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二章 核酸化学1-结构.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98399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5.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第二章 核酸化学1-结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生物化学第二章 核酸化学1-结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生物化学第二章 核酸化学1-结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生物化学第二章 核酸化学1-结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生物化学第二章 核酸化学1-结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第二章 核酸化学1-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第二章 核酸化学1-结构.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主讲教师: 季祥 邮箱:,第二章 核酸化学,核 酸,【目的与要求】,2.1 核酸概述,2.2 核酸的化学组成,2.3 核酸的分子结构,核 酸,【目的与要求】,1、了解核酸的发展简史及核酸对生物体的重要意义。 2、了解核酸的分类,掌握两类核酸的化学组成特点及核苷酸的结构。 3、掌握DNA的一级结构及一级结构的意义;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对生命科学的重要意义。了解DNA双螺旋的一些特殊的构型、与碱基组成有关的特殊结构及意义。 4、了解RNA的种类,重点掌握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三种RNA的功能;掌握tRNA的结构以及与该结构有关的生物学功能。,核 酸,5、掌握核酸紫外吸收的

2、特性及热变性的性质,从核酸热变性的基础上理解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掌握DNA的熔解温度、增色效应的概念。 6、了解核酸的化学反应;各种核酸酶对核酸的水解作用;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特点及该酶的应用。 7、了解DNA一级结构的测定原理。 8、了解DNA在生物体内的存在方式及由DNA构成的染色体的结构。,2.1 核酸概述,一、核酸的发现与早期研究,1868年,瑞士的内科医生Friedrich Miescher从外科医院包扎伤口的绷带上的脓细胞核中提取到一种富含磷元素的酸性化合物,将其称为核素(nuclein);后来他又从鲑鱼精子中分离出类似的物质,并指出它是由一种碱性蛋白质与一种酸性物质组成的,此酸

3、性物质即是现在所知的核酸(nucleic acid)。,2.1 核酸概述,2.1 核酸概述,1944年,Oswald Avery,Colin Macleod和Maclyn McCarty发现,一种有夹膜、表面光滑、具致病性的肺炎球菌中提取的核酸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可使另一种无夹膜,表面粗糙、不具致病性的肺炎球菌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转变为有夹膜,具有致病性的肺炎球菌,且转化率与DNA纯度呈正相关,若将DNA预先用DNA酶降解,转化就不发生。该项实验彻底纠正了蛋白质携带遗传信息这一错误认识,确立了核酸是遗传物质的重要地位;,2.1 核酸概述,2.1

4、核酸概述,DNA遗传作用的进一步肯定来自Alfred Hershey和Martha Chase对一个感染大肠杆菌的病毒的研究。即用放谢性同位素32P标记噬菌体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外壳,再用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培养的大肠杆菌,结果发现进入细菌体内,使细菌生长、繁殖发生变化的是32P标记的DNA,而不是35S标记的蛋白质,并且新繁殖生成的噬菌体不含35S,只含32P。,2.1 核酸概述,2.1 核酸概述,1953年,Watson和Crick创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不仅阐明了DNA分子的结构特征,而且提出了DNA作为执行生物遗传功能的分子,从亲代到子代的DNA复制(replication)过

5、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及高度保真性,为遗传学进入分子水平奠定了基础,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里程碑。,2.1 核酸概述,2.1 核酸概述,后来的研究又发现了另一类核酸:核糖核酸RNA(ribonucleic acid),RNA在遗传信息的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此,核酸研究的进展日新月异,如今,由核酸研究而产生的分子生物学及其基因工程技术已渗透到医药学、农业、化工等领域的各个学科,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2.1 核酸概述,二、核酸的种类、分布和含量,(一) 种类,DNA(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脱氧核糖核酸,RNA(Ribonuc

6、leic acid RNA):核糖核酸,RNA主要有下几种:,1、rRNA (ribosome RNA ),核糖体RNA,细胞中最主要的RNA,占细胞中总RNA80%左右。大肠杆菌rRNA中有三种,分别是:16SrRNA、23SrRNA、5SrRNA;真核细胞rRNA中有四种,分别是:28SrRNA、18SrRNA、5.8SrRNA、5SrRN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2.1 核酸概述,2.1 核酸概述,(二)分布,(三)含量,DNA含量恒定,RNA含量与细胞生长状态有关。,2.1 核酸概述,2、tRNA (transfer RNA),转移RNA,是细胞中最小的一种RNA分子,占细胞总R

