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施肥第一章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71615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16.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卉施肥第一章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花卉施肥第一章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花卉施肥第一章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花卉施肥第一章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花卉施肥第一章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卉施肥第一章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卉施肥第一章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花卉施肥基本理论,第一节花卉营养 第二节土壤营养 第三节 施肥原理与技术 第四节 肥料及施用方法,欧洲水仙,彩色马蹄莲,缺 氮,栀 子 花 黄化 病,2、缺磷,桃树缺钾,缺 钾,缺 铁,杜鹃缺铁症,栀子花缺铁症,缺 镁,叶片呈花叶、黄化,金盏菊缺镁,缺 硼,缺钙,顶梢坏 死或新 叶卷曲,百日菊,菊花,香石竹,紫罗兰,仙客来,缺 锰,百日菊缺锰,葡萄缺锰,缺锌,三色堇,紫罗兰,柑橘,第一节 花卉营养 一、营养元素与其生理功能 (一)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条件: (1)这些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都是不可缺少的,缺乏某一种元素就不可能完成其生命循环。 (2)缺乏必需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其它

2、元素不能代替其作用。 (3)这些元素必须是对植物起直接作用的,而不是起间接改善环境条件的作用。,(二)必需营养元素,1.大量元素:碳(C),氢(H),氧(O),氮(N),硫(S),磷(P),钾(K),钙(Ca),镁(Mg),硅(si)10种; 2.微量营养元素有:铁(Fe)、锰(Mn)、铜(Cu)、锌(Zn)、钼(Mo)、硼(B)、氯(Cl),镍(Ni),钠(Na)9种。,3.“肥料三要素”: 作物对土壤中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的需要量较高,而一般土壤中所含有的,能为作物吸收的三种元素的有效成分都比较少,需要用肥料的形式补给土壤,供作物吸收利用,人们就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或“氮磷钾三要素”。,(

3、三)各种营养元素生理功能,大量元素: 1.N: 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组分之一,蛋白质、叶绿素、酶、核酸、维生素和生物碱等物质中均含有氮。有人称它为“生命元素”。 氮素供应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分裂和增长,叶面积增大,叶绿素丰富,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形成,并能改善农作物产量的品质,缺氮时,株形矮小叶色黄绿,产量很低;供氮过量时,植株过分繁茂,贪青倒伏,并易引起病害,延迟成熟,产量反而下降。,- N,- N,CK,CK,CK,CK,- N,- N,缺氮 植株矮小,叶小色淡(叶绿素少)或发红。,2.P: 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腺三磷、磷脂等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元

4、素之一。磷在ATP的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磷在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和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缺P症状,叶片呈现不正常的暗绿或紫红色。,植株矮小,茎、根纤细。,分枝、分蘖少。幼芽、幼叶生长停滞。,首先表现在老的叶片上,白菜缺磷,油菜缺磷,玉米缺磷,大麦缺磷,3.K: 钾与氮、磷有别,它不是植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组分,而是呈离子态存在与细胞汁液中,或吸附在原生质胶体的表面,在植物体内主要分布于细胞分裂活跃的部位。 钾是以酶的活化剂形式广泛地影响作物的代谢过程。钾还具有高速度透过生物膜的特性。其主要生理作用有: ()促进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对作物氮代谢和蛋白质的影响有良好的作用; ()促

5、进同化产物的在体内的运输; ()调节原生质胶体性状。,缺K症状,首先表现在老的叶片上,叶尖和叶缘发黄枯焦,叶皱缩,变黄,易倒伏。和感染病害。,老叶先出现缺绿症,叶尖与叶缘先枯黄,继而易导致整叶枯黄卷缩,即缺钾赤枯病。,微量元素,1. 硼:(1)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转;(2)能有助繁殖器官的正常发育;(3)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豆科作物固氮。 2. 锌:(1)碳酸酐酶的组分,有催化CO2水合反应;(2)能促进植物生长素的合成。 3. 铁:(1)是叶绿素合成时所必须的元素;(2)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加速生理氧化。,缺乏缺硼时,花药和花丝萎缩,绒毡层组织破坏,花粉发育不良。“花而不实”就是植株缺硼之故。硼

