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基础讲稿4.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78512 上传时间:2019-06-1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工程基础讲稿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材料工程基础讲稿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材料工程基础讲稿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材料工程基础讲稿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材料工程基础讲稿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工程基础讲稿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工程基础讲稿4.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珠光体转变 31 P转变的形态和晶体学 1P形态 共析成分的A过冷到A1以下时,将分解为F和 Fe3C的混合物P。 P团:P片层方向大致相同的区域。 在一个A晶粒内,可以形成几个P团。 P的片层间距S:P团中相邻两片渗碳 体(或F)中心之间的距离。片层 间距的大小主要决定于P的形成温度。 原因:形成温度C扩散速度, 碳原子难以作较大距离的迁移,只能形 成片层间距较小的P;P转变时,新的F 和渗碳体的界面的形成将使界面能增加。片 层间距愈小,增加的界面能愈多,这部分界 面能由A与P的自由焓差来提供,过冷度驱动力。,碳钢中P的片间距与过冷度的关系可用下列经验公式表达: 式中 C8.021

2、04( K),S0珠光体片层间距( ),T 过冷度(K)。 片状珠光体光学显微镜下能分辨出片层间距的P,该间距为 150450nm;片间距在80150nm的称为索氏体S,这样尺寸的片 间距光学显微镜已难以分辨;在更低温度下形成的片间距为30 80nm的称为屈氏体T。 渗碳体以颗粒状存在于F基体上时称为球状(粒状)P。,2珠光体的晶体学,1片状珠光体形成机制 1)领先相 P的转变是通过形核长大完成的。由于P是由两个相 组成的,因此存在领先相的问题。 不论那一相领先,当有未溶的渗碳体存在时,将促进P 形成,而先共析F的存在对P的形成速度没有明显影响。 2)片状珠光体形成机制 共析成分的A发生P转变

3、时,可用下式表示: Fe3C 0.77C 0.0218C 6.67C 需C的扩散 fcc bcc 正交点阵 点阵重构 P转变时的形核一般是在A晶界上,原因是晶界处可以 提供形核所需的能量、结构、成分起伏,同时晶界上的缺 陷使原子易于扩散。,32 珠光体形成机制,设共析钢A向P转变时的领先相为渗碳体。 在A晶界上形成一薄片状渗碳体晶核,因为薄片状晶核的 应变能小,且表面积大易于接受的碳原子。薄片状渗碳体 晶核形成后,向前和两侧 长大。渗碳体长大时, 将从周围A中吸收碳原子 而使周围出现贫碳区。 贫碳区的形成为F的形核 提供了成分条件,而F核 又最易在渗碳体两侧的A晶界形成。在渗碳体两侧形成F核

4、后,已形成的渗碳体片不能再向两侧长大,而只能向纵深 发展。新形成的F除了随渗碳体片向纵深发展外,也将向 侧面长大。,珠光体形成时碳的扩散规律 P形成过程中,一直处于三相共存的情况。设转变温度为T,则 界面两侧各相的碳含量可由铁碳相图得出。与F接壤的A的碳含量 为 而与渗碳体接壤的A的碳含量为 在A中形成了碳的浓度梯度,引 起了碳的扩散。扩散破坏了相 界面上的平衡浓度,使得与F接壤 的A中的碳含量,与渗碳体接壤 的A中的碳含量。为了恢复平衡, 与F接壤的A将析出碳含量低的F而 使A的碳含量增加,与渗碳体接壤的A将析出碳含量高的渗碳体而使 A的碳含量下降。其结果就是渗碳体与F均随着碳原子的扩散,同

5、时 往A晶粒纵深长大而形成片状P。,在远离P的A(碳浓度为C)中的碳向与渗碳体接壤的A(碳浓 度为 )的扩散, 与F接壤的A(碳浓度为 ) 中的碳向远离P的A(C)中扩散。 此外,在已形成的P中,与A接 壤的F的碳浓度为 而与渗碳 体接壤的F的碳浓度为 , 且 ,故在F内部也有 碳的扩散。 这些都将促进P中的F和渗碳体向A晶粒内长大。 可以看出,片状P团的形成是渗碳体和F横向沿A晶界或沿已形成 的P的团界交替形核和纵向长大的结果。过冷A转变为P时,晶体点 阵的改组是通过铁原子的自扩散完成的。,实验还证实珠光体形成还可以分枝机制进行。即珠光体的片层 形态是由渗碳体分枝形式长大所形成(也可看成是铁

