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7140374.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82103 上传时间:2019-06-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714037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714037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714037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714037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7140374.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考试范围:高考标准试卷模式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郑军辉 第I卷 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高考考点(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康熙大帝与清代科学王扬宗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新篇章,同时也引发了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导致已经编译好的崇祯历书未能正式颁行。清兵入关,汤若望将该书改编为西洋新法历书,迎合了新朝的需要,得以颁行天下。但随之而来的中西历法冲突,终于酿成康熙初年的历狱大案。康熙帝深信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朕思己不知焉能断人之是非?因

2、自愤而学焉。”康熙初年的这场历法大战证明西方天文学比钦天监使用的大统历和回回历法在计算方法上更准确,于是在平反历狱后,他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让南怀仁讲几何学和力学等知识。西方传教士希望以科学为传教铺路,康熙帝则需要科学为朝廷服务。康熙在学习西方科学的同时,也认真研读中国典籍,他对宋明理学家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不喜欢耶稣会士传播的那一套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而推崇朱熹的格物致知论。康熙帝以继承华夏正统自居,“崇儒重道”是他的基本国策,这导致了他在晚年评定中西历法之争时,采取了“西学中源”的立场。在崇尚儒学的社会氛围里,西学“名不正,言不顺”,而认定西学源于中国之后,中西实为

3、一家,他就能名尊中学,实用西术,并能避“用夷变夏”之嫌。在确定“西学中源”说的钦定地位之后,康熙帝以“御制”的名义编纂了律历渊源并刊行,从而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清代科学的进步。康熙帝晚年亲自组织进行了两项科学工程。首先是全国范围的地图测绘。这是康熙帝利用耶稣会士为其服务的成功典范,也可以说是耶稣会士利用康熙帝的支持开展科学工作的成功范例。第二项大工程是律历渊源一百卷的编纂,编纂工作始于1713年。康熙帝从全国调集了汉、满、蒙族的一批专门人才,历时八年于康熙六十年(1721)终于完成这部著作。从康熙帝亲自领导这两项大工程,尤其是律历渊源的编纂,我们可以一窥其名为“御制”实为御用科学

4、的性质。第一,是指导思想上追求为皇朝现实政治服务。康熙帝御用的历算专家将河图洛书附会为“数理本原”,以周髀算经为“西学中源”说张本。其用意虽说也有吸收西法的积极意义,但这不仅与科学的求真精神背道而驰,而且将清代科学引向了“会通中西”的羊肠小道。第二,御用科学必须由皇家来掌握、控制和垄断。康熙帝对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加以严格的控制,一旦传教士的活动超出了他许可的范围,他就严加禁止。第三,御用科学追求的是实用性、权威性,而不是创新性。康熙帝等自诩为“淑天下而范万世”的历象考成和数理精蕴等御制“一代大典”尽管在清代科学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放在1718世纪的世界科学之林,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第四,与御

5、用科学的权威性密切相关的是其保守性。在康熙帝的影响下,钦天监虽然聘用了耶稣会士,采取了西法,但其任务和工作则依循旧轨,毫无求新求变,清朝也没有建立任何新的科研机构,最终导致在中西交流频繁的康乾盛世,国人对近代科学毫无感知。西方科学、文化和政治的发展,使得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在世界史上黯然失色。康熙苦心经营的御用科学,试图将完全不对等的中西科学进行融合和会通,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将中国科学引向了歧途,中西科学的差距由此不断扩大。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束缚代价何等沉重,中华民族为此虚掷了多少光阴!探讨康熙帝发展科学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反思我们的思想惰性和体制弊病也会有所裨益。 (选自光明日报201

6、6年12月14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使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中西文化交流越发深入,中西历法的冲突愈演愈烈,最后酿成了康熙初年的历狱大案。B.康熙深信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中西历法之争的结果更加强了他对西方科学的信任,为了让科学服务于朝廷,他让传教士南怀仁入朝为官。C.由于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崇祯历书未能正式施行。清军入关后,为了迎合新朝的需要,汤若望以该书为蓝本编写西洋新法历书,最终颁行天下。D.事实证明,西方天文学在当时是先进的,在平反历狱后,康熙利用西方传教士想通过科学为宣传教义打基础的需求,推动了

