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XCTMRI检查技术.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98676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PT 页数:191 大小:5.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关节XCTMRI检查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1页
骨关节XCTMRI检查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1页
骨关节XCTMRI检查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1页
骨关节XCTMRI检查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1页
骨关节XCTMRI检查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关节XCTMRI检查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关节XCTMRI检查技术.ppt(1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中心,骨关节X、CT、MRI检查技术,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影像中心,X线检查诊断技术,X线检查基本原理 1 X线的产生 2 X线的吸收 常规X线检查 1 透视 2 摄片,特殊检查 体层摄影 全部体层摄影 软组织摄影 间接放大摄影 X线干板摄影 直接放大摄影,造影检查,四肢动脉造影 适应症; 1 骨与软组织肿瘤血供。 2 闭塞性动脉疾患。 3 其他血管性疾患如动脉瘤、动静脉 瘘以及血液循环障碍等。 4手术后的疗效观察,如血管重建术后。,禁忌症 1碘过敏者; 2肾功能不良影响造影剂排出者; 3严重的心脏与肝脏疾患; 4有严重缺血坏死倾向或血管有轻微痉挛就可能导致肢体坏死或病情

2、恶化者; 5严重高血压者或有出血素质(如血友病等); 6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某他病变者。,操作技术 1、经皮动脉穿刺法 2、暴露动脉穿刺法 3、导管法 4、造影剂 5、摄片时间的选定 6、摄片位置,关节造影 系将气体或有机碘液注入关节腔内,以了解关节软骨、关节内软组织以及关节囊等情况。若气体和碘造影剂同时并用,则称双重对比造影。由于磁共振的逐渐普及应用,应用减少,膝关节造影 (1)适应症 (2)、禁忌症 感染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面及其临近有新鲜骨折者;关节出血和碘过敏者。 (3)、技术操作 1、穿刺 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取髌骨的内上角或外上角为穿刺点,局部行常规消毒后,于进针处局部麻醉,然后用19-

3、20号穿刺针,自髌骨与股骨之间刺入滑囊,随即将带有三通管之注射器与穿刺针相连,试抽如无回血即可注入造影剂。,造影 气体造影;可注入空气、氧气或二氧化碳80-120ml,注射速度不宜太快。碘液造影;以适用于静脉注射的有机碘制剂10m1,直接注入关节内。双重对比造影;按上法注入碘剂后,并随即注入10-20ml的气体。造影剂注射完毕,即可拨针。注入碘液者应做膝关节伸屈运动及旋转动作数次,使造影剂均匀扩散涂布。如系充气造影,可用绷带裹扎髌上囊,并予以压迫,使气体聚集于关节囊内。,摄片 充气造影常规摄片;患者取俯卧位,首先用关节分离装置将投照侧关节腔分离,使充气良好,有利于半月板的显示。投照任何一侧半月

4、板时,均应拍外旋位、内旋位和中间位等三个位置,才能全面显示半月板。此外,必要时还需照膝关节的侧位像,以观察关节腔之全貌。碘液造影摄片;取仰卧和俯卧位,分别照正位及内旋、外旋450位,共6张。双重对比摄片;双重造影法均采用水平投照,患者取侧卧位,使投照侧之半月板远离台面居于上方,作水平投照。内、外侧半月板应按内旋位、外旋位和中间位分别投照。体层摄片;摄片需先测得膝关节前后径,以髌骨后面为标准,向后每隔0.5-1.0照片一张。按膝关节之厚度可照4-6层。,肩关节造影 肩关节造影可以诊断肩关节囊及其附近软组织损伤。 (1)适应症 为肩部疼痛和运功障碍者,如疑有下列各种疾患,均可做造影检查:肱二头肌长

