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林语堂的故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77721 上传时间:2019-06-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1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个林语堂的故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个林语堂的故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个林语堂的故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个林语堂的故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个林语堂的故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个林语堂的故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个林语堂的故事.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八个林语堂的故事,段 新 网名:duanxinxyz,摘 要,本ppt讲述了八个林语堂的故事:1.踏实教学忍让诋毁; 2.自省反思化解危机; 3.人之患在好为人师;4.偿还朋友承诺信任;5.敷衍纵之比对擒之; 6.林语堂如此讲宗亲;7.“半截子”精彩演讲;8.中文打字机发明家。,目 录,1.踏实教学忍让诋毁/4 2.自省反思化解危机/6 3.人之患在好为人师/8 4.偿还朋友承诺信任/10 5.敷衍纵之比对擒之/12 6.林语堂如此讲宗亲/14 7.“半截子”精彩演讲/16 8.中文打字机发明家/18,1.踏实教学忍让诋毁,一代文豪林语堂年轻时曾在大学任教。他为人诙谐幽默,学贯中西,深受学生们

2、的爱戴。然而一向谦和低调的他,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成了一个同事的眼中钉。 这个同事对其授课方式大加诋毁:“你林语堂既身为大学教授,就应满脸严肃、一本正经地为学生讲授知识,而不能一边开着玩笑、逗得人哈哈大笑,一边传道授业,太不正经了!”他把这种成见流露给每一个教职工。他与林语堂在校园偶遇时总会把头高昂起来,摆出一付不屑一顾的样子,让林语堂心里很不是滋味。 尽管对方做得很过分,林语堂也从未去和他争辩什么,而是踏踏实实地工作,竭尽全力讲好毎一堂课。他对为他打抱不平的朋友说:“我来这里是为了教出更多、更出色的学生去报效国家,而不是和人家吵架斗嘴的。现在去争辩有什么用?是非成败日后自见分晓。” 几年后,林

3、语堂诙谐幽默而又蕴涵智慧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和欢迎,而他所教出来的学生大都出类拔萃,而且思想进步、充满朝气。这让当初看不上林语堂的同事也不得不承认,林语堂的教学水平的确非常出色,并自叹不如,后悔当初不该那样冒失地诋毁人家。,1.踏实教学忍让诋毁,点评: 当面对他人的不屑甚至讥讽时,一般人经常会血气上涌,甚至不顾一切地和对方大吵大闹。可是,这样一来不仅会将自己的精力白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还会让彼此间的关系更加恶化,给自己添堵。所以我们不应该做一时的义气之争,而应把视线放远些,胸怀大局,为长久的成功做暂时的忍让。 林语堂看似不争,其实人家只是没有逞一时口舌之快,而是有着长远打算,争

4、的是千秋功业为国家培育充满无限朝气的栋梁。这种自强,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巨大的价值。,2.自省反思化解危机,有一次,林语堂发现一个相识多年的好友,突然对自己有些敬而远之。可他想了很久,也没想清到底是那儿出了问题,被搞得一头雾水。他猛然发觉,并非任何人都可以随便开玩笑的。 林语堂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言行,回想起以前和好友交往的点点滴滴,他才发现,有的人性格非常内向敏感,不能随便对其开玩笑;而自己以前开起玩笑来,实在是太大大咧咧了,有时甚至很过火,根本没有顾及对方的感受。而那个好友,就是一个敏感内向的人。林语堂知道自己很可能就在无意中伤害到了对方。 于是,林语堂立刻跑到好友家,和他开诚布公、促膝

5、长谈起来。了解到事情原委后,林语堂连忙起身郑重地道歉,好友看林语堂态度如此诚恳,心里的疙瘩也就解开了,从此两人的友情也更加深厚了。,2.自省反思化解危机,点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林语堂和朋友交往出现问题时,他在第一时间努力地自省反思,从而找到了矛盾所在,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处事方式。最终,化解了危机,重新赢得了朋友的友谊和尊重。 可见,“静坐常思己过”,不但能帮助我们解决各种社交矛盾,更能警醒自己,要时常在自身上找不足,并且加以改正完善,这样才能在交际之路上越走越顺畅。,3.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有人打算在伦敦举办中国名画展,请国学大师林语堂和蔡元培,还有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等,去监督选取博物院的名

6、画。 伯希和自认为是中国通,到达目的地后,对每幅作品都忍不住要评论一番。伯希和不停地对蔡元培说:“这张宋画绢色不错”“那张徽宗鹅无疑是真品”,并大谈对墨色、印章等的看法。林语堂见蔡元培一言不发,也就碍于情面附和:“是的,是的。” 等到伯希和过足了嘴瘾,画也看得差不多了,事后才发觉自己言行欠妥,方觉两人给足自己面子,深深佩服。,3.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点评: 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伯希和不做个默默的观赏者,却卖弄学识,显然已成了笑话。而蔡元培、林语堂却观而不语,既顾全大局,又照顾了友人面子。观而不语,本着平和静默的心态关注别人,不冒昧打搅,可谓“此无声胜有声”,这是对人的尊重,也是自身美德

7、和修养的体现。 与人相处,如果纠缠于细枝末节的是非,容易“至察而无徒”。我们既要明辨是非,也要体察人情,对他人无关紧要的不当言行, 观而不语, 客人之短,给他人留些面予,自己脸上也有光。,4.偿还朋友承诺信任,1939年底,林语堂的英文版小说京华烟云在美国出版,倾倒了海外读者。为了推动中译本的出现,林语堂特意请郁达夫亲自操刀翻译自已的作品。郁达夫便答应了,译好的几章在华侨周报上连载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和欢迎,林语堂看后也非常满意,还提前给郁达夫寄去5000美元译费。但是,郁达夫刚译出了一些章节就停下了笔,因为他和妻子王映霞关系破裂,只身前往新加坡去。没过多久就在苏门答腊被日军杀害了。 不久后

