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细胞及基本组织.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84060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5.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细胞及基本组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细胞及基本组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细胞及基本组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细胞及基本组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细胞及基本组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细胞及基本组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细胞及基本组织.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 运动(肌肉)、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 神经和循环系统。(免疫系统、骨骼系统) 人体结构可分为10大系统(或8大系统): 人体的4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传统: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现代:膜性体系、微纤维体系、微球体体系 细胞的形态和大小根据所处的环境、生理功细胞的形态和大小根据所处的环境、生理功 能不同而由很大的差别:能不同而由很大的差别: 一、细胞的化学组成 细胞内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其主要成分为: (1)脂质 70%磷脂、30%胆固醇、少量鞘脂 均为双噬性分子,形成

2、双分子层,体温条件下呈液态 。 (2)蛋白质 镶嵌蛋白:以螺旋或球形结构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 表面蛋白: 结合蛋白: 可作为载体、通道、离子泵、受体、酶、免疫蛋白等 。 (3)糖: 为寡糖和多糖,形成糖脂和糖蛋白,是细胞的特 异性标志。 如:红细胞膜A、B凝集原的差别在于糖链中一个糖基的 差别。 二、细胞的结构 (一)细胞膜 从原始生命物质向细胞进化所获得的重要特 征之一,是生命物质外面出现一层膜性结构即细 胞膜又称质膜。细胞膜不但是细胞核环境之间的 屏障也是细胞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信息传 递的门户。 (1)化学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厚约7.510nm。真核细胞的细胞膜

3、主要由脂 类和蛋白质组成,还包含少量的糖。糖与蛋白 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 (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在电镜下细胞膜可以分为三层,即在膜的 靠内外两侧各有一条2.5nm的电子致密带,中间 夹有一条厚约2.5nm的透明带。总厚度为7.5nm 左右。这种结构不仅见于各种细胞的细胞膜, 亦见于各种细胞器的膜性结构,如线粒体膜、 内质网膜等。因而它被认为是一种细胞中普遍 存在的基本结构形式称为单位膜式生物膜。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 生物膜是以有极性的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 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 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脂质的亲水性端分别 朝向膜的内外两侧,疏水性端相互靠近位于膜

4、 的内部。膜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上 :有的附着在膜的内或外表面;有的半镶嵌在 膜的内或外表面;有的蛋白质侧贯穿整个脂质 双分子层,两端暴露在膜的内外两侧。糖和膜 上的脂质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和糖蛋白。 糖脂和糖蛋白的糖链部分,几乎都棵露于膜的 外表面。这些糖链可以成为细胞的特异性标志 。 1)脂质双分子层 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在膜的 脂质中以磷脂类为主,约占70以上,其次是 胆固醇,一般低于30,还有少量属鞘脂类的 脂质。膜的脂质分子都是长杆形,它们的一端 是亲水性极性基团,另一端是疏水性非极性基 团。由于水分子排斥作用,形成脂质分子的亲 水基团朝向膜内外两边的水溶液,而它

5、们的疏 水集团朝向膜内部。 2)膜的蛋白质分子 嵌入蛋白(结合蛋白) 表在蛋白(表面蛋白或周围蛋白) 膜蛋白质主要都是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之 间的-螺旋或球形结构的蛋白质,它们的亲水 端露在膜表面,疏水端则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与脂 质分子的疏水部分连接。有的镶嵌蛋白质贯穿整 个脂质双分子层,称为嵌入蛋白。有的蛋白质只 附着于脂质双分子层表面,称为周围蛋白或表面 蛋白。 根据细胞膜蛋白质的不同功能,大致可将其归为 几类: 与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有关的蛋白,如载体 、通道和离子泵。 与“辨认”和“接受”细胞环境中特异的化学 性刺激有关的蛋白通称为受体。 属于酶类的膜蛋白 与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关的膜蛋白 此

6、外尚有目前还不确知其具体功能的膜蛋白。 A、嵌入蛋白具有许多重要功能(结合蛋白) a 转运膜内外物质的载体,通道和离子泵。 b 有的是接受激素递质和其他活性物质的受体 c 有的是具有催化作用的酶 B、表在蛋白质的功能 多和细胞的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变形运动以 及细胞分裂中的细胞膜分割有关。 总之:生物膜所有的多种功能,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于膜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质双分子层是液态的 ,镶嵌其中的蛋白也是可以移动的。但蛋白分子移 动一般只是横向的,和脂质双分子层的定向关系不 发生改变,这是由于脂质的疏水区和蛋白质的疏水 性部分有一定的吸引力之故。 3)细胞膜的糖类 主要是一些寡糖和多糖链,它们都以共价