7、西方科学的引入。2.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康熙和传教士各取所需,康熙利用了传教士要传播教义的愿望,传教士则利用了皇帝想让科学为朝廷服务的目的。B.认定西学源于中国,可以帮助康熙摆脱西学“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避免“以夷变夏”的嫌疑,从而让使用西术成为可能。C.因为康熙对西方科学和中国典籍都有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他才会把“崇儒重道”作为基本的国策,从而确立“西学中源”在清朝科学史上的钦定地位。D.面向全国的地图测绘是康熙帝“会通中西”的一个成功范例,康熙的支持和传教士的参与共同促成了这一伟业,这主要是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3. 根据原文内

8、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康熙帝的“西学中源”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清代科学的进步,但狭隘的思想也将清代科学发展之路引向了逼仄的羊肠小路。B.康熙竟然还夜郎自大,自认为历象考成等足可垂范万世,事实上,将历象考成和数理精蕴等御制“一代大典”放在当时世界科学的舞台,就显得微乎其微。C.考虑到为皇朝服务的目的,康熙在引入西学的同时,也控制着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这一方面符合清朝政治专制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康熙引入西学的局限性。D.康熙的御用科学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对人民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束缚,而这种禁锢和束缚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作者重新审视历史,就是为了暴露

9、历史问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高考考点龙虎斗陈玉兰 民国初期,保定府直隶督军曹锟六十大寿,传令:全城各戏班比试,得头名者进宅唱堂会。一时间 各路英雄风起云涌,杀得天昏地暗,最后,剩秦、袁两家决一雌雄。 总督府门前有两支大旗杆,直插云霄,一支飘着国民党青天白日旗,一支飘着总督府五色督军条旗。据传,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 曹锟手下传令:两班主徒手攀大旗杆,谁先到顶,扯起大旗为赢。 秦班主心里掂量着,那五色督军条旗,曹锟视为命根子,昭示着自己的权力、气势,如神位般供奉,现正竞选大总统,动其大旗,岂有好果子吃?便犹豫着迟迟未动。袁班主一

10、旁讥笑:戏班四五十人的饭口不管?秦班主咬牙跺脚,心一狠,揣上脑袋拼条活路。 两人各立了生死状,搓两阄,一为青天白日旗,一为五色督军条旗,抓哪阄,攀哪旗。秦班主记不得念了多少遍阿弥陀佛,闭眼一抓,战战兢兢半天才敢打开,竟是青天白日旗,心里一阵窃喜,苍天有眼,佑我不死,平时连树都不敢上的秦班主,不知哪来的邪劲,“噌噌噌”如猴子般蹿到旗杆顶。低头一看,袁班主并没有动静,站在旗杆下,扬扬手,高喊一声,后会有期,掉头便走,离了古城门,扬长而去。 秦班主赢了这场比武,得了重金,自然成了曹锟府的常客。自此,眼睛长到脑袋顶,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惭愧。 一日,一个年轻人来到秦家班,叫板秦班主。秦班主见他人高

11、马大,膀阔腰圆,好一副人才,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秦班主不理他,任他叫骂。不曾想,年轻人拿秦班主对他的迁就,当软弱可欺,放出话来:缩进乌龟壳不出来,徒有其名,怕了不成?秦班主当下血冲脑门,撕旗迎战。 全城人闻此消息,把二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据说,保定军校傅作义将军也在人群中。 但见秦班主一身夜行装束,裹了腿脚;乌黑平头,透着干净利索;头顶十八只青花瓷碗,最上面一只盛满了水,把二胡立于腰间,拉满弓弦。开弓有声,如万马奔腾,似瀑布飞溅,气势磅礴,头顶碗中的水一滴未溢,功夫了得! 年轻人嘴角泛起一抹笑,轻轻拉动手中二胡,如诉如泣,竟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但见年轻人席地而坐,挽起裤腿,脱掉鞋子,一只