5、头退行性变或损伤,如腱鞘炎、肌腱撕裂、肌腱脱位或半脱位等;肩袖破裂;关节囊破裂;冻结肩;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2)禁忌症 对碘过敏和有肩关节感染或关节面骨折者禁忌此种检查。,操作技术 肩关节造影有两种穿刺法,即前方及后方穿刺法。 前方穿刺法;患者取仰卧位,臂部置于身旁,掌心向上,于喙突尖端内下约一横指处,做局部麻醉,然后用20号(长6-7cm)腰椎穿刺针垂直刺入关节间隙。,后方穿刺法 患者取俯卧,臂部放于身旁,取内旋位。在肩峰内下方凹陷处局部麻醉,用20号腰穿针刺入,直达关节腔的上方。此种穿刺法常用于粘连性关节炎或冻结肩。此病由前方穿刺不易成功,当针头进入关节腔后即可注入造影剂,注射完毕随即拔

6、针并摄片三张,包括肩关节内旋30度前后位,外旋30度前后位及肩关节腋位。,脊髓造影 脊髓造影所用的造影剂有气体及碘水、碘苯酯和非离子型碘液,如欧乃派克,伊索显(Isovist)其中以后者最理想。碘苯酯和欧乃派克质较轻,粘稠度亦低,易于注入,在短期内可吸收,为比较理想的椎管造影剂,每次用量3-6ml。 1适应症 阻塞性病变(肿瘤或蛛网膜炎;椎间盘后突及黄韧带肥厚;外伤性截瘫;血管畸形。 2禁忌症 椎管内出血;穿刺部位有感染;碘过敏。,技术操作 上升性造影(腰椎穿刺造影); 患者取侧卧位作腰穿,注入造影剂后即让病人仰卧。造影剂集中在椎管蛛网膜下腔最下方盲囊内,然后逐渐抬高足端床面,使造影剂缓缓上行

7、充填病变区域,以显示椎管内结构。造影在椎管内流动时,应保持其连续性,勿使之分散成蛛。发现有可疑病变处,应抬高头端床面再重复检查。遇有完全梗阻时,应使造影剂充分充填病变间隙,以显示病变的形态并摄片记录,头低位检查时,应避免油剂进入颅内。一旦进入则应请病人坐起,轻轻摇动头部使造影剂回流椎管。术后病人应平卧24小时,以减少并发症。,下降性造影(小脑延髓池穿刺造影) 适用于检查阻塞性病变的上缘、或因局部有感染等不适于进行腰穿而行上行性造影者,操作技术基本同腰穿造影,只是应抬高头端床而利于使造影剂下行。造影均须在透视下进行,遇有阳性发现,应及时摄片。水溶性非离子型椎管造影剂在椎管内易与脑脊液混合,流动快

8、、吸收迅速,检查方法不适当可显著降低影像质量,甚至使检查失败。碘苯酯的缺点之一是吸收缓慢。但这利于反复观察。水溶性有机碘剂在椎管内则可迅速弥散、稀释,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变得不可见,因而,注射、体位等技术问题不同程度上都与尽量减少造影剂在推管内的弥散、延长显影时间有关。,病人侧卧,以常规腰穿体位作L3-4或4-5平面穿刺。抽出2-5ml脑脊液,以便消除因注射造影剂而增高蛛网膜下腔压力加速脑脊液循环,促进造影剂的弥散。造影剂宜缓慢注入、若一次应用10ml,则应于不少于2分钟的期间内注入,应用剂量较大时还需延长注射时间。过快的注入会增加造影剂在椎管内的弥散速度。注射时的体位还要根据观察部位调整。,CT

9、与MRI诊断技术,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 基本原理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与传统X线摄影不同,在CT中使用比摄影胶片敏感的X线探测系统,亦即气体或晶体探测器。并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探测器所得到的资料。在这两种检查系统中都使用大致相同的方法产生X线。在CT中的X线管会绕看病人旋转。有些CT系统中的探测器也会移动,但有些则制成围绕看病人的固定环。CT的特点在于它能区别差异极小的X线吸收值。,与传统X线摄影比较,CT能区分的密度范围多达2000级以上,而传统X线片则大约只能区分20级密度。这种密度分辨率,不仅能区分脂肪与其他软组织,也能分辨软组织的密度等级,例如能区分脑脊液和脑组织及区分肿瘤与

