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核酸代谢.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97919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0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核酸代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十章核酸代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十章核酸代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十章核酸代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十章核酸代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核酸代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核酸代谢.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核酸的代谢,第一节 核酸的消化吸收,核酸的降解过程,核酸酶:作用于核酸的磷酸二酯酶称为核酸酶,按其作用位置分为: 一.核酸外切酶:作用于核酸链的末端(3端或5端),逐个水解下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酸外切酶:只作用于DNA 核糖核酸外切酶:只作用于RNA 二.核酸内切酶:从核酸分子内部切断3,5-磷酸二酯键。,限制性内切酶:在细菌细胞内存在的一类能识别并水解外源双链DNA的核酸内切酶,可用于特异切割DNA,常作为工具酶。,某些核酸外切酶对RNA、DNA均有作用:,牛脾磷酸二酯酶 3-核苷酸,蛇毒磷酸二酯酶 5-核苷酸,第二节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一、核酸的分解 核苷酸 + H2O 核苷+P

2、i 核苷 + H2O 嘌呤(或嘧啶)+戊糖 (核苷水解酶主要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并且只能对核糖核苷起作用,对脱氧核糖核苷不起作用。) 核苷+ H3PO4 嘌呤(或嘧啶)+1-磷酸戊糖 (核苷磷酸化酶存在广泛),核苷酸酶,核苷水解酶,核苷磷酸化酶,二、嘌呤的降解: 这是一个氧化降解过程,不同生物降解的产物不同。,腺嘌呤 鸟嘌呤 H2O H2O NH3 NH3 次黄嘌呤 黄嘌呤 H2O+O2 H2O2 H2O+O2 H2O2 尿囊素 尿酸 H2O CO2+H2O2 2H2O+O2 尿囊酸 尿素 + 乙醛酸 H2O 2H2O 4NH3 + 2CO2,(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爬虫、鸟类),(灵长类以外

3、的哺乳动物),(植物),(鱼类、两栖类),(海洋无脊椎动物),腺嘌呤脱氨酶,鸟嘌呤脱氨酶,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 氧化酶,尿酸氧化酶,尿囊 素酶,尿囊酸酶,脲酶,三、嘧啶的降解:这是一个还原降解过程。 胞嘧啶 尿嘧啶 二氢尿嘧啶 H2O NH3 NAD(P)H+H+ NAD(P)+ H2O -丙氨酸 -脲基丙酸 H2O 胸腺嘧啶 二氢胸腺嘧啶 NAD(P)H+H+ NAD(P)+ H2O -氨基异丁酸 -脲基异丁酸 H2O,胞嘧啶脱氨酶,二氢尿嘧啶脱氢酶,二氢嘧啶酶,脲基丙酸酶,二氢尿嘧啶脱氢酶,二氢嘧啶酶,脲基丙酸酶,NH3+CO2+,NH3+CO2+,第三节 核苷酸的合成,一、嘌呤核苷酸的生

4、物合成 1N:来源于天冬氨酸 2、8C:来源于甲酸 3、9N:来源于谷氨酰胺 4、5C和7N:来自甘氨酸 6C:来自CO2,PRPP,IMP,FH4,IMP + Asp,延胡索酸+AMP,GTP GDP+Pi,腺苷酸的合成,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羽田杀菌素(Asp的类似物),鸟苷酸的形成,谷氨酰胺,谷氨酸,IMP,XMP,GMP,ATP AMP+PPi,H2O,NAD+ NADH+H+,脱氢酶,合成酶,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合成结果直接形成IMP IMP合成从5-P-核糖开始的,在ATP参与下先形成PRPP 嘌呤的各个原子是在PRPP的C1上逐渐加上

5、去的。由Asp、Gln、 Gly、甲酸、CO2 提供N和C 四氢叶酸(FH4)是一碳单位的载体,嘧啶核苷酸的嘧啶环是由氨甲酰磷酸 和天冬氨酸合成的。,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氨甲酰磷酸,天冬氨酸,尿苷酸的生物合成,其合成与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不同,先利用 小分子化合物形成嘧啶环,再与核糖磷酸 (PRPP)结合形成UMP,其关键的中产物 是乳清酸。其他嘧啶核苷酸由尿苷酸 转变而来,胞苷酸的生物合成 UMP UDP UTP ATP ADP ATP ADP UTP + NH3 + ATP CTP + ADP + Pi (细菌体内) 在动物体内,由谷氨酰胺代替氨参加反应提供氨基 UTP + 谷氨酰胺 +

