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75723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套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肠套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肠套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肠套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肠套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套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套叠.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肠 套 叠,主讲:,目 录,流行病学资料、疾病概述,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疾病预防,肠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成人肠套叠发病率很低, 文献报道仅占全部肠梗阻病例的1 6 , 占全部肠套叠病例的5 一 2 6 4 ,且多为继发, 临床表现不典型。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逆性套叠较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流行病学资料,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概述,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肠套叠发生于无病理变化的肠管,多发生于小儿。 上呼

2、吸道或胃肠道感染 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肠套叠,常合并肠系膜淋巴结的肿大,也可能影响肠管的正常蠕动而致肠套叠。成人的肠套叠多发生在有病变的肠管,如良性或恶性肿瘤、息肉、结核、粘连以及梅克尔氏憩室,可影响肠管的正常蠕动,成为肠套叠的诱发因素。有时肠蛔虫症、痉挛性肠梗阻也是发病因素。 腺病毒感染与发病有关,在感染时回肠远端呈较显著的肥大和肿胀而作为套叠的起点。少数小儿的肠套叠有明显的机械因素,如梅克尔氏憩室、息肉、肿瘤、肠壁血肿(如过敏性紫癜)等作为诱因而成为套叠起点。,根据套叠的部分可以分 为空肠套空肠、空肠套回肠、回肠套回肠、回肠套盲肠、回肠套结肠、结肠套结肠(偶见乙状结肠套入直肠)等,其中

3、以回肠套盲肠,即回盲型最常见;小肠套小肠即小肠型较少见;结肠套结肠或称结肠型很少见。空肠上端逆行套入胃内,更为罕见。被套入的肠段进入鞘部后,其顶点可继续沿肠管推进,肠系膜也被牵入,肠系膜血管受压迫,造成局部循环障碍,逐渐发生肠管水肿,肠腔阻塞,套入的肠段被绞窄而坏死,鞘部则扩张呈缺血性坏死,甚至穿孔而导致腹膜炎。,病理生理,肠套叠多为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腔内,依据其套入部位不同分为:,回盲型:回盲瓣是肠套叠头部,带领回肠末端进入升结肠,盲肠、阑尾也随着翻入结肠内,此型最常见,约占总数的50%60%;,回结型:回肠从具回盲瓣几厘米处起,套入回肠最末端,穿过回盲瓣进入结肠,约占30%;,回结型:回肠

4、先套入远端回肠内,然后整个再套入结肠内约占10%;,病理生理,肠套叠多为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腔内,依据其套入部位不同分为:,小肠型:小肠套入小肠,少见;,结肠型:结肠套入结肠,少见;,回结型:回肠先套入远端回肠内,然后整个再套入结肠内约占10%;,临 床 表 现,急性肠套叠,慢性肠套叠,急性肠套叠,临床表现,腹 痛,腹痛,为早期出现的症状,其特点是平素健康的婴儿,无任何诱因而 突然发生剧烈的有规律的阵发性腹痛。患儿表现阵发性哭闹不安、屈腿、面色苍白。每次发作约1020分钟,以后安静入睡,或玩耍如常,约数十分钟后又突然发作,其症状如前。如此反复多次,患儿精神渐差、疲乏不堪、面色苍白。这种有规律的阵

5、发性腹痛,是由于较强的肠蠕动波把套入的肠管向前推进,牵拉肠系膜,同时套叠鞘部发生强烈收缩所引起。个别较小的病儿无剧烈哭闹,仅表现为阵阵不安和面色苍白,随后进入休克状态,需特别警惕,呕 吐,腹痛,起病不久即出现反射性呕吐。这是由于肠系膜被牵拉所致,呕吐物为奶块或食物,以后即有胆汁甚至可为粪便样物,是肠梗阻严重的表现。,血便,腹痛,多于病后612小时出现,是本病特征之一,常为暗红色果酱样便,亦可为新鲜血便或血水,一般无臭味,当疑为本病而尚无便血时可作直肠指检,如指检染血则有同样诊断意义。出现便血原因是套入部肠壁血循环障碍,致使粘膜渗血与肠粘液混合在一起的结果。,腹部肿块,腹痛,是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

6、腹部体征,肿块的部位依套入点和套入程度而定,一般多在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位置。在病程早期,肿块多位于右上腹部,呈腊肠样,光滑而不太硬,略带弹性,可稍活动,有压痛。以后随套叠的进展,肿块可沿结肠移至左腹部,严重时可套入直肠内,直肠指检可触及子宫颈样肿物。,全身症状,腹痛,发病早期病儿全身情况尚好,体温正常,仅有面色苍白,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或拒食。随发病时间延长,一般情况逐渐严重,表现精神萎靡、嗜睡、脱水、发热、腹胀,甚至休克或腹膜炎征象。,慢性肠套叠,临床表现,患儿年龄愈大,发病过程愈缓慢。注意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痛时上腹或脐周可触及肿块,不痛时腹部平坦柔软无包块,病程有时长达十余日。由于年长

