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04221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神经系统疾病.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乙型脑炎 病因和病理变化,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Suppurative meningitis) 指软脑膜和蛛网膜的化脓性炎症。 可分为 流行性脑膜炎(流脑) 败血症性脑膜炎。,一、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多为大肠杆菌引起; 婴幼儿:流感嗜血杆菌引起; 青少年:脑膜炎双球菌为主 传播途径:该菌存在于病人及带菌者的鼻咽部,经飞沫传染。,病因,患者及带菌者(脑膜炎双球菌),发病机制,呼吸道飞沫传播,局部炎症(带菌者),入血、繁殖,脑膜炎(菌血症、败血症),小血管、毛细血管出血坏死,皮肤粘膜瘀斑,肉眼:脑脊膜血管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汁。沿血管分布,可阻塞脑脊液循

2、环脑室扩张。 镜下:蛛网膜下腔增宽,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及纤维蛋白的渗出和少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病变严重 脉管炎、血栓形成 脑缺血和梗死。 革兰氏染色,细胞内外可见细菌。,病理变化,化脓性脑膜炎,脑脊膜血管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汁。沿血管分布,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增宽,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及纤维蛋白的渗出和少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脑膜刺激症状:颈项强直,腰背肌肉的反射性痉挛角弓反张Kering征(+) 屈髋伸膝反应 颅内压升高症状:蛋白增多,糖减少,脓细胞多,涂片培养可找到双球菌。 颅神经麻痹:、对颅N麻痹。 脑脊液变化:经涂片和培养检查可找到病原体 败血症表

3、现,临床病理联系,结局和并发症,大多数能痊愈,病死率5以下。 并发症 脑积水:脑膜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 颅神经麻痹:耳聋、视力障碍、斜视、面N瘫。 局部脑软化导致肢体瘫痪:脑底脉管炎致血管阻塞。,沃弗(Warterhouse-Friederichsen)综合征。,暴发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是暴发性脑脊膜炎的一种类型,多见于儿童。起病急,病情凶险,主要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休克和皮肤大片紫癜。同时,两侧肾上腺严重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称为沃弗(Warterhouse-Friederichsen)综合征。 机制:大量内毒素释放DIC,短期内可因严重败血症而死亡。 脑部病变轻微,肾上腺出血,二、流行

4、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为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乙型脑炎病毒(嗜神经性RNA病毒) 传播媒介:蚊(三节吻库蚊),长期贮存宿主 传染源:带病毒动物(牛、马、猪等) 病毒入人体 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繁殖 入血 短暂性毒血症,病因及传染途径,病理变化,肉眼:脑膜充血、水肿、脑回宽、脑沟窄;切面可见粟粒或针尖大半透明软化灶,弥散或聚集分布。,血管套袖现象: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灶性炎细胞围绕血管周围间隙形成血管套袖现象。,镜下,卫星现象: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周围被增生的少突胶质细胞所环绕,称为卫星现象。 噬神经细胞现象:如神经细胞

5、坏死,被胶质细胞吞噬,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2)卫星现象和噬神经细胞现象,灶性神经组织坏死、液化形成筛网状软化灶特征性病变。,软化灶形成,胶质结节形成,小血管旁、坏死神经元附近,小胶质细胞结节,临床病理联系,嗜睡、昏迷:最早出现、主要症状,广泛神经元变性坏死。 颅神经麻痹:颅神经核受损。 运动神经元受损症状:肢体瘫痪。 颅内压升高:脑血管扩张充血 脑水肿 颅内压升高 头痛、呕吐 脑膜刺激症状:脑膜反应性炎症,脑脊液中细胞数可增多。,是狂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犬、猫等为此病毒的贮存宿主。 病理变化 肉眼:脑和脊髓充血。 镜下:弥漫性急性脊髓炎改变。 形成血管套袖现象。 神经细胞内出现特征性的Negr

6、i小体。亦即在神经细胞浆内出现包含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嗜酸性,多见于海马锥体细胞和大脑锥体细胞。,四、狂犬病(rabis),Negri小体,临床表现,伤口疼痛、头痛、发热、不安、怕风、饮水时反射性咽喉痉挛,因此又称为恐水病。后期可发生昏迷、呼吸衰竭。,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2. 下列哪种细胞参与形成卫星现象 A. 小胶质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星形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结节:胶质结节形成,小血管旁、坏死神经元附近,3.沃-弗(Waterhouse-Friderichsen)综合征主要见于 A. 脑肿瘤 B. 暴发性流行性脑膜炎

7、 C. 病毒性脑炎 D. 脑日本血吸虫病 E. 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 3B,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4. 下列哪项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叙述是正确的? A. 乙型脑炎病毒为DNA病毒 B. 多在冬、春季流行 C. 病变广泛累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灰质 D. 成人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多为显性感染 E. 神经细胞胞质中常见包含体形成 4C,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7. 最多发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是 A. 胶质瘤 B. 脑膜瘤 C. 听神经瘤 D. 髓母细胞瘤 E. 血管母细胞瘤 7B,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9.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乙型脑

8、炎的病变特点 A.小胶质细胞增生 B.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C.软化灶形成 D.早期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 E.病变以大脑皮质、基底核及视丘最为严重 9D,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0. 下列哪项脑脊液检查结果不支持 为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 A. 含大量中性粒细胞 B. 蛋白增多 C. 糖含量增高 D. 涂片找到肺炎球菌 E. 脑脊液浑浊、灰黄色或黄白色 10C,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1. 下列哪种细胞参与形成噬神经细胞现象? A. 少突胶质细胞 B. 小胶质细胞 C. 星型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淋巴细胞 11B,A型题(最佳选择题,

9、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2. 流行性乙型脑炎时下列那个部位的病变最轻? A.基底核 B.大脑皮质 C.小脑皮质 D.脑桥和延髓 E.脊髓 12E,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3. 下列哪一项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描述是错误的? A.皮肤的淤点和淤斑 B.脑膜刺激征 C.颅内压升高症状 D.血性脑脊液 E.脑脊液中糖含量降低 13D,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4. 关于暴发性流行性脑膜炎,下列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A.皮肤和粘膜出血 B.双侧肾上腺严重出血 C.蛛网膜下腔大量脓性渗出物 D.病情凶险 E.可发生周围循环衰竭 14C,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7. 下列哪种肿瘤形成菊形团和假菊形团 A.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B. 髓母细胞瘤 C. 室管膜瘤 D. 脑膜瘤 E. 神经鞘瘤 17C,X型题(多选题,每题可有一个至五个答案),1.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组织病变可有 A. 噬神经细胞现象 B. 围管浸润现象 C. 小胶质细胞增生 D. 核内或胞质内包含体 E. 神经细胞溶解 ABCDE,2. 关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急性化脓性炎 B. 葡萄球菌所致 C. 冬春两季多见 D. 通过消化道感染 E. 患者多为儿童和青少年 A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