10、周围的正常组织。,这种20世纪70年代首次引进的革命性技术显著地改变了许多疾病,尤其是颅内病变的诊断方式。在进行CT检查时,病人先躺到检查台上,然后将要检查的部位移到装置X线球管及探测器的检查机架内,虽然CT也能进行其他切面,但水平轴位断面,是目前最常应用的断层面,断层的层厚与部位都由检查人员决定,常用的层厚在1-10毫米间,移动病人通过检查机架后,就能陆续获得能组合成身体架构的多张相接影像。,在每组曝光中所得到的资料可经由电脑重建成影像。电脑会计算每个图像元素,在电脑术语中简称为像素中的X线衰减(吸收)值。每个像素的直径约为0.25-0.6毫米,此数值依机器的分辨率而定。每个像素都具有一定体

11、积,其高度与所选用的层厚一致,在电脑中所记录的X线衰减值就代表该组织体积,亦即体积元素简称的平均值。电脑最后可将所得到的影像呈现在电视显示器上,也可将影像摄成相片以作永久保存。,CT的X线衰减值是一组随意设定的刻度,以亨斯菲耳德氏单位(Hu)为其单位。其中将水的密度设定为0值,而空气的密度为-1000单位、骨皮质密度则是+1000单位。在显示时所采用的密度范围及平均值则可以在电脑上操控。在一张影像中所见到的密度范围称为窗宽,而密度平均值则称为窗位或窗中心。,人类肉眼只能分辨数种灰阶。在选取宽窗时,能见到所有结构,但却无法分辨微小的密度差异。在选取窄窗时,又只能分辨小范围享氏单位的密度变化。这时

12、整张影像中大部分不是全黑就是全白,由这些区域并不能获得有用的诊断资料。,鉴于CT检查费用昂贵,CT作为解决临床和X线诊断疑难的第二步检查方法。CT在骨骼系统中主要用 (1)外伤:能清楚显示骨折碎片的类型、移位、神经压迫情况和血肿的大小。 (2)脊柱疾患:CT显示脊柱骨质、软组织、推管内病变有明显的优势。,CT检查优点 (一)断面图像无理叠 (二)骨和软组织图像优于平片 (三)CT检查简便、安全、迅速,病人舒适。,脊髓造影及CT (CT Myelography CTM),先用非离子型水溶性碘造影(如优维显,欧乃派克和伊索显)做常规脊髓造影,4小时后再做CT扫描,这样可以使造影剂重新吸收和分布,密

13、度减低,并使脊髓神经根蛛网膜下腔显示更好。如怀疑脊髓空洞症,还需延时4小时扫描,使造影剂有足够的时间渗入囊腔。CTM图像窗宽用600Hu,窗位用160Hu观察。CTM是CT和常规脊髓造影的结合,兼有两者的优势。,CTM可直接显示脊髓,马尾神经根,椎管内软组织结构大小形态改变,CTM可以确定脊髓造影的梗阻或非梗阻异常病因,因而能鉴别外压性病变如椎间盘脱出和内在病变如脊髓水肿,CTM还能直接确定某些椎管内软组织病变,如髓内血肿,脊髓撕裂和囊肿,硬膜漏及神经根鞘撕裂。有时能显示梗阻远端情况。轴位像可使椎管压迫性病变显示最好。,螺旋CT的优势及最新技术进展 与常规CT相比螺旋CT连续无间歇的容积数据采

14、集使其只有以下优点 (一)扫描时间短 (二)螺旋CT可在采集的容积数据的任何位置进行任意间隔的回顾性图像重建,保证了任何病灶均可以在其中心进行图像重建,减少了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提高病灶检出率和CT值测量的准确性 。,(三)螺旋CT可在任何扫描部位重建出高质量的三维图像和血管造影图像,可在某些部位获得仿真内镜图像,高档螺旋CT机具有CT透视功能,可准确指导介人手术。,(四)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优势 由于实现了亚秒、亚毫米超薄层、实时显像、多层扫描的要求,多层CT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图像较常规螺旋CT也有了质的提高。,其临床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心脏等的三维成像 (二)屏气扫

