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矢远县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0719026.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83290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矢远县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071902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矢远县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071902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矢远县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071902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矢远县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071902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矢远县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0719026.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靖远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国名对象地理位置国名对象地理位置晋王室子弟今山西齐功臣今山东北部卫王室子弟今河南北部宋商朝后裔今河南南部鲁王室子弟今山东南部燕王室子弟今北京一带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A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B同姓亲族的封地富庶C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2、王国维认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新制度”包括( )王位世袭制 礼乐制度 分封制 嫡长子继承制A B C D3、某

2、研究性小组搜集了一组资料;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宋代通判在财经上的监督、元代行省制度研究、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承相考辨,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A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B古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 D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4、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分封制和宗法制 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5、历史学家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材料中的独

3、制”与西周的地方分权制相比,其不同在于( )A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 B郡守由君主任免,县令由郡守任免C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 D郡守由科举选拔,县令由郡守任免6、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这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C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 D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7、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不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都察院 D.军机处8、从明代内阁制的创立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

4、,那就是( )。 A.政治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C.强化皇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D.弥合君相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9、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中央集权 B专制皇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10、中国历史上之监察官,分为台、谏两种。“台”是指御史台。唐代的台官,是天子的耳目; 而唐代的谏官,则是宰相的唇舌。御史监察权在唐代已经离开相权而独立,但谏权仍在宰 相手中。材料说明,谏官之设立,用意在()A纠绳宰相 B纠绳天子C权衡君权与相权 D完善监察制度11、“宋沿唐制,亦贵进

5、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12、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13、柏拉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材料表明他认识到( )A限制权力的必要 B直接民主的弊端C体现了主权在

6、民 D精英政治的必要14、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 )A. 妇女 B. 外邦人 C. 成年男性公民 D. 奴隶15、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6、美国1787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 成,掌握立法权,这些内容体现的是(

7、)A中央集权原则 B地方分权原则 C民主原则 D分权制衡原则17、1862年,俾斯麦发表“铁血演说”,宣称:“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德意志帝国宪法中体现上述思想的是()A首相主持帝国政府B帝国国会普选产生C帝国国会立法须获得联邦议会的多数同意D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18、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个国家应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19、“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这说明()A英国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英王仍是国家权力中心C议会掌握立法司法大权 D

8、英国没有实现真正普选20、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近代美国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举措是()A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 B实行联邦制政体C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D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21、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规定“人民有言论自由等权利”,直到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 了 10条修正案,才规定了人民的上述权利,这十条修正案也叫美国的权利法案结合所 学,1787年宪法没有规定人民的上述权利的主要原因是()A1787年宪法代表资产阶级利益B美国独立宣言中认为上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无需再明文规定C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

9、的反对D1787宪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22、依据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规定,美国与法国政治制度的差异是( )A实行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B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C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 D总统有权任命政府各部门官员23、2016年11月8日,新一届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成为美国第58届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特朗普总统对法律拥有最高解释权 B特朗普总统必须对国会和宪法负责C特朗普总统该届任期为四年 D共和党一直是美国的执政党24、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

10、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双手就被缚了。莫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 )A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C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D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25、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1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再次被列为总统候选人,飘然远去。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对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 让位有着本质的不同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 让位都是无奈之举A B C D评卷人得分二、非选择题(15分,20分,15分)()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

11、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材料二、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 据钱穆秦汉史整理材料三、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

12、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请回答:(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时期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3)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

13、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职责。(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按顺序书写唐朝丞相所在部门名称。(3)根据材料3,概括明朝在丞相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4、 新诞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是 13 个邦国之间的联盟。国家无权制定统一关税, 不掌握军队, 没有统一的宪法。各邦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 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 各邦之间互设关卡。材料二 美国 1787 年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合众国国会有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制定工商业政策、建立军队、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决定对外和战、管理对外贸易等权力;第一条第十款规定各州无权自行发行货币、征收关税、保有军队、宣战、媾和、外交等。材料三 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 均属于合众国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众两院可各自反对对方所提法令。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 年)材料四 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行使主要国

15、家权力。各州仍拥有对本州人民直接管理的权力, 人民选举国会议员的资格仍由各州来决定。材料五 美国宪法规定,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请回答:( ) 据材料一、二, 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变化?简析联邦制确立的必要性。( ) 材料三、四从哪两方面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 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美国 1787 年宪法的看法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1、C 2、B 3、A 4、A 5、A 6、B 7、D 8、C 9、B 10、B 11、A 12、C13、B 14、C 15、B 16、D 17、D 18、C 19、D 20、D 21、D 22、B23、C

16、 24、B 25、D二、非选择题(15分,20分,15分)26、【答案】(1)封建: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2分。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2分(2)威胁:经济上,诸侯王铸造钱币,实行商品专卖,严重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影响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3分;政治上,诸侯王发展个人势力,借以对抗中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3分 问题: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地方行政制度。2分(3)影响: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1分趋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2分27、【答案】(1)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率领百官筹划全国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等。5分(2)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3分(3)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全国军政、行政等国事;各部门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全国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8分(4)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清朝达到顶峰。4分28、【答案】() 变化:中央政府权力扩大;地方政府权力削弱。2分必要性:实行联邦制,能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保护国家利益与主权,又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 国会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2分各州和联邦政府(中央和地方)间的分权制衡。2分( ) 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仍然存在着不足。5分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