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解表20110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79202 上传时间:2019-06-17 格式:PPT 页数:164 大小:4.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解表20110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第1章解表20110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第1章解表20110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第1章解表20110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第1章解表20110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解表20110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解表201102.ppt(1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一 章,解 表 剂,概述,含义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 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 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 统称解表剂。(汗法),概述,适应范围:表证 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时,症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分类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扶正解表,使用注意,不宜久煎 ;,一般宜温服,服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取汗程度以遍身持续微汗为佳。汗出病瘥,即停服,不必尽剂;,使用注意,禁食生冷、油腻之品 ;,若表邪未尽,而又见里证者,一般原则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当表里双解 ;,若外邪已入于里,或麻疹已透,或

2、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 解表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掌握: 麻黄汤 桂枝汤 九味羌活汤 小青龙汤 止嗽散 银翘散 桑菊饮 麻杏石甘汤 败毒散,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 香苏散 柴葛解肌汤 参苏饮 麻黄细辛附子汤 了解: 正柴胡饮 升麻葛根汤 加减葳蕤汤,第一节,辛温解表,第一节 辛温解表,适应证,风寒表证,第一节 辛温解表,方药配伍方法 辛温解表药 辛温解表 活血通脉药 宣降肺气药,麻黄汤,伤寒论,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主治,麻黄汤,卫阳,营阴,风,寒,麻黄汤证,典型病机: 外感风寒,卫阳被遏, 营

3、阴郁滞,肺气不宣。 主证:外感风寒,以寒为主。寒邪收引凝滞。故卫阳被遏,出现恶寒,无汗;邪正相争于表,故发热,脉浮;,兼证: 头疼身痛,脉紧:寒邪致营阴郁滞, 运行不畅。 咳喘:风寒束肺,故肺气不宣,导致肺失宣降而上逆,轻则咳嗽,重则喘逆。 呕逆:伤寒定义。肺气上逆往往引起胃气上逆。,伤寒定义: 太阳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日伤寒。,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用(治法),麻黄汤,君 麻黄:发散风寒, 宣肺平喘,方解,臣 桂枝:解肌发表, 温通经脉,佐 杏仁:降利肺气,使,甘草:调和诸药; 缓和峻烈,辛温发汗 的常用组合,宣降肺气 的常用组合,麻黄汤,麻、桂相须

4、,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配伍特点,麻黄汤,运 用,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麻黄汤,药理研究,发汗解热作用;,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病毒作用;,协同抗肿瘤作用。,麻黄汤,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于外感风寒表实证者。,现代运用,麻黄汤,麻黄汤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

5、。,使用注意,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麻黄汤,桂枝汤,伤寒论,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主治,桂枝汤,卫阳,营阴,风,寒,桂枝汤证,病机: 外感风寒,卫阳浮强, 营阴泄弱,肺胃不和。 主证:恶风,发热,脉浮缓,汗出。 恶风:外感风寒以风邪为主,风性疏泄致卫阳浮强,卫气不能固护体表。 “有风则恶为恶风,无风则恶为恶寒。”,汗出:1.风性疏泄。2.卫阳浮强,卫气不能固护营阴,营阴外泄,脉道不充,故脉缓或脉弱。 发热:两阳相争于体表。 头痛:“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头部气血逆乱。,兼证: 鼻鸣:肺失宣降,气

6、道不畅。 干呕:伤寒定义。肺胃不和。 伤寒原文:“太阳中风,阳强而阴弱,阳强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功用(治法),桂枝汤,君 桂枝,方解,解肌发表 温卫阳 通经络,营卫同治 邪正兼顾,臣,白芍:,益阴敛营,调和营卫、 阴阳的 基本结构,相辅相成 汗而有源 滋而能化,相制相成 散中有收 汗中寓补,桂:芍 1:1,桂枝汤,方解,佐,生姜:辛温散邪, 和胃止呕,补脾和胃, 调和营卫 的常用组合,大枣:益气补中, 滋脾生津,使 甘草:调和药性 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 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桂枝汤,发中有补,散中有收, 邪正

7、兼顾,阴阳并调。,配伍特点,桂枝汤,上五味,呋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謺謺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如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用法,桂枝汤,1、药后啜粥;,用法,桂枝汤,2、温覆微汗;,3、获效停药;,4、无效续服;,5、服药忌口。,桂枝汤,麻黄汤,麻、桂并用,佐以杏仁,发汗力强,桂、芍并用,佐以姜、枣,发汗解