15、描 (三)全身或多部位扫描 (四)高质真的肺部成像 (五)高分辨纵向成像 (六)多层面同步动态CT (七)SCTA(螺旋CT血管造影)的功能进一步提高,磁共振检查,基本原理 磁共振成像(MRI)是最新的成像系统它利用某些元素原于核的磁性构成影像。MRI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些元素的原子核具有小型自旋磁棒的行为,它们在强磁场中会顺着磁力线的方向排列。在目前的的医学检查所采用的磁场强度下,利用水分子和脂肪中的氢核,亦即质子来产生解剖影像 用适当频率-共振频率的射频脉冲时,会使一部分质子改变其排列,被激发到某预定角度、并被此同相地旋转。当此射频脉冲停止后,质子会回到原位置。,在质子重新排列,亦即驰豫时,

16、会诱发一无线电磁信号,这个信号虽很微弱,但仍可被围在病人周围的线圈探测到。在判断无线电信号发生的位置后。就能构成一幅代表氢质子分布情形的影像。信号的强度不仅由质子的密度决定,也与两项弛豫时间T1和T2有关。,T1依质子回到磁场中轴方向所需要的时间而定,T2则依质子丧失同相位所需要的时间而定。在T1加权影像中。组织之间的对比效果主要依它们的T1弛豫特性而定;而T2加权影像中的对比,则依组织的T2弛豫特性而定。有些脉冲序列可产生接近质子密度的混合影像。常称之为均衡影像 。,在大多数病理变化中,都可见到T1及T2弛豫时间延长。因此这些病变在T1加权的影像所显示的信号,会比正常的周围组织较弱而呈较黑影

17、,但在T2加权影像中所显示的信号却较强而呈较白影。在某一影像中欲表现T1及T2加权的持性时,经由适当地变换射频脉冲的时间与序列就能完成。,MRI超越CT的优点是,其资料可以直接组合成任意切面的影像,目前使用的MRI,大部分的扫描时间都比CT长,过程缓慢(通常需数分钟),因此具有病人需在较长扫描期间维持不动的缺点。呼吸、心脏跳动以及胃肠蠕动等无法避免的运动,经常都会降低影像质量。,目前它在心脏、脊椎、骨骼及关节方面也已成为肯定的成像技术。由于钙化组织在MRI中并不会产生任何讯号,然而由MRI能直接产生骨髓影像,而在许多骨骼疾病中显示骨髓的变化又极为重要等两项因素,就能理解这种矛盾。,有关血管MR

18、I的物理原理十分复杂,总之、快速流动的血液在一些射频脉冲序列中并不会产生信号。而采用其他序列时,则会产生强烈信号。这种移动效应可用来显现血管系统。因此在不需应用对比剂的情况下。就可轻易显示动静脉异常、区别肺门区血管与肿块、甚至可用以显示血管的狭窄处,最近已开发特殊的血流序列,它可在不需注射对比剂的情况下产生类似传统血管造影的影像,MRI检查和诊断的优点 (一)较高的对比度 (二)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诊断水平的提高 (三)心脏、大血管形态和功能诊断的提高 (四)无骨伪影 (五)任意方位断层 (六)无损伤的安全检查,MRI检查和诊断的缺点,(一)定性诊断困难 (二) 成像速度慢 (三)运动伪影 (四

19、)对钙化灶显示差 (五)有禁忌症,磁共振在骨与关节检查中的应用,作为一种无损伤的安全检查,磁共振自80年代投入临床应用以来,以其多方面的优势,利用高分辨率的表面线圈,可明显提高骨关节的成像质量,MRI以其多参数成像,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无骨伪影、任意方向断层,高空间分辨率,可使微细结构如肌腱、血管、骨、和软骨结构等得以良好显示,是其他影像学检查所不能相比的。,膝关节: 正常膝关节透明软骨厚约2mm,覆盖在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因它含型胶原组织,有大量的羟赖氨酸,吸水性强,故在T1加权像上成中等信号强度,比肌肉信号强,较骨髓信号弱。,而纤维软骨含型胶元组织,呈低信号,多见于纤维组织、半月板、肌腱和

