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8683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2课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2课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2课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2课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了解城市化的内涵及进程。 2理解城市化特点以及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3掌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4培养分析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城市化 1城市化的过程、标志和作用,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城市化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较大差异,产业革命前缓慢,产业革命后加速发展,尤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在发展速度、城市人口比重、与经济发展关系、产生原因及后果方面均有不同,现将图表展示如下:,与城市化有关的几个概念 (1)郊区城市化:指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后的绝对分散阶段,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 (2

2、)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城市人口外迁出现了新动向,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出现了人口负增长。逆城市化就是指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的现象。 (3)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现象。,【例1】 (2010年天津文综)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下图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上图所示人口增长状况的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 ) 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老龄人口增多 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

3、提高 D人口密度变小,(2)伴随上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 A商业用地减少 B居住用地扩大 C交通用地减少 D工业用地扩大 思路点拨: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10年来市中心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城市周边地区人口增长率很高,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市中心地区人口迁往周边地区。第(2)题,城市中心人口大量迁往城市周边地区,导致住宅用地面积扩大。答案为(1)A,(2)B。,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原因及危害 城市化在积极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作用,即城市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如下表所示:,2.解决城市化问题的途径,【例2】 (20

4、10年北京文综)下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区地表温度的( )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2)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思路点拨:第(1)题,该城区位于平原区,因此7月份太阳辐射强,地表性质影响太阳辐射的吸收地区低温区一般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第(2)题,从1982年到2004年高温区域数目增多,同时一些原来小、弱

5、的高温区变得大、强,因此可以分析出该城市区域内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答案为(1)C,(2)A。,如何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表现为人口的转变、空间地域利用方式的转变、产业构成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和转变完成后,对地理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具体可从三方面分析: 1景观变化的影响 (1)不利影响,(2)有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使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形成最佳人居环境。 2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影响 3城市化也会改变人们的地域联系方式和频率,以及文化和观念。,【典例】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

6、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阶段一,该地处于未开发状态;阶段二,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形成了城市聚落,此阶段人类对资源、环境、生态的破坏程度最大;阶段三,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关闭了大多数煤矿,兴建了城市绿化带,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城市环境得到改善。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 工业化 (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过度开采、湿地破坏。(包括资源、生态、污染三个方面的问题),测控导航,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9192页) (2

7、010年泰安模拟)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第1题: 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 D“臭氧洞” 解析:C 本题结合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明显的地区,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人口、工业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且城市建筑物密集,不易散热导致城市气温比郊区高,易出现“热岛效应”。,(2010年诸城模拟)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其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与表示发展中国家,与表示发达国家),回答23题: 2图中表示城市人口的图例是( ) A

8、 B C D 3196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可能有( ) A发达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 B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C发达国家的民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D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经济差异逐渐缩小,解析:2.D 3.C 第2题,关键抓住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发达国家二战后,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由此可推知在中为城市人口,在中为城市人口,D项符合题意。第3题,二战后,尤其是60年代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接近极值,因而速度放慢,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起步晚,速度快,同时发达国家民众对环境质量要求高、出现

9、逆城市化现象,C项符合。,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许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据此回答45题: 4有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所以不存在贫民窟和棚户区 B城市化过程中会带来贫困问题、内城衰退、老年人问题等社会问题 C限制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 D城市职能向综合性方向发展是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之一,5如果你是一个特大城市的市长,那么你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拟采取的措施有( )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转移部分人口,吸纳高素质人才 建设立体交通道路系统,控制运

10、行机动车辆总数量 将对环境有污染的工厂一律清除出本市、本城区之外,加强园林绿地建设 控制人口增长,规划建设大量高档次住宅,建筑物高大且稠密 A B C D 解析:4.B 5.C 第4题,在发达国家,也存在贫民窟和棚户区,排除A;为了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限制城市经济发展将不能使城市正常发展甚至无法生存,C项错误;目前,由于城市综合职能太多,城市问题严重,一些大城市正分散城市职能,D项错。第5题,说法太绝对,有污染的企业一律清除是办不到的,太多工厂都存在污染,只不过污染大小不同罢了;中的大量建设高档次住宅、建筑物高大且稠密,也不利于保护城市环境。排除。,二、综合题(对应学生用书第 页) 6(201

11、0年银川模拟)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都市圈是当前新城市区域规划的主要代表。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发达地区的重要城镇空间组织形式之一。它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吸引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并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以实施有效管理的区域。 材料二 下图示意长三角的“Z”字形发展带,材料三 江苏将在2020年之前新建5条过江通道,而杭州湾绍兴大桥、萧山大桥也正在规划之中。到“十一五”末,长三角将形成“一二三四”小时的交通圈。 (1)由材料可知都市圈是_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2)这种以都市圈形式的发展比城市单独发展有何优势(从城市群的角度分析作