8、表之逊于麻黄汤,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喘咳之表实证,外感风寒,恶风发热,有汗之表虚证,宣肺平喘,辛温发汗之重剂,调和营卫,辛温解表之和剂,均为辛温解表剂,同可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均用了桂枝、甘草,都具有解表散风寒之功,配伍,主治,功用,异,同,类方比较,运 用,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 。,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桂枝汤,附方,1、桂枝加葛根汤 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经 主治: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主治:桂枝汤证兼见肺失肃降之喘逆,3、桂枝加桂汤 功用:温通心阳、

9、平冲降逆 主治:太阳病发汗太过而发奔豚或心阳虚弱寒水凌心之奔豚 4、桂枝加芍药汤 功用:温脾和中、缓急止痛 主治:太阳病误下伤正,土虚木乘之腹痛,体温调节作用 ;,药理研究,抗炎作用 ;,调节胃肠功能作用;,镇静、镇痛作用 ;,镇咳、平喘、祛痰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桂枝汤,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属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者;功能性发热、多形红斑、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属于营卫失调者。,现代运用,桂枝汤,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使用注意,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张元素方, 录自此事难知,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

10、苔白或微黄,脉浮或浮紧。,主治,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功用(治法),九味羌活汤,君,方解,佐,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擅解阳明头痛,防风: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羌活:散风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苍术:发汗祛湿, 祛太阴寒湿之要药,使,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生地、黄芩:清泄里热,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炙甘草:调和诸药,臣,祛风散寒 宣痹止痛 分经论治,九味羌活汤,太阳经:羌活 阳明经:白芷 少阳经:黄芩 太阴经:苍术 少阴经:细辛 厥阴经:川芎 防风为风药之卒徒,走十二经。,分经 论治,九味羌活汤,(1)升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配伍特点,(2)体现了“分经论治”的思想。,九

11、味羌活汤,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用法,九味羌活汤,运 用,本方为主治外感风寒湿邪而兼有内热证的常用方,亦是体现“分经论治”思想的代表方。,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为辨证要点。,九味羌活汤,药理研究,镇痛作用;,抗炎作用;,解热作用;,镇静作用;,免疫调节作用;,九味羌活汤,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肌炎、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等属于上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者。,现代运用,九味羌活汤,本方虽有生地、黄芩之寒,但总属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用。,使用注意,九味羌活汤,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12、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主治,香苏散,疏散风寒,理气和中,功用(治法),香苏散,君,方解,陈皮:理气燥湿,香附:行气开郁,苏叶:发表散寒,理气宽中,臣,使 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佐,香苏散,运 用,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而兼气滞的常用方。 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辨证要点,香苏散,本方多用于胃肠型感冒属感受风寒兼气机郁滞者。,现代运用,香苏散,小青龙汤,伤寒论,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主治,小青龙汤,解表散寒,

13、温肺化饮,功用(治法),小青龙汤,外寒,里饮,君:麻黄 解表散寒 桂枝 宣肺平喘化饮,臣:干姜 温肺化饮 细辛 助君药散寒,佐:白芍 和营养血 制药麻桂,以防发汗太过,佐半夏 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佐五味子 敛肺,防肺气耗散,佐使:甘草 益气和中 调和诸药,方解,小青龙汤,温化寒饮的常用组合: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温化) (温散) (收敛),散中有收,开中有合, 散不伤正,收不留邪。,配伍特点,小青龙汤,运 用,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的常用方。,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小青龙汤,药理研究,平喘作用 ;,抗过敏作用;,改善肾上腺皮

14、质功能及肺功能作用;,扩张外周血管及体温调节作用;,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血供 。,小青龙汤,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阻塞性肺气肿、流行性感冒、过敏性鼻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内饮者。,现代运用,小青龙汤,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使用注意,小青龙汤,止嗽散,医学心悟,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主治,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功用(治法),止嗽散,君,方解,桔梗:开宣肺气,紫菀、百部:温而不燥,润而不腻,长于止咳化痰,陈皮:理气化痰,甘草:合桔梗利咽止咳,调和诸药,荆芥:疏风解表,祛在表之余邪,白前:降气化痰,臣,佐,使,止嗽

