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分子流行病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82778 上传时间:2019-06-1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7.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分子流行病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动物分子流行病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动物分子流行病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动物分子流行病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动物分子流行病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分子流行病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分子流行病学.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动物分子流行病学 (Animal molecular epidemiology ) 丁壮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动物医学系 吉林大学预防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 SARS 思考 n1、疫病的诊断依据? n2、病原诊断与“正常带毒”的关系? n3、血清学诊断的实际价值? n4、疫苗性质与抗体的关系? 新的研究方向 n1、病原结构学 n2、病原结构功能学 n3、病原生态学 n4、分子诊断学 n5、抗体学 n6、? 一、概论 1 动物分子流行病学 (Animal molecular epidemiology)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理论,研究引起动物疫病的病原变异规律、结 构与功能(发

2、病机理、免疫机理等),进而分析疫病在畜禽群中发生、 发展和分布的规律,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疫病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 n概念的含义: n以动物群体为单位; n病原在同一/不同动物群体中分布和变异规 律,以便了解疫病自然史; n不同血清型/基因型同一病原分布及演化, 有助于确定疫病的重要性及制定有针对性 的特异免疫措施; n研究病原生态学; n病原结构与功能; n新型疫苗研发。 2 研究动物分子流行病学的意义 n1、国内外畜禽疫病疫情的 流行和泛滥 n2、国家荣誉和人民利益的 需要。 3 动物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 1、研究一定地区内各种疾病的种类、分布、流行概况; 2、研究某种疫病在一定地区

3、分布和流行情况; 3、研究并阐明某种传染病在特定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 的流行规律,以便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发生和流行; 4、研究某些疫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探索新的防控措施; 5、研究某些病原的性质与功能,探索新的诊检防手段; 6、研究影响某些疫病流行的外在因素; 7、研究各种传播媒介(如野生动物、啮齿动物、节肢动物等) 的分布 、功能等; 8、研究各种病原生态学。 n举例说明 nFMDV基因所编码的一个大的聚蛋白可逐级裂解病毒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产生的 非结构蛋白有L、2A、2BC、3AB、3ABC、3D等; 其中L蛋白的免疫原性比其他非结构蛋白弱,感染动物不一定能产生抗体,即使产 生抗体

4、,维持的时间也比较短。 病毒感染动物可产生抗2B抗体,但这种抗体在ELISA反应中重复性不好,不能作 为检测抗体。 2C抗体由于消退的比3ABC快,且免疫牛中可检测到2C抗体,因此也不能作为检 测指标。 3D又称病毒感染相关抗原,没有型特异性,检测其抗体是评价动物是否接触过抗 原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贸易必检项目。目前认为仅检测3D抗体不能区分感染动物 与免疫动物,因为疫苗中往往含有痕量的非结构抗原,经过多次免疫后,在免疫动物 体内也能检测到3D抗体。 3ABC聚蛋白中,3A免疫原性最强,3C免疫原性较弱。许多资料认为3ABC作为 感染的标志可信度较大。检测3ABC抗体是确诊感染的重要指标。 n

5、应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NSP)3ABC多肽作为抗 原建立了一种可以区分FMDV感染与接种灭活苗免疫牛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并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确定了血清抗体阳性与阴性效价的临界值。 n方法的原理为:动物在感染FMDV后既产生结构蛋白抗体,也产生非结构蛋 白抗体,而接种纯化灭活病毒后,几乎只产生结构蛋白抗体。经过大量试验 结果证明,该ELISA方法灵敏度比VIAA AGID(病毒感染相关抗原琼脂糖凝 胶免疫扩散试验)高。意大利的De等(1997)研制出基于3ABC蛋白的间接捕 获ELISA技术,并可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毒感染。在这套ELISA方法中,应 用单抗来捕获在大肠

6、杆菌中表达的3ABCFMDV非结构聚合肽,并将OD值 小于0.的样品判为阴性。用此ELISA技术监测了大量的经过免疫的和感染 的动物,所有的经过攻毒试验的动物其ELISA试验的OD值都大于0.2,超过 99的经过疫苗免疫的动物ELISA结果为阴性(即小于0.2),显示出该方 法良好的敏感性。后经特异性试验结果证实,该方法的特异性大于99.5。 针对3ABC抗原的抗体最早可于免疫后8 d测出,并且抗体测出时间可长达至 少1年。此ELISA方法安全、经济。鉴于其优良特点,可参与FMD根除运动 和防控计划。 nAPMV-1是确切报道的能够在多种禽类唯一具有广 泛致病性的血清型。 n20世纪二十年代鸡