6、具有抑制有毒酚类化合物形成的作用,所以缺硼时,植株中酚类化合物(如咖啡酸、绿原酸)含量过高,嫩芽和顶芽坏死,丧失顶端优势,分枝多。,CK,-B,大 豆,甘蓝型油菜缺硼“花而不实”、棉花缺硼出现“蕾而不花”,黑龙江省小麦不结实多由缺硼引起的。,缺硼的甜菜根。注意变黑心组织,锌不足时,植株茎部节间短,莲丛状,叶小且变形,叶缺绿。吉林和云南等省玉米“花白叶病”,华北地区果树“小叶病”等都是缺锌的缘故。,缺锌时,植株矮小。华北地区的果树缺锌易得“小叶病” ,也叫“斑叶病”。缺锌玉米易得“花白叶病”,柑桔,苹果,CK,CK,-Zn,-Zn,大 豆,亚 麻,铁的缺素症状,苹果缺Fe,新叶脉间失绿,首先表现

7、在嫩叶上,幼芽幼叶缺绿发黄,-Fe,-Fe,CK,玉米,缺铁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幼叶黄化。,-Fe,大 豆,亚 麻,缺铁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幼叶黄化。,CK,-Fe,二、花卉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特性,吸收的含义: 植物的养分吸收是指养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过程 泛义的吸收指养分从外部介质进入植物体中的任何部分 确切的吸收指养分通过细胞原生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花卉吸收的养分形式: 离子或无机分子为主 有机形态的物质少部分 花卉吸收养分的部位: 矿质养分根为主,叶也可 根部吸收 气态养分叶为主,根也可 叶部吸收,(一)根的吸收特性,1.根的生理功能:吸收、支持和贮藏等功能。主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2.根

8、吸收营养元素的主要形态:无机态离子(如NH4+、NO3-、H2PO4- 、H2PO42- 、K+ 、Ca2+、Mg2+、Fe2+、Zn2+、Mn2+),小的有机态分子(如尿素,氨基酸,糖类,磷脂类,植酸,生长素及维生素等.认为在有机分子中分子愈小,脂溶性愈高就愈容易进入植物体内. ),a.须根系 b.直根系 直根系和须根系示意图,3. 根的类型与养分吸收的关系 直根系能较好地利用深层土壤中的养分 须根系能较好地利用浅层土壤中的养分 农业生产中常将两种根系类型的植物种在一起 间种、混种、套种。,4.根吸收部位: 分生区和伸长区:养分吸收的主要区域 根毛区:吸收养分的数量比其它区段更多 原因:根毛

9、的存在,使根系的外表面积增加到原来的 210倍,增强了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5.根系对养分吸收的过程包括: (1).养分向根表面的迁移 (2). 养分进入质外体 (3). 养分进入共质体 。,nutrient,迁移 截获 质流 扩散,主动吸收 被动吸收,长距离运输 短距离运输,Nutrient uptake steps,植物根获取土壤养分的模式图 (1.截获 2.质流 3.扩散),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一)截获(Interception) 1. 定义: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养分 而使养分转移至根表的过程。 2. 实质:接触交换 3. 数量:约占1,远小于植物的需要 4. 迁移的

10、离子:钙、镁 (少部分),(二)质流(Mass flow) 1. 定义:是指由于水分吸收形成的水流而引起养分 离子向根表迁移的过程。 2. 影响因素:与蒸腾作用呈正相关 与离子在土壤溶液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 3. 迁移的离子:氮 (硝态氮)、钙、镁、硫,(三)扩散(Diffusion) 1. 定义:是指由于植物根系对养分离子的吸收,导 致根表离子浓度下降,从而形成土体根 表之间的浓度梯度,使养分离子从浓度高 的土体向浓度低的根表迁移的过程。 2. 影响因素:土壤水分含量 养分离子的扩散系数:NO3-K+H2PO4- 土壤质地 土壤温度 3. 迁移的离子:氮、磷、钾,土壤养分迁移途径对玉米养分供应