12、用)? (3)交通运输的发展对都市圈的发展有何意义? 解析:都市圈是当前新城市区域规划的主要代表,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数量、规模不断发展,为了协调城市间的和谐发展而形成的。它可以加强城市间的联系和协作,减少重复建设,形成集聚效应等,当然这些的实施,必须以便捷的交通为前提。,答案:(1)城市化水平 (2)加强城市间的联系与协作;实行区域的整体管理,更加合理地利用基础设施,减少重复建设,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顺应全球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趋势;形成集聚效应,发挥各个城市的比较优势,提高国际国内的竞争。(答出三点即可) (3)增强通达性,缩短城市间的运行时间,加强区域联系,促进经

13、济更快地发展。,测控导航,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79页) (2009年华中模拟)读“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现象和城乡移民图”,回答13题: 1乙图表示的是( ) A发达国家的郊区城市化 B发达国家城市化早期 C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D发展中国家的逆城市化 2图中表示的地理事象与其对应的国家,组合正确的是( ) A日本甲图 B尼日利亚乙图 C美国乙图 D英国甲图,3乙图中,影响人口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 A高、中收入者外迁环境因素 B高、中收入者外迁政治因素 C年轻专业人员内迁历史因素 D年轻专业人员内迁交通因素 解析:1.A 2.C 3.A 读乙图可知,高、中收入者由城市中心商业区迁移到城

14、市郊区,说明是发达国家的郊区城市化。读图可知,甲图反映了该地区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尼日利亚为发展中国家。乙图中,影响高、中收入者外迁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因素。,(2010年银川模拟)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阶段中,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 A初期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5阶段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交通通达性差 地价昂贵 污染严重 远离商业中心 A B C D 解析:4.A 5.B 从图中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看,阶段城市化进程正处在初期阶段,到了阶段,城市不断发展,出现了城市化问题,例如地

15、价高、污染重等,使一些城市中心人口不断往郊区迁移。,(2010年长沙模拟)读地理漫画,回答67题: 6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B大气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7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担城市职能 解析:6.B 7.D 图中小鸟满身灰尘和油渍,说明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该污染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污染越来越严重,为此必须分散城市职能,建设卫星城

16、。,8有关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城市环境质量随着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的膨胀而上升 许多城市在其周围建设新区和卫星城 合理规划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但不利于生产协作 绿化面积的多少已成为衡量城市环境的重要标志 A B C D 解析:D 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周围建新区和卫星城,以减少大城市的压力。绿化面积是衡量城市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2010年沈阳模拟)2009年10月2628日,第六届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国际贸易投资暨国际生态城市建设博览会在天津举行。本届博览会以“设计未来在自然与和谐中享受生活”为主题。据此回答910题: 9当今世界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根本的原因是( ) A

17、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和布局非常不合理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城市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恶化 D城市的自净能力越来越弱 10要实现“在自然与和谐中享受生活”的目标,就要设计好、建设好城市功能区。城市的最大功能区应该是( ) A城市绿地 B城市工业区 C城市交通区 D城市住宅区 解析:9.B 10.A 城市生态环境日趋严重的根本原因,必须从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去组织。要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扩大绿地面积,回归自然状态。,二、综合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79280页) 112010年的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上海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读“甲、乙、丙三幅有关

18、上海市的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甲图信息,说明城市气候的两种效应及其成因:一是_效应,其成因是_,二是_效应,其成因是_。 (2)上海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请从乙图中找出其中的两条:一是_,二是_。,(3)据丙图分析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突出问题是:_。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_ _。 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本题结合热点问题考查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措施。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市区的气温,降水量比周围高,即城市具有热岛、雨岛效应。从乙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开发了浦东新区,同时积极建设了嘉定、宝山等卫星城市。从

19、丙图可以看出,上海市65岁及以上年龄的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该城市人口老龄化严重,这显然会加重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健全相关的制度来解决。,答案:(1)热岛 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过度集中,使城市区域气温高于周围地区 雨岛 生产、生活活动使城市尘埃增多,尘埃作为水汽凝结核,使城市上空多云、雨 (2)建设卫星城 开发城市新区 (3)人口老龄化 青壮年赡养照顾更多的老年人,家庭负担加重;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费用增加,加重社会经济负担 关心照顾老年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社区服务制度等。,12(2010年烟台模拟)阅读材料,

20、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使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的“多岛效应”,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解析:第(1)题,夏季午后气温由市中心向郊区降低,公园、绿地、农田等气温低,曲线符合。市区气温高于郊区,近地面市中心形成低压,郊区形成高压,风自郊区吹向城区。第(2)题,生态林有调温和净化作用。第(3)题,城市中,工业生产、居民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大量的尘埃形成凝结核,因此雾天多,阴天多。第(4)题,为开放性题目,叙述合理即可。 答案:(1) 自郊区吹向市区 (2)能。如造林位置处于城市风下沉的距离之内,由郊区流向市区的空气经过生态林的调温和净化作用,可以调节流入市区大气温度,改善大气质量。 (3)城市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燃烧矿物燃料,排出大量大气污染物;大量尘埃使大气中凝结核增多,因此雾天多,阴天多。 (4)如主题词为“城市热岛效应”,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为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