7、、火鸡 n 六十年代鹦鹉、笼养鸟 n 七十年代鸽、鹌鹑 n 八十年代鸵鸟、孔雀、企鹅 n 九十年代鹅 n21世纪初鸭(福建)、猪(上海、江苏、浙江等) n 人(Isolation of Avian Paramyxovirus 1 from a Patient with a Lethal Case of Pneumonia Journal of virology, Nov. 2007,p. 1270912714 鹅副粘病毒病流行态势 1、副粘病毒的动物感染谱增宽 2、副粘病毒侵犯人类越来越明显 NDV(新城疫病毒)研究背景 4 动物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查明一定地区内各种疫病的种

8、类、分布和流行规律; 2、有利于查明某种疫病在一定地区的分布和流行情况; 3、有利于阐明某种传染病在特定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的流行规律,以便能够有效地 预防和控制其发生和流行; 4、有利于调查某些疫病(尤其是新发现的传染病、老病新形式的出现等)的病因与发病 机理,探索新的防控措施; 5、有利于某些病原的性质与功能研究,探索新的诊、检、防手段; 6、有利于研究影响疾病流行的外在因素(如自然环境改变、自然疫源地介入等); 7、有利于调查各种传播媒介(如野生动物、啮齿动物、节肢动物等)的分布、功能等, 以便切断传播途径; 8、有利于研究各种病原的功能性基团及免疫增强剂等,提高特异免疫效应; 9、有

9、利于考核综合性防疫措施执行情况,如检、隔、封、消、处等; 10、有利于对重要人兽共患病及生物战剂的深入研究。 Hendra Virus Disease n1、澳大利亚(1994、2004)两度爆发人、马共 患的亨德拉病毒病。马呈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 共济失调和高致死率;人呈现流感样症状/呼吸 道症状/反复发作性脑炎症状。 n2、果蝠是HeV的自然宿主。 n3、爆发时间和果蝠的繁殖季节有一定联系。 n4、直接接触是传播的主要途径。 n5、明显的人兽共患特征,容易通过发病动物传 播到人类,而且致病性强、病死率高。美国 CDC将其列为最高生物安全级别(BSL-4)。 Locations of hen

10、ipavirus outbreaks (red stars Hendra virus; blue starsNipah virus) and distribution of henipavirus flying fox reservoirs (red shadingHendra virus ; blue shading Nipah virus) 二、感染与疾病 1 感染过程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的机 体和动物机体的反应这一 对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 2 感染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 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 ,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 应的过程。 3 传染病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 一定

11、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 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 传染病。 传染病的特征 n由特定的病原体引起; n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n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n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n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 n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4 特异性免疫 n动物患某种传染病痊愈后,或病原微生物(抗原物质)进入机体 后,机体可产生针对该种微生物的免疫能力,机体常可抵抗同一 种病原体的再次感染,称为特异性免疫。 n体液免疫: 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刺激B细胞,使其转化为浆细胞,产生多类 免疫球蛋白,即抗体。免疫球蛋白可分为五大类,即免疫球蛋白 G、A、M、D、E,它们是构成体液免疫的基础。 n细胞免疫: 是指动物

12、体内T淋巴细胞和其它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受抗原刺 激后,分化、增生、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所表现出来的特异性免 疫应答。这种免疫应答不能通过血清传递,只能通过致敏淋巴细 胞传递,故称细胞免疫。 5 病原体和宿主在感染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n一、病原体对宿主的作用 1、病原体侵袭力 2、病原体产生毒素的能力 3、病原体的侵入数量 4、病原体的侵入门户与特异性定位 5、病原体的变异 n二、宿主对病原体的作用 1、天然屏障 2、种间屏障 2、非特异性免疫 3、特异性免疫 6 感染的类型 按传染病的病程长短分: 1、最急性型 2、急性型 3、亚急性型 4、慢性型 按传染的发生分: 1、外源传染 2、内源传染