11、的相对重要性,(Barber,1984),问题:必需的大量矿质元素各通过什么途径迁移到根系表面?,5.吸收方式: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 被动吸收特点: (1)养分离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吸收速度较快; (2)不需要消耗植物体能量; (3)吸收离子养分无选择型; (4)养分离子不透过质膜,只能进入膜外的细胞间隙和壁膜之间的自由空间。,主动吸收的特点是: (1)吸收养分离子与代谢有关,吸收速率平稳; (2)逆电化势移动; (3)需要消耗植物体能量; (4)对养分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且必须通过细胞膜再进入细胞内部.主动吸收的机制有载体学说和离子泵学说两种.载体或泵是细胞上的特殊蛋白质。载体学说在解释主

12、动吸收现象上较能为多数人所接受。 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是两个连续过程。在作物生长期间施用肥料,适当提高土壤中养分离子的浓度,将有助于提高肥料的增产效益。,5.影响根吸收的因素 (1)温度 温度 呼吸作用 氧化磷酸化 ATP 吸收 一般638C的范围内,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过高(超过40C )时,高温使体内酶钝化,从而减少了可结合养分离子载体的数量,同时高温使细胞膜透性增大,增加了矿质养分的被动溢泌。低温往往是植物的代谢活性降低,从而减少养分的吸收量。,(2)光照 光照 光合作用 光合磷酸化 ATP 吸收 光照还可通过影响植物叶片的光合强度而对某些酶的活性、气孔的开闭和蒸腾强度等

13、产生间接影响,最终影响到根系对矿质养分的吸收。,(3)水分 作用:a.促进养分的释放:溶解肥料、 矿化有机质 b. 加速养分的流失:稀释养分 水分状况对植物生长,特别是对根系的生长有很大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养分的吸收。 适宜的水分条件:,田间持水量的6080,(4)通气状况 土壤通气状况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1. 根系的呼吸作用 2. 有毒物质的产生 3. 土壤养分的形态和有效性 良好的通气环境,能使根部供氧状况良好,并能使呼吸产生的CO2从根际散失。这一过程对根系正常发育、根的有氧代谢以及离子的吸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介质反应 a. 介质反应与植物吸收阴、阳离子的关系

14、 偏酸性:吸收阴离子阳离子 偏碱性:吸收阳离子阴离子 原因:酸性反应时,根细胞的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 为主,故能多吸收外界溶液中的阴离子 碱性反应时,根细胞的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 为主,故能多吸收外界溶液中的阳离子,氮 5.58.0 磷 6.57.5 钾/钙/镁 6.0 硫 5.5 铁/锰/锌/铜 6.0 硼 5.07.0 总的来说,pH5.56.5时, 各种养分的有效性均较高,b. 土壤反应与植物有效养分含量的关系,营养 土中有效含量 元素 较多时的pH范围,七、离子理化性状和根的代谢作用 (一)离子半径 吸收同价离子的速率与离子半径之间的关系通常呈负相关。 (二)离子价数 细胞膜组分中的磷脂、

15、硫酸脂和蛋白质等都是带有电荷的基团,离子都能与这些基团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的强若顺序为:不带电荷的分子一价的阴、阳离子二价的阴、阳离子三价的阴、阳离子。相反,吸收速率常常以此顺序递减。水化离子的直径随化合价的增加而加大,这也是影响该顺序的另一因素。,碱金属离子吸收与离子半径之间的关系,硼的相对吸收率与外部溶液pH值的关系 (以pH6时各种供应浓度的吸收量为100, 其中实线:未解离H3BO3的百分数),(三)代谢活性 由于离子和其它溶质在很多情况下是逆浓度梯度的累积,所以需要直接或间接地消耗能量。在不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和组织中(包括根),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呼吸作用。因此,所有影响呼吸作用的因子都