6、ATP +H2O CTP + 谷氨酸+ADP+Pi,尿嘧啶核苷酸激酶,核苷二磷酸激酶,CTP合成酶,三、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大肠杆菌、动物、植物) NMP + ATP NDP + ADP NDP 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 dNDP SH S 硫氧还蛋白 硫氧还蛋白 SH S (FAD ) 硫氧还蛋 白还原酶 NADP+ NADPH + H+,(dADP、dGDP、 dCDP、dUDP),激酶,B1 B2,dATP dGTP dCTP dUTP,激酶,其它原核细胞中:,NTP dNTP 到目前为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机制仍然不太清楚,VB12、二氢硫辛酸还原剂,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

7、P)的合成 dUDP + H2O dUMP + Pi dCMP + H2O dUMP + Pi 胸腺嘧啶核苷酸合酶 dUMP dTMP 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 二氢叶酸,酯酶,脱氨酶,甲基化,辅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DNA的生物合成,DNA是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生物机体的遗传信息以密码的形式编码在DNA分子上,表现为特定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并通过DNA的复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在后代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遗传信息自DNA转录给RNA,然后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以执行各种生命功能,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性状。,中 心 法 则,1964-1970 劳氏肉瘤病毒的 遗传方式 致癌RNA病毒,1958

8、年,遗传信息的单向,复制:亲代DNA或RNA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生成与亲代相同的子代DNA或RNA的过程。 转录:以DNA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将其所 含的遗传信息传给RNA,形成一条与DNA链互补的RNA的过程。 翻译:亦叫转译,以mRNA为模板,将mRNA的密码解读成蛋白质的AA顺序的过程。 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生成DNA的过程。,一、DNA的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定义:由亲代DNA生成子代DNA时,每个新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1958年Meselson和Stahl用同位素1

9、5N标记大肠杆菌DNA,首先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DNA的半保留复制的生物学意义:,DNA的半保留复制表明DNA在代谢上的稳定性,保证亲代的遗传信息稳定地传递给后代。 DNA在代谢上的稳定性并非指DNA是一种惰性物质。,二、与DNA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 原料: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ATP、dGTP、 dCTP、dTTP) 模板: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链,合成子代DNA。 引物:一小段RNA(或DNA)为引物,在大肠杆菌 中,DNA的合成需要一段RNA链作为引物。,催化因子 1.引物合成酶(引发酶):此酶以DNA为模板合成一段RNA,这段RNA作为合成DNA的引物(Primer)。实质是以

10、DNA为模板的RNA聚合酶。 2.D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的DNA合成酶,其催化反应的特点 (1)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三磷酸为底物;(2)反应需要有模板的指导;(3)反应需要有3-OH存在; (4)DNA链的合成方向为5 3 ,生物大分子合成: 底物、酶、能量、模板,(5) DNA聚合酶的反应可以利用DNA双链作为模板和引物,亦可以单链DNA作为模板和引物,(6)DNA的体外聚合必须加入少量的DNA才能进行。DNA在提取过程中易形成切口(nick)或缺口(gap).则加入的DNA一条链作为模板而另一条链可作为引物。,原核生物中的DNA聚合酶,在大肠杆菌中发现有三种DNA聚合酶(用突变株研究其功

11、能): DNA聚合酶:单体酶, 它具有5 3 聚合酶功能(对脱氧核苷酸的选择); 3 5外切酶活性(对双链无作用,校对功能。但在正常聚合条件下,此活性不能作用于生长链)及5 3外切酶活性(双链有效,主要是对DNA损伤的修复,以及在DNA复制时RNA引物切除及其空隙的填补);在DNA链的3 形成焦磷酸解(生理意义不大);无机焦磷酸盐与dNTP之间的焦磷酸基交换。 DNA聚合酶:多亚基酶,聚合作用,但聚合活力很低;具有3 5外切酶活性。其它生理功能尚不清楚,可能在修复紫外光引起的DNA损伤中起作用。, DNA聚合酶:是原核生物DNA复制的主要聚合酶,该酶由10种亚基组成,其中、形成全酶的核心酶。具

12、有53DNA聚合酶活性( 亚基,速率高); 具有3 5外切酶(亚基)的校对功能,提高DNA复制的保真性;还具有5 3外切酶活性(单链有效,其意义未知)。 (4) DNA聚合酶IV和V:1999年发现,当DNA严重损伤时,诱导产生。,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亚基数目 1(单体酶) 1(多亚基酶 ) 1(多亚基酶) 5 3聚合活性 + 中 + 很低 + 很高 3 5外切活性 + + + (保护DNA复制的 忠实性fidelity) 5 3外切活性 + - -,主要是对DNA损伤的修复;以及在DNA复制时切除RNA引物并填补其留下的空隙。,修复紫外光引起的DNA损伤,DNA 复制的

