锚固、保护层 构件说明,梁 : 吊筋、加筋、拉筋 柱 : 接头形式 板 : 分布筋、板洞加筋 剪力墙:洞口加筋,加暗柱,暗梁 构造筋:砌体加筋,砌块墙中构造柱、抱框

3、柱、圈梁、过梁、现浇带,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锚固长度、 抗震锚固长度、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保护层的最小厚度,梁,梁的平面注写方式,梁中常见钢筋形式,梁钢筋:,上:上通筋 中:侧面钢筋 下:下部钢筋(通长或不通长) 左:左支座钢筋 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 右:右支座钢筋 箍筋 附加钢筋,关于平法的识图及配筋构造,跨中钢筋,跨中钢筋,上部贯通筋,计算公式: 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度 端支座锚固长度的判别条件: 1、锚固 2、支座宽度保护层15*d,端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 上排钢筋长度Ln/3+锚固 下排钢筋长度Ln/4+锚固 (锚

4、固同梁上部贯通筋端锚固),中间支座负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 上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 下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架立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 ) 架立筋长度Ln/3+2*搭接(现在图集中是150MM) 平法中P79规定,用于梁上部贯通钢筋由不同直径钢筋(小直径通长筋)搭接时,取LlE,下部钢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 注:下部钢筋 不分上下排) 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锚固LaE (且0.5Hc+5d),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计算公式: 框架梁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净跨长度-2*0.1Ln 请注意标注方式,腰筋,计算公式:(Ln净跨长 ) 腰筋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

5、搭接,拉筋,计算公式 拉筋长度 梁宽-2*保护层+2*11.9d+2*d,11.9d的推导,a,b,d,10d,1.25d,L=10d+b+3/8*3.14*R =10d+(a-d-1.25d)+4.13d =a+11.9d,吊筋和次梁加筋,计算公式: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框梁高度800mm a=60度 =800mm a=45度 次梁加筋按根数计算 长度同箍筋长度,箍筋,计算公式: 箍筋长度 2*(H-2*25+B-2*25)+(11.9*2+8)d 定额规定箍筋长度 L=(a-2c+2d)*2+(b-2c+2d)*2+24d =箍筋内径周长+32d 根数计算2

6、*【(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悬臂梁,悬臂梁箍筋,计算公式: 箍筋长度 2*【(H+Hb)/2-2*25+B-2*25】+(11.9*2+8)d 根数计算(L-2*50)/箍筋间距+1 箍筋全长加密,包括次梁搁置部位。,悬臂梁钢筋,上部上排钢筋Ln/3+支座宽+L-25+Hb-2*25(=12d) (上部至少2根角筋,并不少于第一排纵筋的1/2,其余纵筋弯下) 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 下部钢筋15d+XL-25,基础部位 中间层 顶层 变截面,柱,一、二级抗震等级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弯折+伸出地面长度,框架柱基础中的钢

7、筋计算,基础中的附加箍筋,基础插筋的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箍筋。,框架柱中间层的纵向钢筋,手工计算长度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抗震KZ,QZ,LZ的箍筋的加密区范围,1、基础中布箍筋2根 2、节点内箍筋加密 3、梁下,板上的加密范围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a、=柱长边尺寸;b、 = Hn/6; c、 = 500取其最大值,柱中的箍筋,在首层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 上部取 1、500 2、柱长边尺寸 3、Hn/6三者取大值 搭接范围内加密,柱与梁相交的节点内要进行加密 上下加密区长度均按三个条件进行

8、判断,外侧=1.5labE 内侧=梁高-保护层+12d,1、梁高-保护层+12d 2、LaE,1、下层钢筋锚固=Hb-保护层+12d 2、=Lae 取大值 钢筋长度计算 插筋长度1.2Lae+伸出楼面的长度 插筋根数= 锚固钢筋根数,板,板中的钢筋种类,1 板的钢筋: 1.1.1. 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 1.1.2. 支座负筋 1.1.3. 分布筋 1.1.4.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 1.1.5. 撑脚(马凳)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单(双)向板中钢筋,下部受力筋长度=净长+max(5d,b/2) b为梁宽、墙厚或圈梁宽度 根数=(净长-2*50)/

9、间距+1,板负筋示意图,板角部放射筋示意,板洞口附加筋示意,分布筋长度计算,这是在施工中采用的情况,预算通常是算通的,4#、6#马凳排距1.01.5m,骑型马凳梅花布筋1.01.5m,马凳长度计算,剪力墙,剪力墙是钢筋工程量计算过程最难的构件,体现在: 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体考虑它们的关系 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剪力墙钢筋计算,墙身钢筋,水平钢筋,竖向钢筋,长度,根数,长

10、度,根数,墙柱,端柱,暗柱,墙梁,暗梁,连梁,纵筋,箍筋,纵筋,箍筋,中间层,顶层,遇洞口情况,墙身钢筋,水平钢筋,竖向钢筋,墙端为端柱,墙端为暗柱,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内侧钢筋,基础层,中间层,顶层,长度,根数,长度,根数,剪力墙钢筋计算,剪力墙钢筋计算,墙柱,端柱,暗柱,墙梁,暗梁,连梁,纵筋,箍筋,纵筋,箍筋,中间层,顶层,端墙为暗柱,外侧筋连续通过,墙端为暗柱,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墙端为端柱,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墙端为端柱,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长度: 墙端为暗柱时: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搭接长度 内侧钢筋墙长-

11、保护层+15*d*2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墙长-2*暗柱宽+2Lle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2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暗柱与墙身相平,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长度: 墙端为端柱时: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端柱突出墙身,端柱,墙身水平钢筋遇洞口,墙身竖向钢筋,长度 基础层,需要增加插筋。(输入格式见下图) 中间层层高+伸入上

12、层的搭接 顶层净高+锚固 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墙身竖向钢筋与洞口,墙身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11.9*2+2*D) N = (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横向间距*纵向间距),拉筋的个数同钢筋的排数无关,剪力墙的楼层插筋,暗(端)柱钢筋:,纵筋 基础层(格式同墙向竖向钢筋) 中间层层高+伸入上层的长度 顶层净高+锚固 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箍筋:自由组合,暗梁示意图,暗梁,暗梁随墙走,故其钢筋计算很简单 纵筋暗梁净长+锚固 箍筋 暗梁中墙筋照设,连梁,纵筋 顶层连梁,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 中间层连梁,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 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各再加1根。,纵筋 长度=洞宽+2*MAX(LAE,600) 箍筋(肢数) 顶层根数=(纵筋长-2*50)/间距+1 中间层=(洞口宽-2*50)/间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