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__临终患者的护理技术.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04217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六章__临终患者的护理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十六章__临终患者的护理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十六章__临终患者的护理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十六章__临终患者的护理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十六章__临终患者的护理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六章__临终患者的护理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章__临终患者的护理技术.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生如春花之烂漫, 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第十六章 临终患者的护理技术,人追求的目标 优生、优育、优活、优死 优死 对死亡不恐惧,不孤独,没有痛苦和遗憾,身体完整,清洁整齐,在浓厚亲情友爱氛围中告别人间。 临终护理是实现优死的良好形式,主要内容,学习目标,第一节 概述,一、临终关怀,临终关怀的概念,兴起与发展,临终关怀的内容,组织形式和理念,第一节 概述,(一)临终关怀的定义 又称为善终关怀、安宁照顾、安息所等。是指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包括生理、心理 、 社会等方面的完整照顾, 以控制患者症状,缓解其痛苦,保护其自尊,提高生存质量,使临终患者平静 、安宁、 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同时

2、减轻临终患者家属的精神压力。,第一节 概述,(二)兴起与发展 1967年,桑得斯博士在英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 1971年,美国出现第一所临终关怀病院 中国 1988年7月,天津医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10月在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第一节 概述,(二)兴起与发展 新世纪,临终关怀继续发展 扩大临终关怀疾病种类 加强临终关怀技术内涵与应用 向家庭、学校及社会推广死亡教育,第一节 概述,(三)临终关怀的内容 临终患者及家属的需要 临终患者的全面照护 临终患者家属的照护 死亡教育,第一节 概述,(四)组织形式和理念,组织形式 专门

3、的机构 综合性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 居家照料,理念 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料 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尊重临终患者的尊严和权利 接纳死亡,加强死亡教育 注重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二、濒死与死亡的概念,(一)濒死,又称临终,指患者已接受治疗性和姑息性的治疗后,虽然意识清楚,但病情迅速恶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结束。,第一节 概述,二、濒死与死亡的概念,(二)死亡 传统 心跳、呼吸停止。 脑死亡 全脑死亡。 判断标准:无感受性和反应性 无运动、无呼吸 无反射 脑电波平坦,第一节 概述,三、死亡过程的分期,濒死期(临终

4、状态) 临床死亡期 生物学死亡期,第一节 概述,濒死期(临终状态) 各系统功能紊乱,CNS抑制。可逆,三、死亡过程的分期,第一节 概述,临床死亡期 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消失,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代谢。(46min内可逆),三、死亡过程的分期,第一节 概述,生物学死亡期 各种代谢相继停止,不可逆 尸体现象 :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三、死亡过程的分期,第二节 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一、 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第二节 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一、临终患者的生理反应及护理,肌肉张力丧失 大小便失禁 吞咽困难 不能自主活动 面容改变,会阴部皮肤护理;导尿 流质、半流质;鼻饲;TPN 定时翻身 眼

5、部护理;保持口唇湿润,第二节 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一、临终患者的生理反应及护理,胃肠道蠕动减慢 注意饮食的色、香、味;少量多餐;口腔护理;维持适量的活动 循环功能减退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皮肤颜色、温度 保暖,第二节 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一、临终患者的生理反应及护理,呼吸功能减退 空气新鲜 肺扩张卧位 吸氧 吸痰 感知觉、意识改变: 视力障碍 环境有适当的照明 听力最后消失 不可私语 疼痛 减轻疼痛,第二节 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一、临终患者的生理反应及护理,疼痛 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及持续时间 药物止疼 辅助疗法 加强沟通,第二节 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二、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6、健康,疾病稳定,否 认,更加自立成长,愤 怒,为什么是我?!,协 议,不错,是我,但是,忧 郁,是的,就是我,接 受,我已经准备好了。,1,4,2,3,5,诊断出绝症,寂寞,内在罪恶感,逐渐了解真实后果,临终病人的心理历程,不可能是我!你们弄错了!,第二节 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二、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病人感到震惊,否认自己患不治之症,第二节 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二、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病人仍报有希望,配合治疗与护理,第二节 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二、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病人产生悲伤、退缩、情绪低落、沉默、哭泣等反应,第二节 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二、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

7、理,病人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情感平静,第二节 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二、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否认期,忧郁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坦诚沟通 接受、忍让 指导、关心、满足要求 同情、照顾 尊重病人,第二节 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三、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临终病人家属的压力 个人需求的推迟和放弃 家庭角色调整和再适应 压力增加,社会性互动减少,第二节 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三、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临终病人的家属面临着多方面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在做好临终 病人护理的同时,也要做好临终病人家属的关怀照顾工作。 (一)满足家属照顾病人的需要 (二)鼓励家属表达情感 (三)指

