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dl3门电路.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77399 上传时间:2019-06-17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zdl3门电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szdl3门电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szdl3门电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szdl3门电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szdl3门电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zdl3门电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zdl3门电路.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门电路,概述 分立元件门电路 TTL门电路 MOS门电路 TTL门电路与CMOS门电路 小结,3.1 概述,门电路实现基本逻辑关系的电子电路 主要构成 逻辑门电路的性能和特点逻辑特性、电气特性 本章讨论: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3.2 分立元件门电路,分立元件的开关特性: * 理想开关特性: 开关K断开时,开关两端的电压为外部电压,通过开关的电流为0,开关等效电阻为。开关闭合时,开关两端电压为0,开关等效电阻为0 * 二极管开关特性 * 三极管开关特性 * MOS管开关特性 * 正负逻辑及其它 分立元件门电路 * 二极管与门 * 二极管或门 * 三极管反相器 * DTL门电路,3

2、.2.1 二极管开关特性,二极管 *二极管符号,图a (加正向电压),图b (加反向电压),结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二极管加正向电压和伏安特性曲线及等效电路 如图a所示:若VCCV0,二极管导通,二极管导通电压VD=0.7V 硅管 (VD=0.2V 锗管),* 二极管加反向电压 如图b所示:若VCC0V 二极管截止 i=0,二极管开关特性等效电路,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与等效电路 三种等效电路: (a)-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和正向电阻不能忽略 (b)-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不能忽略和正向电阻忽略 (c)-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和正向电阻都忽略,3.5.1 三极管开关特性,三极管电

3、路结构与符号(NPN型 和 PNP型),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三极管的三个工作状态:截止状态、放大状态和饱和状态 分析,结论: 在数字电路中三极管作为开关元件主要工作在 饱和状态(“开”态)和截止状态(“关”态),当Vi= ViL( V BE)时,T截止 VO = VCC 当Vi= ViH时(且iB iBS),T饱和导通 VO = VCES0.2V,集电极c,发射极e,基极b,一、双极型三极管的结构 管芯 + 三个引出电极 + 外壳,基区薄 低掺杂,发射区高掺杂,集电区低掺杂,* 三极管电路结构,*双极型三极管的结构,管芯 + 三个引出电极 + 外壳,*双极型三极管工作状态分析 1. 三极管基本开

4、关电路,只要参数合理: VI=VIL时,T截止,VO=VOH VI=VIH时,T导通,VO=VOL,三极管工作状态分析,2. 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截止状态,*截止状态: 当输入电压Vi较小时, VBE 0.7 V,T截止 iB 、iE、iC0,VRC =0 ; 输出电压VCE VCC,等效电路,三极管工作状态分析,2. 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放大状态,* 放大状态: 当输入电压Vi 上升(0.7V),T导通, 有: iC= iB 、 iE = iC + iB , 在放大状态下( iB iBS),输出电压VCE = VCC - iC RC,等效电路,三极管工作状态分析,2.三极管的工作状态-饱和状态,

5、*饱和状态: 随着输入电压Vi继续上升, iB 、iE 、iC 增加, V CE = V CC i C RC 减小,三极管集电极正偏。 i B i BS,输出电压V CE = V CES ( 0.3V 硅管),等效电路,3.、三极管的开关等效电路,截止状态,饱和导通状态,3.3.1 MOS管开关特性,MOS管结构图及逻辑符号,NMOS管工作原理分析 MOS管工作在截止与导通状态,结论: VGS V (thN) 时,NMOS管截止,ROFF 很大 VGS V (thN) 时,NMOS管导通,RON 较小 ( V (thN) NMOS开启电压或阈值电压) MOS管的四种类型,* MOS管结构图,*

6、 MOS管的结构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S (Source):源极 G (Gate):栅极 D (Drain):漏极 B (Substrate):衬底,金属层,氧化物层,半导体层,PN结,NMOS管,PMOS管,NMOS管工作原理,NMOS管的工作原理,*NMOS管的基本开关电路,分析 1.在栅_源极间加正向电压VGS ,衬底感应出电子,当VGS较小时,感应的电子被衬底空穴中和, iDS =0( iDS :漏_源极电流)。 称高阻区(截止区),NMOS管的基本开关电路,NMOS管的基本开关电路,OFF ,截止状态 ON,导通状态,* MOS管的四种类型,增强型 耗尽型,大量正离子,