12、脚夹起胡弦,一只脚夹紧弓子,双脚拉起二胡,弓弦合一,上下翻动,或高或低,或张或弛。秦班主见他技艺十分娴熟,心说这人倒有些本事。又见年轻人双手撑地,双脚离地,头朝下拿起大顶,却仍用双脚把二胡拉得山响,秦班主似觉一股杀气逼来,连打几个冷战。忽见年轻人仍用双手撑地,双脚拉着二胡,稳稳绕场一周,二胡声越发悠扬嘹亮。 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江湖神仙脚! 寂静中一声惊呼,雷鸣般的掌声刺破青天,铜板如冰雹飞向年轻人。秦班主猛见年轻人脚心一朵紫梅花,分外刺眼,忽地想起,袁班主脚心与此一模一样,那句“后会有期”,霎时如雷贯耳,只觉内心如翻江倒海一般。 年轻人走到秦班主跟前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当年我爹是有名的“猴爬

13、杆”,而且,曹锟已私下应允我爹唱堂会,所抓两阄都为青天白日旗,曹锟意在激起各戏班互斗,为他大寿烘托气氛。我爹不愿,解散戏班,后奔延安参加抗日剧团,在战斗中牺牲。今儿,我特来为父明志。说着把整整一口袋铜子递给了秦班主。 秦班主羞愧泪流:年轻人,请留步,我有话请教。 那年,一九四九年,阳光分外灿烂,两个戏班合二为一,就是古城剧团前身。 (节选自小说界)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龙虎斗”既指当年为大寿堂会,秦、袁两家班主展开的生死对决,也指后来秦班主与年轻人的精彩比试。 B文中“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一句,既写出了旗杆之高,也为下文秦

14、、袁二人攀顶扯旗的比试作铺垫。 C.在曹锟的命令面前,袁班主讥笑秦班主的迟迟不动,是因为袁班主已决意不为曹锟捧场而主动退让,从而用激将法刺激秦班主下决心奋力一搏,尽快赢得比赛,尽早结束这场闹剧。 D年轻人寻到秦班主,跟他叫板比艺,不是为钱而来,如将比试赢得的铜子递给秦班主,而是为炫艺而来,如亮出的江湖神仙脚。5.文中的画线部分,作者对秦班主的功夫作了细致的描写,这样安排有何用意?(5分)6 小说中的秦班主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高考考点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

15、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

16、5日新华网)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是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

17、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

18、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

19、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

20、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9. 怎样才能有效跪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2、 古代诗文阅读(35分)高考考点(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韩通,并州太原人。弱冠应募,以勇力闻,补骑军队长。晋开运末,汉祖建义于太原,置通帐下。寻从汉祖至东京,累迁为军校。汉祖典卫兵,以通为衙队副指挥使,从讨杜重威,得银青阶,检校国子祭酒。汉祖开国,加检校左仆射。隐帝即位,

21、迁奉国指挥使。乾祐初,周祖为枢密使,统兵伐河中。知通谨厚,命之自随,先登,身被六创,以功迁本军都虞候。周祖镇大名,奏通为天雄军马步军都校,委以心腹,及入汴,通甚有力焉。授奉国左第六军都校,领雷州刺史。周祖亲征兖州,以通为在京右厢都巡检。时河溢,灌河阴城,命通率广锐卒千二百浚汴口,又部筑河阴城,创营壁。未几,拜保义军节度观察留后,周祖亲郊,正授节度。并州刘崇南侵,命通副河中王彦超出晋州道击之,败于高平。以通为太原北面行营部署,为地道攻其城。俄班师,移镇曹州,检校太保。世宗即位,以深、冀之间有胡芦河,东西横亘数百里,堤f堨非峻,不能扼契丹奔突。显德二年,命通与王彦超浚治之,功未就,契丹至,通出兵迎