8、导家属对病人的生活照料 (四)协助维持家庭的完整性 (五)满足家属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一、尸体护理,尸体护理是对临终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最后步骤,是临终关怀的重要 内容之一。做好尸体护理不仅体现对死者的尊重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也 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崇高的职业道德。,目的,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目的,1.尸体整洁,姿势良好,易于辨认。 2.尊重死者,给家属以安慰。,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准备,1. 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手套。 2.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备:血管钳、剪刀、衣裤、 尸单、填好的尸体识别卡3张、别针3枚、不脱 脂棉适量

9、、梳子、绷带、大单。 另备:平车、脸盆、毛巾等;有伤口者准备敷 料,必要时备隔离衣和手套、屏风。 3. 环境准备 安静、肃穆,必要时屏风遮挡。,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姓名 住院号 年龄 性别 病室 床号 籍贯 死亡诊断 住址 死亡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护士签名 医院,尸体识别卡,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尸袍 尸单,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穿尸袍、别尸体鉴别卡,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丧亲者的心理反应 悲伤 震惊、否认混乱失调觉察、罪恶感失落与孤独解脱重组,二、丧亲者

10、的护理,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影响丧亲者调试的因素 对死者的依赖程度 病程 年龄 其他支持系统 生活改变,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丧亲者的心理护理 做好尸体护理 倾听、鼓励宣泄 心理支持 提供建议 随访,1.尸体护理时头部垫枕头的主要目的是 A 安慰家属 B 易于辨 C 保持良好姿势 D 防止面部淤血变色 E 防止胃内容物流出 2.目前医学界逐渐以哪项作为死亡的标准 A 脑死亡 B 心跳停止 C 呼吸停止 D 各种反射消失 E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3.下列有关濒死病人的皮肤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苍白 B 发绀 C 湿冷 D 铅灰色 E 弹性增高,D,A,E,4.临终病人最后消失的感觉为 A

11、 视觉 B 听觉 C 触觉 D 嗅觉 E 味觉 5.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协议期临终病人表现的是 A 病人的愤怒逐渐消退 B 病人很和善、很合作 C 病人有侥幸心理,希望是误诊 D 病人认为做善事可以死里逃生 E 病人开始接受自己患了不治之症,B,C,7.进行尸体护理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撤去治疗用物,去枕,放低头部B 洗脸,闭合眼睛 C 装上义齿 D 擦净身体,必要时填塞孔道 E 穿上尸衣裤,一张尸体识别卡系于右手腕部 8.下列哪项不属于临终病人循环衰竭的表现 A 皮肤苍白 B 血压上升 C 口唇指甲青紫 D 心音低而无力E 脉搏细速而不规则 9.病人王某,女性,35岁,患乳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

12、趋恶化,病人常独自一人坐在床上哭泣,不愿与医护人员、家属交谈。你认为该病人的心理反应处于哪一期 A 否认期 B 愤怒期 C 协议期 D 忧郁期 E 接受期,A,B,D,10.死亡的三阶段是 A 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对光反射消失 B 昏迷、心跳停止、呼吸停止 C 濒死、临床死亡、生物学死亡, D 肌力消退、肌张力减退、反射消失 E 尸斑、尸冷、尸僵 11.病人死亡后出现尸斑的时间为 A 4h B 6h C 8h D 10h E 12h 12.除下列哪项外均为濒死期的表现 A 心肌收缩无力,心脏搏出量少,血压下降 B 血液循环迟缓,微循环障碍 C 体温调节功能紊乱 D 呼吸深而慢,瞳孔缩小 E 重

13、要器官灌注不足出现脑缺氧的一系列症状,C,A,D,13.临床死亡期的特征为 A 血压、脉搏测不到 B 心跳停止、血压测不到 C 呼吸心跳停止、反射性反应消失 D 呼吸停止、反射性反应消失 E 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14.在什么情况下,护士方可进行尸体护理 A 病人的心跳呼吸停止后 B 病人的意识丧失之后 C 抢救工作效果不显著之后 D 在家属的请求之后 E 医生作出“死亡”诊断之后,C,E,1、患者,李某,46岁,司机,入院诊断支气管肺癌,近几年来,病情日趋恶化,治疗效果不明显,病人心情抑郁,哀伤,常暗自哭泣,情绪极度消沉,问此病人处于临终前的哪一期(按罗斯的临终病人心理分期)?应采取哪些支持性护理措施?,谢谢观赏 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