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党课:务必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们要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这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明确其中蕴藏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既要在精神层面发扬斗争精神,又要在行为层面提升斗争本领。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斗争的艰辛。”这一重要论述反映了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导师的马克思,向来就不讳言斗争”。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指导无产阶级进行
2、社会主义革命而创立的,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机会主义、修正主义作斗争,斗争精神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之中。一是敢于斗争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正是在矛盾双方的相互斗争中社会实现不断发展进步。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因此,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历史任务。现在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斗争。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数多人的、
3、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政党是以无产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这决定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高频词和关注点。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伟大斗争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本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当前而言,需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进行斗争。一方面,要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另一方面,要与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作斗争。二是敢于斗争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理
4、论是无产阶级推动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革命理论,但其所固有的斗争理论和斗争精神绝不仅存在思想观念中,而且是在实践中不断发生的,实践性是其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正是在指导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历史使命,又在这种斗争的全过程中使其理论体系不断经受考验,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准备”、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进行”、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义无反顾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体现了新时代伟大斗争不是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立足两个大局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判断,既要正确研判形势,又要积极落实到实践中。三是敢于斗争体现辩证唯物主义
5、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斗争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并不完全相同。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不能与“左”和“无原则”划等号,不是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而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落实到本职岗位,要认识到工作就是斗争,敢于直面、揭露、分析和解决矛盾,绝不否认、掩盖、回避和害怕矛盾。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我们党从成立至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斗争精神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也必然要依靠斗
6、争赢得未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以武装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以顽强的斗争精神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同不符合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斗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保改革开放始终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7、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坚持”系统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坚持敢于斗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十六个方面高度概括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这正是通过伟大斗争所取得的。可以说,没有顽强斗争就没有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明天。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奋进新征程的时代要求新时代新征程,伟大斗争更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无论是伟大社会革命还是深刻自我革命都会存在新矛盾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充满风险挑战,中华民族伟大
8、复兴之路不会轻轻松松。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将长期存在。这些矛盾彼此之间及其内部的对立和统一,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当前,我们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必然要进行艰辛的探索、必然要开展艰巨的斗争。伟大梦想的实现从来不是等来的,必须通过党的全面领导,凝聚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依靠顽强斗争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一是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斗争。斗争精神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典型体现,是斗争方向、意志、精神等集合体,是在斗争实践中彰显的精神状态。其一,要明确斗争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
9、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正因为如此,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来了,就要坚决斗争,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其二,要坚定斗争意志。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伟大斗争实践活动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必然会存在曲折和重复。经受住党的建设面临的考验和危机,需要党的干部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终生必修课,不断继承和发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优良作风。其三,要增长斗争智慧。在传承和弘扬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过程中保持政治定力、思想定力和战略定力,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
10、自我革命的经验教训,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能力。二是要掌握斗争方法善于斗争。“精神”转化为“物质”的途径是实践,斗争精神必不可少,但要取得斗争的胜利,还要掌握方法进而提高斗争本领。其一,既要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又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做到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其二,不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确定工作重点,坚持有理有利有节、把握斗争火候和节奏,还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求团结、谋合作、促共赢。其三,不仅要研究新时代新征程斗争的新形态,如,科技领域的斗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金融领域的斗争,而且要研究斗争的新特点,