7、导电沟道,正负逻辑及其它,数字电路中的高电平与低电平 数字电路中的正负逻辑问题,*正负逻辑的定义: 设定: 低电平(VL)为0,高电平(VH)为1 正逻辑 低电平(VL)为1,高电平(VH) 为0 负逻辑 *正负逻辑的描述:,电路中能区分高、低电平既可使门电路导通或截止。 一般地,其取值有允许的范围由电路特性决定。,正负逻辑及其它,*正负逻辑的描述: 正与逻辑 *真值表: *真值表: *表达式: *表达式: *逻辑图 *逻辑图,负或逻辑,负逻辑,3.2.2 二极管与门,二极管与门能实现与逻辑功能的电路称为与门 二极管与门电路 分析 逻辑真值表、逻辑符号与表达式,二极管与门_原理分析,二极管与门

8、电路 分析:设输入高电平为3V,输入低电平为0V。VCC=5V,*当VA、VB =0V ,二极管DA、DB均导通,VY =VA +VDA =0+0.7=0.7V,*当VA =3V、VB =0V ,二极管DB导通,VY =VB +VDB =0+0.7=0.7V 结论:实现与关系,*当VA =0V、VB =3V ,二极管DA导通,VY =VA +VDA =0+0.7=0.7V,*当VA、VB =3V ,二极管DA、DB均导通,VY =VA +VDA =3+0.7=3.7V,3.2.3 二极管或门,二极管或门能实现或逻辑功能的电路称为或门 二极管或门电路 分析 逻辑真值表、逻辑符号与表达式,二极管或

9、门_原理分析,二极管或门电路 分析:设输入高电平为3V,输入低电平为0V,*当VA、VB =0V ,二极管DA、DB均截止,VY =0V,*当VA =3V、VB =0V ,二极管DA导通,VY =VA -VDA =3-0.7=2.3V 结论:实现或关系,*当VA =0V、VB =3V ,二极管DB导通,VY =VB -VDB =3-0.7=2.3V,*当VA、VB =3V ,二极管DA、DB均导通,VY =VA -VDA =3-0.7=2.3V,三极管反相器,三极管反相器能实现非逻辑功能的电路称为非门, 亦称反相器 非门电路 分析 三极管反相器之2 逻辑真值表、逻辑表达式和逻辑符号,三极管反相

10、器_原理分析,非门电路 分析,* 输入电压为低电平Vi=ViL=0.3V,* 输入电压为高电平Vi=ViH=3.2V,教材P114 图3.5.7,三极管反相器_之2,三极管反相器之2 非门电路如图: 分析: 输出端加入: VQ、D 功能:使输出高电平钳位在:VY= VD + VQ,DTL门电路,DTL与非门 电路图: 二极管与门+三极管反相器 实现逻辑功能: 实现与非功能,DTL或非门 电路图: 二极管或门+三极管反相器 实现逻辑功能: 实现或非功能,3.5 TTL门电路,TTL反相器及电气特性 其他的TTL门电路 特殊的TTL门电路 TTL门电路的改进 其他双极型门电路,3.5.2 TTL反

11、相器,TTL反相器 TTL反相器的电气特性 *传输特性 *输入特性 *输入负载特性 *输出特性 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 例题(A) 例题(B),TTL反相器_电路结构,TTL反相器的结构 TTL反相器的工作原理 结论:实现非功能,T4、D2、T5、R4为输出级,T2、R2、R3为中间级 (倒相级),T1、R1构成输入级,TTL反相器的工作原理,TTL反相器的工作原理,当输入为高电平Vi= ViH时,T1倒置、T2导通、T5为深度饱和状态,,当输入为低电平Vi= ViL,T1导通、T2截止、T5截止,输出通路由T4、D2构成,ViL,ViH,viL,ViH,VO=3.6V,VO=0.2V,TTL

