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皮肤肿瘤.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72970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1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章皮肤肿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20章皮肤肿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20章皮肤肿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20章皮肤肿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20章皮肤肿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0章皮肤肿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章皮肤肿瘤.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0章 皮肤肿瘤,学习目标,.说出色素痣的分类,简述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描述三种先天性血管瘤的临床表现、瘢痕疙瘩的治疗 .记住老年疣的临床表现。 4.简述基底细胞上皮瘤的临床分型及治疗原则,第1节 色素痣,色素痣又称痣细胞痣或黑素细胞痣,是黑素细胞的良性肿瘤,在人类中最常见,一、病因,色素痣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发育畸形所致。有关痣细胞的来源,目前存在二种学说。一是认为它们来自上皮细胞,系基底细胞的一种功能性变形,另一种学说则认为痣细胞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二、临床表现,(一)交界痣 以掌跖及外阴部最多见。常见于2岁以后,亦可出生即有。痣细胞位于表皮下与真皮交界处,皮损为约0.11.0

2、cm大小的浅褐色到暗褐色斑,表面平滑或稍隆起于皮肤,其上无毛发生长,少数可恶变。,(二)皮内痣 好发于头颈部,多见于成人,是最常见的色素痣。痣细胞位于真皮内,皮损形状不一,呈半球形隆起,有蒂或乳头瘤状,颜色褐色至深黑色不等,亦有无色素者,表面常有毛发,一般不发生恶变。,(三)混合痣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痣细胞同时存在于表皮和真皮,外观似交界痣,但大多略高出皮面,少数呈乳头状,颜色较深,呈黄褐或褐色,表面可有毛发。,三、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一般较易诊断,必要时可行组织病理检查。但有时需与雀斑、恶性黑色素瘤。,四、防治,一般不需治疗,对发生在磨擦部位的痣、交界痣、出现恶变征兆的痣应给予治

3、疗。依据情况酌情选用如下方法: 1.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适用于较小而浅表的交界痔,但诊断需有把握。 2.液氮冷冻治疗 适应证同上。 3.手术治疗 安全彻底,为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方法有病灶切除,扩大切除。切下标本送病理切片。有恶变者行根治性切除,其中位于四肢者行截肢术。,第2节 血管瘤,血管瘤是残余的中胚叶或血管细胞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儿和儿童。本节着重讨论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三种先天性皮肤血管瘤。,一、鲜红斑痣,(一)临床表现 又称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为先天性毛细血管增生所致。生后不久即出现,皮损多为淡红色或紫红色斑片,形状不规则,表面平滑,压之可退色,亦可呈结节

4、状或疣状增生。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皮损扩大,颜色加深。可分两型:中位型鲜红斑痣侧位型鲜红斑痣。,(二)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对于小面积的,可用激光治疗,亦可用放射性同位素32磷或90锶贴敷效果较好。,二、草莓状血管瘤,(一)临床表现 又称单纯性血管瘤或毛细血管瘤,为皮内毛细血管扩张增生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所致。常在生后12个月出现,皮损初为紫红或鲜红色粟米至绿豆大半球状丘疹,在36个月内逐渐增大,到12岁长到最大,表面呈桑椹状或柔软分叶状,形如草莓,边界清楚,压之不退色,以后开始退化,约90%的患儿在10岁之前可自然消退,消退后遗留瘢痕。,(二)治疗 本型血管瘤绝大多数可自行消退,因此可等待其自然消

5、退。对于生长迅速且易受外伤发生出血或位于重要器官附近如眼周、外阴部者,可采取X线放射、冷冻、激光、同位素32P或90Sr治疗。亦可口服皮质激素治疗。,三、海绵状血管瘤,(一)临床表现 海绵状血管瘤由真皮及皮下组织中静脉毛细血管扩张增生所致。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皮损为大小不等的红色、紫红色或深紫色半球状皮内或皮下结节,扁平隆起或分叶状,触之柔软似海绵,压之变平退色,去压后又复隆起及恢复原色。少数可自行消退,一般不会恶变。,(二)治疗 本型血管瘤治疗上基本同草莓状血管瘤,此外可选用硬化剂注射、手术治疗。,第3节 瘢痕疙瘩,瘢痕疙瘩为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又称“瘢痕瘤”,