22、击退之,遂城李晏口为静安军,四旬而完。又城束鹿及鼓城,并葺祁州。时大兵之后,遗骸布野,通悉收瘗为万人冢。又城博野、安平,往来深、定间,夜宿古寺,昼披荆棘。在安平领百余骑督役会契丹骑数百奄至通率麾下与战日暮大风雨契丹解去擒十余骑。又城百八桥镇及武强县,皆旬日毕。归朝,会攻秦、凤,以通为西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入大散关,围凤州,分兵城固镇,以断蜀饷道。未几,拔凤州,以功授侍卫马步军都虞候。太祖奉诏北征,至陈桥为诸军推戴。通在殿阁,闻有变,惶遽而归。王彦升策马逐之,通驰入其第,未及阖门,为彦升所害,妻子皆死。太祖闻通死,怒彦升专杀,以开国初,隐忍不及罪。(节选自宋史韩通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23、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安平领百余骑督役/会契丹骑数百奄至/通率麾下与战/日暮大风雨/契丹解/去擒十余骑/B在安平领百余骑督役会/契丹骑数百奄至/通率麾下与战/日暮大风雨/契丹解去/擒十余骑/C在安平领百余骑督役/会契丹骑数百奄至/通率麾下与战/日暮大风雨/契丹解去/擒十余骑/D在安平领百余骑督役会/契丹骑数百奄至/通率麾下与战/日暮大风雨/契丹解/去擒十余骑/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通恭谨忠厚,很受赏识。周祖镇守大名时把他当作心腹委任,世宗即位后也是多有倚重,甚至太祖对韩通的被杀也深感遗憾。B韩通骁勇善战,多次因功提拔。韩通刚成年就响应

24、招募,以勇敢有力而闻名,跟随周祖征讨河中,身上受了六处伤,因功升为本军都虞候。C韩通擅长修筑营垒,修筑效率高。曾在河阴城建造营垒,在李晏口筑城时四十天就完工;又在束鹿、鼓城、祁州等地筑城,都是十天完成。D韩通为人善良,体恤百姓。大战之后,留下的尸骸遍布郊野,韩通把他们全部收葬成万人冢;行军期间夜宿古寺,不扰民。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并州刘崇南侵,命通副河中王彦超出晋州道击之,败于高平。(2)王彦升策马逐之,通驰入其第,未及阖门,为彦升所害,妻子皆死。(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高考考点闻琴唐孙氏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初

25、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联描写调弦的过程,琴音由嘈杂到纯净。湘妃,指舜妃娥皇、女英,运用湘妃思念舜的典故,总写琴声哀怨。B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自然界常见的声音凉风飒飒、潇潇暮雨,形象地表现琴声,化抽象为具体。C颈联写听琴感受。琴声如在耳边,仿佛泉水从青色的山峰上流泻下来;琴声越来越远,又如黑鹤从青苍幽远的天空飞下。D“远如玄鹤下青冥”中“青冥”即青天。该句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表现了琴声的急促。E尾联写弹琴结束后的情景,意境幽静美好,突出了音乐的魅力,与白

26、居易琵琶行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15请赏析“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一联的艺术手法。(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高考考点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刘禹锡陋室铭中写来往于陋室的均是有学问之人的两句是“_,_。(2)李商隐的锦瑟中,“_”一句化用典故来表现诗人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之中。 (3)韩愈在师说中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从师的态度进行对比,提出“_,_”的质疑来批评不愿从师的士大夫。 第卷 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旧题重现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 长城抗战后,华北已成为多事之秋,野心日益膨胀的

27、日本欲变华北为第二个“满洲国”,华北的情势越来越危急。B. 我国著名的书法中,雄浑大气的颜体字与颜真卿刚直忠义的性格相维系;张旭的草书龙飞凤舞、气势非凡,与他的性情旷达相对应。C. 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第6集中,梁思成去见徐志摩,谈话中说道:“昨天在宗孟先生那儿缘悭一面,今日特来拜访。”D. 昨天夜里,凡此种种场景,皆如电光火石一般,在难以入眠时掠过我的眼前,让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息。E在初中时,唐爽做过一件让全班同学都不可理喻的事情:班里开家长会,他当着全班家长的面把自己的妈妈“轰了出去”,自己参加了家长会。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这本书文风幽默风趣,个性十足,书