6、素体分枝长 大)。即在渗碳体晶核形成以后,在向前长大的过程中,不断分 枝,而铁素体则协调地在渗碳体枝间形成。,3)球状珠光体形成机制 共析成分的过冷A在A1以下片状P。但在A化温度较低,保温 时间较短,加热转变未充分进行时,A中有许多未溶的残留碳化物 或许多微小的高碳富集区;同时转变为P的等温温度高,等温时间 足够长,或者冷却速度极慢时,就有可能获得球状P。 渗碳体的球化是一个自发过程,在加热过程中片状渗碳体有可能 自发的发生破裂和球化。由胶态平衡理论: 式中 CR小粒子在固溶体中的溶解度,C大粒子在固溶体中 的溶解度,B常数,表面能,R小粒子的半径。 第二相质点的溶解度与质点的曲率半径有关,

7、曲率半径愈小,其 溶解度愈高,片状渗碳体的尖角处的溶解度高于平面处的溶解度。,这就使得周围的F与渗碳体尖角接壤处的碳浓度大于与平面接壤 处的碳浓度,在F内形成碳的浓度梯度,引起了碳的扩散。扩散的 结果破坏了界面上碳浓度的平衡,渗碳体尖角处将进一步溶解,渗 碳体平面将向外长大,如此不断进行,最后形成了各处曲率半径相 近的球状渗碳体。 (p65)片状渗碳体的断裂还与渗碳体片内的晶体缺陷有 关。渗碳体片内存在亚晶界,亚晶界是高能区,A1 附近不稳定,也可以通过尖角溶解,平面堆积的形 式破断,并逐渐球化。在A1以下片状渗碳体的球化 就是通过渗碳体片的破裂,断开而逐渐球化的。 片状P被加热的A1以上时,

8、在A形成过程中,尚未转变的片状渗碳 体也会按上述机构溶断球化。 此外,球状P也可以通过淬火加高温回火获得。,33 亚(过)共析钢的珠光体转变 由Fe-Fe3C状态图可知,GSG和ESE线将Fe-Fe3C状态图划分 为四个区域,GSE区为单相的A区,GSE为伪共析转变区,GSE 为先共析F析出区,ESG为先共析Fe3C析出区。 1伪共析转变 将共析点附近的铁碳合金自A区以 较快的速度冷却,在先共析产物来不 及析出的情况下,A被过冷到GSE线 以下,将从A直接析出F和Fe3C的混合 物。分解机制和分解产物与P转变完 全相同,但其中的Fe3C和F的量则与P 不同,随A中C%而变,C% Fe3C量愈多

9、伪共析转变,转变产 物伪共析组织。一般仍称为P。,2亚共析钢中先共析F的析出 亚共析钢A被过冷到GSE时有先共析F析出。先共析F的析出也是一个形核长大过程,F的晶核大都是在A晶界形成。析出的F的形态、数量决定于A的碳含量、晶粒大小和析出温度(或冷却速度)。碳含量愈高,析出温度愈低,析出的F愈少。先共析F形态有网状、块状(或称等轴状)和片状F。这三种F的形成机制可 能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机制形成的。 1)网状铁素体 网状F一般是在A中碳含量较高,转变温度较高或冷速较低时形成。先共析F的晶核在A晶界上形成,与一侧的A晶粒存在KS位向关系,两者之间为共格界面,但与另侧的A晶粒则无位向关系,两者为非共格界

10、面。此外,在同一个A晶界上形成的另一个F晶核,可能与该A晶粒无位向关系,而与另一个A晶粒存在KS位向关系。 F晶核形成后,与F晶核接壤的A的碳含量将增加,在A内形成浓度梯度,从而引起碳的扩散。为了保持界面浓度平衡,即恢复界面A的碳的高浓度,必须从A中形成低碳的铁素体,从而使F晶核不断长大。,在转变温度较高时,非共格界面迁移比较容易,故F将向无位向 关系一侧的A长大。由于A中碳量较高,则当A晶界上的F晶核长大 并相互连成网时,剩余A的碳含量接近共析成分,进入ESG区域, 发生伪共析转变。 2)块状(等轴状)铁素体 当A中碳含量较低时,转变温度较高, 先共析F析出时,单位体积需要排除的碳较少,使受

11、碳原子在A中扩 散所控制的非共格界面的迁移更加容易;同时由于原A中的碳含量 较低,先共析F的量也较多,故先共析F可以长入A晶粒内部,形成 块状F。同样,未转变的富碳A进入ESG区后也将发生伪共析转 变。,3)片状铁素体 当A中的碳量在0.20.4%范围,A晶粒粗大,转变 温度较低或相当于空冷的冷速时,碳原子作长距离扩散变得困难, 使非共格界面不易迁移,而共格界面迁移则成为主要的。因此F晶 核将通过共格向与其有位向关系的A晶粒内长大,为减少弹性应变 能,F将呈条片状沿A某一晶面向晶粒内伸长。F的惯习面为111 面。由于同一A晶粒内的111晶面或是相互平行,或是相交一定的 角度,所以片状F体常常呈