7、键 的形式和膜内脂质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或 糖蛋白,这些糖链绝大多数是裸露在膜的外表 面一侧的。由于组成这些糖链的单糖在排列顺 序上有差异,这就成为细胞特异性的“标志” 。这些细胞表面的糖链部分有的有抗原性质。 (3)细胞膜的跨膜转运功能: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作用包括膜的被动转运、主动 转运、胞饮(胞吞)和胞吐等。 1)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当同种物质、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相邻地放在一 起时,溶质的分子会顺着浓度差或电位差产生净流动 叫被动转运。 被动转运不需要细胞膜或细胞另外提供其它形式 的能量。被动转运又可有以下两种形式,单纯扩散和 易化扩散。 A 单纯扩散 物质分

8、子总是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 移动的现象。如 O2 和 CO2 等。 特点: 扩散速率高 无饱和现象 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 不需另外消耗能量 扩散通量与浓度梯度和膜通透性呈正比 O2o O2i CO2i CO2o B 易化扩散 概念: 不溶于脂质的或很难溶于脂质的某些 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和K+、Na+、 Ca2+ 等离子,在一定情况下,也能顺浓度梯度 通过细胞膜,但它们是借助于细胞膜结构中的某 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而进行的,因此称为易化扩 散。 一般认为易化扩散至少可分为两种类型。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载体型易化扩散: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如葡萄糖、

9、氨基酸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等。 载体是细胞膜上的镶嵌蛋白质,在这种蛋 白质分子上有与被运输物质的特异结合位点, 当载体在膜的一侧与高浓度的某一被转运物质 结合后,可移向膜的另一侧,然后与被运物质 分离,如此反复进行。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有如下特征: (1) 选择性。 (2)饱和现象。 (3)竞争性抑制。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GL、 AA 通道型易化扩散:以 “通道”为中介的易 化扩散。如K+ Na+ Ca2+ 等顺着浓度梯 度通过细胞膜,就属于这种类型。 “通道”也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种蛋 白质,称通道蛋白。 通道的分类: 电压门控通道 化学门控通道 机械门控通道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K+i

10、K+o Na+o Na+i 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 A. 速度快 B. 有选择性 C. 受精密调控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点: 物质分子或离子都是顺浓度差和顺电 位差移动; 物质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浓度差或 电势差所包含的势能。 2)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概念:主动运转是指细胞膜将物质分子或离子从浓 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的过程。 特点: 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分解 ATP 来提供 依靠特殊膜蛋白质(泵)的“帮助” 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 主动转运分为 2 种: 1、原发性主动转运,又称为一次性主动转运。细 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 学梯

11、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特点: 转运体为非对称性,并具有与 ATP 结合 的专属性结构区域; 将酶反应(ATP 分解为 ADP+Pi )与离子转运相结合,通过转运体的构象改 变来单向转运离子。 通道转运与钠-钾泵转运模式图 2、继发性主动转运,也称联合转运:某种 物质能够逆浓度差进行跨膜运输,但是其能量不 是来自于 ATP 分解,而是由主动转运其他物质 时造成的高势能提供,这种转运方式称为继发性 主动转运。 同向转运 逆向转运 3)胞吞和胞吐 胞吞: 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 。 分 为:吞噬=转运物质为固体; 胞饮=转运物质为液体。 细胞的吞噬过程 细胞膜上的受体对物质的“辨认

12、” 发生特异性结合=复合物 复合物向膜表面的“有被小窝”移动 “有被小窝”处的膜凹陷 凹陷膜与细胞膜断离=吞食泡 吞食泡与胞内体的膜性结构相融合 胞吞: 胞吐: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内排出的 过程。 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过程:如激素、神 经递质消化液的分泌。 胞吐是一个复杂的耗能过程。 分泌物排出 融合处出现裂口 囊泡向质膜内侧移动 膜性结构包被=分泌囊泡 高尔基复合体 粗面内质网合成蛋白性分泌物 胞吐: 囊泡膜与质膜的某点接触并融合 囊泡的膜成为细胞膜的组成部分 (二)细胞质 1、细胞质基质 如果把细胞膜和核膜之间的大小不等 的结构全部除去,剩下的胶态物质就是细胞质基质,简称基 质或胞浆。

