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井下作业监督培训.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02825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7.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抽油机井下作业监督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抽油机井下作业监督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抽油机井下作业监督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抽油机井下作业监督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抽油机井下作业监督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抽油机井下作业监督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油机井下作业监督培训.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抽油机井常规作业监督培训,目录,一、井下作业监督的作用和主要职责,二、井下作业基本常识,三、抽油机井作业施工的常规工序及标准,1、监督的作用,保证设计实施 提高施工质量 保证施工安全 降低施工成本,一、井下作业监督的作用和主要职责,2、作业监督的主要职责,A、监督乙方严格执行施工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 求,确保作业施工质量。 B、检查作业施工进度,对关键工序的施工进行现场 监督指导。 C、检查施工作业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安全生产与重 大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D、对施工过程中需变更设计和增加施工内容的,应 及时报告,根据施工井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批。 E、施工验收,(一)、基本概念 检泵:起出抽油机井井

2、下管柱,检修或更换抽油泵,不 改变泵径的施工。 换泵:起出抽油机井井下管柱,换大或换小抽油泵泵 径的施工 返工:保修期内的检泵作业。 责任返工井:由于作业施工、方案设计、下井主材、 井下工具及生产管理等人为因素,造成在保修 期内进行二次作业的施工井,统称为责任返工 井。,二、井下作业基本常识,责任返工率:责任返工井与施工油水井总数的百分 比,称为责任返工率。 直返:作业交井前发生的返工。 检泵周期:泵装置失效日期距上次动管柱作业后投产 日期的间隔天数。 应急预案:预测失控后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险情等 不利后果,而针对这些情形所制定的应急处 理方案。 井控:指对油气水井压力的控制。 井喷:地层流

3、体(油、气、水)无控制地涌入井筒喷 出地面的现象。,1、抽油机井杆、管、泵 杆分为光杆和抽油杆,光杆,按规范分为:28mm和32mm 按类型分为:普通、高强、防腐。,抽油杆,按规范分为: 25mm 22mm 19mm和16mm 按类型分为:普通、高强、扶正。,(二)、常用工具介绍,油管,按规范分为:2寸半 内径62mm 外径73mm 3寸 内径76mm 外径89mm 按类型分为:普通、外加厚、内喷涂。 修复管分为:普通、摩擦焊,泵,按泵径分为: 38mm、44mm、 57mm、70mm、 83mm、 95mm。 按间隙分为:级、级、级、级、级。 按用途分为:防砂、防垢、稠油等,常用抽油泵的型号

4、标注 CYB-95.25TH9-1.2-0.6-P-O 3838.10 4444.45 5757.15 7069.85 8382.55 9595.25 T管式泵 R杆式泵 H金属柱塞泵厚壁泵筒 9泵筒长度,单位.米 1.2柱塞长度,单位.米 0.6防冲距,单位.米 -间隙5级 P-普通 C串罩 O单球 SS双球,不同种泵径的杆管组合,对于斜井: 38 mm、44mm泵,为延长检泵周期,杆径放大一级。,44mm活塞必须使用16mm滑杆连接,1916mm杆变扣接箍外径42mm,与44mm活塞仅相差2mm,变扣直接连,进入泵筒后,截流严重,不能正常生产。,2、脱接器: 1、脱接器又名脱卡器,适用于7

5、0mm、83mm、95mm大泵井,因油管规范只有62mm、76mm两种,大泵活塞无法直接连杆下入泵筒内,脱接器正是连接抽油杆与大泵井活塞的井下工具。 2、脱接器分为防喷脱接器和普通脱接器两种,防喷脱接器结构较为复杂,对接前活塞座在泵头,密封泵内,下管时,保证油管内无液,减小施工难度,实现不压井。但是由于泵内憋压,一次对接成功率低,杆断脱后,活塞无法座在泵头,无法实现二次不压井,存在弊端。,FTJ-2型防喷脱接器主要应用在70mm以上泵内,作业施工时起到密封油管作用。下泵管时将该防喷脱接器接在泵上端密封油管,起泵时脱接器脱开的同时密封体进入工作筒密封油管,与井口油管自封配合完成不压井作业。保证井