15、散,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 “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 (医学心悟),配伍特点,止嗽散,运 用,临证以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为辨证要点。,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而致咳嗽的常用方。,止嗽散,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咽炎、百日咳等属于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无论新久咳嗽,可用本方治之。,现代运用,止嗽散,阴虚劳嗽或肺热咳嗽者,不宜使用。,使用注意,止嗽散,组成:柴胡、防风、陈皮、芍药、 甘草、生姜 功用:解表散寒 主治:外感风寒轻证。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正柴胡饮,第二节,辛凉

16、解表,第二节 辛凉解表,适应证,风热表证,第二节 辛凉解表,代表方 银翘散 桑菊饮 麻杏石甘汤 柴葛解肌汤 升麻葛根汤,第二节 辛凉解表,适用于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 温热病邪侵袭人体的特点: 1、发病急,传变快。 2、易搏结气血,蕴结成毒。 3、邪可从皮毛、口鼻而入。 4、易伤津耗气。 5、多夹秽浊之气。,银翘散,温病条辨,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主治,银翘散,主治证候分析:外感风热,邪郁肺卫。,外感风热,温邪犯卫,发热恶寒头痛无汗或有汗,脉浮数,热蕴成毒,咽痛,邪犯肺系,咳嗽,邪热伤津,口渴,表热趋里,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

17、,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功用(治法),银翘散,银 连 薄 牛 荆 淡 桔 芦 竹 甘 蒡 芥 豆 花 翘 荷 子 穗 豉 梗 根 叶 草 君 臣1 臣2 佐1 佐2 佐3 佐使,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方解:,芳香辟秽。清热解毒,轻清宣透,,清热利咽。助君散邪,,助君散邪。去性取用,,宣肺止咳、利咽。,清热生津。,清心利水。,调和诸药。 合桔梗解毒利咽。,银翘散配伍特点: 1、辛凉方中配伍少量辛而微温之品,是为去性取用之法。 2、辛凉透表与清热解毒相配,是为清疏兼顾,以疏为主。,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芦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

18、,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用法,银翘散,运 用,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是治疗风温初起之风热表证的常用方。 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辨证要点,银翘散,药理研究,发汗作用 ;,解热作用 ;,抗炎作用;,镇痛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过敏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银翘散,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麻疹、腮腺炎、水痘初起、流脑、乙脑等属于外感风热表证者。,现代运用,银翘散,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使用注意,不宜久煎。,银翘散,桑菊饮,温病条辨,桑菊饮(温病条辨) 风热咳嗽的常用方,主证病机分析:风热

19、犯肺轻证,邪伤肺络 表热轻证,风热轻浅,身热不甚,脉浮数。,邪伤肺络,咳嗽,邪热伤津,口微渴,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功用(治法),桑菊饮,方解,佐,薄荷:疏散风热,助君药解表,杏仁:肃降肺气,君 桑叶、菊花:疏散风热,清肺止咳,臣,桔梗:开宣肺气,连翘:透邪解毒,芦根:清热生津,甘草:调和诸药,一宣一降 宣肺止咳,使,桑菊饮,以轻清宣散之品,疏散风热以清头目;,配伍特点,以苦辛宣降之品,理气肃肺以止咳嗽。,桑菊饮,银翘散,桑菊饮,银花配伍荆芥、豆豉、牛蒡子、竹叶,解表清热之力强,为“辛凉平剂”,桑叶、菊花配伍杏仁,肃肺止咳之力大,解表清热作用稍弱,为“辛凉轻剂”,温病初起,热度较甚之发热、头痛、

20、口渴、咽痛等,风温初起,邪轻病浅之咳嗽、微热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均为辛凉解表剂,均用了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五味药,均能治疗外感风热表邪之发热、咳嗽、舌尖红、脉浮数等证,均具有辛凉解表、疏散风热之功,配伍,主治,功用,异,同,类方比较,运 用,本方为主治风热犯肺之咳嗽证的常用方 。被称为“辛凉轻剂”。,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桑菊饮,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结膜炎等属于风热犯肺,病邪轻浅者。,现代运用,桑菊饮,因其为“辛凉轻剂”,故肺热甚者,当予加味后(如石膏、黄芩等)运用,否则病重药轻,药不胜病;,使用注意,若系风寒咳

