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国门文化带建设工作方案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管理办法以及市区迎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工作方案精神,为推进我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实践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效能,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五个更大”重要要求以及视察“4.27”重要讲话和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党和国家对周边国家外交工作大局和“十四五”时期文化工作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2、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文化睦邻为工作目标,奋力推进国门文化带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固边兴边强边和睦邻安邻富邻的作用,为加快建设现代临港工业城市,建成西部县域经济强区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提供丰润文化滋养和有力文化支撑。二、工作原则坚持服务大局原则。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强国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固边兴边强边,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强化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主导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坚持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形成全社会合力办文化的良好局面。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公共文化服务的差异
3、性和发展走势,做好顶层设计,因势利导,分类施策,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统筹资源整合开发和优化配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发展更加科学高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强化民生意识和服务意识,以便民、利民、惠民、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三、目标任务通过实施“爱国固边,文化睦邻”工程,努力构建形成具有区特色的国门文化带,进一步改善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及服务水平,在基本满足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同时,紧密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以项目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力争达到丰富边民生活、活跃边境文化以及通过公共文化
4、服务体系的提升来展示中国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辐射力、传播力,促进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让中越边民受惠。四、建设内容(一)国门文化铸魂爱国工程依托“千里滨海红”特色党建带和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文化活动,加强铸魂爱国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程,依托全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中越边境非遗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设施平台建立一批“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保护+民族团结进步”三位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传承基地,依托全区公共广场设施建立打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同心文化广场。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文
5、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区教科局、区民宗局、团区委、各镇(街道)。任务分工: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和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区教科局、团区委负责依托“千里滨海红”特色党建带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文化活动,建立一批“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保护+民族团结进步”三位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传承基地,区民宗局负责同心文化广场项目建设;各镇(街道)配合完成本辖区项目建设。完成时限:2023年10月底前完成工程类项目建设并组织开展相当数量的活动,活动类项目需长期开展。(二)艺术点亮国门工程开展艺术乡建,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乡村文化服务+乡村人才发展+乡村文化振兴”新格局
6、把乡村变为艺术空间,激活乡村文化资源。实施“国门艺术播种计划”专家志愿者服务边境乡村行动,组织文艺专家和其他文艺专家志愿者到边境抵边村(社区)开展艺术培训教学活动。实施“国门文艺轻骑兵”巡边海行动,由区文化馆组织志愿服务团队到边境抵边村(社区)开展送戏下乡、流动展览活动。实施文艺人才培养工程,通过与非遗传承人、文艺培训机构合作的方式,建立打造一批专门培养文艺人才的“国门艺术之家”。举办全区村(社区)级文化专管员培训班,提高文化专管员文艺素养和文艺业务工作水平。实施“艺术点亮乡村”工程,将工程项目纳入乡村振兴工作范畴,利用企业闲置厂房楼宇以及其他适用场所,在边境沿海一线乡村计划建设打造一批民间
7、文化艺术展示空间。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各镇(街道)。任务分工: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负责组织举办全区村(社区)级文化专管员培训班,指导区文化馆工作开展;各镇(街道)负责配合完成本辖区项目建设。完成时限:2023年10月底前完成工程类项目建设并组织开展相当数量的活动,活动类项目需长期开展。(三)书香沁润国门工程实施书香便民惠民工程,选取有条件的行政村自然屯建立农家读书角和阅读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重点举办区图书馆“423日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各镇(街道)任务分工:区委宣传部负责农家读书角项目建设;区文化广
8、电体育和旅游局负责指导区图书馆工作开展;各镇(街道)负责配合完成辖区内项目建设和活动组织。完成时限:2023年10月底前完成农家读书角和阅读角建设,并组织开展相当数量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农家读书角和阅读角项目建设以及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需长期坚持。(四)文体惠民睦邻工程依托现有文体设施,引导、鼓励和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比赛、山歌对唱、节庆互动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举办各类培训班,夯实群众文艺基础,持续打造“欢乐海洋”、“节庆文化”等常态化文化品牌,促进文化惠民文化睦邻。配合市级重点举办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自行车(公路)赛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与“海丝”沿线东盟国家海洋文化交流,配合市级举办中国-东
9、盟马拉松、北部湾开海节、海上国际龙舟赛等赛事活动。责任单位: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各镇(街道)。任务分工: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配合市级举办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自行车(公路)赛等活动、中国-东盟马拉松等赛事活动。各镇(街道)负责配合完成辖区活动工作。完成时限:2023年10月底前组织开展相当数量的活动,并长期坚持。(五)国门新型文化阵地建设工程通过社会化合作方式,建立一批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且配套相应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重点配合市打造中国一东盟书画院、务集团“北港故里”历史文化中心新型文化阵地。责任单位: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白沙万街道办事处、务集团有限公司。任务分
10、工: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负责指导项目建设;白沙万街道办事处负责配合辖区项目建设;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北港故里”历史文化中心的维护、运营。完成时限:2023年10月底前完成重点新型文化阵地建设,新型文化阵地建设工作需长期坚持。(六)国门文化旅游融合工程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建立文旅一体服务阵地,构建边海文旅融合示范带。在山新村、筋山古渔村、大龙口休闲山庄拓展实施一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按“十个一”的标准打造一批文化和旅游服务中心。同时,将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延伸到旅游景区,在全区的旅游景区选取有条件的旅游服务中心实施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项目,按
11、照文化和旅游服务中心“十个一”标准赋予旅游服务中心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推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旅游产业发展融合,打造国门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线路优化串联公共文化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景区景点等多个活动点,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突显区“边海山”特色和红色文化内涵。责任单位: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各镇(街)。任务分工: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负责项目建设,各镇(街)配合完成辖区项目建设。完成时限:2023年10月底前完成。五、组织领导为加强工作领导统筹,确保国门文化带建设顺利推进,特成立区国门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人员构成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12、负责国门文化带建设具体事务,卢少丽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六、实施步骤(一)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4月一6月)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拟定市区国门文化带建设实施方案并报区人民政府审定印发,明确国门文化带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具体建设内容、工作措施、阶段任务、完成时间和具体责任人,落实建设资金,并将工作细化方案报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备案。(二)全面建设阶段(2023年6月TO月)各级各有关部门根据有关国门文化带建设的标准要求和具体工作细化方案,全面启动国门文化带项目建设,以高标准严要求加快推进国门文化带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目标任务。(三)总结验收阶段(2
13、023年11月)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工作开展基础上,收集整理工作台账,全面梳理各个环节工作,系统提炼具体做法、工作成效、亮点经验等内容,形成国门文化带建设工作书面总结并提交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汇总。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牵头组建验收检查组对国门文化带建设内容项目逐一进行验收检查,并对验收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七、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国门文化带建设纳入工作计划,列为工作重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领导机制,统筹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抓出效果。(二)协同配合,齐抓共建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共同负责、齐抓共建。各级各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明确任务,
14、发挥优势,制定措施,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凝聚工作合力。各部门要强化组织协调功能、在国门文化带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发动群众齐创共建。(三)深入基层,分类指导国门文化带建设要根据边境基层各地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对工作基础和硬件设施较好的镇(街道)、村(社区)重点抓巩固提高,培养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工作基础薄弱和硬件设施配套不齐全的镇(街道)、村(社区),重点强化管理,改善条件,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效能。(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和各类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国门文化带建设的意义,形成“报纸有文字、电视有图像、电台有声音、网络有信息”的立体态势。及时总结、宣传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导向作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五)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的意愿,尊重群众的创造,精心设计群众认可、乐于参与、易见实效的活动载体,使国门文化带建设活动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