16、可能影响离子的累积。,八、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1. 拮抗作用 (1) 定义:溶液中某种离子存在或过多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上。 (2) 表现:阳离子与阳离子之间,如 一价与一价之间:K+、Rb+、Cs +之间 二价与二价之间: Ca2+、Mg2+、Ba2+之间 一价与二价之间:NH4+和H+对Ca2+、K+对Fe2+,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如 Cl、Br和I之间; H2PO4和OH之间; H2PO4和Cl之间; NO3和Cl之间; SO42和SeO42之间,5.0,九、苗龄和生育阶段(植物营养的阶段性) (一)作物的种子营养 种子发芽前后,依靠种子中贮存的物质进营养

17、。三叶期以后则依靠介质提供营养。 (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营养特点 一般在植物生长初期,养分吸收的数量少,吸收强度低。随时间的推移,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逐渐增加,往往在性器官分化期达到吸收高峰。到了成熟阶段,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又逐渐减少。,生长初期 旺盛期 成熟期 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吸收规律示意图,(三)营养生长期中需肥的关键时期 1. 植物营养临界期 定义:是指营养元素过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明显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 出现时间:磷素多在幼苗期,如冬小麦在分蘖初期;棉花和油菜在幼苗期;玉米在三叶期 氮素水稻在三叶期,本田在幼穗分化期;杂交水稻本田在分蘖期;棉花在现蕾期;

18、小麦在分蘖期;玉米在幼穗分化期 钾素水稻在分蘖初期及幼穗分化期,2.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定义:是指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能产生最大效能的那段时间。 特点:这一时期,作物生长迅速,吸收养分能力特别强,如能及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增产效果将非常显著。 出现时间: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如氮素水稻在分蘖期;油菜在花期;玉米在喇叭口至抽雄初期;棉花在花铃期。对于甘薯来说,块根膨大期是磷、钾肥料的最大效率期。,3. 注意:既要重视植物需肥的关键时期,又要正视植物吸肥的连续性,采用基肥、追肥、种肥相结合的方法。,(二)叶的吸收特性 叶部营养(或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叶部或非根系部分吸收养分来营养自己的现象 1.

19、叶的生理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吸收等功能。 2.叶吸收营养元素的主要形态:无机离子态,有机态,(1)表皮细胞途径 养分 养分 腊质层 分子间隙 角质膜 角质层 分子间隙 (通透性差) 角化层 借助果胶 表皮细胞的外壁 通过原生质膜 细胞内 原生质体,外 质 连 丝,3、叶部吸收养分的途径,(2)气孔途径 a. 气态养分 (如CO2、SO2)进入的必经之路,b. 一些离子态养分也可通过扩散进入,然后被比邻气孔的叶肉细胞吸收 4、叶部吸收养分的机理 a. 被动吸收 b. 主动吸收 5、叶部营养的特点 (1)叶部营养具有较高的吸收转化速率,能及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要用于及时防治某些缺素症或补救因

20、不良气候条件或根部受损而造成的营养不良 (2)叶部营养直接促进植物体内的代谢作用,如直接影响一些酶的活性用于调节某些生理过程,如一些植物开花时喷施硼肥,可以防止“花而不实”,(3) 叶部喷施可以防止养分在土壤中固定 问题:叶部营养可否代替根部营养?,对于微量元素,是常用的一种施用手段 对于大量元素,只能作为根际营养的补充,叶面施肥的局限性:叶面施肥的局限性在于肥效短暂,每次施用养分总量有限,又易从疏水表面流失或被雨水淋洗;有些养分元素(如钙)从叶片的吸收部位向植物其它部位转移相当困难,喷施的效果不一定好。 因此,植物的根外营养不能完全代替根部营养,仅是一种辅助的施肥方式,适于解决一些特殊的植物