28、中的插图简练明朗,蕴含着作者对不同人生阶段和社会环境变化的独到思考与发现。B. 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但对于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看来,春节往往是情绪波动的敏感期,一些老人会因无法与家人团聚而闹情绪。C. 翁偶虹先生是一代戏曲名家,倾尽一生心血创作了桃花村,是在京剧老戏花田错的基础上翻新而成的艺术精品。D. 我国成功发射的脉冲星实验卫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开展在轨技术试验,主要验证星载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等。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每年4月中旬,旅游团疯了似地赶往全国唯一的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参加东方狂欢节西双版纳泼水狂欢,水桶大战,万人空

29、巷,皆呼过瘾。 对于大多数人,“狂欢”的嗜求 大过了对傣族水文化的探究, 伴随泼水节的一系列庆典仪式, 被很多人选择性忽略。 泼水节之所以名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盖因其几乎涵盖了傣族文化最精华的部分, 也是傣族生态文明观“没有水就没有林,没有林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粮,没有粮就没有人”的写照。在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泼水节的活态传承和文化心理只怕国内无出其右。A/往往并且也可是况且B但却/往往/并且C并且/而却原来并且D可似乎而也其实/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西递古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

30、内,东南距黟县县城8公里。西递村奠基于北宋时期,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宅第120余座、祠堂3座、牌坊1座, 。2000年,西递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递村四面环山, 。由于地势自东向西略倾斜,前边溪、后边溪于双溪口交汇后向西流,又在村口与金溪汇合为西溪,再西流出村后过长演岭注入漳水。西递古名西川,取水势西流,“不之东而之西”之意。长演岭北麓的宁池古道上曾有一古代邮驿机构递铺所,因在徽州府以西、西溪之滨,故称“西递铺”。西递胡氏家族迁居此处后,以铺名村, 。21. 某电视台曾做了一个名为“别让你的父母孤单”的公益广告。请把下面空缺的画面内容补充完整。要求:想象合理,语言鲜明、生

31、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lOO字以内。(5分)画面:厨房内,哗哗哗的流水声,咚咚咚的切菜声欢快地响成一片,砧板上瞬间出现了一溜碧绿匀称的黄瓜丝。母亲的脸上漾着笑容。(画外音)儿子电话:妈,说好了今天回家看你,可公司临时要我陪客户吃饭。微波炉用着怎么样啊?还缺点什么?画面:急匆匆把手放在围裙上擦擦就跑来接电话的母亲,脸色从欣喜变成了理解,却只来得及在儿子匆忙的解释中挤进去一句:“不用,什么也不缺。”她摇着手回答儿子的关心,手还僵在半空中,儿子的电话已经挂了。(画外音)小孙女电话:奶奶,我放学后和同学一起去游乐场,不回家吃饭了。(画外音)女儿电话:妈妈,家庭影院看着怎么样啊?我去健美了,今儿就不

32、回家了。画面:(画外音)男声旁白:别让你的父母孤单,常回家看看。四、写作(60分)高考考点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微信已经成为中学生最主要的聊天工具之一。绝大部分家长愿意加孩子为微信好友,然而大部分学生却不愿成为父母的微信好友,有的甚至在父母成为好友后又将其拉入微信“黑名单”。一位家长委屈地说:“孩子忙,平时难得谈心。我只是关心他,想多一个沟通,了解的渠道而已。”不少孩子表示很尴尬:“接受吧,自己的生活空间就有种被监视的感受;不接受吧,难得父母一片苦心。”但也有不少孩子表示理解和接受,甚至觉得受益匪浅。你是否关注和思考过这种现象呢?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