7、NA的15%左右。是结构研究最清楚的一类RNA。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tRNA起携带氨基酸的作用。,3、mRNA (messenger RNA),信使RNA,占细胞总RNA的5%左右,含量最少,代谢活跃。mRNA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起模板作用。它将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另外,在细胞质里还存在胞质小RNA(sc RNA).,上述RNA存在于细胞质,另外在细胞核里面还存在一些RNA,如核不均一RNA(hnRNA)、核内小RNA(snRNA)、核仁小RNA、反义RNA(asRNA)等。,2.1 核酸概述,三、核酸的功能,1、核酸是生物体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DNA是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8、2、RNA主要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RNA的功能多样性。主要有: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催化作用、遗传信息的加工、病毒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4、核酸与分子病,2.1 核酸概述,2.1 核酸概述,2.2 核酸的分子组成,一、元素组成,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等,与蛋白质比较,其组成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核酸一般不含元素S,二是核酸中P元素的含量较多并且恒定,约占911%。因此,核酸定量测定的经典方法,是以测定P含量来代表核酸量。,2.2 核酸的分子组成,2.2 核酸的分子组成,二、基本结构单位核苷酸,(一)核酸的水解,核酸经水解可得到很多核苷酸,因此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核酸就是由

9、很多单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多聚核苷酸。核苷酸可被水解产生核苷和磷酸,核苷还可再进一步水解,产生戊糖和含氮碱基。如下图所示:,2.2 核酸的分子组成,(二) 核酸水解产物的结构,1、碱基:,核苷酸中的碱基均为含氮杂环化合物,它们分别属于嘌呤衍生物和嘧啶衍生物。核苷酸中的嘌呤碱(purine)主要是鸟嘌呤(guanine,G)和腺嘌呤(adenine,A),嘧啶碱(pyrimidine)主要是胞嘧啶(cytosine,C)、尿嘧啶(uracil,U)和胸腺嘧啶(thymine,T)。,2.2 核酸的分子组成,碱基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2.2 核酸的分子组成,2.2 核酸的分子组成,核酸中五种碱基中的

10、酮基和氨基,均位于碱基环中氮原子的邻位,可以发生酮式-烯醇式或氨基-亚氨基之间的结构互变。这种互变异构在基因的突变和生物的进化中具有重要作用。,2.2 核酸的分子组成,有些核酸中还含有修饰碱基(modified component)或稀有碱基(unusual component),这些碱基大多是在上述嘌呤或嘧啶碱的不同部位被甲基化(methylation)或进行其它的化学修饰而形成的衍生物。一般这些碱基在核酸中的含量稀少,在各种类型核酸中的分布也不均一。DNA中的修饰碱基主要见于噬菌体DNA,如5-甲基胞嘧啶(m5C),5-羟甲基胞嘧啶hm5C;RNA中以tRNA含修饰碱基最多,如1-甲基腺嘌

11、呤(m1A),2,2-二甲基鸟嘌呤(m22G)和5,6-二氢尿嘧啶(DHU)等。,2.2 核酸的分子组成,2.2 核酸的分子组成,嘌呤和嘧啶环中含有共轭双键,对260nm左右波长的紫外光有较强的吸收。碱基的这一特性常被用来对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2.2 核酸的分子组成,2、戊糖,核酸中的戊糖有核糖(ribose)和脱氧核糖(deoxyribose)两种,分别存在于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中。为了与碱基标号相区别,通常将戊糖的C原子编号都加上“ ”,如C1表示糖的第一位碳原子。核糖的结构如下:,2.2 核酸的分子组成,3、核苷,戊糖与嘧啶或嘌呤碱以糖苷键连接就称为核苷,