13、主要功能:细胞质基质也进行着一定的代谢活动。 2、核蛋白体(核糖体),它是由核蛋白体核糖核酸(简 称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 椭圆形颗粒小体, 主要功能:核蛋白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 主要构造,因此有人喻之为“装配蛋白质的机器”。 3、内质网 内质网是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膜性管道系统。 大小管、泡互相吻合形 成网状。内质网膜可与核膜、高尔基复 合体膜和细胞膜等相连,这说明整个细胞的膜性结构是互相连接 的一个整体,内质网膜表面附着由许多核蛋白体的称为粗面内质 网,没有核蛋白体附着的称为滑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密切相关,它既 是核蛋白体附着的支架,又是运输蛋白质的通道。

14、滑面内质网;其功能比较复杂,例如,肝细胞内的滑面内质 网可能与糖原 的合成和贮存有关;皮质腺和产生类固醇物质的 内分泌腺细胞中,滑面内质网有合成脂类物质的功能;骨骼肌细 胞内的滑面内质网又称“肌质网”,与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 耦联机制有关等。 4、高尔基体(高尔基复合体),它是由数层重叠的扁平囊泡、若 干小泡及大泡三部分组成的膜性结构。主要功能:是与细胞内 一些物质的积聚、加工和分泌颗粒的形成密切相关。此外,高 尔基体也参与溶酶体酶?的形成。 5、线粒体 是由内外两层单位膜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囊状结构 。主要功能:线粒体中存在着催化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的各种 酶和辅酶,因而供能物质(如糖酵解产物

15、丙酮酸)在线粒体内 能得到彻底氧化分解,生成更多高能磷酸化合物ATP以备细胞 其它生命活动需要。细胞生命活动中所需要能量约有95来自 线粒体,因此,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的氧化供能,故 有细胞内“动力工厂”之称。 6、溶酶体 是一种囊状小体,主要功能:溶酶体是细胞内重要的 消化器官。除上述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外,尚有微丝、微管、 中心粒等细胞器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丝状和管状结构。它们与其 它细胞器的位移、分泌颗粒的运输、微绒毛的收缩以及细胞的 运动等功能有密切关系。 (三)细胞核 所谓细胞核,在形态上只是核物质的集中区域 ,一般靠近细胞中央部分,在功能上是遗传信息传 递的中枢及细胞主要遗传物质的

16、所在地,并控制细 胞内蛋白质合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调节细胞的各 种生命活动。 1.、核 膜 是位于细胞核表面的薄膜,由两层单位膜组成 。主要功能:核膜的特殊作用就是把核物质集中在靠近细 胞中央的一个区域内,核物质的区域化有利于实现其功能 。核膜上还有许多散在的孔,称为核孔,核孔是核与细胞 质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在核内形成的核糖核酸(RNA) 可经核孔进入细胞质。 2、核 仁 绝大多数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部有一个或一个以 上的核仁,它通常只出现于间期的细胞核中,在有丝分裂 期则消失。核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主要是 核糖核酸); 3 3、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 间期细胞核中,能被碱性

17、染料着色的物间期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 质即染色质质即染色质(或称染色质纤维)。染色质的基本化学成分是(或称染色质纤维)。染色质的基本化学成分是 脱氧核糖核酸(简称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和组蛋白。二者结合形成染色质结)和组蛋白。二者结合形成染色质结 构的基本单位构的基本单位核小体。核小体。 在细胞有丝分裂时,若干核小体构成的染色质纤维反在细胞有丝分裂时,若干核小体构成的染色质纤维反 复螺旋,折叠,最后组装成中期染色体复螺旋,折叠,最后组装成中期染色体。因此,染色质和染。因此,染色质和染 色体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色体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

18、形态表现。 DNADNA分子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分子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 贮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贮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 控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详见生物化学)。控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详见生物化学)。 由上可知,细胞各组成部分(简称组分)在结构和功由上可知,细胞各组成部分(简称组分)在结构和功 能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能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 相互配合成为统一的整体。从而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相互配合成为统一的整体。从而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 行行。 第二节 基本组织 组织(tissue):结构和机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细 胞和细胞