21、营养问题。,6、叶部营养的应用条件(影响因素) (1). 叶片结构(作物种类) 叶片类型 双子叶:叶面积大,角质膜薄,易吸收 叶的年龄:幼叶比老叶吸收能力强 叶的正反面:叶背面比叶表面吸收效果好 (2). 溶液的组成 如氮肥:尿素硝酸盐铵盐 钾肥:氯化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3). 湿润时间(0.51小时) 可加入“润湿剂”:0.10.2洗涤剂或中性皂 喷施时间:清晨、傍晚或阴天 (4). 溶液反应PH 酸性:有利于阴离子吸收 中性微碱性:有利于阳离子吸收 (5). 溶液浓度:0.12,(三)、叶面肥概述 叶面肥的含义 狭义凡是喷在叶片上能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的物质 广义凡是喷在叶片上能对植物起营

22、养作用或生理调节 作用的物质 2. 叶面肥的作用与效果 在中、低等肥力的土壤上喷施:大田作物平均增产 510;果树增产515;蔬菜增产2030 3. 叶面肥的优点 针对性强、肥效好、避免土壤固定和淋溶、省肥方便,4. 叶面肥的分类 纯营养型:主要包括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生长调节剂型:不属肥料,但可调节植物 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营养与生长调节剂综合型 5. 叶面肥的种类 市场上产品繁多,多数是由纯营养型和生长调节剂型配比制成。 6. 影响叶面肥使用效果的因素 环境因素、叶面肥质量和使用技术的影响,具体使用时,除了参阅说明书,新选用的品种最好通过试验,以确定其效果和最佳使用技术。,

23、三、花卉需肥特点,1.需肥量大。 2.吸肥强度大。 花卉根系发达,伸长带活跃,吸收能力和氧化能力都较强。 3.吸N、P、K量大。 4.不同生长期需肥差异大。,第二节 土壤营养,一、土壤 1.土壤: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气体、水分、微生物按照不同比例组成,并具有不同肥力水平的不可再生的动态综合体。,2、土壤种类及特点,按照土壤中矿物质的沙粒、粉粒、黏粒所占的含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若干种类。 1.沙质土:以沙粒为主(含沙粒大于70%)的土壤。 特点:土壤养分含量少,蓄水能力差,保肥力不好,土温变化大,不易受涝,也不抗旱。但通气透水性好,耕作容易。适于栽培耐旱、怕涝的花卉。,2.黏质土:以黏粒为

24、主的土壤。 特点:自身养分含量丰富,保水保肥力强,土壤热容量大,土温稳定,但通气透水性差,一般不容易耕作。宜栽培蓄水量大,耐涝性较强的花卉。,3.壤质土: 黏粒含量介于黏质土和沙质土之间,并含有适量的沙粒和粉粒,为植物提供水肥气热条件优于沙,黏质的土壤,是生产上较为理想的土壤,适宜大部分花卉的栽培。,二、土壤肥力,1.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其中的营养条件是指水分和养分,环境条件是指温度、空气和水分。协调是指土壤中各种肥力因素的相互联系和互相制约。(水、肥、气、热四大肥力因素),2.土壤理化性状与肥力的关系,(1)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 土壤不同质地结

25、构对土壤肥力有明显的影响。耕层下边接着粘土层的,有保水保肥作用,反之是沙质层,就会漏水漏肥。 (2)土壤有机质与肥力的关系。 不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不同,森林土壤中可达20%以上,荒漠沙质土壤低于0.5%,一般土壤多在0.6-4%。,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保水保肥性能。 土壤中的有机质具有一定的粘结性,一般比沙粒小,比黏粒大,可增加沙土的粘结性,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可使黏粒降低黏结力,使其结构变松软,有利透水、通气。,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动的所需能量的来源。 其他作用。对土壤的酸碱度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能吸收、溶解、络合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和重金属,降低或消除危害,减少对土壤的污染。,(3)土壤酸碱度与