33、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C(C项目的与结果颠倒了。对应到第一段“迎合了新朝的需要”是编写西洋新法历书产生的结果,而不是目的。)2.答案:C(C从文章中看,原因是多方面的,该选项以偏概全,过于绝对化。)3.答案:D(从文章最后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了对如今有所裨益,而不单是为了暴露问题。)4D(年轻人此来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技艺,主要是为父明志。)5突出人物形象(正衬、烘托人物)。以秦班主的了得功夫衬托出年轻人的绝伦技艺。 为下文年轻人出场比试作铺垫。 为下文情节的发展蓄势。(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6技艺超

34、群。在庆祝曹锟六十大寿的堂会上,秦班主拔得头筹;与年轻人比试,秦班主展示了一身了得的功夫。宽容大度,怜才惜才。面对年轻人的叫板,秦班主看他“好一副人才”,又觉得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还任他叫骂。有羞愧心,知错能改。每每想起袁班主,秦班主便觉羞愧;在得知年轻人来意后,秦班主羞愧流泪并向年轻人请教。识大体,明大义。在袁班主事迹的感召下,秦班主与年轻人的两个戏班合二为一,成为古城剧团的前身。(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满分)(7)D(8)AC(9)民众方面。增强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意识,提高垃圾分类的实践水平。增强民众投放垃圾的责任意识;政府方面。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各个环节的配套衔接工作,提高其

35、运行效率;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全民参与,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还应该最好分类收集与运输的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10C11B12C13(1)并州刘崇南侵,(周祖)命令韩通作为河中王彦超的副将出兵晋州,在半路上攻打他,在高平打败了他。(“副”“道”“败于”各1分,句意2分) (2)王彦升策马追他,韩通纵马奔跑进府第,没来得及关上门,就被王彦升杀害,妻子儿女都死去。(“第”“阖”“妻子”各1分,句意2分)14答案:B(2分)(“拟人”应为“比喻”) D(3分)( “急促”应为“悠远”)15答案:烘托手法或侧面描写。(2分)“露湿丛兰月满庭”通过描写月光满庭、露湿丛

36、兰的寂静,烘托出听众沉浸在音乐中不愿抽离的情形,从侧面突出了琴声的魅力和演奏者技艺的高超。(1分)以景结情或寓情于景。(2分)月光铺满了庭院,院中一丛丛的兰花都被露水打湿,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惆怅之情,韵味悠长,意犹未尽。(1分)16答案:(1)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2)庄生晓梦迷蝴蝶(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17. 答案:A E ( 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多用来形容动荡不安的政局。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缘悭一面:指缺少一面之缘,谓无缘相见。电光火石: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教用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不可理

37、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18. 答案:D (A项搭配不当,“蕴含”与“发现”不搭配。 B项句式杂糅,“对于看来”是“对于来说”或“在看来”两种结构的杂糅。C项中途易辙,首句主语是“翁偶虹”,末句的主语变成了桃花村。)19.答案:D 20.答案: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建筑 三条溪流穿绕而过 改西川为西递(答对一空1分,两空3分,三空5分)21.示例:空荡荡的屋子里,母亲一人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白天等待儿女回家时鲜亮的笑脸现在却如一朵枯萎的花,布满憔悴,堆满寂寞。渐渐地,母亲缩在沙发上睡着了,她脸上那深深的皱纹让人格外惊心。 22. 参考立意:(1)支持屏蔽的参考

38、立意:青少年屏蔽父母的做法是正确的。 从青少年成长规律来看: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对青少年成长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需要独立空间。 从新时代的亲子关系来看:现代社会要求父母和子女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尊重彼此的隐私。 从实际类型看:微信朋友圈是朋友间的平等交往,与父母的相处则是家庭内部的事,二者交往原则不同。亲情和友情,二者不应混同在一起。 (2)反对屏蔽的参考立意:青少年邀请父母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是聪明之举。 粗暴屏蔽的危害:简单粗暴地屏蔽父母,会伤了父母的心,增加父母的担忧。 主动交流,才是消除误会之道:父母进入青少年的微信群之所以会让他们感觉不舒服,是因为青少年平时跟父母的交流不够和父母对微信的各种功能不熟悉造成的。畅快沟通需要双方的努力。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