19、间质所组成。 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并位于细胞之间的不具 有细胞形态的物质。 细胞间质的作用:对细胞主要起支持、连接和营 养等作用,并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 基本组织分为: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 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 成。 一般特点: (1)细胞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 (2)细胞有极性,可分为游离面和基底面。 (3)上皮内一般无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4)分布:体表、体腔和有腔器官内表面、腺体。 (5)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等。 (6)来源:三个胚层均可形成上皮。 上皮组织的分类 被

20、覆上皮 腺上皮 (一) 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al) 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外表面或衬贴在有腔器官的腔面 ,称被覆上皮。根据上皮细胞的排列层数和形状,分类 如下。 上皮类类型 主要分布 单层单层 上皮 单层单层 扁平上皮 内皮: 心、心血管和淋巴管 间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 单层单层 立方上皮 肾肾小管等 单层单层 柱状上皮 胃、肠肠、子宫宫等 假复层纤层纤 毛柱状上皮 呼吸管道 复层层上皮 变变移上皮 肾肾盂、输输尿管和膀胱 复层层扁平上皮 口腔、食管和阴道;皮肤 复层层柱状上皮 男性尿道等 1) 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从 表面看,细胞是不规则形,细胞边缘互相嵌

21、合, 从上皮的垂直切面看,胞质很薄。如分布于心脏 、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上皮。 2) 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形似立方状的上皮 细胞组成。如分布于甲状腺、肾小管的上皮等,具 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Simple cuboidal epithelial 3) 单层柱状上皮: 由 一层形似柱状的上皮细胞 组成。如衬贴于胃肠道、 子宫腔面的上皮,具有分 泌、吸收等功能。 Simple columnar epithelial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Pseudo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al 细胞 组成 柱状细胞 梭形细胞 基底细胞 夹有杯状细胞 (分泌粘液) 特

22、 点 细胞高矮不等, 细胞核的位置也呈现高低不同, 每一个细胞的基部均位于基膜上。 5) 变移上皮:又名移行上皮,是一种复层上皮, 分布于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细胞没有固定的 形状和层次,常随器官充盈情况而变化。 6. 复层扁平上皮 细胞层数: 十余层或数十层。 各层特点: 表面几层细胞为 扁平状; 中间层为数层多 边形细胞; 基底层为一层立方 形或矮柱状细胞。 分布-表皮、口腔等。 (二) 腺上皮和腺 外分泌腺,又称有管腺, 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 腺 体 腺上皮(Glandular epithelial)是由腺细胞组成并以 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以腺上皮为主组成的器官称腺。 外分泌腺的分类:

23、 1、根据腺体细胞的数量: 单细胞腺:单个细胞、杯状细胞。 多细胞腺:分泌部(腺泡),排泄部(排泄管)。 2、根据腺细胞排列形状分类: 泡状腺(皮脂腺)、管状腺(胃底腺)、管泡状腺(腮腺) 3、根据腺细胞分泌物的性质分类: 浆液性腺泡:由蛋白质分泌细胞组成。 粘液性腺泡:由糖蛋白分泌细胞组成 混合腺泡:在分泌部有两种细胞,即浆液性和粘液性细胞。 4、根据分泌的形式分类: 全质分泌腺(皮脂腺)。 顶质分泌腺(大汗腺等)。 局质分泌腺(胰腺外分泌腺泡)。 二、结缔组织 一)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的一般特点 1大量的细胞间质、细胞量少。 2细胞无极性,包埋于间质中。 3细胞间

24、质包括基质、纤维和组织液。 4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形态多样。 5血管、神经丰富。 6功能多样:支持、连接、营养、保护、 修复、防御、免疫等。 二)结缔组织的分类 结缔组织 固有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 骨组织 血液 三) 固有结缔组织 固有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一)疏松结缔组织 1 、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 a 细胞种类较多,细胞数量少; b 基质多,纤维少,结构疏松,呈蜂窝状,故又称 蜂窝组织。 2 、分布与功能 存在于各器官之间、组织之间、甚至细胞之间。 连接、支持、防御、传递营养和代谢产物等功能。 成纤维细胞 浆细胞 巨噬细胞 细胞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未