20、筋膜。正常半月板在各种脉冲序列上均呈三角形低信号,边缘部断面呈“弓带状”,并有一高信号的细线将其与关节囊分开。两侧副韧带、十字韧带、等结构能清晰显示。,膝关节病变 外伤: 膝关节外伤主要依靠X线检查。而MRI对骨损伤主要的应用在于它能多平面成像,特别是矢状面和冠状面,对复杂性骨折和矫形后检查有其独特的优点,对关节损伤主要用于检查关节内和关节周围韧带和软骨的损伤。,外伤及骨髓本身的MRI信号改变,在T1WI上损伤部位出现不规则的低信号区,T2WI上信号强度比脂肪高。有时尽管常规放射摄影和体层摄影可能为阴性,但MRI的信号变化则提示有骨小梁骨折。对不完全骨折及局部骨皮质的损伤,我们发现X光平片显示

21、阴性的病例,,磁共振在显示较小的损伤有较大优势,对解释临床表现非常有益。关节内有积液时,在T1WI上,透明软骨显示不清。T2WI上,由于关节积液呈高信号,使关节内结构得以显示,相当于关节积液造影的效果。,应力骨折的信号变化与外伤累及骨髓时的表现相似,在T1WI上呈低信号,局部皮质模糊,T2WI为高信号,这一特点反应了局部骨髓组织水肿。,半月板损伤: MRI对半月板诊断准确率达93%,假阴性率为4.8%,比关节造影术(213%)和关节镜(510%)检查的假阴性率明显低。如正常半月板周围富于血管,损伤后可能痊愈,裂伤痊愈后形成纤维血管瘢痕时在MRI上可呈永久性异常表现,而关节镜检查则呈阴性表现。,

22、半月板撕裂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前者多见于年轻人,因关节内液体充满撕裂口处,MRI表现为撕裂处信号强度增高。水平撕伤多见于老年人,粘液样退行性变发生在半月板中央,之后形成水平撕裂,在MRI上呈高信号强度。纤维半月板内部含有线样或球样高信号区,这些信号区表示粘液变性和半月板撕裂的病理改变,,Stoller等依其半月板信号进行分度:半月板内小球状区被认为度,线样区未达关节面为度,线样区达半月板面时为度。度为半月板撕裂,而、度则为半月板退行性变。,值得注意的是MRI诊断半月板撕裂的假阳性率为7-10%,其中70%认为撕裂存在于半月板后角,半月板游离缘和5mm厚层面所产生的部分容积效应是产生假阴性和假阳

23、性的重要因素,因而实际工作中使用膝关节线圈冠状位扫描,可减少因部分容积效应所致的假性结果。,同时MRI对膝关节半月板部分切除后的随诊观察较好。Smith将残余的半月板实质划分为前、中、后3段。每个节段的表面轮廓归类为:(1)光滑,成像清楚,边缘规则;(2)轻度不规则,边缘不清楚,没有中心膨胀;(3)显著不规则,多发不规则膨胀的高信号带,类似撕裂;(4)撕裂,有局灶的线形高信号带延伸到半月板表面;(5)残余半月板实质。,急性韧带损伤: 胫腓副韧带可在冠状位显示,韧带撕裂表现为中断或在正常解剖位置上不能看到。十字韧带在MRI上呈低信号强度与周围高信号强度的脂肪和其他组织形成对比。,膝关节在表面线圈

24、内轻度外旋,用矢状位扫描,可使十字韧带完全显示。MRI对前十字韧带撕裂的敏感性为95%,而T2WI对韧带撕裂的敏感性高达100%。十字韧带撕裂使MRI表现为韧带前附件不规则,呈波浪状外形,韧带内高信号和正常韧带轮廓的分裂。,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 磁共振对骨骼、肌肉病变的范围的了解很理想,能提供有关肿瘤和神经血管束的关系,了解病灶内的坏死和出血,特别是对确定肿瘤术后有否复发及帮助临床判断肿瘤的放、化疗疗效价值极高。但对肿瘤的定性还缺乏特异性。对囊肿和脂肪瘤的诊断和病变的范围的显示好。,髋关节 正常髋关节的MRI表现 正常股骨头呈光滑球状,内侧稍凹。骨髓腔内含脂肪组织呈高信号强度,并有低信号从股骨头