26、肥力的关系 土壤酸碱度用pH表示。 pH=7中性, pH7呈碱性, pH7呈酸性。我国土壤的酸碱度大多在4.5-8.5范围。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离子形态及有效性,与土壤酸碱度有密切关系。如P以土壤中性(pH6.5-7.5)时有效性最高。碱性土壤中的花卉易缺铁、锰、锌、铜,而这几种元素在酸性条件下有效性较高。,三、土壤中的养分,土壤养分是指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元素。主要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一)土壤中养分的来源和形态,1.土壤中养分的来源大体有: (1)土壤矿质土粒风化所释放出的养分,它包括氮素以外的各种营养元素; (2)土壤微生物固氮作用把空气中的N2转化成化合态氮贮存在土壤中。据估

27、计,全世界生物固氮量比现有工业固定的化肥氮还要多; (3)土壤有机质分解释放出各种养分。土壤有机质受微生物活动作用,每年按一定矿化率分解出相当数量的无机态养分;,(4)植(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富集,使耕层中的养分比底层要高; (5)降水中带有养分,在土壤中累积; (6)施肥等六个方面,人们经营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必须强调土壤养分的累积,并有意识地调控土壤养分的释放,以满足农作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2.土壤养分的携出与损失,(1)农作物的产品,茎秆物质中的养分往往是随着收获和交换携出,这是一种正常的消耗; (2)随雨水或地下水的淋溶损失; (3)挥发(主要指NH4+-N)损失; (4)反硝化(主要

28、指NO3-N)损失; (5)表土风蚀,水蚀损失; (6)化学固定成难溶性化合物,这部分虽存在土壤中,但对作物来说是难于利用的。人们通过合理的农业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土壤养分的损失和无效化。,3.土壤中养分的形态,有固、液、气态;有分子、离子态,有无机态、有机态之分。从植物营养角度区分养分的形态: (1)水溶性养分:凡是溶于土壤水中的养分均属之。它们对花卉高度有效,极易被根吸收利用。如NH4+、NO3-、H2PO4- 、H2PO42- 、K+ 、Ca2+、Mg2+、Fe2+、Zn2+、Mn2+、MoO42+、SO42-、 Cl- 等无机态离子,以及简单的化合物分子等,土壤水分实质上是一种极稀的盐溶

29、液,水溶性养分往往很少,大多数水溶性养分离子占各种全量养分的1%左右,有的养分元素的水溶量更少。 (2)交(代)换性养分:这部分离子吸附在土壤胶体上,它们与水溶液中的养分离子处在动态平衡状况,对农作物也是有效的,通常把水溶性养分和交换性养分统称为有效养分或速效养分,这是农作物吸收的主体部分。,(3)缓效性养分:主要指某些矿物质易释放养分或被粘土矿物固定在晶层之间的养分(如 K+、NH4+被固定在粘土矿物晶层之中)它们是非交换性的,不易被其它同电荷离子所能交换出来。故其有效性较差。不过这部分养分离子也是有效养分的直接给源,其有效性介乎速效和迟效之间。 (4)难溶性养分:这部分养分存在于土壤矿物中

30、,不易释放,只有经长期的风化过程才可能释放出来,它们不能被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可作为作物养分的储备。 (5)有机态养分:这部分包括存在于土壤有机质中的养分和土壤微生物体中的养分。它们不能被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而需要经矿化后成为水溶性或交换性养分后才能被利用,它们与难溶性养分相比,释放显然要容易得多。,4.土壤有效养分,与作物营养与施肥关系最密切的是土壤中的有效养分。百余年来,人们总是在研究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有效养分的形态和数量。目前国内外常用化学方法对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养分进行分析测定,即设计一种或几种化学浸提剂将有效养分提取出来,再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测定,其含量用PPm或mg/100 克土来表示,这就是所说的“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土壤化学家把土壤有效养分分成若干等级: “极低”只能保证产量的50%以下的需要,施用肥料有极明显的效果; “中” 只能保证产量的75%的需要,使用肥料后肥效不稳定; “高” 可保证产量的95%以上的需要,施肥几乎无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