8、,出现京华烟云的多个中文译本,但都瑕瑜互见,林语堂直到去世也无满意的译本,这也就造成了他一生的遗憾。为了达成父亲的遗愿,郁飞积10年之功翻译了这部小说,这个中文译本依照当年林语堂之意取名为瞬息京华,并且保留了郁达夫翻译的部分。1991年,该书终于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 有人问郁飞:“你们父子花了50年时间来翻译一本书,值得吗?凭你们的名气和才华,用两代人的青春可以赚好多的钱。”郁飞答道:“我们为的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为了偿还对朋友的承诺与信任,为了弥补他们在天堂的共同遗憾。”,4.偿还朋友承诺信任,点评: 郁达夫和郁飞两父子,为了偿还对林语堂把其英文版小说京华烟云翻译成中文版的承诺,接力50年

9、,终于如愿以偿,不负朋友的信任与重托。这彰显了他们做人诚信的高贵品质。 在人际交往中,互相信任,兑现承诺,做到“诚信”二字,永远是最重要的事。,5.敷衍纵之比对擒之,抗战时期,林语堂前往美国,一边学习一边为国家宣传抗战。一次他回国和郁达夫等好友相聚。报馆同事问郁达夫:“听说林语堂镀金回来了?”郁达夫听了很反感,但他还是笑着说:“是啊,我也觉得他好像珠光宝气了不少啊。” 接着,他突然话锋一转:“你说他镀金,我真不晓得这两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莫非你是说他上外国去一趟,回中国来骗饭吃的?或是他想谋得中国的什么差使?文人相轻,或者就是文人自负的一个反面真理,但相轻也要轻得有理才对,至少也要拿一点真凭实

10、据出来。林语堂在国外的宣传,我们虽然不能说收到了多大的成效,但至少他也算是为我国尽了一分抗战的力。和他相比,我们又做了什么呢?跖犬吠尧,穷人忌富,这些本身当然是不会有什么损失,但可惜的却是这些精力的白费。” 同事尴尬地涨红了脸。,5.敷衍纵之比对擒之,点评: 同事讽刺林语堂外出镀金,郁达夫先是随口敷衍了一句,使对方以为自己和他有同感。接着分析文人的心理,对比了林语堂和国内一些人为抗战所做的贡献,反讥了对方的嫉妒之心,维护了好友林语堂的尊严。 论辩中,当对方心怀鬼胎出言不逊时,我们可以虚言敷衍之,而后通过分析和比对,暴露其小人心态。,6.林语堂如此讲宗亲,林语堂在美国时,纽约林氏宗亲会邀请他去演

11、讲,希望借此光耀林氏门楣。 林语堂上台后说:“我们姓林的始祖,据说是有商朝的比干远相,这在封神榜里提到过。英勇的有水浒传里的林冲,旅行家有镜花缘里的林之洋,才女有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另外还有美国大总统林肯,独自驾飞机越过大西洋的林白,可说人才辈出。” 台下的宗亲们雀跃万分,不时鼓掌叫好。,6.林语堂如此讲宗亲,点评: 林语堂讲宗亲这种演讲看似很简单,就是对祖先的事迹变本加厉地吹嘘一番,应应景,但是太过了,却未免有损学者风范。 回头细细一想,林语堂说的那些人要不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就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外国人,等于什么都没说,只是幽默了一把而已。,7. “半截子”精彩演讲,世界笔会第36届年会在法国

12、蒙顿举行, 林语堂作为代表上台发言。大会规定每个人发言5分钟。林语堂觉得5分钟太短, 于是找大会主席交涉, 要求讲15分钟,被拒绝了。经过协调, 大会秘书长同意先给林语堂安排10分钟,要是时间到了还没有结束发言,可适当顺延。 林语堂讲得投入,妙语连珠,台下效果很好。不知不觉到了10分钟, 林语堂讲得正兴浓, 没有结束的意思。主席敲了敲钟,生硬地提醒:“演讲时间已到,请尽快结束发言!” 林语堂看了主席一眼,理理东西,径直走出场外。与会者听得津津有味,几次鼓掌要求林语堂接着讲,主席见众怒难犯,只好默认了群众的要求。林语堂却不肯再回台上。于是,这半截子的精彩演讲便永远留下来了。,7. “半截子”精彩

13、演讲,点评: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林语堂具有极好的口才,极高的演讲水平。博得了听众的一致好评与赞赏。 林语堂下台后不肯复出去继续完成“半截子”演讲,其心态是复杂的。一则超时太多,有违例过度之嫌;二则是不能畅所欲言,心里不快。所以,在公众场合演讲宜“言简意赅少而精”,高度浓缩信息为妙。,8.中文打字机发明家,林语堂早年即已立志发明中文打字机。当时,科学严谨的汉字检索系统仍未建立起来;又由于汉字本身是符号文字而非字母文字,长期以来人们对制成中文打字机的可能性多持怀疑态度。 为解决这一难题,林语堂在数十年间锲而不舍地研究探索,自斥资金,购置设备,坚持不懈地一再尝试,以致一度倾尽家财、负债累累,而最终成功发明了“明快中文打字机”,并于1946年在美国申请专利。此打字机以“明快”命名,乃取其明易快捷之意,寄托了他希望人人都能顺利操作使用的心愿。 除“明快中文打字机”外,他另有若干项小发明亦获得了专利例如,其中一件是可以挤出牙膏的牙刷。,8.中文打字机发明家,点评: 林语堂不仅是位学贯中西的知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还是一位科技发明家。他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明了“明快中文打字机”。 林语堂能在多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令人赞叹和钦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