13、主要 聚合酶,还具有3-5 外切酶的校对功能,提高DNA复制的保真性,在真核细胞内有五种DNA聚合酶 (与细菌DNA聚合酶的性质基本相同:底物、模板、引物、方向) 定位 细胞核 细胞核 线粒体 细胞核 细胞核 3-5 外切 - - + + + 酶活性 功能,引物 合成,修复 作用,线粒体DNA 的复制,核DNA 的复制,修复 作用,3 .DNA连接酶(1967年发现):若双链DNA中一条链有切口,一端是3-OH,另一端是5-磷酸基,连接酶可催化这两端形成磷酸二酯键,而使切口连接。 但是它不能将两条游离的DNA单链连接起来。 大肠杆菌和其它细菌的DNA连接酶要求NAD+提供能量,在高等生物和噬菌

14、体中,则要求ATP提供能量。T4噬菌体的DNA连接酶不仅能在模板链上连接DNA和DNA链之间的切口,而且能连接无单链粘性末端的平头双链DNA。 DNA连接酶在DNA复制、损伤修复、重组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作用,拓扑异构酶:使DNA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作用是松解负超螺旋,反应不需要能量。主要集中在活性转录区,同转录有关。,拓扑异构酶:使DNA两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当引入负超螺旋时需要由ATP提供能量,同复制有关。 二者共同控制DNA的拓扑结构。 5、解螺旋酶 (解链酶):通过水解ATP将DNA两条链打开。E.coli中的rep蛋白就是解螺旋酶,还有解螺旋酶I、II、III。每解开一对碱基需要

15、水解2个ATP分子。,4. 拓扑异构酶:催化DNA的拓扑连环数发生变化的酶,在DNA重组修复和其他转变方面起重要作用。 除连环数不同外其它性质均相同的DNA分子称为拓扑异构体,引起拓扑异构体反应的酶称为拓扑异构酶,6.其它蛋白因子:,三、DNA的复制过程:(以大肠杆菌为例) 双链的解开 RNA引物的合成 DNA链的延伸 切除RNA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DNA片段,1、双链的解开,一些概念: DNA的复制有特定的起始位点,叫做复制原点。常用ori(或o)表示。许多生物的复制原点都是富含A、T的区段。 大肠杆菌染色体DNA以及真核生物的细胞器DNA为双链环状,只有一个复制原点,而真核生物染色体

16、DNA是线性双链分子,含有许多复制起点。 从复制原点到终点,组成一个复制单位,叫复制子(基因组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复制原点由DnaA蛋白识别, 在原点由DnaB蛋白(解螺旋酶)将双螺旋解开成单链状态,分别作为模板,合成其互补链(DNA双链的解开还需DNA拓扑异构酶 、 SSB),在原点处形成一个眼状结构,叫复制眼。 DNA复制进行时,在眼的两侧出现两个叉子状的生长点(growth point),叫复制叉。在复制叉上分布着各种与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因子,它们构成的复合物称为复制体(replisome),DNA的双向复制,(2)RNA引物的合成,引发体在复制叉上移动,沿模板链5 3的方向移动,与

17、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同,识别合成的起始位点, DnaB蛋白活化引物合成酶。引发RNA引物的合成。领头链先引发开始合成,以原来一条DNA单链为模板(3 5),按5 3的方向合成一段RNA引物链。领头链开始合成后,随后链也开始合成其引物。引物长度约为几个至10个核苷酸,在引物的5端含3个磷酸残基(引物酶的底物是核苷三磷酸),3端为游离的羟基。,(3)DNA链的延伸,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四种脱氧核糖核苷5-三磷酸为底物,在RNA引物的3端以磷酸二酯键连接上脱氧核糖核苷酸并释放出焦磷酸。DNA链的延伸同时进行领头链和随后链的合成。两条链方向相反。,领头链在DNA复制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

18、致并连续合成的链。 随从链在DNA复制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段,最后再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 半不连续复制在DNA复制时,领头链是连续合成的,而随后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不连续复制。,冈崎片段 在DNA复制过程中,领头链能连续合成,而随后链只能是断续的合成53 的多个短片段,这些不连续的小片段以其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为冈崎片段。 冈崎片段:真核生物中100-200个核苷酸(核小体的DNA单位)。原核生物中1000-2000个核苷酸(相当于一个顺反子)。,(4)切除RNA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DNA片段 (复制终止),当新形成的冈崎片段延长至一定

