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

上传人:youshishuohua 文档编号:2997305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DOC 页数:164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整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整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整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整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精写.doc(1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整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精写2018年春季学期五三班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我班共有学生73人,男生28人,女生45人。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他们的课外作业完成得不够理想,学生的书写状况有很多不理想,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不理想。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大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

2、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三、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

3、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6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7通过丰富的实例,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8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4、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1.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五、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内容,吃透教材的前后联系,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做到对学生基础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2.不断学习业务理论,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直观教学,通过教具、挂图、投影

5、仪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从实物中认识并掌握数学概念知识。3.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继续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4.继续深入开展“小班化教育在农村的实验与研究”,使学生在等高、等爱、等距的氛围中健康成长。5.制作必要的数学教具,为有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而准备。6.认真写好每节课后的反思。六、课时安排(一)观察物体(三)(3课时)(二)因数与倍数(9课时)1因数和倍数3课时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3、质数和合数3课时(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5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3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

6、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探索图形(1课时)(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2课时)1分数的意义2课时2分数与除法2课时3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4分数的基本性质3课时5约分5课时6通分4课时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9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打电话(1课时)(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九)总复习(6课时)三完小五(3)班2018年春季学期开学安全第一课教学目标: 1、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2、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教学重点

7、: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安全的意识。教学难点:遇到安全时如何自救?教学过程:一、校园内存在的安全。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校园用电、用火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2、 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注意事项 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上下楼轻声慢步、靠右行。 2、集体活动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三、食品安全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过保质期、标识不全的食品。 2、不光顾卫生条件不

8、佳的饮食店,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 3、尽量不要进入空气混浊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禽类。 4、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横过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2、行人靠右走,注意观察来往车辆。 3、学生骑车时不载人载物。 4、学生在上下学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玩耍。 5、乘坐车要排队,不在等车时追逐打闹。5、 防溺水安全教育1、如何防溺水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1)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

9、不要到深水区游泳。(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4)、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6)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2、遭遇溺水你该如何自救 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等场所。当发现有人落水时,救助者不要贸然去救人,因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将十分

10、危险。在水中与落水者纠缠不但会消耗救助者的大量体力,有时甚至会导致救助者体力耗尽最终丧命。如果当时情况十分紧急,而救助者又具备一定的救护技巧,那么救助者在下水前应尽快脱去衣裤和鞋子,在向落水者接近时,要尽量避免被落水者抓住。六、安全小常识 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119”-火警“110”-报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七、小结 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面对生命我们要珍惜。把安全意识化为行动,让危险远离我们的生活,有平安健康才有幸福梦想!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形成安全的浓厚意识。要时刻有安全

11、意识,努力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警钟常鸣,永记心间! 最后,希望同学们自觉遵守学校安全规定,每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备课教师 科目数学年级(班)五年级课题观察物体(三)P2-4课时分配2课时备课意见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生展示不同的摆法。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

12、奥秘,好吗?(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指名生摆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

13、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展示成果。(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

14、还有什么收获呢? 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二、新课讲授 (1)、屏幕出示教材第2页例2。(2)、师:这是一个用3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略。(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

15、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三、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2、 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四、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练习设计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板书设计观察物体 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单元备课一、本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因数和倍数 ;2、5、3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与因数,找倍数;2、5、3

16、倍数的特征;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倍数与因数时,限制在不是零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而带来的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三、对本单元的教学建议由于本单元内容较为抽象,很

17、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应注意以下两点: 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本单元中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掌握了。对于后面的公因数、公倍数等概念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方法去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碎,毫无关联的概念和结论。2.由于本单元知识特有的抽象性,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我们强调从生活的角度引出数学知识,但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忽视概念的本质,而让学生

18、死记硬背相关概念或结论,导致学生无法理清各概念间的前后承接关系,达不到融会贯通的程度,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提高,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结论,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等等。 3、建议共分7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2、 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3、 质数和合数。 2课时备课教师 科目数学年级(班)五年级课题因数和倍数(1)P5课时分配1课时教材分析 教材利用一个简单的实物图(2行飞机,每行6架)引出一个乘法算式2612,通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接着,

19、通过3412,进一步巩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以后,教材让学生试着找出12的其他因数,引导学生写出两个数的积等于12的另一个乘法算式11212,从而得出1和12也是12的因数。最后,教材对整数0进行特殊说明,以明确本单元数的研究范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2、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法学法教法: 讲授法 、 启发法 、引导法、 激

20、励法学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105 162 123 10025 2204 184254 243 1504 2086 学生口算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二、新课讲授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

21、为两类。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回答,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数,10和2是20的因数。或:20是10的倍数,20是2的倍数,10是20的因数,2是20的因数。(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

22、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2、举例概括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教师同时板书。教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如:MNP,M、N、P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N和P是M的因数,M是N和P的倍数。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23、。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3、9、15、21、36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二、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3、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16和24和2472和820和5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48是6的倍数。(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三、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四、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

24、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课后反思备课教师 科目数学年级(班)五年级课题因数和倍数(2)P6-7课时分配1课时教材分析倍数和因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2

25、、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法学法教法: 讲授法 、 启发法 、引导法、 激励法学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说出下列各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2045 6318在上面的算式中,6和3都是18的因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18的因数吗?18是3的倍数, 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3的倍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2)二、新课讲授 (一)找因数

26、: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18的因数有: 1,2,3,6,9,18)教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教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教师:你是怎么找的?举错例(1,2,3,4,6,6,9,12,18,36)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

27、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教师板书: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18的因数。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二)、找倍数: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的倍数有:2、4、6、8、10、16、

28、教师: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汇报3的倍数有:3,6,9,12 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5的倍数有:5,10,15,20,教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教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