13、 按病原的种类分: 1、单一传染 2、混合传染 3、继发传染 按临床表现分: 1、显性传染 2、隐性传染 3、一过型传染 4、顿挫型传染 广东 湖南 江西 湖北 河南 山东 安徽 浙江 江苏 福建 河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新疆 n7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是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由 于入侵的病毒不能杀死宿主细胞 而形成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共生 平衡,感染动物可长期或终身带 毒,而且经常或反复不定期地向 外界排出病毒,但常缺乏临床症 状,或其症状与免疫病理反应有 关。若由此种动物采血或脏器感 染同种健康动物时常可成功地引 起感染。 n8 慢病毒感染 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 病呈进行性且最

14、后取死亡转归的 一种病毒感染。其与持续性感染 的不同点,在于疾病过程缓慢, 但不断发展而且无例外地死亡。 三、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n一、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机体时起,直至出现最初的一 些临床症状为止,这一段时间称潜伏期。 几种重要传染病的平均潜伏期 炭疽:23天 口蹄疫:24天 结核病:1645天 猪瘟:1周 鸡新城疫:36天 马传染性贫血: 1030天 了解潜伏期长短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1、确定检疫(隔离)期限。 2、判定传播媒介的种类和数量。 3、判断流行过程的长短。 4、推算病畜的感染日期。 5、确定紧急免疫动物的观察期限。 6、处于潜伏期的动物是危险的传染源。 根据潜伏期长短,实施

15、有效措施。 7、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 二、前驱期 潜伏期过后,直至某种传染病的主要症状出现之前,这 段时间叫前驱期。此期主要呈现大多数传染病初期的一般症 状,如T、P、R值增高,精神、食欲差等。 三、明显期 可以理解为典型发病期,即于前驱期之后,呈现某种 传染病特有的典型的临床症状或全部主要症状时,称为明显 期, 四、转归期 疾病的转归期分三种,一是痊愈:病情好转,主要症 状消失,病畜逐渐恢复健康;二是带菌(毒)动物:即临床 症状消失,但体内仍带菌(毒),如马传贫、慢性猪瘟、慢 性新城疫等;三是死亡:病情恶化,病畜死亡。 四、病原生态学与疫病流行 疫病流行的生物学基础 1、流行过程是传染病在畜

16、禽群中发生、传播的过 程,也是病原 体不断转移 、更换宿主的过程。 2、传染过程是个体行为,而流行过程是由个体到 群体的过程。 1 6 3、传染病要在畜禽群中发生和传播,首先必须发生传染过程, 个体发病后, 病原体 从发病个体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新的易感畜体,形成新的传染,并在外 界环境因素影响下,不断地发生与连续地传播。 4、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畜群三个基本环节。这 三个基本环节是构成传染病在畜禽群中传播的生物学基础,若缺乏任何一个环节,或 者三个环节同时存在,互不相关,新的传染都不可能发生。 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其关系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

17、触传播 垂直传播 水平传播 是指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除病原体的动物和人。 包括:病畜、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人。 畜禽群体易感性增高的因素: 1、新生幼畜的增加; 2、老龄动物的减少; 3、易感动物的移入; 4、免疫水平的消退; 5、病原体发生变异; 6、新的病原体出现; 传 染 源 易 感 畜 群 传播途径 自然因素 (地理环境、气候等) 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 社会进步 科技水平 立法执法 国民素质 传 染 源 易 感 畜 群 重 要 概 念 1、间接接触传播及其意义 2、经虫媒传播及其意义 (1)基本概念 (2)机械性传播 (3)生物学传播 (4)虫媒性疫病的流行特点 3、垂直传播及其意义

18、4、畜禽易感性与流行的关系 5、病原生态学及其意义 6、发病率、死亡率、致死率 7、流行指数、流行潜力及其关系 8、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及其意义 9、疫源地及其消灭疫源地的条件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 n第一部分 1、畜主、畜别、数量、年龄、地点、疫情分布; 2、发病日期、发病数量、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3、病前接触史、外引动物史、预防接种史、动物流动情况 、病死率、病程、潜伏期、饲养管理情况; 4、疫源地的范围、媒介Vector的分布、活动情况; 5、针对三个环节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n第二部分 1、病原监测、结构分析; 2、血清流行病学 3、统计分析流行病学 4、蛋白组学 鹅副粘病毒病流