11、如,斗争的隐蔽性、联动性和经常性,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其四,不仅要真学真信真用、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而且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祛除不会斗争的“无能症”,在重大斗争一线练魄力、磨意志、长才干。同志们,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愿”字说的是决心,“能”字说的是本领,“善”字说的是方法,指明的是干事创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年轻干部都必须增强为党和人民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急难险重的
12、任务中扛重活、打硬仗,到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在摸爬滚打中磨出一副宽肩膀、铁肩膀,在层层历练中强壮筋骨,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廉政党课:以实干实绩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同志们:今天受邀为大家讲课,我非常欣慰,但也倍感压力。欣慰的是领导班子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视,压力在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单位还存在一些阻碍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的问题。“自我革命”是引领我们党找到“窑洞之问”的“第二个答案”。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加强自我革命,如何将自我革命的力量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值得我们思考。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一、紧握“纪法戒尺”,强化纪律规矩意识
13、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加强纪律教育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作为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法规,纪律处分条例在党内法规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会后,大家要对照纪律处分条例原文,原原本本、逐字逐句进行学习,加深对纪律处分条例的掌握和理解,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工作更加规范、更加扎实、更有实效。一是要保持“赶考清醒”,一针见血找问题。从八七会议、古田会议到遵义会议,从延安整风运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都是以伟大自我革命精神主动纠正错误、总结经验、完善自我、走向胜利的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持续深入正风肃纪、
14、激浊扬清、革弊鼎新,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发生了积极变化,呈现向上向好发展态势。但对照新发布的纪律处分条例,单位也还存在认识跟不上、行事有任性、风险未见底等问题隐患,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纠治,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蚁穴也会导致大堤溃。二是要雷厉风行抓落实,坚决防范慢条斯理“悠着干”。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六条,在对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作出规定的基础上,新增对慢作为、假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处分规定。慢作为、假作为是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典型表现,暴露出个别党员干部担当精神不足、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三是要强化责任意思,着力解决敷衍塞责“应付干”问题。纪律处分条例在对党
15、员干部自身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行为作出处分规定的基础上,新增对“新官不理旧账”行为的处分条款,明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对于到任前已经存在且属于职责范围内的问题要切实负责,积极推动解决,不得对遗留问题视而不见、久拖不决,否则根据具体情形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个别党员干部奉行“枪打出头鸟”“干得越多担责越多”“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遇到问题能躲就躲、能推就推、能应付就应付,甚至奉行“新官不理旧账”,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自身的不负责,更是对人民群众的不负责。二、不忘入党初心,当好“群众贴心人”o初心就是恒心,人民立场一脉相承;初心也是忠心,就要听党话跟党走。“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
16、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讲政治、讲党性是首位的。一是要牢记百姓不忘本。“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强调,以百姓心为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现在农民的生活怎么样,我们作为基层的干部,大家都心里有本帐。现在还远没有到喜获丰收的时候,还必须要艰苦奋斗,要保持朴实的本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经常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们哪一块土地面积测量出了枇漏、哪一个审批程序出了问题、哪一个工作环节偷了偷懒,老百姓会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办。
17、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牢记人民公仆的身份和定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先人民之忧而忧,后人民之乐而乐。二是要牢记成长不忘恩。前面我提到了很多不好的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关键还是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忘记了党员的身份,更辜负了组织的培养。我们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经常重温入党誓词,既然是誓言,就不能只挂在嘴上,而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中。要时不时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入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是不是合格,是不是发挥了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更要时不时想一想自己是否对得起组织的信任,作为一名组织培养的干部,我们是不是优秀,是不是完成了组织交办的任务。三是要牢记公权不忘源。在单位,可能有的同志觉得自己就是一名普
18、通党员,哪里有什么权力?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党组书记,作为单位“一把手”,关于今后日常工作如何开展、监督检查如何进行,有着“举旗定向”的重要作用。比如负责督察执法的同志,那你肩负着重要职责,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糊弄自己、辜负组织。还比如土地征收面积的确定,那就不能优亲厚友,一定要科学合理规划、公开公平公正。还比如上级交办的任务、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等,都不能拖懒散慢、违纪违法。共产党员,就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的。手握公权,就必须一心为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学会在老百姓的口碑中积攒政绩。三、不忘工作初心,当好“家乡人”。“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
19、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日“。无论我们官大官小、身居何处、从事什么岗位,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为人民履职、为人民尽责,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神圣职责。一是要对标完成局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方面,要持续把学习贯彻重要领导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另一方面,也要聚焦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耕地保护、督察执法、灾害防范、项目建设等中心重点工作,打好“组合拳”,取得“新成绩”。二是要深入落实“万人助万企”专项行动。前面“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腰山作为责任单位之一,要倡导真抓实干的风尚,决不能“闻风不知动”,更不能“雷大雨点小”。党员干部也不能当得过且过的“撞钟先生”、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上推下卸的“二传手”,要自觉弘扬“三牛四敢”的优良作风,务实高效推进工作。三是要持续推进“能力作风建设攻坚”行动。前面我已经提到了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吃拿卡要”绝非小事小节,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越往后越严。党员干部要对照检查,常态长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抵制“吃喝风”“打牌风”“红包风”“送礼风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不逾“红线”、不踩“底线”、不碰“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