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1.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83113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7071.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备课札记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理解艰苦奋斗在今天并不过时。理解怎样正确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二、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树立正确消费观、践行正确消费原则2、教学难点:消费心理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及全面认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则。三、教学建议课前自学、搜集资料,

2、学生阅读教材,搜集典型的消费案例、资料和行为,提出困惑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通过课上对这些疑问的分析探究,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分析能力。课上:教学互动,合作探究一一判断运用,体验践行。学生资料汇总、典例展示探究、教师总结提升、走进生活学以致用。四、教学过程:【导入设计】生活消费受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和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消费都会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客观的影响因素前面已经学过,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消费心理。【推进新课】探究点一:消费心理面面观元旦前后,同学之间互送礼物的调查情况,设问:你是不是也有如此经历?这是受什么心理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

3、待?探讨:积极思考与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回答问题(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总结: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便不由自主地加入,这种消费会受别人行为、别人评价的影响。人们追随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来推销自己的商品。所以,我们是否消费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从众。(2)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利用“探究活动”设问:你是不是也有小林的消费心理?我们应该看待这种消费行为?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热烈讨论,回答自己不同的看法 备课札记 总结:青年人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个性的展示往往通过自己的消费行

4、为体现出来。这虽然推动了新工艺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中学生现在消费状况的情况调查,特别指出:中学生在穿戴上的讲究名牌,在电子产品上的不断升级,并且这种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学生活动:就此现象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这是典型的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有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即在消费时综合考虑商品的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各方面情况,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跟风买,搞攀比。设问:大家怎么看到这种消费行为?学生

5、活动:就此现象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总结:这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行为,讲究实惠,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行为。总之,人们的消费行为往往受到多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当然,不同的消费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常常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使我们的消费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消费心理的表现特点评价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有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有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6、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标新立异有利: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有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夸耀性盲目性有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讲求实惠有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态度:值得提倡 备课札记 探究点二:做理智的消费者经济在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消费观念也不同,要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必须遵循一定的消费原则。观点一: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以蜜蜂作比喻,说在蜜蜂的社会里,奢侈之风盛行,各行各业都兴旺;当节俭之风代替奢侈之风后,社会反而衰落了。他由此得出结论:个人的奢侈也会推动社会进

7、步。观点二: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请辨析两种观点。教师提问并归纳:观点一看到了消费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合理的一面。但过分夸大了消费的作用,以致于鼓励人们铺张浪费,是错误的。观点二强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是正确的。但忽略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意义,忽略了消费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又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教师提问:什么是适度消费?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如何理解?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热烈讨论,回答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总结: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就是要求人们

8、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理解这一原则注意:一方面,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因为,信贷消费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探讨: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我们在消费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例:

9、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因此,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做到合理消费,大家认为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学生讨论,并发表见解首先,在消费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因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始终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例: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并且这些心理往往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因此,在消费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的影响,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其次,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它是个人消费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做出不理智的的消费选择的现象。

10、往往是心血来潮、一时头脑不冷静,事后发现这种消费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需要。因此,在消费时,要注意保持冷静。最后,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是不断变化与改善的,我们的选择也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备课札记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近期我校记者对食堂卫生的调查、采访情况,指出:我校餐厅经常使用发泡塑料盒和塑料袋,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

11、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严重短缺,我们国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大家也应该从自身出发,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去从事绿色消费,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希望同学们能真正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做个绿色消费者。对学校部分同学的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大家辩论:我们还应该不应该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了?(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作为精神,它是永远不过时的。特别是我

12、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还面临人口、资源等压力,我们更应该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角度讲,有利于个人优秀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是有志者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当然,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浪费。总之,以上四个原则,是科学消费观的具体要求,我们要理解和掌握这些原则,并用他们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既有益于个人,也有益于社会,将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列举了诸多消费行为,又分析了行为背后的4种消费心理,对它们,我们要区分对待(反对盲目从众和过分求异、自

13、觉用求实心理引导消费、反对攀比心理)。在摆正消费心理的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它们是: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保护环境,绿色消费;量人为出,适度消费)。所以我们说,消费是行为、消费是心理、消费是文化、消费是品位、消费是智者的选择。【课堂练习】1、人们在电视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视明星作为某产品的形象代言人。商家之所以利用名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A.求异心理 B.从众心理C.求实心理 D.攀比心理2、我国确定了中部地区“绿色崛起”的发展策略。而“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求中部地区的公民进行“绿色消费”。这一消费的主旨是()A消

14、除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 备课札记 B可持续性消费C量入为出和适度消费D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3、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劳动是幸福的左手,节俭是幸福的右手。”这两句谚语表达的意思是( )A.勤俭节约能致富 B.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C.劳动与节俭是不可分割的D.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4、材料一不法商人经常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弱点,设置“陷阱”,欺骗消费者。常见消费者的心理弱点如:轻信精美广告及其“诱人”的承诺;轻信“名牌”“名店”;轻信“进口产品”;轻信“打折”“促销”“跳楼价”;求购心切,没有认真挑选;贪小便宜心切,结果上了大当;一叶障目

15、,冲动购买;受害后嫌麻烦,算了。材料二市场调研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供市场信息,避免企业在拟订营销策略中出现失误。市场调研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分析消费者的心理现状、特点以及变化趋势。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不法商人主要利用了消费者的哪些心理弱点?(2)从迎合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分析企业为更好地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应该如何做。答案 (1)盲目从众心理:消费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过分求异心理:消费时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攀比心理:在消费上向广告、名牌、流行看齐。(2)产品制造环节:重视产品质量;重视产品创新;注重产品形象设计;注重个性化商品的生产制造;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流行信息。产品销售环节:优化购物环境;实施品牌战略;善于利用广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五、板书设计: 原因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消费心理面面观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表现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树立正确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的消费观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做理智的消费者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六、教学反思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