19、行态势 Nipah virus Disease n1、马来西亚(1998 )、新加坡(1999 )、孟加 拉国(2001、2003、2004、2005)相继爆发人、 猪共患的尼帕病毒病。猪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 道和神经症状。母猪在感染早期有流产现象。人 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紊乱、昏迷 、肌肉震颤和痉挛、肌腱反射消失)和呼吸道症 状(发烧、头痛、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对人 呈现高度致死,死亡率在3875%。猪感染率高( 多数为亚临床感染,最高可达100%)、死亡率较 低,在515%之间。 n2、果蝠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 n3、爆发时间和果蝠的繁殖季节有一定联系。 Nipah viru

20、s is a previously unknown virus of the family Paramyxoviridae that has been identified in the northern peninsula of Malaysia. The virus has caused illness and death in humans and pigs. The apparent source of infection for humans is direct contact with pigs. Transmission of virus is thought to be fro

21、m body fluids of infected pigs.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has not been documented. Nipah Virus, Malaysia, May 1999 Emerging Disease Notice 疫情调查情况汇报疫情调查情况汇报 解放军赴藏专家工作组解放军赴藏专家工作组 20022002年年6 6月月1818日日 向自治区、市委、市政府及 有关业务人员汇报情况 国家农业部派员参加 现场调查 古玛塘热最先发病的疫点 加荣村病牛隔离治疗现场 现场剖检病死牛 临床、病理及实验室检查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 高热 Fore

22、casting and monitoring epidemic situation and disease 应用过去积累的疫情资料和掌握的周边地区疫情流行情况、流 行规律等于预测未来疫情的发生、发展。 传 染 源 传播途径 易 感 畜 群 自然因素 (地理环境、气候等) 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 社会进步 科技水平 立法执法 国民素质 分析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流动进行疫情预测 基本原则 (Basic principles) 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Carry out the policy of “putting prevention first”) 二、建立和健全各级防疫机构 (Establish

23、ment of perfect epidemic prevention institutions) 三、专业人员与群众相结合 (Combine personnel in a specific field with masses) 四、综合措施与重点措施相结合 (Combin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with key measures) 五、因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调整防疫方案 (Take measures suited to the time and local conditions, adjust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program scie

24、ntifically) 五、防疫措施 预防畜禽传染病的措施 (Preventive program of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 一、加强畜禽的饲养管理,增强畜禽的非特异性抵抗力; (Strengthen raising and management,enhance the non-specific resistance) 二、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提高畜禽的特异性抵抗力; (Work out immunity procedure scientifically,increase the specific resistance) 三、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坚持经常性的

25、检验检疫工作; (Make the epidemiological survey well,do the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regularly) 四、建立健全并贯彻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 (Set up and carry out the perfect veterinary sanitary system) 五、做好定期消毒和临时消毒; (Make the preventive、regular 、concurrent and terminal disinfection well) 六、肉用牲畜,在屠宰前后必须经兽医卫生检验; (Augment the vet

26、erinary sanitary inspection before and after butchery) 扑灭畜禽传染病的原则 (Stamping out principle of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 传 染 源 传播途径 易 感 畜 群 第一、查明和消除传染源;包 括疫情报告和诊断、检疫、隔离 和封锁。 第二、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包括尸体无害化处理、消毒、杀虫、 及灭鼠。 第三、建立畜禽群体对传染病的不感受性; 包括免疫接种、药物预防。 扑灭畜禽传染病的措施 (Stamping out measures of animal infectious di

27、sease) n一、疫情报告和诊断 (Report and Diagnosis) n二、检疫 (Quarantine) n三、隔离和封锁 (Isolation and Blockade) n四、消毒 杀虫 灭鼠 (Disinfection Disinsection Rodent control) n五、免疫接种和药物防治 (Immunization and pharmacotherapy) n六、病畜的治疗 (Therapia) n七、传染病的消灭问题 (Eradic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n实例讲授 一、某场发生动物传染病,如何进一步确诊? 1、流行病学诊断