12、反相器的传输特性,电压传输特性 阈值电压:VTH= 1.4V,典型参数:* 输入低电平的最大值ViL(max) 0.8V - (又称关门电压VOFF :确保输出为高电平的输入信号) * 输入高电平的最小值ViH(min) 2.0V - (又称开门电压VON :确保输出为低电平的输入信号),阈值电压: V TH 1.4 V,T2、T5截止,T4、D2导通,T2放大导通、T5截止T4、D2导通,T2、T5导通,T4、D2截止,T2、T5饱和导通,T4、D2截止,TTL反相器的静态输入特性,静态输入特性,TTL反相器的输入负载特性,输入负载特性,输入负载R 当Ri ROFF关门电阻 相当于Vi =

13、ViL 当Ri RON 开门电阻 相当于Vi = ViH,(一般有 ROFF = 0.8K ,RON = 2K ),RON,TTL反相器的输出特性,输出为低电平VOL:,输出为高电平VOH:,有电流IL从T5流入门, 称: 灌电流负载,有电流IL从T3、T4流出门, 称: 拉电流负载,IOL 灌电流负载能力,IOH 拉电流负载能力,当IL IOL 可保证 VO = VOL 当IL IOL VO 上升,当IL IOH 可保证 VO = VOH 当IL IOH VO 下降,TTL反相器的动态特性,反相器平均传输延迟时间tPd,三极管动态开关特性,输出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的传输延迟时间tPLH,TTL

14、反相器的动态特性,反相器平均传输延迟时间tPd,输出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的传输延迟时间tPHL,TTL反相器_举例(A),例1: CMOS电路如图所示, V DD分别为5V、10V, V 为3.5V,求 VO1? VO2? VO3? 例2: 已知TTL电路如图所示,其参数: VTH=1.4V, ROFF=0.8K, RON=3K, 求 VO1? VO2? VO3?,TTL反相器_举例,例3: 计算G可带多少个相同的门电路。已知门电路参数:IOH/IOL=-1.0mA /20mA,IIH/IIL=50uA /-1.43mA。求G的扇出系数N。,解: (1) 当G1输出高电平V0=VOH,(3) N

15、= NH、NL(min),(2) 当G1输出低电平V0=VOL,其它,VO=VOH,VO=VOL,Vi=ViH,Vi=ViL,=IOH,=IOL,驱动门,负载门,TTL反相器_举例2,例4:如图中所示电路,要保证Y=(A+B ) ,若在VO与VCC之间接R1 ,R1取何值? 若在V0与地之间接R2 ,R2 取何值? 例5: TTL门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其参数:VOH/VOL=3.6V/0.3V, IOH/IOL=-0.1mA/20mA,R C=1K,VC =10V,=40。 要实现P =(AB ) 、Y=P =(AB ) 。试确定RB的取值范围。,3.5.5 其他类型的TTL门电路,TTL门电路

16、 集成TTL门电路有: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 与或非门、异或门、同或门 TTL与非门 TTL或非门 TTL与或非门 TTL异或门 逻辑符号、逻辑功能、电气特性 逻辑符号、逻辑功能与前介绍同 电气特性参考TTL反相器 常用的TTL集成门电路器件 (详见教材叙述及相关手册查询),3.5.5 其他类型的TTL门电路,TTL与非门,TTL与非门的结构,TTL与非门的改进与特点: T1 多发射极三极管,构成与输入 T3、T4 达林顿结构减低输出阻值 T3、T4、T5 推拉式输出提高输出驱动能力,实现与非逻辑功能,TTL或非门,TTL或非门的结构,分析: T1、R1 ;T1 、R1 为相同结构