29、有最大的倍数)三、课堂作业1、完成课本第7页练习二第25题。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68题。四、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练习设计1、写出下列各数的因数或倍数。 因数 倍数(写出4个) 9 3 14 6 27 13 33 172、先分别列出36和48的因数,再找出既是36的因数又是48的因数的数。36的因数: 48的因数: 既是36的因数又是48的因数的数: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课后反思

30、备课教师 科目数学年级(班)五年级课题2、5、3的倍数的特征P9-11课时分配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先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再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它放在2、5的倍数的特征后面教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过程与方法: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偶数是奇数。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2、3、5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3

31、的倍数的特征教法学法教法: 讲授法 、 启发法 、引导法、 激励法学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引入新课。讲解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前几节课中已经掌握了倍数和因数的特征。像2、3、5这些特殊的数,它们的倍数又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二、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1、引导:同学们都看过电影吧?电影票的票号和电影院入口一般都是怎样设置的?2、出示教材第17页主题图,问:双号的号码有什么特点?3、引导学生明确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板书)4、组织学

32、生做“你说我判断”的游戏:同桌合作,一个同学任意说一个数,另一个同学判断一下对方说的是奇数还是偶数;交换角色再做。同桌之间互相说一些数,并判断是偶数还是奇数。5、出示“做一做”的题目,让学生完成。 三、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1、刚才我们学习了2的倍数的特征,了解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所有同学,学号是奇数的请举手。 2、好,同学们对奇数和偶数掌握的还是不错的。下面我们继续做游戏: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请举手。3、同学们想一想,哪些数是5的倍数?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4、出示教材第18页的表,让学生找出1至100中的5的倍数并涂上颜色。提问:涂一涂,你能从表中看出什么

33、规律?(指名板演)5、观察一下这些数的个位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让学生做教材第18页“做一做”的练习,先分别找出2和5的倍数。7、让学生再找一找既是2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提问:你是怎么找到的?8、不错,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找到10的倍数。有些同学还发现了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一定是10的倍数。同学们在观察这些是10的倍数的数,大家能不能总结出10的倍数的特征?四、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1、刚才我们学习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又有哪些特征呢?请同学们先把3的倍数找出来,在进行小组讨论,看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观察这些数,大家能不能找到3的倍数的特征? 3、用老方法不能得出3的

34、倍数的特征,怎么办呢?提示:同学们再看看12这个数,研究一下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看看能发现什么?4、表扬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继续探讨:非常棒!同学们在研究一下15、18、21,看看这三个数是不是也符合这个规律。5、现在大家是不是可以总结出3的倍数的特征了? 6、现在同学们用自己得出的结论做“做一做”第1题,看看其他数是不是也是这样的。7、组织学生做“我说你判断”的游戏。8、让学生自主完成“做一做”第2题。五、课堂小结组织学生说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及有些什么收六、课后作业 练习三中16题练习设计1、下列哪些数是2的倍数,而不是5的倍数?在对应的括号内画“”。 8 10 24 120 88

35、 185 ( ) ( ) ( ) ( ) ( ) ( )2、找出下列各数中是3的倍数的数。45 76 121 273 690 1234 29 94 302 57 850 20733、写出三个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的数。4、写出三个是3的倍数但不是2和5的倍数的数。板书设计2、3、5的倍数的特征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也叫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如果一个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课后反思备课教师 科目数学年级(班)五年级课题质数和合数P14-17课时分配1课时教材分析质数和合数,是在因数和倍数以及能被

36、、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质数和合数是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约分、通分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而且能较快地看出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法学法教法: 讲授法 、 启发法 、引导法、 激励法

37、学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简单回顾因数和倍数的知识。2、让学生列出1至20各数的因数,小组比一比,看谁列的快。3、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列出的这些数的因数,看看它们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4、让学生按照汇报情况把这些数进行分类。一个因数两个因数多个因数5、列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同步板书)二、学习质数和合数。1、在刚才的分类中,1好像没有被分到哪一类。那么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2、了解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现在同学们来判断一下,10以内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3、组织学生做“我说你判断”的游戏。4、我们已经找

38、出了10以内的质数,那么大家能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吗?5、对,逐个判断比较麻烦,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找出来?用排除法可以吗?6、下面同学们就用排除法来找一找100以内的质数吧。7、现在请同学们把书上第14页表格中100以内的自然数用排除法找出质数吧。三、阅读材料,知识拓展,进行课堂练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4页阅读材料“分解质因数”,了解如何对一个数分解质因数。提示学生:“质因数”,顾名思义,就是指是质数的因数。2、说出几个合数,让学生对这几个数进行分解质因数:36、42、144、228。3、让学生做练习四第1、2、3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课后作业练习四第4、6、7题

39、练习设计1、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圈中。29 37 46 58 67 77 83 13 16 35 49 82 87 99 质数 合数 2、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几?3、24的因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4、已知两个质数的和是18,积是65,你能说出它们各是什么树吗?5、试对88和96分解质因数。板书设计质数和合数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数叫质数(也叫素数)。除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合数。我们规定: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0以内的自然数:2、3、5、7是质数;4、6、8、10是合数。课后反思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一、本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

40、体的认识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等。教材首先从直观上使学生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找出长方体,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然后再概括出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概念,并强调学生多动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把表面积的概念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联系起来,为下面学习计算表面积作好准备。教材中没有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而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去想计算的方法,有利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中,通过实验、观察,引进物体的体积概念,接着认识体积单位。教学体积的计算方法

41、,并总结体积的计算公式,最后引导学生推导出体积单位的进率。介绍容积的概念及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本单元教材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联系实际。二、本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1dm、1cm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三、对本单元的教学建议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情境引入。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表面积、体积和容积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