12、通常是戊糖的C1与嘧啶碱的N1或嘌呤碱的N9相连接。,2.2 核酸的分子组成,4、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1)核苷酸的结构式如下图,2.2 核酸的分子组成,(2)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如下图所示:,2.2 核酸的分子组成,(3) (脱氧)核苷二磷酸、(脱氧)核苷三磷酸、双脱氧核 苷酸的结构,ADP、ATP是生物体中重要的能量转换体。 ddNTP在DNA的序列测定中使用。,2.2 核酸的分子组成,(4)环化核苷酸cAMP、cGMP:被称为第二信使,有放大激素的作用。,(5)、辅酶:NAD+、NADP+、FAD、FMN、HSC0A是核酸的衍生物,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2.3 核酸的分子结

13、构,一、DNA一级结构,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3,5-磷酸二酯键,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一) DNA一级结构的概念,概念: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的线形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二) 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1.真核生物基因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内,除配子细胞外,体细胞内的基因组是双份的(即双倍体,diploid),即有两份同源的基因组。,2.真核细胞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monocistron),即一个结构基因转录、翻译成一个mRNA分子,一条多肽链。,2.3 核酸的分子结构,3

14、. 存在大量重复序列,即在整个DNA中有许多重复出现的核苷酸顺序,重复序列长度可长可短,短的仅含两个核苷酸,长的多达数百、乃至上千。重复频率也不尽相同:,(1) 高度重复序列:重复频率可达106次,约5100bp,这种序列G-C含量高于DNA的其它结构,因此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时,常在DNA的主峰旁显示一个小峰,此小峰称为卫星峰,故将这部分DNA称为卫星DNA。 (2) 中度重复序列:重复频率可达103104次,长度约100300bp,rRNA基因、tRNA基因、组蛋白基因等,大多为中度重复序列。此外在这类重复序列中,还有一类可移动的片段,称为逆转座子(retroposon),它们可能在进化过

15、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3 核酸的分子结构,(3) 单拷贝或低度重复序列:指在整个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或很少几次的核苷酸序列。在真核细胞中,除组蛋白以外,其它所有蛋白质都是由DNA中这种单拷贝序列决定的。这种序列大小不等,每一个顺序决定一个蛋白质的结构,称之为结构基因。在人基因组中占约6065%,因此所含信息量最大。,2.3 核酸的分子结构,4. 基因组中不编码的区域多于编码区域。 5. 基因是不连续的,在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内部存在许多不编码蛋白质的间隔序列(intervening sequences),称为内含子(intron),编码区则称为外显子(exon)。内含子与外显子相间排列,转录时一

16、起被转录下来,然后RNA中的内含子被切掉,外显子连接在一起成为成熟的mRNA,作为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6. 基因组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三)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1.基因组较小,没有核膜包裹,且形式多样,如病毒基因组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可能是单链的,也可能是双链的,可能是闭环分子,也可能是线性分子;细菌染色体基因组则常为环状双链DNA分子,并与其中央的RNA和支架蛋白构成一致密的区域,称为类核(nucleoid)。 2.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常常串连在一起,并转录在同一个mRNA分子中,称为多顺反子mRNA(polycistronic mRNA),然后

17、再加工成各种蛋白质的模板mRNA。,2.3 核酸的分子结构,3. DNA分子绝大部分用于编码蛋白质,不编码部分(又称间隔区)通常包含控制基因表达的顺序。例如,噬菌体X 174中只有5%是非编码区。 4. 基因重叠是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即同一段DNA片段能够编码两种甚至三种蛋白质分子。 5. 除真核细胞病毒外,基因是连续的,即不含内含子序列。,2.3 核酸的分子结构,二、DNA的二级结构,(一)DNA的碱基组成(Chargaff法则),本世纪20年代,Levene研究了核酸的化学结构并提出四核苷酸假说;40年代末,Avery,Hershey和Chase的实验严密地证实了DNA就是遗传物质;50