17、 T2、T2并接发射极T5,集电极接R2 构成中间级 T2、T2 任一导通,T5导通,结论:实现或非功能,TTL与或非门,TTL与或非门的结构,T1实现与关系(AB) T1实现与关系(CD),T2、T2 构成或非关系与或非关系,结论:实现与或非功能,TTL异或门,TTL异或门的电路结构 (P130 图3.5.31) 特点: T1构成: T2、T3、T4、T5构成: T6、T7为: 逻辑表达式: 结论:实现异或功能,Y1,Y2,3.5.5 特殊的TTL门电路,集电极开路门电路(OC门) 三态门(TS门),3.5.5 特殊的TTL门电路,集电极开路门电路OC门,电路结构和逻辑符号,正确使用:需外接

18、电阻及外接电源 实现逻辑功能:“线与”,外接负载电阻RL的计算,集电极开路门电路OC门(计算RL),外接负载电阻RL的计算,(计算RL (max),(计算RL (min),集电极开路门电路OC门(计算RL(max),外接负载电阻RL的计算,集电极开路门电路OC门(计算RL(min),外接负载电阻RL的计算,三态门,电路 典型应用,逻辑符号,逻辑功能,三态门典型应用,实现总线传输,实现双向传输,*在任何时候,n个三态门仅允 许其中一个门控制端有效,其 他门处于高阻态,被选择有效 的门将数据送上总线。,*当EN=1时,数据送入总线 当EN=0时,数据由总线送出,3.5.6 TTL集成电路及改进,高

19、速系列 电路特点:输出级采用复合管(减小输出电阻Ro)、减少 各电阻值 优点: 提高开关速度 有源泄放电路 电路特点:增加T6通路,为T5基极回路提供低阻泄放回路 优点:提高开关速度、提高抗干扰能力 抗饱和电路 电路特点:改用抗饱和三极管、带肖特基二极管钳位的 三极管 优点: 提高开关速度,一、高速系列74H/54H (High-Speed TTL) 电路的改进 (1) 输出级采用复合管(减小输出电阻Ro) (2) 减少各电阻值 2. 性能特点,3.5.6 TTL电路的改进系列,二、肖特基系列74S/54S(Schottky TTL),1. 电路改进 采用抗饱和三极管 用有源泄放电路代替74H

20、系列中的R3 减小电阻值,三、低功耗肖特基系列 74LS/54LS (Low-Power Schottky TTL) 四、74AS,74ALS (Advanced Low-Power Schottky TTL),2. 性能特点 速度进一步提高,电压传输特性没有线性区,功耗增大,3.6 其他双极型门电路,DTL: 输入为二极管门电路,速度低,已经不用 HTL: 电源电压高,Vth高,抗干扰性好,已被CMOS替代 射极耦合逻辑电路(ECL) 主要特点:电路速度快、负载能力强 缺点:功耗大、噪声容限低 集成注入逻辑电路(I2L) 主要特点:电路简单,功耗低, 便于大规模集成能在低电压、微电流下工作,

21、 缺点: 各晶体管输入特性不一致, 基极电路分配出现不均匀现象, 噪声容限较低,3.4 MOS门电路,电阻负载NMOS反相器 CMOS反相器及电气特性 其它的CMOS门电路 特殊的CMOS门电路 正确使用CMOS门电路 其它的有源负载MOS门电路,电阻负载NMOS反相器,电路 NMOS管驱动管 R L 负载 分析,* 为使其输出低电平等于0V,负载电阻RD的阻值必须很大,使集成度下降,并影响C的充放电速度。改进采取有源负载 * 负载能力强,功耗低,但工作速度较慢,* 当输入为高电平,Vi=10V VGSVTN,T管导通,输出 Vo电平为:,* 当输入为低电平,Vi=0V VGSVTN,T管工作

22、在截止区,输出Vo=VDD=10V,设: VDD=10V,NMOS管的开启电压 VTN = 4V,导通时漏电阻rDS=1K,特点,MOS反相器的主要类型,电阻负载反相器 负载电阻 驱动MOS管 同型反相器 负载、驱动同型MOS管 E/E MOS (增强型增强型) E/D MOS (增强型耗尽型) (NNMOS、PPMOS反相器) 互补对称型反相器 负载PMOS管 驱动NMOS管 (CMOS反相器),3.3.2 CMOS反相器,CMOS反相器及工作原理 电气特性 * 电压传输特性 * 电流传输特性 * 输入保护电路与输入特性 * 输出特性 例题(A) 例题(B),3.3.2 CMOS反相器,CM