28、 2、临床诊断 3、病理剖检诊断 4、微生物学诊断 5、血清学诊断 6、分子生物学诊断 n二、发生动物传染病后,如何采取扑灭措施? 答:“十字”原则 报疫情报告 诊-及时确诊 养-加强饲养管理 检-检查、检测、检疫、监测 隔-隔离 封-封锁 消-消毒 免-免除(扑杀、淘汰)、免疫(紧急免疫) 治-治疗 分-分析总结 六、消毒、杀虫、灭鼠 n消 毒 1、定义:是杀灭或消除外界环境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 物的过程。 2、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 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3、种类: 预防性消毒:尚未发生传染病时,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 、场地、用具和饮

29、水等进行定期消毒,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 。 疫源地消毒:对现在或以往曾存在的疫源地进行的消毒。目的 是消灭被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防止疫情扩大蔓延。包括随时消毒 和终末消毒。 n4、方法: 机械性清除 物理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 海拔高度(米)水的沸点()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100 98.34 96.66 95.05 93.42 91.82 90.20 88.60 87.04 阳光、紫外线、干燥: 火焰烧灼、焚烧: 煮沸消毒: 流通蒸气消毒: 高压蒸气消毒: 干烤: 微波处理: 红外线照射: 巴氏消毒: 流通:10030min内 高

30、压:压力值(磅/英寸2)+106=温度值() 15磅/英寸2即15+106=121.2 一般1530min 干烤:180 3060min,160 120150min 巴氏消毒:主要用于在高温下易于损坏的流质食物与药品。 牛奶:62 63 30min或72 1520sec。啤酒、葡萄酒:4456 15min 疫苗:60 下 60min。液体(如血清):间歇性巴氏消毒,即56 下 60min,连续数日 5、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n(1)处理剂量 n(2)微生物的污染程度 n(3)温度 n(4)湿度 n(5)酸碱度 n(6)化学拮抗物质 n(7)穿透条件 n(8)表面张力 七、免疫接种 1、概念:免疫

31、接种是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 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是防疫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种类: 预防接种:为防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有计划地对易感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 紧急接种:发生疫病时,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群进行的免疫接种。 3、途径: 注射免疫:将疫苗通过肌肉、皮内、皮下或静脉注入机体内,使动物获得免疫力的一种方法。 口服免疫:将疫苗拌入饲料中喂给动物使其获得免疫力的一种方法。 饮水免疫:将疫苗混入水中,使动物通过饮水而获得免疫力的一种方法。 点眼免疫:将疫苗点入眼结膜囊内,使动物获得免疫力的一种方法。 滴鼻免疫:将疫苗滴入鼻腔,

32、使动物获得免疫力的一种方法。 气雾免疫:将稀释的疫苗用压缩空气通过气雾发生器喷射出去,使疫苗形成的雾化 粒子(直径110um ),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使动物通过呼吸道吸入 而获得免疫力的一种方法。 4、生物制品种类: 菌苗:由特定的细菌、霉形体、钩端螺旋体等制成。如炭疽芽胞疫苗。 疫苗:由特定的病毒、立克次氏体等制成。如兔化猪瘟弱毒疫苗、鸡新城疫疫苗等。 灭活疫苗:以强毒菌、毒种经人工培养,用理化方法将其杀死(灭活)后制成的生物制品。 特点:1、已失去毒力; 2、保持良好的、较强的免疫原性; 3、无毒、安全、易保存; 4、因已灭活,故所用剂量大; 5、免疫期短。 弱毒疫苗:由弱毒菌、毒株所制成

33、的生物制品。 特点:1、毒力减弱,在体内短期繁殖,无致病力; 2、免疫持续期长; 3、免疫途径多; 4、可诱生干扰素,免疫力产生快。 类毒素:由特定的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经脱毒后制成,如破伤风类毒素。 亚单位疫苗:从微生物中提取含有微生物有效的特异性抗原成分所制备的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所制备的疫苗。 合成肽疫苗:利用人工合成的含有病原微生物保护性抗原决定簇的短肽所制成的疫苗。 核酸疫苗:是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编码的目的抗原蛋白基因插入细菌质粒内,构建成重组体,将其直接 导入动物机体内,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表达抗原蛋白,从而诱导宿主产生特异性体液 免疫及以CTL为代表的细胞免