18、年代初,Chargaff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合纸层析等简单技术,对多种生物DNA作碱基定量分析,发现DNA碱基组成有如下规律:,2.3 核酸的分子结构,不同生物来源的DNA四种碱基比例关系,2.3 核酸的分子结构,1. 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的DNA碱基组成相同; 2. 同一种生物DNA碱基组成不随生物体的年龄、营养状态或者环境变化而改变; 3. 几乎所有的DNA,无论种属来源如何,其腺嘌呤摩尔含量与胸腺嘧啶摩尔含量相同A =T,鸟嘌呤摩尔含量与胞嘧啶摩尔含量相同G =C,总的嘌呤摩尔含量与总的嘧啶摩尔含量相同AG=CT。 4. 不同生物来源的DNA碱基组成不同,表现在AT/GC比值的不同。这些结

19、果后来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DNA碱基组成规律:,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二) 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Watson, Crick (1953)在Chargaff法则及Wilkins,Franklin的X线衍射工作基础上提出DNA的双螺旋(double helix)结构模型:,(1) DNA双螺旋中的两股链走向是反平行的,一股链是53走向,另一股链是35走向。两股DNA链围绕一假想的共同轴心形成一右手螺旋结构,双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2.0nm。表面形成一条大沟,一条小沟。 大沟与小沟是蛋白质识别DNA的碱基序列,与其发生作用的基

20、础。,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 链的骨架(backbone)由交替出现的亲水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构成,位于双螺旋的外侧。碱基位于双螺旋的内侧,两股链中的嘌呤和嘧啶碱基以其疏水的、近于平面的环形结构彼此密切相近,平面与双螺旋的长轴相垂直。 (3) 一股链中的嘌呤碱基与另一股链中位于同一平面的嘧啶碱基之间以氢链相连,称为碱基互补配对或碱基配对(base pairing),碱基对层间的距离为0.34nm。碱基互补配对总是出现于A与T之间(A=T),形成两个氢键;或者出现于G与C之间(G=C),形成三个氢键。,2.3 核酸的分子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如图所示:,2.3 核酸的分子结构,碱基配对

21、的结构如图所示:,2.3 核酸的分子结构,DNA结构双螺旋结构的提出,被认为是本世纪生命科学史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史上的重大贡献。它直接解释了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规律,使生命科学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分子生物学时代。,2.3 核酸的分子结构,(三) DNA二级结构的多态性,所谓DNA二级结构的多态性,是指DNA不仅具有多种形式的双螺旋结构,而且还能形成三链、四链结构,说明DNA的结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核酸的构型的多样性是由于核酸主干链上各键和碱基的旋转造成的,而多链的DNA是特定的碱基序列导致的结果。,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1. DNA双螺

22、旋的不同构型:,(1) B-DNA螺旋:标准的 Watson, Crick双螺旋,细胞 正常状态下DNA存在的构型。 (2) A-DNA螺旋:DNA在75%相对湿度的钠盐中的构型。 (3) C-DNA螺旋:DNA在66%相对湿度的锂盐中的构型。 (4) Z-DNA螺旋:左手的DNA螺旋,这种螺旋可能在基因表达或遗传重组中起作用。,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 与DNA碱基顺序相关的特殊二级结构:,(1) 回文序列,所谓回文序列就是指DNA某一片段旋转180。后,顺序不变的序列,回文序列中的单链可形成发夹结构。双链可形成十字架结构。这种发夹结构或十字架

23、结构在大肠杆菌细胞DNA中已有发现.,2.3 核酸的分子结构,核酸分子中的回文序列,2.3 核酸的分子结构,回文序列中的单链可形成发卡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双链回文序列可形成十字架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 镜象结构,所谓镜象结构就是指DNA某一片段在一条链上出现颠倒重复的序列。,2.3 核酸的分子结构,多嘌呤-多嘧啶的镜象序列可形成三螺旋结构(H-螺旋或Hoogsteen螺旋): 该螺旋常处在许多真核细胞基因的表达调节区。可能与基因表达的调节有关.,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四链DNA:可能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端粒中。,2