21、嗽,不宜使用 ;,不宜久煎 。,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主证病机分析: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伤寒由表(太阳)入里(阳明),温病由卫(表)及气(里),郁而化热,邪热壅肺,表邪未尽。,表邪未尽,脉浮数,邪热壅肺,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动态症状: 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功用(治法),麻杏石甘汤,君,方解,杏仁:降气平喘,石膏:清肺生津,解肌透邪,麻黄:疏表散邪,宣肺平喘,相反相成 相辅相成,臣,佐使,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麻杏石甘汤,配伍特点: 解表与清肺并用,以清为主; 宣肺与降气结合,以宣为主。,运 用,临证以发热,喘咳,苔薄黄,脉数

22、为辨证要点。应根据肺热程度及表热多少适当调整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之喘咳的基础方。,麻杏石甘汤,附方:越婢汤(金匮要略),组成: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功用:发汗利水 主治:风水夹热证。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属表证未尽,热邪壅肺者。,现代运用,麻杏石甘汤,风寒咳喘、痰热壅盛者,本方均非所宜 。,使用注意,麻杏石甘汤,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学习意义: 1、本方是主治三阳合病,或太阳病初犯阳明之常

23、用方。 2、本方体现了经方派和时方派的汇通尝试。,主证病机: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证候分析:,外感风寒,渐次入里化热,(太阳),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少阳、阳明初见里热,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苔薄黄,脉浮微洪。,解 肌 清 热,功用(治法),柴葛解肌汤,功用: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方义分析:,甘草生姜大枣白芍桔梗石膏黄芩羌活白芷柴胡葛根,君 臣 佐 使,解肌透热,内清郁热。(阳明),外透郁热,疏畅气机。 (少阳),辛散发表,(阳明),(太阳),(少阳),(阳明),清泄里热,宣肺利咽,敛阴养血,散邪,和营卫、脾胃。,调和诸药。,温清并用,侧重于辛凉清热;,配伍特点,表里

24、同治,侧重于疏泄透散。,柴葛解肌汤,运 用,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太阳风寒未解,入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的常用方。,柴葛解肌汤,运用:,辨证要点: 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使用注意: 1、表邪未入里以及兼阳明腑实者,不宜使用。 2、应根据三阳病情侧重及变化,灵活酌定用量。,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肌炎、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等属于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者 。,现代运用,柴葛解肌汤,组成: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升麻葛根汤,第三节,扶正解表,第三节 扶正解表,适应证,表证而兼正气虚

25、弱,第三节 扶正解表,益气解表 助阳解表 滋阴解表 养血解表,分类,第三节 扶正解表,代表方 败毒散1 参苏饮2 麻黄细辛附子汤2 加减葳蕤汤3,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小儿药证直诀,主治: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主证病机分析: 1、外感风寒湿邪: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 2、气虚:舌淡苔白,脉浮按之无力。(多用于小儿、老人、病后、产后。),散寒祛湿,益气解表,功用(治法),败毒散,方解,臣,柴胡:解肌透邪兼行气,助君药解表逐邪 行气活血 宣痹止痛,君,川芎:行气活血而祛风,发散风寒 除湿止痛,羌活:长于祛上部风寒湿邪,独活:长于祛下部风寒湿邪,败毒

26、散,方解,佐,茯苓:渗湿消痰,散中有补,不耗真元,前胡:化痰止咳,助正气鼓邪外出,并防邪复入,桔梗:宣肺利膈,枳壳:理气宽中,人参,生姜、薄荷:助解表之力,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佐使,宣降肺气、 宽胸利膈的 常用组合,败毒散,解表不伤正,扶正不留邪。,配伍特点,败毒散,逆流挽舟法: 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通过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愈。,痢疾初起,为什么别的解表剂不用呢? 刘河间:“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痢疾治疗上一个创举。 本方表里同治,川芎活血调血,柴胡,枳壳,桔梗调气,前胡,茯苓调津液输布。,运 用,本方为益气解表的常用方。,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

27、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为辨证要点。,败毒散,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支气管炎、荨麻疹、皮肤瘙痒症、风湿性关节炎、湿疹等属于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者。,现代运用,败毒散,方中药物多为辛温香燥之品,外感风热及阴虚外感者,均忌用。若时疫、湿温、湿热蕴结肠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使用注意,败毒散,附方: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组成:败毒散去参、姜、薄,再加荆、防。 功用:发汗解表,消疮止痛。 主治:疮疡初起,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苔白,脉