6、是皮肤的良性肿瘤。它的发生多与遗传、种族及机体本身的特异性素质有关。,一、临床表现,多见于成人,本病好发于胸骨部,其次为肩胛、背部和四肢,常继发于皮肤感染、外伤和手术创口。皮损初期为粉红色坚实丘疹或斑丘疹,继而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瘢痕,蟹足样向四周扩张。表面光滑发亮,其上有毛细血管扩张或树枝状增生,但无毛发生长。病程经过缓慢,常持续存在,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痒痛。,二、治疗,可按具体情况,选用以下疗法: 1切除病灶后创面植皮再给予局部放射治疗。 2对于病程在半年之内的患者,应用X线或镭锭进行治疗。 3对于数目少、体积小的皮损,用确炎舒松及1%普鲁卡因各12ml作瘢痕疙瘩内注射 4局部外用疗法

7、 0.05%维甲酸霜外用;肤疾宁贴膏连续外贴。,第4节 老年疣,老年疣又称脂溢性角化病或基底细胞乳头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良性表皮疣状增生性肿瘤。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日晒、慢性炎症性刺激有关。部分患者有明显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临床表现,男女均可患病,主要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好发于皮脂溢出区,如颜面、胸背等处。常多发,少数单发。早期损害为正常肤色或浅褐色斑片,表面光滑,孤立散在分布。以后皮损缓慢增大、变厚,形成境界清楚的疣状或乳头瘤状损害,表面稍变粗糙,其上覆有薄层油腻性鳞屑,故又称脂溢性角化病。无自愈倾向,但极少恶变。组织病理学上分角化过度型、棘层肥厚型、腺样型(网状型)三

8、型,以角化过度型常见。,二、治疗,一般不需要治疗。对年龄小有碍美容或患者要求治疗时,可用5%氟尿嘧啶软膏或0.1%维A酸软膏外用,每日2次,可使皮损逐渐消退。此外尚可应用液氮冷冻或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较大的或疑有恶变者应手术切除送组织病理检查。,第5节 基底细胞上皮瘤,基底细胞上皮瘤又称基底细胞癌,是皮肤癌的一种,为皮肤表皮基底层或皮肤附属器发生的低度恶性肿瘤。浸润性生长,极少发生转移。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日光曝晒、过量放射线照射、接触焦油类物质、皮肤良性疾患和遗传因素等有关。,一、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暴露部位,特别是颜面部。皮损多单发,典型损害为具有珍珠样边缘的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性

9、斑块或结节,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以后逐渐扩大,出现糜烂、溃疡、结痂等,并侵蚀邻近骨组织。临床常分为以下几型:,(一)结节溃疡型 最常见,开始为有蜡样光泽的坚硬小结节,质硬,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以后缓慢增大,中央出现溃疡和结痂,绕以珍珠状向内卷曲的隆起边缘,也称侵蚀性溃疡。,(二)色素型 与结节溃疡型相似,结节较平而浅,表面有色素沉着,呈暗棕色或黑褐色,易误诊为恶性黑色素瘤。,(三)浅表型 多发于躯干,特别是背部和胸部,皮损为轻度浸润性鳞屑性红斑,境界清楚,边缘稍隆起,呈线样或堤样珍珠状边缘,表面可见浅表性小溃疡和结痂,并有少量鳞屑,愈后留有萎缩性瘢痕。类似银屑病或脂溢性皮炎,(四)限局性硬斑病

10、样型 罕见,表现为浅黄色蜡样光泽的硬性斑块,边缘不清,类似限局性硬皮病。一般表皮完整,后期可出现溃疡。,二、组织病理,瘤细胞团位于真皮内与表皮相连,由基底样细胞组成,细胞核大,卵圆形,胞质少,境界不清,但瘤细胞的大小、形态及染色质均一致,无间变。边缘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瘤细胞团周围有结缔组织增生并形成裂隙。,三、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诊断不难。,四、治疗,1手术疗法 适用于各期基底细胞上皮瘤。手术切除应包括肿瘤边缘12cm的正常组织,若有邻近骨组织侵蚀者,亦应予彻底切除。癌肿切除后,一般可作局部皮肤拉拢缝合,如创面过大过深则可采用皮瓣移植术,即时或作晚期修复和再造。切下组织需做病理检查。,2放射疗法 基底细胞上皮瘤对放射线十分敏感,尤其是早期癌肿放射治疗治愈率很高。但此疗法对硬斑病样型无效。 3物理疗法 只适用于瘤体极小、没有深部组织浸润者,有电灼、液氮冷冻、CO2激光等。 4腐蚀疗法 应用化学药物局部涂抹腐蚀肿瘤,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