25、分化间充质细胞 白细胞 胶原纤维 纤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基质 3、疏松结缔组织的特征 细胞 间质 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ibroblast) L.M:形态:扁平多突起; 胞核:大而圆,浅染 胞质:丰富,弱嗜碱性 E.M: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合成纤维和基质 巨噬细胞:(macrophage) L.M 形态:不规则 胞核:小而圆,深染 胞质:丰富,嗜酸性 E.M : 溶酶体丰富 微丝、微管多 RER和Golgi.co.较发达 功能:吞噬; 趋化性运动; 分泌; 抗原提呈 浆细胞(plasma cell) L. M: 形态:圆形 胞核:圆,偏于一侧,

26、染色质 呈致密块状,呈放射状 排列于核膜之下。 胞质:丰富,嗜碱性,近核处 有一浅染区。 E. M:层层排列的RER 和发达的Golgi.co 功能:合成和分泌 抗体(免疫球 蛋白)。 肥大细胞(mast cell) L.M: 形态:大而圆,多沿血管分布。 胞核:小而圆,深染。 胞质:丰富,充满异染颗粒, 颗粒内含肝素、组织胺、嗜酸 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功能:引起过敏反应 脂肪细胞 (fat cell) L.M:大而圆;核扁平,居胞膜之 下;胞质内充满一大脂滴。 功能:储存能量 (2)细胞间质: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由三种纤维和基质组 成。 细 胞 间 质 纤维 基质 胶原纤维 在新鲜标本上呈白色

27、,化学成 分是胶原蛋白。特点是韧性大 ,抗拉力强,但弹性差。 网状纤维 其主要化学成分也是胶原蛋白。 弹性纤维 在新鲜标本上呈黄色,是由弹性蛋 白构成。特点是弹性大,韧性小。 是无定形的胶状物质。充满于纤维、细胞 之间。基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粘蛋白、水 、无机盐等。 (2)致密结缔组织(dense connective tissue) 特点是细胞成分少,基质少,而以纤维为主, 且排列紧密,具有支持、连接和保护作用。 致密 结缔 组织 不规则致密 致密结缔组 织。如真皮 。 规则致密致 密结缔组织 。如肌腱、 韧带。 3脂肪组织 (adipose tissue) 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成群脂肪细

28、胞之间,有疏 松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的脂肪小叶。 脂肪组织主要分布于皮肤下、腹腔网膜、肠系膜及黄骨髓 等处。 脂肪组织具有贮存脂肪、支持、保护、参与能量代谢、维 持体温等作用。 4网状组织 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 主要 分布于造血器官。 网状细胞为多突星形细胞,胞核大,着色浅,核仁明 显,胞质较丰富,相邻细胞的突起相互接触,构成细胞网 架。网状纤维细而有分枝,彼此结合成纤维网架。 一)肌肉组织(muscle tissue)组成及结构特点: 1、肌肉组织是由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组成。 2、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所以又称肌纤维。肌纤维 的细胞膜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 3、在肌纤维间有神

29、经、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分布。 二)肌组织的分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按肌细胞的 结构与功能 横纹肌 平滑肌 骨骼肌 心肌 按神经支 配方式 随意肌 不随意肌 三、肌肉组织 骨骼肌结构示意图 1. 肌纤维的组织结构 肌纤维为细长圆柱的多核细胞。细胞核位于周边靠近肌 膜处;肌浆中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在肌原纤维 之间还有大量的线粒体、糖原颗粒等。 (一)骨骼肌 骨骼肌的基本组成成分是骨骼肌纤维。 肌原纤维(myofibril):直径约 12m,其长 轴与肌纤维的长轴一致,一条肌纤维中可含上千条 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 在肌原纤维上染色浅的带纹称明带(又称 I 带),

30、染色 深的带纹称暗带(又称 A 带)。在明带中部有色深的间线 ,称 Z 线,在暗带中部有较明亮的 H 带,在 H 带的中部有 色深的中线称 M 线。 在相邻两条Z线之 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 肌节(是骨骼肌纤维结 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每个肌小节由 1/2 I 带+ A带+ 1/2 I带组成 。 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是由粗、细 两种肌丝有规律地平 行排列组成。 粗肌丝位于暗带中 ,长约1.5m,直径 约为10nm。M线可能 是对粗肌丝起固定作 用的某种结构。 细肌丝的直径约 5nm,长度约1.0m, 它们的一端固定于Z 线,另一端伸向Z线 两侧的明带和暗带, 游离于粗肌丝之间, 和粗肌丝处于交错