23、OS反相器及工作原理,电路 组成: NMOS管T1(驱动管) PMOS管T2(负载管) 分析: 设 NMOS管的开启电压为VTN(0);PMOS管的开启电压为VTP (0) 且 VDD VTN +|VTP| *当输入为低电平, VI=0V, *当输入为高电平, VI= VDD =10V, 特点,VGS2 =0V VTN,NMOS管截止,VGS1 =0-10V VTP,PMOS管 导通,输出VOVDD=10V 输出高电平,VGS2 =10V VTN,NMOS管导通, VGS1 =0V VTP,PMOS管截止,输出VO=0V 输出低电平,CMOS反相器_特点,分析: *当Vi =ViL,NMOS管

24、截止,PMOS管导通,输出VOVDD =VOH *当Vi =ViH,NMOS管导通,PMOS管截止,输出VO=0V =VOL 特点,* 电路由NMOS和PMOS构成互补MOS反相器 * NMOS管和PMOS管总有一个处于截止状态 (VI =VIL NMOS管截止,VI =VIH PMOS管截止) 因此静态功耗小 * PMOS管视为可变电阻,导通时R很小,截止时R很大 有源负载,CMOS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电压传输特性,阈值电压: V TH= 1/2 V DD (当TN、TP参数完全对称时),CMOS反相器的电流传输特性,电流传输特性 输入电平ViVGSN (A段);T2 (N)管截止 iD

25、= 0 输入电平Vi VGSP (D段);T1 (P)管截止 iD = 0 在1/2VDD 附近,T1,T2管均导通, iD 最大 * 静态功耗小,CMOS反相器的输入特性,输入保护电路 电路图: 当Vi VDD D1导通 输入电压被钳位在VDD+VD 当Vi 0 D2导通 输入电压被钳位在 -VD,输入特性,在 -VD Vi VDD+ VD 有: ii = 0,D2导通(下限),D1导通(上限),CMOS反相器的输出特性,低电平输出特性(VOL):,高电平输出特性(VOH),*VDD越大, 灌(拉)电流负载能力越强*,有电流IL 注入T2(N)管, 称: 灌电流负载,有电流IL 由输出端T1

26、(P)管流出, 称: 拉电流负载,IOL 灌电流负载能力,IOH 拉电流负载能力,当IL IOL 可保证 VO = VOL 当IL IOL VO 上升,当IL IOH 可保证VO = VOH 当IL IOH VO 下降,3.3.5 其它的CMOS门电路,CMOS或非门,*输出电阻与输出缓冲器,NMOS管并接,PMOS管串接 当任一NMOS管导通(A=1或B=1)输出Y=0 实现逻辑功能,电路特点,CMOS与非门,NMOS管串接,PMOS管并接 当两个NMOS管均导通(A=1或B=1)输出Y=0 实现逻辑功能,电路特点,CMOS输出电阻与输出缓冲器,CMOS与非门输出电阻分析:,带输出缓冲器的C

27、MOS与非门,* 输出电阻由输入状态的不同而不一致,=RON1 / RON3 =1/2RON,=RON1,=RON3,=RON2+RON4 =2RON,1,1,1,0,CMOS输出缓冲器,带输出缓冲器的CMOS与非门 电路特点:,* 输入/输出级均为CMOS反相器,使输入/输出电阻一致 * 实现逻辑功能需进行逻辑变换,3.3.5 特殊的CMOS门电路,CMOS传输门及模拟开关 CMOS三态门(TS门) CMOS漏极开路门(OD门),3.3.5 CMOS传输门及模拟开关,分析 特点,电路结构与逻辑符号,组成: NMOS、PMOS并联 源极相接输入端VI, 漏极相接输出端VO 控制信号C,C为一对