12、现彼此平行或互成一定角度。有时可能 是由于形成开始温度较高,最先析出的F沿A晶界成网状,随后温度 降低,再由网状F的一侧以片状向晶粒内长大。这种形态的F称为 魏氏组织铁素体WF,有“V”或“帐篷型”浮凸。 这种WF的形成机制的认识目前还不统一:类似于M相变的切变机制形成和通过台阶滑移形成。 WF是典型的过热组织,其形态呈片状,隔离基体,形成脆弱 面,使钢的强度、韧性降低,同时提高韧脆转折温度,是一种缺陷 组织。,0.2%C-0.6Mn%船用钢板,WF严重时,韧脆转折温度由50 上升为35。45钢严重WF和细化和组织的性能如下表所示: 先共析F的形态主要取决于A的C%量。当C%量大于0.4%主要

13、形 成网状F, C%量小于0.2%主要形成块状F,碳含量在0.20.4%,A 晶粒粗大,冷速相当于空冷,往往容易形成WF。细化A晶粒,过快 或过慢的冷速都将抑制其产生。,魏氏组织形成与那些因素有关系?通过那些方法可以消除魏氏组织?为什么低碳钢渗碳后空冷时极易出现魏氏组织?,魏氏组织,钢中魏氏组织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其化学成分(含碳量)、奥氏体的晶粒度和冷却速度(转变温度)。 消除魏氏组织的常用方法是细化奥氏体晶粒的正火、退火以及锻造等。 低碳钢渗碳过程中,由于惨碳温度高,保温时间长,表层含碳且增加,故在渗碳后空冷时极易出现魏氏组织,以致大大地降低其机械性能。,http:/ 随着上述三个参数的变化

14、,先共析铁素体大体上以下列三种金相状态存在,即块状铁素体、魏氏组织铁素体及晶界网状铁素体。它们各自的形成温度范围与成分范围如图下图所示。可以看出,不同碳含量的钢,奥氏体品粒大小不同时,形成魏氏组织的温度也不一致。碳含量越高,奥氏体晶粒越小,就必须有较大的冷却速度(即较大的过冷度或较低的转变温度)才能形成魏氏组织。,ASM Handbook Volume 04 Heat Treating, 1991,冷却速度和晶粒度对铁碳合金合金组织的影响,在连续冷却时,冷却速度和晶粒大小对亚共析钢形成魏氏组织的影响如图所示。 可以看出,在正常奥氏体晶粒度的情况下,只有当合碳量在0.15-0.35%范围以及较高

15、的冷却速度时,才能出现魏氏组织。冷却速度增加,形成魏氏组织的合碳量范围向低碳含量的一侧移动,当奥氏体的晶粒粗大时图55l(a),即使较小的冷却速度也能出现魏氏组织,且形成魏氏组织的含碳量范围向高碳含量的一侧扩展。 由此可知,各种钢的成分和原始条件不同时,形成魏氏组织的冷却速度也是不一致的。,如前所述,与亚共析钢相似,即使在过共析钢中,当碳合量和冷却条件与奥氏体晶粒较合适时,也可能产生渗碳体的魏氏组织。此时,渗碳体往往以针状或扁片状、条状出现在奥氏体晶粒内部。其组织形态如前面图所示。 一般认为,钢中魏氏组织的存在,虽然对抗拉强度影响不大,但却能显著降低其塑性,特别是冲击韧性将大为降低,有的甚至能

16、降低50一75,因此,希望能通过退火或正火予以消除。后来,一些研究说明,对上述这一结论应重新加以考虑。研究指出,过去一些关于针状铁索体(魏氏组织)使钢的机械性能恶化的结论,都是在与热处理后具有细晶粒组织的钢相比前提下做出的。 实际上,主要是奥氏体晶粒粗大所造成的影响。 正因为魏氏组织常伴随着粗大奥氏体晶粒而出现,从而降低钢的机械性能,因此,生产中常以控制不使魏氏组织的出现作为质量标准。,至于过共析钢中的针状或条状渗碳体魏氏组织,一股都在含碳量很高、热处理加热温度过高、冷却速度较大等综合条件下产生。在实际生产中比较少见。但在低碳钢渗碳过程中,由于惨碳温度高,保温时间长,表层含碳且增加,故在渗碳后空冷时极易出现魏氏组织,以致大大地降低其机械性能。当出现此类情况时,应在渗碳后的热处理以前,先降低加热温度正火,以消除其魏氏组织和网状渗碳体。 消除魏氏组织的常用方法是细化奥氏体晶粒的正火、退火以及锻造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