31、和 重叠的状态。 肌原纤维: 粗肌丝: 由肌球蛋白组成, 其头部有一膨大部横桥:能 与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发生可逆 性结合;具有ATP酶的作用,与结 合位点结合后,分解ATP提供横桥 扭动(肌丝滑行)和作功的能量 。 细肌丝: 肌动蛋白,表面有 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 肌球蛋白掩盖;原肌球蛋白:静 息时掩盖横桥结合位点;肌钙蛋 白:与Ca2+结合变构后,使原肌球 蛋白位移,暴露出结合位点。 肌管系统 横管:肌膜凹入肌细胞内 ,形成小管,穿行于肌原 纤维之间,走行方向与肌 原纤维垂直。 肌质网:包绕在肌原纤维 周围,与肌原纤维平行, 故称纵管。纵管互相沟通 ,并在靠近横管处管腔膨 大并互相连

32、接形成终池。 每一横管和其两侧的终池 共同构成三联体。 (二)心肌 (cardiac muscle) 分布于心和靠近心的大血管壁上。 (一)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 心肌纤维呈短柱状,有分支,并互相连接成网。 单核且位于细胞的中央。 连接处,细胞膜特化形成阶梯状的闰盘。 心肌纤维的特点: 1、肌原纤维的粗细不等、界限 不很分明,肌原纤维间有极为丰 富的线粒体以及横小管、肌浆网 等。 2、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 3、肌浆网稀疏,纵小管不发达 ,终池少而小,多见横小管与一 侧的终池紧贴形成二联体。 4、闰盘的横位部分位于Z线水平 ,有中间连接和桥粒,使心肌纤 维间的连接牢固;在闰盘的纵位 部分存

33、在缝隙连接,便于细胞间 化学信息的交流和电冲动的传导 ,分别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整体的 收缩和舒张同步化。 闰盘 (三)平滑肌(smoothe muscle) 平滑肌纤维呈梭形,无横纹, 核位于中央。以粗细端 相间成层排列。 平滑肌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内脏平滑肌(胃肠道、输尿管、 子宫的平滑肌等)。此类平滑肌有自动节律性 兴奋和收缩,在功能上接近心肌; 另一类平滑肌(睫状肌、虹膜和竖毛肌 等)无自动节律性。 四、神经组织(nervous tissue)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 包括胞体和突 起两部分,突起 又分为树突和轴 突两部分。 1、胞体 (

34、cell body): 胞体中央有一个大而圆的细胞核,染色浅,核仁明显。 细胞质内有丰富的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以及发达的高尔 基复合体。 树突 (dendrite): 树突形状如树的分支, 含有尼氏体、线粒体和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 等。 树突主要是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至胞 体。 轴突 (axon): 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 胞体发出轴突的部分常呈圆锥形,称轴丘,轴 丘内没有尼氏体。 轴突是将神经冲动从包体传 向外周。 2、突起: 2神经元的种类 根据突起数 目的分类 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根据神经元 的功能分类 感觉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多

35、极神经元 3、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 1星形胶质细胞 2少突胶质细胞 3小胶质细胞 4施万细胞 5. 室管膜细胞 6. 卫星细胞 4、神经纤维 和神经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胞体发出的轴突或长树突(二者统 称轴索)及包在外面的胶质细胞组成。 1有髓神经纤维 (myelinated nerve fiber) 即轴突外面包有髓鞘结构的神经纤维。髓鞘分成许多节 段,每一节髓鞘是一个施万细胞的胞膜伸长并层层包绕轴索 而形成的多层膜结构。各节髓鞘之间的间断处称郎飞结。 (1)神经纤维(nerve fiber) 有髓神经纤维 有髓神经纤维纵断有髓神经纤维纵断( (低倍低倍) ) Myelinated nerve fibres 有髓神经纤维纵断有髓神经纤维纵断 ( (特染特染) ) MyelinatedMyelinated nerve nerve fibresfibres 郎飞结 2无髓神经纤维 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 神经纤维是由较细的轴突和包在它外面的施 万细胞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