6、内液体不外溢,做到绿色作业施工。本产品属国内领先水平。,对接爪,密封体,密封工作筒,脱接器总成,FTJ-2型防喷脱接器,安装过程,密封工作筒上端连接油管,下端连接抽油泵套。脱接器上端连接抽油杆,下端连接抽油泵活塞。,密封防喷状态,锁套,密封点,工作筒,卡块进入密封工作筒的卡块槽,这时防喷脱接器与工作筒密封。,抽油杆对接对接爪套上,抽油杆对接后下放,使防喷脱接器下移,油管通道打开,油井正常生产。,下泵后解封过程,对接爪张开锁套下滑弹簧收缩通道打开,抽油杆对接后下放,使防喷脱接器下移,油管通道打开,油井正常生产。,下泵后解封过程,抽油杆推动工具下行卡环脱出卡槽,抽油杆对接后下放,使防喷脱接器下移,

7、油管通道打开,油井正常生产。,下泵后解封过程,下泵后解封过程,对接爪锁死脱接器进入泵筒抽油机正常生产,抽油杆对接后下放,使防喷脱接器下移,油管通道打开,油井正常生产。,抽油杆上提卡环进入卡槽脱接器密封,二次作业时上提抽油杆,当锁套进入工作筒,卡在释放套处,对接爪脱出,活塞段卡簧进入环形槽内,挂住密封段,密封油管通道。,二次作业密封过程,二次作业密封过程,抽油杆上提对接爪脱出脱接器处于防喷状态,二次作业时上提抽油杆,当锁套进入工作筒,卡在释放套处,对接爪脱出,活塞段卡簧进入环形槽内,挂住密封段,密封油管通道。,3、扶正器,偏磨图片,卡装式尼龙扶正器,油田目前应用的扶正措施,全井扶正措施要求如下:

8、 卡装式扶正器必须卡装在抽油杆接箍30公分以内。 每根抽油杆加装1个扶正器,无论是卡装式还是注塑式,扶正器方向必须一致。 扶正器都在抽油杆上部时,活塞上第2根杆下部必须卡装1个扶正器,扶正器都在抽油杆下部时,光杆下第1根杆上部必须卡装1个扶正器。,扭卡式尼龙扶正器,根据抽油杆接箍扳手方形状设计, 安装在扳手方位置,该扶正器的特点是:1、在全井抽油杆柱受力部位不增加应力薄弱点和连接点,对全井杆柱不增加新的断、脱隐患;2、扶正器的过流面积与抽油杆接箍及油管内壁间的过流面积相当,不增加抽油杆的运动阻力;3、现场安装方便、固定牢靠,价格低廉适合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整体注塑式扶正抽油杆,把尼龙扶正器直接

9、压铸在抽油杆上,很好地解决了滑动、窜位问题,应用效果比较显著。在近两年的应用实践中,没有发现扶正器滑动、窜位现象。,挡环定位、扶正器旋转式扶正杆,两个挡环间隔压铸在抽油杆上,档环间装1个带液流导向,可旋转的扶正器。理论上,挡环定位解决了扶正器滑动、窜位的矛盾,扶正器旋转可以避免扶正器单侧偏磨,延长检泵周期, 实际应用过程中,挡环窜位,单侧偏磨。,限位抽油杆配 合可旋扶正器,由于该技术采用锻造凸缘限定扶正器的窜动区间,因此定位可靠;同时由于扶正器下井工作时自动旋转,四条螺旋支筋依次与油管内壁接触,扶正器的使用寿命也得到提高。,限位抽油杆配合可旋扶正器,4、常用的不压井工具,泥浆压井投入大、费用高

10、,易导致油层污染、产量下降。因此,不压井配套工艺一直是广大油田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目前使用的抽油泵自封、253-5封隔器滑套开关、桥塞、活堵、帽形活门。,抽油泵自封 抽油泵自封装置适用于有脱接器的大泵,是不压井起、下作业的防喷工具。将抽油泵固定凡尔卸开,抽油泵自封装置的主体部分上接泵筒,下接固定凡尔。预先卸下抽油泵活塞下部的导锥,接上捅杆。当下完抽油杆脱接器实现对接时,捅杆插入主体部分,此时自封处于关闭状态,当上提光杆时,活塞带捅杆提出主体部分,此时自封处于打开状态,调整好冲程就可以正常生产了。下次施工时,只需上提管柱,脱接器脱开后,活塞在泵筒内下落,活塞带捅杆插入主体部分