28、 互为反相信号,*当C=0,在0VIVDD范围内,TN、TP截止(VGSN0V、VGSP 0V) 称:传输门截止,VO为高阻态,*当C=1,在0ViVDD范围内,总有TN或TP导通 称:传输门导通, VO=Vi,符号,逻辑符号,CMOS传输门及模拟开关_特点,分析 * Y=A(VO=Vi) 当C=1 称:传输门导通 * Y呈高阻态 当C=0 称:传输门截止 特点,3.3.5 CMOS三态门,电路结构与逻辑符号 组成: CMOS反相器 反相器源极接NMOST2 反相器漏极接PMOST1 分析 特点: 三态门的逻辑描述 (逻辑符号与TTL三态门相同),低电平有效的三态门,三态门的逻辑描述,逻辑符号

29、 逻辑功能 典型应用,3.3.5 CMOS漏极开路门电路(OD门),电路结构和逻辑符号,逻辑符号,“线与”,正确使用:需外接电阻及外接电源 实现逻辑功能:“线与”,3.3.6 正确使用CMOS门电路,输入电路的静电防护 * 在储存和运输CMOS器件时不要使用易产生静电高压的化工材料和化纤织物包装,最好采用金属屏蔽层作包装材料(用铝箔或铝盒) * 组装、调试时,电烙铁和其他工具、仪表等可靠接地 * 不用的输入端不能悬空,应进行恰当处理(接高电平或低电平,或与其他脚连接) 输入电路的过流保护 * 输入端接低内阻信号源时,应在信号源与输入端之间串接限流电阻 * 不要频繁的从整机机架上拔下插上MOS器

30、件,*3.4 其它类型的MOS集成电路,NMOS电路 * NMOS与非门、或非门和与或非门 PMOS电路 * PMOS与非门、或非门和与或非门 改进的CMOS门电路 (详见其他参考书),*3.8 TTL门电路与CMOS门电路,性能比较 主要电气参数的比较 接口电路 *TTL驱动CMOS *CMOS驱动TTL,集成门电路的性能比较,TTL、CMOS主要电气参数比较,其它参见:P106 表3.3.2 CMOS系列门电路性能 P138 表3.5.1 TTL系列门电路性能,TTL驱动CMOS,1.TTL 与CMOS 的比较,(不满足VOH VIH 的驱动条件) 2.驱动方法: *接入上拉电阻,提高TT

31、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 *用带电平偏移的门电路实现电平变换 *改造CMOS电路的输入高电平下限(如:74HCT系列高速CMOS_ VIH=2V),使TTL可直接驱动CMOS,CMOS 驱动TTL,1.CMOS 与 TTL的比较,CMOS输出高低电平均能满足TTL输入高低电平的需要。 (对4000系列: IOL(=0.51mA) IIL 不满足灌电流驱动能力的要求) 2.驱动方法: 同逻辑门电路输出端并接使用 加大输出驱动电流。 选用OD门。 合理选用T放大器,加大其输出的电流驱动能力。,小结,学习和掌握集成逻辑门的分类 学习和理解逻辑门电路的电气特性,理解电气参数意义 学习和理解特殊门电路类型、功

32、能及描述 了解各种TTL和CMOS门电路的基本构成和原理、电路特点、逻辑符号。 (重点了解:二极管与门、或门;三极管反相器;CMOS反相器;CMOS与非门、或非门;TTL反相器; TTL与非门、或非门等基本结构) 分析电路输入输出,计算,学习要点,小结,集成逻辑门的分类 两大类:TTL、CMOS (各种功能的门电路:与、或、非、与非、或非等) 特殊的门电路、功能及描述(逻辑符号、逻辑功能、表达式等) 三态门、OC门/OD门、传输门 电气特性(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及主要参数 电压传输特性、输入特性、输入负载特性、输出特性 (TTL 与 CMOS 的同异) 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 逻辑功能与逻辑符号:相同 特点:TTL门电路 工作速度快、驱动能力强 CMOS门电路 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 计算及分析: 输入(高、低电平,R)输出;N 0、R L、驱动匹配等,练习,分析如下TTL(74系列)电路,指出其输出状态,练习,分析如下CMOS(74HC系列)电路,指出其输出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