34、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能诱导动物机体 产生免疫应答的重组体即核酸疫苗,或称基因疫苗、裸DNA疫苗。 5、疫苗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1)结合本场本地区(疫情、动物)实际; (2)避免免疫干扰; (3)流行毒株与疫苗毒株的统一; (4)免疫途径的优化、组合; (5)联苗、多价苗的合理使用; (6)疫苗性质与受体动物的正确匹配; (7)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6、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 (1)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和疫 病流行特点及动物状况合理地制定预防接种的计划。 (2)疫苗妥善保管与运输,计划购买,正确使用(剂量、方法)。 (3)弱毒疫

35、苗使用的前后1015天,不可应用抗病毒类药物。 (4)弱毒菌苗使用的前后1015天,不可应用抗菌类药物。 (5)受体动物群体的健康状况。 Eight Natural nosoarea or Natural focus of infectious disease and Disease of natural infectious focus Infectious focus: 1、Concept 2、Distinguish between infectious focus and reservoir 3、Eradicative condition Natural nosoarea or Natu

36、ral focus of infectious disease and Disease of natural infectious focus Concept 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性疾病所在的地区。 自然疫源性疾病:一种疾病和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生存繁殖, 并只在一定条件下才传给人和家畜,这种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特点:(1)明显的地区性; (2)明显的季节性; (3)与人类的经济活动和动物的广泛饲养有密切关系; (4)传播媒介主要是吸血节肢动物; (5)感染的宿主主要是野生节肢动物; (6)长期循环在特定的生物群落中繁衍后代、疫病流行。 常见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 流行性出血热、

37、森林脑炎、狂犬病、伪狂犬病、犬瘟热、流行性乙型脑 炎、黄热病、非洲猪瘟、蓝舌病、口蹄疫、鹦鹉热、恙虫病、Q热、鼠 型斑疹伤寒。蜱传斑疹伤寒、鼠疫、土拉杆菌病、布鲁氏菌病、李氏杆 菌病、蜱传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弓形体病等。 传播: (1)人为介入的被动感染; (2)野生动物的主动传播; (3)生态系统的自然改变; 九、人兽共患病(Zoonosis) 概念: 人兽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由共同或相似的病原 体引起的、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疾病和感染。 人兽共患病的特点: 1、很多人兽共患病既是畜禽的严重疾病,也是人类的烈性传染病,对公 共卫生有严重威胁,对其更深入的研究对平战时均

38、有重大意义。 2、它们的病原体宿主谱一般都很宽,许多是自然疫源性疾病,难以控制 和消灭。 3、很多人兽共患病为职业性疾病,危害职业人员健康。 4、很多人兽共患病具有食源性疾病特点。 5、是研究人类传染病的良好模型。 人兽共患病发生特点: 一边新病种、新病型陆续出现,一边老疫病 卷土重来,再度肆虐人畜; 数量以病毒病为多,损失亦以病毒病为重; 以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为主; 以自然疫源性疫病为多; 以食物、水和虫媒病为多; 由机会致病菌引起的疾病在增多。 人兽共患病再度流行的几点思考: 1、病原体存在的外环境 (1)方便快捷的交通加快了疫病的流行; (2)人类与自然界原有的病原携带生物接触 的增加

39、,促使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3)病原体原有种间障碍不断降低 ,甚至被 打破,新的疫病不断出现。 2、病原体本身的内因 (1)未被认识的已知人兽共患病 (2)转向侵袭人类的人兽共患病 (3)“不致病”变成“致病”的人兽共患病 (4)疾病感染谱变化的人兽共患病 (5)病原体的变异 (6)新的病原体的出现 (7)其他因素 人兽共患病种类举例 1、人兽共患细菌性传染病: 结核病、炭疽、布鲁氏菌病、鼠疫、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 、莱姆病、军团菌病、幽门螺杆菌病、空肠弯曲菌病。 2、人兽共患病毒性传染病: 疯牛病、艾滋病、口蹄疫、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尼帕病 毒感染、亨德拉病毒病、轮状病毒病、汉坦病毒感染、狂犬 病。 3、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旋毛虫病、隐孢子虫病、贾第虫病、埃立克体病、恙虫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