11、,关闭油流通道。,活堵,工作原理:在下泵前调节顶杆,用顶杆顶开泵筒底部的固定凡尔,堵头密封泵筒及泵筒以上油管,可以顺利下完油管和抽油杆。下完油管和抽油杆后由油管打水加压812MPa,将活堵蹩开,堵头和顶杆落入尾管中,泵就可以正常工作了。,帽形活门,工作原理:下泵时把帽形活门置于关闭状态接在深井泵的 泵口上 ,可实现一次不压井作业施工,完井后, 挡板靠抽油杆自重迫使锁片与小销钉脱开 ,导通 油流 .,三、抽油机井作业施工的标准及常规工序,1、现场应具备的资料: 两书一表、施工设计、交接井书、开工许可证、原井 杆、管记录。 2、搭油管桥的要求 A、管桥平面高于0.3米,不许用砖头、石块当油管桥座。

12、 B、施工现场油管桥3道,相临两道桥行间距3-3.5m,每道不 少于5个支点;桥座摆放牢固,桥面平。 C、头道桥至井口3-4米距离,上摆有油管滑道一个,方向依 井场条件而定, 注:不许用井内油管搭油管桥。,3、搭抽油杆桥的要求:,A、杆桥要搭在距井口2m处,距地面高度0.3m。 B、施工现场抽油杆桥4道。相临两道桥行间距2-2.5m,每 道不少于4个支点,桥座摆放牢固,桥面平。 C、严防抽油杆弯曲拖地发生,杆管不能一起摆放,决不允 许杆的堆放。,4、接好压井循环管线,A、当井口与泥浆池较远水龙带长度不够时,可采用 62mm 油管连接成压井进口管线。 B、压井出口管线一直连至单井的土油池中,出口

13、端不 许安装90度弯头,而只许安装120度角的弯头。 C、管线丝扣联接上紧扣,达到不刺不漏为合格。 D、地面连接管线内不许有死油,泥土砂石等物体,防 止带入井中。,E、当在楼区内作业井,没有土油池时采用罐车回收污 油及压井液。 F、不许随便选择低洼地乱排放压井液和污油等。 G、重复压井时不许用井内再用油管接成压井管线,只 用专用地面压井循环管线。 H、多余地面管线必须及时清理卸除,防止让井场的特 种车压弯。,5、施工前的热洗,A、作业施工前应由采油队专人,用中转站热洗流程对 该 井进行彻底热洗。 B、目的是清除油套管的积蜡,为正常压井打开循环通 道。水进口达70度以上,出口温度50度以上,水量

14、 达24方以上。即两倍井筒容积,视结蜡情况可延长 反洗井时间。,6、压井工序,A、压井原则:做到压而不死,压而不喷,压而不漏。 B、压井液的选择:压井液的选择主要是确定压井液的 相对密度,目前现场采用压井液柱压力为油层中部 静压的1.11.15倍。目前在水驱井用普通泥浆,在 聚驱油井不许用水基泥浆而必须用油基泥浆,7、起抽油杆,A、首先在井口上搭好起杆操作平台,卸去光杆及防喷 盒。打开胶皮闸门。 B、根据井中抽油杆规范,选用合适抽油杆吊卡,分批 起出全井杆柱。 检查标准: 要求抽油杆单根卸扣,不许起双根,防止在地面摆 放时拖地沾土。 要求每个单根上部带接箍,所以卸扣,打背钳应打 在接箍方上。而

15、主钳打在上根杆的主体方上进行卸 扣,这样做便于准确丈量与核对尺寸。 本次起下有无断脱杆发生。,C、抽油杆摆放规格齐整,要求每10根出头0.2米,便于查对。去除不合格的抽油 杆,严防断脱杆发生。 检查标准: 杆柱整体排放整齐,无搭压现象,每10根出头。 在用杆体无硬弯、无变形、无磨损、无断裂。,丝扣无磨损倒扣及锈蚀。 下井前抽油杆必须地面高压清洗,除油、蜡、泥 土、杂物等,保持杆体和丝扣的清洁。 检查杆记录是否与地面摆放的一致。(长度、规 格准确)为以后生产中如发生断脱杆时,应用杆 记录来准确选择合适的打捞工具。 描述原井起出的活塞表面磨损状况,游动凡尔组 件是否齐全。,8、探砂面、起原井管柱,