25、内侧向下延伸,此线代表应力性骨小梁,另有锐利线状、低信号区呈水平方向走行,此线代表融合的骨骺线。,髋关节病变 股骨头缺血坏死:骨骼的血液供应中断受阻,可以引起骨的坏死。发生在骨骺干骺端者称为骨缺血坏死(无菌坏死)。发生于骨干干骺端者称为骨梗塞。,病理: 骨髓缺血后,细胞坏死,局部反应开始,即而骨髓细胞成分死亡。骨髓缺血时最容易受到损伤的是造血细胞,这些细胞在48h内有坏死表现,脂肪细胞对缺血的抵抗力最大,缺血发生以后可以存活25天,机体对损伤的反应发生在血管的消失区附近的活组织内,其特点为炎症和充血。,坏死组织和正常组织间出现反应性界面。特点为血流增加、炎症、肉芽组织和成纤维细胞组织。界面内进

26、行骨小梁破坏,刺激邻近松质骨内成骨活动增强。如果吸收使关节面支持结构消失,软骨下骨小梁发生微小的骨折,使关节面塌陷,进而关节退行性变。,MRI表现 骨缺血坏死(AVN)X线平片发现病变较晚,核素扫描虽然能较早的发现骨坏死,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MRI低,解剖分辨率不良。CT可以较早的发现病变,但缺乏特异性。MRI由于对不同组织的分辨能力,特别是对骨髓病变的敏感性高。,正常脂肪产生高信号强度,缺血坏死导致骨髓脂肪的死亡,使正常骨髓脂肪产生高信号强度,缺血坏死导致脂肪细胞坏死,使正常骨髓脂肪减少,降低了骨髓的信号,但MRI最早在什么时候能出现这些骨髓改变还不清楚,,因骨髓的信号强度改变可能在脂肪细胞

27、坏死时开始,但脂肪细胞坏死后不会马上就有信号强度的变化,因为信号是来自积存的脂肪,因而这一问题尚待解决。,股骨头缺血坏死,在T1WI上显示脂肪内出现低信号区,这是因为脂肪髓被细胞碎片、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取代,受累的脂肪的形态多变,常见的有4种:(1)均匀型:于关节面下均匀一致的低信号区,边界清楚;,(2)不均匀型:呈较大的不规则且不均匀的低信号区,可自关节面下方延伸至股骨颈;(3)带状型:呈带状低信号区,横越股骨颈之上部或下部;(4)环状型:环状低信号强度环绕相对正常的骨髓区周围。在T2WI时信号是多变的,可以仍为低信号区或出现高信号区。,AVN早期损害部位由于反应性硬化缘而呈现低信号区,而坏

28、死区内脂肪的高信号仍可保持。由于硬化缘的肉芽组织充血,其水分增加,故在T2WI上信号可呈带状升高,形成所谓的“双线征”,多数学者认为这是AVN的特异性MRI表现之一。,随病变的进展,坏死区可被吸收并可发生炎症充血、纤维化或钙化等,从而降低了股骨头脂肪性骨髓的含量,导致MRI信号在T1WI上降低而在T2WI不同程度的升高。病例晚期,纤维化及骨质硬化占主要地位,故无论在T1WI还是T2WI均为低信号区。,AVN除上述表现外,大多数病例有髋关节积液,主要原因是病变中、晚期滑膜受到刺激促进了血管翳的形成,从而产生渗出所致,早期病变渗出的原因可能与静脉回流障碍或局部充血有关。,肩关节 肩袖损伤 磁共振可

29、显示肩袖和它的肌肉组成(岗上肌、岗下肌、小园肌、肩胛下肌),对于肩袖破裂冠状斜位像显示最准确和最敏感。,肩袖破裂时,T1加权像上难以显示,因为破裂处充满液体、肉芽组织或肥厚的滑膜在T1加权像上呈中等信号强度而无法和正常部分区别。T2加权像上容易辨认,而且可看到肌肉的撕裂,磁共振对肩袖破裂的大小和部位比超声和关节造影更精确。,总之:磁共振在显示骨关节病变和骨质本身以及软组织、肌腱、韧带的显示是其他影像检查所无法比拟的。,病例,1,2,3,4,5,6,7,8,9,10,11,12,13,MRI,CT,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CT,31,MR,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