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雄黄颡鱼的培育.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8527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5.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雄黄颡鱼的培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雄黄颡鱼的培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雄黄颡鱼的培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雄黄颡鱼的培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雄黄颡鱼的培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雄黄颡鱼的培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雄黄颡鱼的培育.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雄黄颡鱼的培育,制作人:Y X X T H T 指导老师:S Y S,2012.3.26,中文学名: 黄颡鱼 别称:黄腊丁、 嘎鱼、嘎牙子、黄姑、黄颊鱼、黄骨鱼、河龙盾鮠、黄鳍鱼等 二名法: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 鲶形目 Siluriformes 科: 鮠科 Bagridae Bagridae 属: 黄颡鱼属 Pelteobagrus 种:黄颡鱼 P. fulvidraco,1、黄颡鱼的特征 : 黄颡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鮠科(也有记为鲿科),黄颡鱼属,有黄颡鱼、

2、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4 种,目前用于人工养殖的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黄颡鱼的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短达到或超过胸鳍基部。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比背鳍刺长,前后缘均具锯齿。臀鳍条2125,鼻须一半为白色,另一半为黑色。个体较大,最大可达0.75公斤左右。 江黄颡鱼的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胸鳍刺比背鳍刺短,后缘具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 后缘也有锯齿。个体大,最大可达1公斤左右。 岔尾黄颡鱼的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中部。胸鳍刺与背鳍刺等长,前后缘均有锯齿。尾鳍深分叉。鼻须全为黑色。个体不大。 光泽黄颡鱼的特征:须4对,上颌须稍

3、短,末端不达胸鳍基部。胸鳍刺较背鳍刺稍短。后缘锯齿细小。胸鳍刺前缘光滑, 后缘具锯齿。个体小,常见为814厘米。,2.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 : 黄颡鱼,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川、湖泊、沟渠 等水域中,喜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营底栖生活,昼伏夜出,但仔鱼在晴天喜在上层集群。杂食性,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体长123-143mm,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该鱼产量大、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 供不应求,是一种优质名贵经济鱼类。据分析,每100克鱼

4、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16.1克、脂肪2.1克、碳水化合物2.3克 、钙154毫克、磷504毫克,且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尤以谷氨酸、赖氨酸含量较高,具 有消炎、镇痛等疗效。,保健功效: 性味:甘、平,微毒。 功用:能益脾胃,治水气浮肿,利小便,消水肿,祛风、醒酒。,雌鱼,雄鱼,全雄鱼培育流程:,亲鱼培养,人工催产,激素性逆转,黄颡鱼的雌核发育,YY超雄黄颡鱼的产生,全雄鱼,雌鱼,雄鱼,鱼龄2年以上,取体表无伤、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柔软的普通雌黄颡鱼。,个体较大、健壮,有明显生殖突、雄性特征明显,体长在15cm以上,催产药物的种类可用: 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LRHA(促黄体素释放激

5、素类似物) DOM(地欧酮),人工催产: 1、催产药物的使用剂量,三者混合使用通常情况下,黄颡亲鱼 的混合使用剂量为HCG 3000IUkg+A 210 mgkg+Dom 10mgkg或HCG 4000IUkg+A210 mg/kg+Dom 5mgkg雄鱼的使用剂量为雌鱼12或23。 2、注射方法:雌鱼采用二针注射间隔时间12小时以上,第一次 剂量为总量的110。 3、注射部位:选择亲鱼的背鳍基部软组织为好,因为亲鱼的个 体较小,胸鳍有硬棘不易操作,胸鳍基部注射时较易刺伤心脏。,全雄鱼培育流程:,亲鱼培养,人工催产,激素性逆转,激素性逆转 1.激素溶液与饲料的配制 将200mg的17-乙炔基雌

6、二醇( EE2, sigma) 溶于200mL 95%酒精中作为母液, 置于冰箱中4冷冻保存备用。,2.将溶液稀释成150ug/L200ug/L,将收集的卤虫幼虫侵泡在该溶液中1h,以活卤虫作为激素载体喂养孵化出的幼鱼,连续喂养40d。,卵鱼苗,全雄鱼培育流程:,亲鱼培养,人工催产,激素性逆转,黄颡鱼的雌核发育,1.精子的灭活 2. 雌核二倍体的获得 3. 杂种的鉴别 根据胡须和体表的斑纹可以准确地鉴别黄颡鱼雌核二倍体与长吻鮠 黄颡鱼杂种,黄颡鱼胡须为黑色, 杂种为白色。黄颡鱼体侧斑纹3 4条, 自上至下水平分布, 而杂种3 4条自前至后垂直分布。,黄颡鱼的雌核发育:,长吻鮠,全雄鱼培育流程:,亲鱼培养,人工催产,激素性逆转,黄颡鱼的雌核发育,YY超雄黄颡鱼的产生,全雄鱼,全雄鱼的获得,亲本,子代,激素性逆转结合雌核发育持续生产超雄鱼与全雄鱼示意图,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