16、A、松顶丝、倒出油管头。注意检查顶丝必须松到家,防止将油管头刮坏。 B、下加深油管探砂面要求 详细记录下入根数、米数; 探砂面必须装好指重表,缓慢下放管柱,当管柱悬重下 降为准,反复上提下放三次核实深度一致为该井砂面位 置; 通过油管记录和加深油管记录初步确定砂面深度对照设 计书的人工井底计算出砂柱高。决定是否进行冲砂工 序。,C、起出全井管柱:,起出加深油管,进行地面长度及根数丈量核实,做 好记录,并计算出累加尺寸。 起出原井油管要求:每10根一出头,外露一个油管 接箍长度,排放整齐。 检查尾管内积砂状况。,9、刮蜡工序,A、检下泵作业,对积存在套管壁上的死蜡进行清除的工 作为刮蜡。 B、对

17、不同规范的套管,选取不同直径的套管刮蜡器,对 140mm套管的118、116、114mm刮蜡 器;对146mm套管应选用126、124、 122mm套管刮蜡器;对168mm套管应选用 140、138、136mm套管刮蜡器。首次选用的 套管刮蜡器直径应等于套管内径-6mm为宜。如果在 刮蜡过程中遇阻下不去时,可每次缩小2mm。,C、采用分段多次循环方式将井筒积蜡全部带出,每 200米循环一次。如果结蜡严重,可每50米循环一 次,对蜡堵井要采用连续循环逐根热洗法,对严重 结蜡井段(200-400)米处,采用反复上提下放刮蜡 法去除积蜡。 D、当刮蜡器下到设计要求的深度时,要进行充分循 环。最低要循

18、环两倍井筒容积,并观察出口带蜡块 和死油情况。直到没有蜡块带出为止。,10、冲砂工序,A、冲砂工序确定的原则: 本井首次作业必须冲砂至人工井底,并核实人工井底 深度。 砂柱高大于10米,必须冲砂至人工井底。 B、冲砂管柱及冲砂: 冲砂方式有正冲砂、反冲砂、正反冲砂3种:正冲砂油 管进,套管出,冲散效果好;反冲砂套管进,油管 出,携砂效果好,正反冲砂是两种方式结合。,冲砂管柱下端联接一个缩径冲砂笔尖,作用是加大 水冲击能力,并在循环冲砂时上下活动管柱,用笔 尖戳碎砂面硬结物,并能防止下放时蹩泵。 正冲砂的泵压控制在2-10MPa之间,以保证正常循 环即可。 正冲砂的排量控制在25-30方/小时,

19、应用大排量将 井底砂随液流悬浮带到地面。 直至冲至人工井底深度,并保证在循环1小时,即 两倍井筒容积为合格。冲砂中途不许长时间停泵, 防止沉砂砂卡管柱。,若发现久冲不下,即无进尺时,可起出冲砂管柱, 改 用 打铅印落实落物鱼顶情况。铅印只可打一次,不许打 二 次以上,通过铅印落实落物种类。,11、实探人工井底,A、当冲砂结束启反复下放冲砂管柱三次,位置不变。 地面打出记号,量取尺寸。查核设计与油管记录, 核对人工井底深度,是否到位。 B、检查深度尺寸,应以该井方补心面为准。把自封面 与方补心面的高度差考虑进去进行核实。以核实后 的人工井底深度为目前人工井深度。,12、打印工序,施工过程中,管柱

20、遇阻、打捞失败的情况下,下铅模打印,对套管和鱼头的技术状况及几何形状进行印证,分析判断后,采取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几种典型的铅模:,套管变形,253解封头损坏,套管错断,两根抽油杆并立,油管落物,13、打捞工序,施工过程中,有落物掉入井内,或油管、抽油杆脱扣掉入井内,使用工具捞出落物的方法叫做打捞。,油管打捞:打捞矛、打捞筒。 抽油杆打捞:油管内打捞:对扣。 套管内打捞:可退式打捞筒、活页式捞筒,14、管柱的刺、通、丈、配工序,A、地面剌洗杆、管 用高压蒸气锅炉车对井内起出的杆管进行清洗,清管 体内外的死油积蜡,泥砂等。 对油管都要逐根剌洗干净,并逐根检查油管质量,去 除管体弯曲、变形、穿