7、儿肠腔较阔可无梗阻现象,肠管亦不易坏死。呕吐少见,便血发生也较晚。,辅助检查,X线,X线,婴幼儿有典型症状者一般诊断不困难。临床上有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及肿块四者存在即可确诊。对只有阵发性腹痛和呕吐的肠套叠早期,尚未出现血便,或晚期由于腹胀明显触不清肿块的病例,应做直肠指检,并进行空气或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及时作出正确诊断。结肠注气或钡剂X线检查是一种简便安全而可靠的诊断方法,不但可以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同时也是较好的治疗措施。,B超,鉴别诊断,过敏性紫癜,蛔虫性肠梗阻,细菌性痢疾,急性坏死性肠炎,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年长儿,多数有新鲜的出血性皮疹,伴有关节痛,有时伴有血尿。血便多呈暗红色,腹部

8、触不到肿块,这些症状有助于与肠套叠鉴别,有时本病可并发肠套叠,应引起注意,必要时应作X线检查。,蛔虫性肠梗阻,多见于较大儿童,可有阵发性腹痛、呕吐,在腹部可触及蛔虫团,颇似腊肠样肿块,但其表面常呈条索状,一般无血便。发病不如肠套叠急骤,多有排蛔虫或不当驱虫史。,急性快死性肠炎,可表现为腹痛、呕吐和血便,但该病多有腹泻史,早期即可表现为腹胀、高热和频吐,大便频繁,呈洗肉水样,量较多,具有特殊腥臭味,全身情况恶化快,常表现严重脱水、皮肤花纹等休克症状。,细菌性痢疾,亦多见于婴幼儿,起病急,有阵发性腹痛、血便等,可能与肠套叠混淆。但痢疾排便次数多,含有大量粘液和脓血便,有里急后重,早期即有发热,腹痛

9、不如肠套叠剧烈而有规律,腹部也触不到肿块。粪便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鉴别常无困难,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细菌性痢疾的基础上,因肠蠕动紊乱,也可并发肠套叠。,治疗方法,Text,Text,非手术疗法,方法:灌肠疗法治疗 一般采用空气或钡剂灌肠,适应症:全身 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无明显腹胀者,治疗方法,Text,Text,非手术疗法,注意:为了提高灌肠复位的疗效,有时可事先给阿托品或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等镇静剂,使患儿安睡。已有脱水者应先输液改善一般情况后,再行灌肠。,空气灌肠气体压力可为8.012.OkPa,(6090mmHg),注入空气时,可轻柔按摩腹部或者改变体位以利于套叠复

10、位。复位时可见套叠顶端逐渐向结肠近端退缩。直至看到空气突然进入回肠末端,即表示已复位,此时拔出肛管即见患儿排出大量臭气,腹部肿块消失,患儿一般情况好转。复位后口服0.51.0g碳末,68小时后可由粪便排出碳末,即表示复位完全成功。,空气灌肠,钡剂灌肠,凡复位标志不清,肿物虽消而小肠内充气不显著者,须辅以钡剂灌肠观察,钡剂灌肠水压复位法一般可将装有20%钡剂水溶液的吊瓶提高到离病儿水平体位7080cm的高度注入钡剂。在X线透视下确定诊断后,再将吊瓶提至80100cm处,使套叠慢慢复位。,治疗方法,Text,手术疗法,方法:手术 术前应作好准备包括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抗生素退热及输血等。手术时根

11、据患儿当时情况及病理变化行套叠复位,肠切除吻合,肠造瘘等,套叠很紧的病例,不能强力复位,以免引起浆膜撕破,鞘部有白色斑块疑有肠坏死的病例应行肠切除吻合术,避免术后发生破裂穿孔。,适应症: 晚期病情比较严重,不适合作灌肠复位的病例,或已经灌肠未能复位的病例,疑有小肠套叠者;以及复位达3次以上者,疾病预防,1、应避免腹泻,尤其是秋季腹泻,家长应高度警惕此病的发生。 2、平时要注意科学喂养,不要过饥过饱、随意更换食品,添加辅助食品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 3、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的不良因素。,疾病预防,4、如果一个健康的婴幼儿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大便带血,精神不振时,应想到是否有可能会得肠套叠,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5、临床上三个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和果酱般血便。 6、当肠道前后相套,造成部分阻塞时,婴儿就开始产生阵发性腹部绞痛,显得躁动不安、双腿屈曲、阵发性啼哭,并常合并呕吐,当阵发性疼痛过后,婴儿显得倦怠、苍白及出冷汗。,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