19、长度,其3-OH端遇到上一个冈崎片段时即停止合成。复制叉移动到终止区即停止复制(大肠杆菌有一个终止区)。这时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DNA聚合酶催化下切除RNA引物;留下的空隙由DNA聚合酶催化合成一段DNA填补上;在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接相邻的DNA链;修复掺入DNA链的错配碱基;以修复方式填补终止区50-100bp的空缺。这样以两条亲代DNA链为模板,各自形成一条新的DNA互补链。结果是形成了两个DNA双股螺旋分子。,四、真核生物中DNA的复制特点,1、真核生物染色体有多个复制起点,多复制眼,呈双向复制,多复制子。 2、冈崎片段长约200bp. 3、真核生物DNA复制速度比原核慢。 4、真核

20、生物染色体在全部复制完之前起点不再重新开始复制;而在快速生长的原核中,起点可以连续发动复制。真核生物快速生长时,往往采用更多的复制起点。 5、真核生物有多种DNA聚合酶。 6、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两端有端粒结构,防止染色体间的末端连接。由端粒酶负责新合成链5RNA引物切除后的填补,亦保持端粒的一定长度。,定义:以RNA为模板,按照RNA中的核苷酸顺序合成DNA称为逆转录,由逆转录酶催化进行。,五、逆转录,病毒RNA的逆转录过程 (以前病毒形式引起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而使细胞恶性转化) 单链病毒RNA RNA-DNA杂交分子 双链DNA(前病毒),逆转录酶也和DNA聚合酶一样,沿53方向合成DN

21、A,并要求短链RNA作引物。,六、DNA的损伤修复 DNA的损伤:DNA在复制时产生错配、病毒基因整合;某些物化因子如紫外光、电离辐射和化学诱变等,破坏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影响DNA的复制,并使DNA的转录和翻译也跟着变化,因而表现出异常的特征(生物突变)。 若DNA的损伤或错配得不到修复,会导致DNA突变。其主要形式: 一个或几个碱基被置换 插入一个或几个碱基 一个或多个碱基对缺失 DNA的损伤修复 四种修复途径:光复活、切除修复、复组修复和诱导修复(亦称暗修复)。,光复活:400nm左右的光激活光复活酶,专一分解紫外光照射引起的同一条链上TT(CC CT)二聚体。(包括从单细胞生物到鸟

22、类,而高等哺乳动物无) 切除修复:将DNA分子中的受损伤部分切除,以完整的那条链为模板再重新合成。特异内切酶、DNA聚合酶、 DNA外切酶、DNA连接酶均参与。(发生在DNA复制前) 重组修复 (发生在复制后):复制时,跳过损伤部位,新链产生缺口由母链弥补,原损伤部位并没有切除但在后代逐渐稀释。 诱导修复:造成DNA损伤或抑制复制的处理均能引起一系列复杂的诱导效应,称为应急反应(SOS response)。此过程诱导产生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中的关键蛋白和酶,同时产生无校对功能的DNA聚合酶。所以会有2种结果:修复或变异(进化)。,DNA的合成方式:,DNA的复制:以DNA为模板 合成DNA。 逆

23、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修复合成(DNA聚合酶I、 连接酶等),RNA的生物合成,一、概念 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催化下,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一条与DNA链的一定区段互补的RNA链的过程称为转录。 以四种核糖核苷三磷酸酸(NTP)为底物,形成3、5 -磷酸二酯键相连接。 转录的不对称性:在RNA的合成中,DNA的二条链中仅有一条链可作为转录的模板,称为转录的不对称性。 反义链(无意义链,负链):在RNA的转录中,用作模板的DNA链称为反义链。 有义链(编码链,正链)在RNA的转录中,不作为模板的DNA链称为有义链。,二、RNA聚合酶: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由

24、5种亚基2 组成,因子与其它部分的结合不是十分紧密,它易于与2分离,没有、 亚基的酶称为核心酶只催化链的延长,对起始无作用。 五种亚基的功能分别为: 亚基:与启动子结合功能。 亚基:含催化部位,起催化作用,催化形 成磷酸二酯键。 亚基:在全酶中存在,功能不清楚。 亚基:与DNA模板结合功能。 亚基:识别起始位点。,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酶类,分布,产物,-鹅膏蕈碱 对酶的作用,分子量,反应条件,I,核仁,核质,核质,rRNA 5.8SrRNA 18SrRNA 28SrRNA,mRNA,tRNA 5SrRNA,不抑制,低浓度抑制,高浓度抑制,500 000 700 000,700 000,_,