21、孔、腐蚀、管体有裂纹的坏 管。对公母扣要检查,丝扣有无剌坏、倒扣、丝扣根 腐蚀根切现象的油管去除掉。,冬季作业在剌后应用布将丝扣上积水擦干防止结冰。 对通检合格,配管柱后的下井油管,在接箍内丝扣上 均匀涂上丝扣油,以备下井。,B、通管 通管工作是用标准油管内径规对油管内径大小的检 查,合格者下井,不合格者剔除掉。 62mm油管使用59mm800mm长的标准内径 规,76mm油管使用73mm800mm长的标准内 径规,逐根通径,顺利通过者,认为内径合格。否则 为不合格,去掉不合格品。,要求油管两端各一人负责接送,防止内径规落 地, 粘土后通油管,造成油管内积砂,用抽油 杆顶推内 径规时,抽油杆体

22、不能落地粘泥土, 要求两人拿 住。对已粘泥土的内径规和抽油杆,要用水洗净后 方可使用。,C、地面丈量油管 对清洗通后的油管进行排列,并10根一出头,编好号码。 坚持采用“三丈量”法,即由小班资料员、班长、技术员三人组成,分别丈量三遍油管,并对三遍油管记录进行累加。当三遍油管累加的长度相同时方可使用,该记录丈量误差1000米0.2米为合格,否则重新丈量。,丈量单根油管时要求用10-15米钢卷尺,一头以管 接箍上端面对零刻度。另一端人读长度数值,去 掉公丝扣长,读公扣根部的尺寸。丈量中要求尺 子拉直绷紧,不许有任何弯曲,不得有漏量、错 量油管现象发生。,D、组配装下井管柱,按施工单井设计要求的下泵

23、深度组配管柱。 每次检泵时必须起出原井尾管,去除管内泥砂,再 重新下入井内。 水平搬运深井泵时,要求轻拿轻放,不得猛碎猛 碰,防止泵筒弯曲及其他部件损坏。,15、下管,A、下油管不许用无定压装置的液压油管钳上扣,上扣一 定要上紧上满,标准是接箍面上外露公扣不超过2扣 为合格,对超过2扣者不允许下井。应卸扣检查丝扣上 是否有泥砂、蜡等杂物,应清理后重新上扣。 B、对发现因上偏扣而造成丝扣损坏的油管不许下井,一 律要换掉。,起下油管的要求 1、下油管使用的液压钳必须安装扭矩控制器。定期进行扭矩标定 。 2、起下油管前必须严格校正井架。井架标准为三点成一线(左右偏差不大于5cm,前后偏差不大于10c

24、m)。 3、遇有大风天气,游动滑车摆动超过三点成一线标准,停止使用液压钳,避免因操作不稳定而破坏油管丝扣。 4、液压钳的牙块及磨擦片要定期更换,确保对油管有足够的预紧力,上卸扣时不对管壁造成损伤。,16、下杆,A、下入的抽油杆必须保证杆体清洁,无油污、无积 蜡、无泥砂,丝扣完好,杆体无损伤。 B、抽油杆上扣,主背钳应分别打在杆体主方上,扭紧 双丝扣,而不应只上上丝扣,以防产生脱扣发生。 执行标准上扣扭矩,使抽油杆接箍产生周边位移, 形成自锁力。,17、试油与蹩泵,A、吊挂驴头、卡好方卡子、对好防冲距。为减少泵 的余隙,在上下冲程中,以下行不撞泵,上行不 挂井口为准,运行无燥音。 B、试抽时油管出液正常,达到设计泵的排量要求。 当拭抽无液量应检查小泵活塞是否未进泵筒,大 泵对接器是否对接应下放杆柱、重新对防冲距。,C、蹩泵检验泵效 启动抽油机正常抽油,关闭连通一侧的生产闸门, 装好油压表,观察油压上升情况。 当油压升到了3. MPa时,停机。观察15分钟油压不 降为全优,油压下降小于 0.3MPa为合格,认为泵 工作正常。 当油井供液不足时,可套管灌水后蹩试抽,检查泵 效和管漏情况。 当蹩泵试抽合格,应由交接双方当场签字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