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土壤基本性质及农业区土壤.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75098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7.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第二节土壤基本性质及农业区土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二章第二节土壤基本性质及农业区土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二章第二节土壤基本性质及农业区土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二章第二节土壤基本性质及农业区土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二章第二节土壤基本性质及农业区土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二节土壤基本性质及农业区土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第二节土壤基本性质及农业区土壤.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植物生长与土壤环境 第二节 土壤的基本性质,一、土壤孔隙性 二、土壤结构性 三、土壤耕性和物理机械性质 四、土壤化学性质,一、土壤孔隙性,(一)土壤密度和容重 土壤密度 单位体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单位是g/cm3或t/ m3。 土壤密度的大小取决于土壤固体部分的组成和重量,一般认为土壤密度的为2.65g/cm3。,土壤容重,1、概念:单位容积原状土壤的干重称为容重,单位g/cm3。 2、影响因素: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及土壤耕作状况 3、容重的应用 (1)反应土壤松紧状况和孔隙度大小 土壤容重大小与土壤孔隙度的关系、及其对土壤肥力中水气运动的影响。容重越大,土壤越紧实,孔隙

2、占土壤体积的比例也就越小,反之土壤越疏松,孔隙体积的比例越大。 (2)对土壤质量及土壤的一些成分进行计算: A. 例1hm2耕层20 cm深的土层,其容重为1.25g/cm3则耕层土壤干重: 10000*0.2*1.25=2500t,(二)土壤孔隙度,1、概念土粒与土粒之间 的孔隙称为土壤孔隙在自然状态下,一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总容积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数。 2、土壤孔隙度的计算 土壤孔隙度=(1 - 容重/密度)100% 例:某土壤耕层容重为1.33g/cm3,土壤密度为 2.65g/cm3 ,则该土壤总孔隙度为 总孔隙度=(1 -1.33/2.65)100% = 50%,(一)土壤孔隙类型

3、及其性质,土壤孔隙直径指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称为当量孔径。 d=3/s (d,当量孔径mm,s,土壤水所承受的吸力kPa) 1、通气孔隙 当量直径0.02mm的土壤孔隙,其作用是通气透水。 2、毛管孔隙 当量直径在0.020.002mm之间的土壤孔隙,其作用是保水蓄水,也是旱作土壤中的主要的贮水部位。 3、非活性孔隙(无效孔隙) 当量直径0.002mm的土壤孔隙,二、土壤结构性,(一)土壤结构类型和特征 块状结构 核状结构 柱状结构和棱柱状结构 片状结构 团粒结构(近似球形且大小在0.25-10mm 之间的土壤结构),(二)土壤结构与肥力的关系,团粒结构主要特点和肥力特征: (一)具

4、有良好的孔隙性质 团粒结构体之间主要为通气孔隙,起到通气透水的作用;而结构体内部以毛管孔隙为主,无效孔隙的比例较低,且总孔隙度较高。 (二)良好的土壤水气状况 团粒之间的通气孔隙主要起通气透水作用,团粒结构内部的毛管孔隙主要起保水和供水性能,较好地解决了水气矛盾,因此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其通透性和保蓄性比例适当,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作物的生长。 (三)养分供应和贮藏比例适当 团粒结构之间的通气孔隙中,好气微生物活跃,有机质矿化作用强,养分转化快;团粒结构内部相对而言的嫌气环境,有利于腐殖质的积累和团粒结构的稳定。,三、土壤耕性,(一)土壤耕性的概念:指土壤的耕作难易程度、耕作质量的优劣、适

5、耕期的长短等性能。 (二)土壤物理机械性 1、土壤黏结性土壤颗粒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质 2、土壤黏着性土壤颗粒粘附于外物上的性能 3、土壤可塑性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被外力塑造成各种形状,当外力消失和土壤干燥后,仍能维持塑造形状的性能 4、土壤胀缩性土壤在其含水量发生变化时体积的变化,四、土壤胶体,(一)土壤胶体的概念 土壤学中通常把直径在11000nm的土壤颗粒称为土壤胶体颗粒。 (二)土壤胶体的种类 1、无机胶体 2. 有机胶体 3. 有机-无机复合胶体,(三)土壤胶体的特性,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 带电性(作用、类型) 分散性和凝聚性,五、土壤酸碱性,(一)土壤酸性的产生: 1、碳酸和有

6、机酸的解离: 2、无机酸的作用; 3、土壤胶体吸附的铝和氢离子 (二)土壤酸度的类型 1、活性酸度:土壤溶液中H+的浓度 2、潜性酸度被土壤胶粒吸附的H+ 和Al3+所引起的酸度 (1)交换性酸度:用中性盐能代换到土壤溶液中的潜性酸度 (2)水解性酸度:用弱酸强碱盐能将其代换到土壤溶液中的潜性酸度),(三)土壤碱性物质的产生 (1)土壤中碱性盐的水解; (2)土壤交换性钠的水解; (3)硫酸钠的还原,(四)土壤酸碱性与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关系,1、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对养分形态的影响、不同形态养分的溶解度和有效性 2、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主要对土粒的分散性和凝聚性的影响、从而导致土壤结构

7、的破坏 3、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不同作物对土壤酸碱性的适应性 4、土壤酸碱性的改良与利用 (1)因土选种适宜的作物 (2)酸碱性不适土壤的化学改良: 过酸加碱(石灰、生石灰、熟石灰) 过碱加酸(石膏、明矾、硫磺等),第四节 中国主要农业区土壤,一、主要农业区土壤类型及特点 二、土壤培肥 (一)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 1、土体构造好良 2、养分适量协调 3、物理性质好,(二)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 1、增肥改土 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3、合理轮作 4、应用土壤改良剂,第四节 中国主要农业区土壤,红壤,景观图 剖面图,砖红壤,景观图 剖面图,黄壤,景观图 剖面图,灰潮土,景观图 剖面图,黄棕壤,景观图 剖面

8、图,褐土,景观图 剖面图,黑土,景观图 剖面图,黑钙土,黑钙土,栗钙土,景观图 剖面图,灰钙土,景观图 剖面图,黑垆土,景观图 剖面图,黑垆土,景观图 剖面图,灌淤土,滨海盐土,景观图 剖面图,干旱盐土,景观图 剖面图,紫色土,景观图 剖面图,景观图 剖面图,石灰土,水稻土,景观图 剖面图,高产肥沃土壤培肥,1、增施有机肥 科学施肥,2、合理灌排,3.合理轮作 用养结合,4.深耕改土 加速土壤熟化,5.防止土壤侵蚀 保护土壤资源,低产土壤的改良和利用,(一)旱坡低产土壤的改良和利用 1.植树造林根本措施,2.种植绿肥牧草,3.坡面工程措施,4.推广有机旱作种植技术 如:免耕、 秸秆覆田等。 5.发展灌溉 农业、选育抗 旱新品种,(二)地产水稻田土壤的利用与改良 1.水利措施:修山塘、水库等 ,挖排灌渠道、淡水冲盐水等。 2.施肥改土 3.耕作改良 4.合理轮作:水旱轮作(早稻晚稻油菜),(三)盐碱土的改良利用 1.水利措施:排水、洗盐 2.生物工程:种植绿肥牧草、植树 3.化学措施:施用化学物质 4.耕作培肥措施,(四)风沙土的利用改良 植物固沙 工程治沙 耕作培肥,三、设施环境下土壤的培育,设施农业土壤(保护地土壤):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地膜覆盖条件下的土壤。 1、施足有机底肥 2、整地起垄 3、实时覆膜 4、膜下适量浇水 5、控制化肥施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