25、低离子强度,要求Mg2+或Mn2+,高离子强度,高Mn2+浓度,RNA聚合酶的特点:,1、反应底物:NTP,DNA为模板、Mg2+促进聚合反应。 RNA聚合酶不需要引物,合成方向53 。 2、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结构不同(具体 说明)。 3、利福平抑制原核生物RNA聚合酶活性; -鹅膏蕈碱 抑制真核生物RNA聚合酶活性。,三、RNA的转录过程:(以大肠杆菌为例) 起始位点的识别 转录起始 链的延伸 转录终止,(1)起始位点的识别,RNA的合成不需要引物。体外实验证明,不含亚基的核心酶会随机地在一个基因的两条链上启动,当有亚基时就会选择正确的起点。 亚基起着识别DNA分子上的起始信号

26、(启动子指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P459)的作用。启动子的结构至少由三部分组成:-35序列提供了RNA聚合酶全酶识别的信号;-10序列是酶的紧密结合位点(富含AT碱基,利于双链打开);第三部分是RNA合成的起始点。,(2)转录起始,RNA聚合酶全酶扫描解链区,找到起始点,然后结合第一个核苷三磷酸。加入的第一个核苷三磷酸常是GTP或ATP,很少是CTP,不用UTP。所形成的启动子、全酶和核苷三磷酸复合物称为三元起始复合物,第一个核苷三磷酸一旦掺入到转录起始点, 亚基就会被释放脱离核心酶。,因子仅与起始 有关,RNA的合 成一旦开始, 便被释放,(3)RNA链的延伸,DN

27、A分子和酶分子发生构象的变化,核心酶与DNA结合比较松弛,可沿DNA模板移动,并按模板顺序选择下一个核苷酸,将核苷三磷酸加到生长的RNA链的3-OH端,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转录延伸方向从5 3,(4)转录终止,在DNA分子上(基因末端)提供转录停止信号的DNA序列称为终止子(terminators),它能使RNA聚合酶停止合成RNA并释放出RNA。,需要因子(终止因子,协助RNA聚合酶识别终止信号)帮助, 因子能与RNA聚合酶结合但不是酶的组分,它的作用是阻止RNA聚合酶向前移动,于是转录终止,并释放出已转录完成的RNA链。,不依赖于因子。强终止子序列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1 )在终止点之前具

28、有一段富含G-C的回文区域。(2)富含G-C的区域之后是一连串的dA碱基序列,它们转录的RNA链的末端为一连串U(连续6个)。,四、RNA的转录后加工 在细胞内,由RNA聚合酶合成的原初转录物(primary transcript)往往需要一系列的变化,包括链的裂解、5和3末端的切除和特殊结构的形成、核苷的修饰、以及拼接和编辑等过程,才转变为成熟的RNA分子。此过程总称为RNA的成熟或称为RNA的转录后加工。,1、mRNA前体的加工: 原核生物的mRNA转录后一般不需要加工,转录的同时即进行翻译(半寿期短)。亦有少数多顺反子的mRNA需要核酸酶切成小单位,然后再翻译。 真核生物mRNA(半寿期

29、较长)原初转录物很大,在加工过程中形成许多分子大小不等的中间物,它们被称为核内不均一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hnRNA),需要进一步进行加工修饰转化为mRNA。加工包括: (1)hnRNA被剪接,把内含子(DNA上非编码序列)转录序列剪掉,把外显子(DNA上的编码序列)转录序列拼接上(真核生物一般为不连续基因)。 (2)3端添加polyA “尾巴”; (3)5端连接“帽子”结构(m7G5ppp5NmpNp-); (4)分子内部的核苷酸甲基化修饰。,2、tRNA前体的加工: 原核与真核生物的tRNA转录后都需要加工。包括: (1)由核酸内切酶切除前体上3和5端

30、上多余的核苷酸; (2)由核酸外切酶逐个在3切去附加序列,进行修剪。 (3)3端添加CCAOH序列,由核苷酰转移酶催化。 (接受活化AA) (4)核苷的一些特定的碱基和戊糖进行修饰。,原核与真核生物的rRNA转录后也都需要进行加工。 原核:刚转录的rRNA为30S,先在特定的碱基上进行甲基化(核糖2-羟基)修饰,后逐步裂解(核酸酶的切割)。 真核:45S(哺乳动物)、38S(果蝇)、37S(酵母),P16,P23,P5,16S,23S,5S(一般不含甲基化),28S,18S,5.8S,3、 rRNA前体的加工:,45S 或38S,37S,26S 17S 5.8S,真核rRNA的甲基化程度比原核高(核糖2-羟基),rRNA原初 转录物,研究四膜虫rRNA前体的拼接时发现ribozym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