28、弱。,主治,参苏饮,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病机分析: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 内有痰湿-咳嗽痰白,胸脘满闷。 (脾肺)气虚-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益气解表,理气化痰,功用(治法),参苏饮,方解,紫苏、葛根,半夏、前胡、桔梗,木香、枳壳、陈皮,人参、茯苓、甘草,解表,化痰,理气,益气,参苏饮,本方配伍特点: 1、散补并行,使散不伤正,补不恋邪。 2、津气并调,使气行痰消,津行气畅。,败毒散与参苏饮比较:,1. 湿-风寒 2.虚人-内在气虚 3.病理产物多少不同 有痰-痰白量多,胸闷 4.祛邪为主,兼以益气-散补并行,气津并调。(含二陈汤基本结构) 3.人参佐药

29、-人参臣药。,运 用,本方为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的常用方。,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痰色白,胸脘满闷,倦怠乏力,苔白,脉弱为辨证要点。,参苏饮,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属于气虚外感风寒 。,现代运用,参苏饮,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1)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脉沉微。,主治,(2)暴哑。突发声音嘶哑,甚至失音不语,或咽喉疼痛,恶寒,发热,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沉无力。(大寒直犯肺肾,上窒窍隧,下闭肾气 ),麻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主治证候病机分析:,素体阳虚外感风寒,发热,恶寒甚剧,虽重衣厚被,其寒

30、不解,脉沉微。,寒伤肺肾,暴哑。突发声音嘶哑,甚则失音,或咽痛,恶寒发热,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沉无力。,助 阳 解 表,功用(治法),麻辛附子汤,方解,君,佐 细辛:祛风解表,散寒助阳,附子:温肾助阳,麻黄:发汗解表,臣,麻辛附子汤,一仆二主: 细辛助麻黄散寒解表, 又能起发阳气,鼓动肾阳上达。 异病同治:暴盲,水肿属阳虚外感者。,运 用,本方既是主治少阴阳虚,外感风寒的代表方、基础方,又是治疗大寒客犯肺肾所致咽痛声哑的常用方。,辨证要点,临证以恶寒甚,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为辨证要点。,麻辛附子汤,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病窦综合征、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暴盲、暴喑、喉痹、皮肤瘙痒

31、等属阳虚外感者。,现代运用,麻辛附子汤,若少阴阳虚而见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则应遵仲景“先温其里,乃攻其表”的原则,否则误发其汗,必致亡阳危候,不可不慎。,使用注意,麻辛附子汤,随证加减: 若阳虚又见气虚甚者,加黄芪、人参; 兼咳嗽者,加半夏、杏仁; 兼湿滞经络,加苍术、独活。,再造散伤寒六书,组成:人参、黄芪、附子、细辛、羌活、防风、川芎、桂枝、炒白芍、煨生姜、大枣、甘草。(桂枝汤合羌防、川芎=麻黄,附子+参、芪+细辛)架构与本方相同。 功用: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32、。,组成:葳蕤、葱白、桔梗、白薇、 淡豆豉、薄荷、甘草、大枣 功用:滋阴解表 主治: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加减葳蕤汤,组成:葱白、葛根、麦冬、生地、 淡豆豉、生姜、劳水 功用:养血解表 主治:血虚外感风寒证。病后阴血亏虚,调摄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之后,感冒风寒致头痛身热,微寒无汗。,葱白七味饮,医案分析,患者,男,48岁。昨日起病,恶寒发热,头痛,微汗,鼻塞流清涕,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辨证: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汤加半夏,患者,男,54岁。患咳喘已10余年,3天前因受凉而引发。现恶寒发

33、热,无汗,咳吐稀痰,盈杯盈碗,气喘不能平卧,舌苔白滑,脉弦紧。,辨证:外寒内饮证 治法: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处方:小青龙汤加茯苓,思考题,1、麻黄汤与桂枝汤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异同? 2、试述桂枝汤的功用、主治证病机及配伍意义。 桂枝汤已有汗,为何仍用汗法? 3.九味羌活汤为何人所创?该方配伍有何特点? 4、小青龙汤主治何证?从方义分析入手,归纳其配伍意义。方中为何配收敛的五味子,白芍? 5.银翘散由哪些药物组成?其配伍意义如何?适应什么证候?何以配辛温的荆芥,淡豆豉?,6、试从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比较银翘散与桑菊饮的异同。 7、为什么有汗,无汗皆可用麻杏甘石汤? 8.何谓“逆流挽舟”法? 9.气虚外感,为何宜解表与益气并举?试以参苏饮为例说明。 10.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何既治阳虚外感证,又能治大寒直犯肺肾的暴哑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