24、.3 核酸的分子结构,稳定DNA二级结构的作用力: 氢键(横向作用力) 碱基堆积力(纵向作用力),2.3 核酸的分子结构,三、 DNA 的三级结构和真核细胞 DNA的组装,(一) DNA的三级结构:超螺旋,双螺旋DNA进一步扭曲盘绕则形成其三级结构,超螺旋是DNA三级结构的主要形式。,自从1965年Vinograd等人发现多瘤病毒的环形DNA的超螺旋以来,现已知道绝大多数原核生物都是共价封闭环(covalently closed circle,CCC)分子,这种双螺旋环状分子再度螺旋化成为超螺旋结构(superhelix或supercoil)。,2.3 核酸的分子结构,有些单链环形染色体(如1

25、74)或双链线形染色体(如噬菌体入),在其生活周期的某一阶段,也必将其染色体变为超螺旋形式。对于真核生物来说,虽然其染色体多为线形分子但其DNA均与蛋白质相结合,两个结合点之间的DNA形成一个突环(loop)结构,类似于CCC分子,同样具有超螺旋形式。,超螺旋按其方向分为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两种。真核生物中,DNA与组蛋白八聚体形成核小体结构时,存在着负超螺旋。研究发现,所有的DNA超螺旋都是由DNA拓扑异构酶产生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二) 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组装,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

26、。核小体是由DNA和组蛋白组成的。,组蛋白有五种,H2A,H2B,H3,H4 各两分子构成一个八聚体,其外再由双螺旋DNA绕其旋转1.75圈(为DNA的三级结构),约含140bp 。称为核小体的核心颗粒(core particle)。两个核心颗粒之间由一段双螺旋DNA链(约60bp)相连,称为连接部。组蛋白H1结合在此部位。若干个核小体再螺旋形成核小体纤维,再进一步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从双螺旋DNA到染色体,DNA总共压缩了约800010000倍.,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核小体结构如图所示:,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27、 核酸的分子结构,染色体组装的层次如下图所示:,2.3 核酸的分子结构,四、RNA的分子结构,(一) RNA的一级结构:,组成RNA的核苷酸按特定序列通过 3,5-磷酸二酯键连接的线性结构。,对于RNA的一级结构,研究最多的是tRNA。tRNA的5,-末端总是磷酸化,而且常是pG ;3,-末端最后三个氨基酸顺序相同,总是CCAOH ;tRNA中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每分子含715个,稀有碱基中最常见的是甲基化的碱基。,2.3 核酸的分子结构,在rRNA分子中,研究最多的是5SrRNA和16SrRNA。大肠杆菌中的5SrRNA的5,-端常出现pppU,3,-端为UOH ;第4347位的核苷酸顺序为

28、CGAAC(真核细胞此序列则出现在5.8SrRNA),这是rRNA与tRNA相互识别、相互作用的部位;原核细胞16SrRNA的3,-端总存在序列ACCUCCU,这是mRNA的识别位点。,2.3 核酸的分子结构,mRNA相对分子质量不均一,代谢活跃,这给一级结构的研究带来一定困难。真核细胞mRNA与原核mRNA比较,在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区别。真核细胞mRNA的3,-末端有一段可长达200个左右的聚腺苷酸(poly A),称为“尾”结构;5,-末端有一个甲基化的鸟苷酸,称为“帽”结构,表示m7Gp5p5pXpmY,其中X、Y为任意碱基。这种“尾”和“帽”的结构在mRNA功能表现中具有重要作用。,2.

29、3 核酸的分子结构,(二) RNA二级结构,单链RNA自行盘绕形成局部双螺旋的多“茎”多“环”结构,螺旋部分称为“茎”或“臂”,非螺旋部分称为“环”,在螺旋区,A与U配对,G与C配对。,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tRNA的二级结构: 三叶草形状,RNA三叶草型的二级结构可分为:氨基酸接受区、反密码区、二氢尿嘧啶区、TC区和可变区。除氨基酸接受区外,其余每个区都含有一个突环和一个臂。,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三 )tRNA的 三级结构: 倒“L“形,所有的tRNA折叠后形成大小相似及三维构象相似的三级结构,这有利于携带的氨基酸的tRNA进入核糖体的特定部位。,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2.3 核酸的分子结构,核 酸,【目的与要求】,2.1 核酸概述,2.2 核酸的化学组成,2.3 核酸的分子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