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免疫系统.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04388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免疫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一章免疫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一章免疫系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一章免疫系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一章免疫系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免疫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免疫系统.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王军阳 副教授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系,一、免疫(immunity)的概念 传统概念 即免除劳役/瘟疫的意思 现代概念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特异性生理反应,其作用是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其结果通常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有害。,免疫学概述,二、免疫的功能 免疫防御 :免疫缺陷/超敏反应 免疫监视 : 肿瘤/病毒持续感染 免疫稳定 :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 调节两种机制。神经-内分泌-免疫。 自身免疫病,三、免疫应答的类型及作用 按照获得的方式和作用特点,分为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和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两类。

2、(一)固有免疫 固有免疫是人类在种系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是机体抵御病原体侵袭的第一道防线。在个体出生时即具备,又称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构成成分 屏障结构(皮肤粘膜屏障、血胎屏障、血脑屏障);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分子 特点:生来就有 能遗传给后代 具有种的差异 作用无特异性 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二)适应性免疫 适应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接触病原微生物等特定抗原后产生的免疫,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发生反应。又称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执行特异性免疫的是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即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3、特点: 出生后形成,需抗原刺激 特异性 耐受性 记忆性 建立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又 促进非特异性免疫 可被动转移,四、免疫病理与免疫性疾病,超敏反应:药物过敏、新生儿溶血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 免疫缺陷病: AIDS,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s),RA 患者手指关节实质性损伤,五、免疫学的应用 1.传染病的预防:疫苗(灭活、减毒、多肽 、核酸、转基因产品疫苗) 2.免疫诊断:ABO血型鉴定、传染病诊断 3.疾病治疗:干扰素、G-CSF、EPO等细 胞因子 ;免疫细胞治疗(DC、造血干 细胞);人源性抗体等

4、。,免疫学发展史 1.经验免疫学时期(1719世纪中) 通过现象认识免疫学 天花 2.科学免疫学时期(19世纪中20世纪中) 3.现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至今),历史上天花曾经肆虐,3000年前在古代中国,印度和埃及的古医书及僧侣经 文中,就有了天花这种急性传染病的相关记录。 公元前l160年统治古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从其木乃伊考证出他面部就有天花疤痕。 公元三四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大规模天花流行,饱受天花的肆虐。 大约到了六世纪非洲暴发天花,八世纪欧洲也难逃一劫。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传入大洋洲在西半球肆虐; 十八世纪末在欧洲的所有盲人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由天花引起的失明。,1.经验免疫学时期(

5、1719世纪中),天花患儿从17天的病症图,天花 (smallpox) 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天花病毒繁殖速度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潜伏期717天(平均约12天)。,16世纪,18世纪,人痘接种: 实际上是人为地选择毒性小的天花病毒在人体内造成一次轻型天花感染,因此难免有一定危险。接种后轻则留下大块疤痕,重则会导致死亡,有的还可能成为新的传染源。 我国古代接种人痘的方法有四种: 痘衣法:把天花病人的衣服或涂有天花脓疱浆的衣服给小儿穿。 痘浆法:用棉花蘸天花脓疱液塞入儿童鼻孔。 旱苗法:先将天花痂皮阴干研细,而后用银管吹入鼻孔。 水苗法:将天花痂皮研细用水调湿,以棉花蘸染塞入鼻孔。,Ed

6、ward Jenners 首次用牛痘来预防天花,牛痘接种术的发明,1980 WHO:消灭天花,Jenner (1749-1823),2.科学免疫学时期(19世纪中20世纪中) 通过实验认识免疫学:微生物培养、制备灭活和减毒疫苗预防传染病;抗体的发现 Louis paster (1822-1895) 减毒疫苗 Metchnikoff(1890) 细胞免疫 von Behring(1890) 抗毒素 Ehrlich(1897) 体液免疫 Owen(1945) 免疫耐受 Burnet(1957) 克隆选择学说,1890: von Behring 正式用白喉抗毒素治疗白喉病人,而于1901年获首次诺贝

7、尔奖。,Emil von Behring 1854 - 1917,1898: Paul Ehrlich提出 抗体的功能,为此,获得1908年诺贝尔奖。,Elie Metchnikoff 1883 观察到了吞噬细胞 提出最初的细胞免疫学说,为此,与Paul Ehrlich分享1908年的诺贝尔奖。,MacFarlane Burnet 1957年提出克隆选择(clonal selection)学说.为此,获得1960年诺贝尔奖。,1975年kohler 和milstein发明的单克隆技术证实了上述理论.为此,获得1984年诺贝尔奖。,3.现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至今) 研究范畴扩大:传染病、肿瘤

8、、移植、生殖等 抗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遗传基础 免疫遗传学和MHC限制性的发现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信号转导的研究 免疫学应用:单克隆抗体,重组CK, 干细胞移植,第二章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一、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Bone Marrow) 胸腺(Thymus) 外周免疫器官: 脾脏( spleen ) 淋巴结( lymphnodes ) 黏膜伴随淋巴组织(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 MALT),(一)中枢免疫器官(初级淋巴器官) 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骨髓(bone marrow)

9、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卵黄囊(2-3周)-肝、脾(3-7月)-骨髓(胚胎末期和出生后) 造血干细胞(HSC):CD34+CD117+Lin-,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鸟类为法氏囊) 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主要是 再次免疫应答,是血清抗体的主要 来源。,胸腺(thymus) 发生最早的免疫器官,出现于胚胎期第9周,成熟于20周。新生期重量15-20g,青春期30-40g。 胸腺的结构:* 皮质:胸腺细胞(未成熟T细胞) 髓质:较成熟胸腺细胞;哈氏小体 胸腺微环境:T细胞分化成熟的环境。 分泌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 细胞-细胞

10、间相互接触。,*,胸腺的功能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免疫调节 3)自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二)外周免疫器官(次级淋巴器官) 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及产生初次免 疫应答的部位 淋巴结 500-600个 * 皮质区: 浅皮质区:B细胞定居场所 初、次级淋巴滤泡 深皮质区:T细胞定居场所 高内皮微静脉 髓质区: 髓索:主要为B细胞和浆细胞,部 分T细胞和巨噬细胞。 髓窦:富含巨噬细胞。,*,淋巴结的功能 T、B淋巴细胞定居场所 (T细胞 75%;B细胞25%) 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具有过滤淋巴液的作用,脾脏 最大的免疫器官 脾脏结构:* 白髓: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T细胞

11、区 淋巴小结:B细胞区 边缘区:T、B细胞和大量M 红髓:脾索:B细胞、浆细胞、M和DC 脾血窦: 血液,*,脾脏功能 (1)T、B细胞定居的场所(B细胞 60%,T细胞40%)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补体成分等 (4)过滤作用 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MALT) 主要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和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等。在局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二、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身,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其它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红细胞、肥大细胞等。 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或称免疫活性细胞即T细胞和B细胞。,淋巴细胞(lymphocyte),未活化淋巴细胞,粒细胞,嗜中性,嗜碱性,嗜酸性,结晶状颗粒,颗粒致密,颗粒清晰,淡色,深蓝,红色,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三、免疫分子,分泌型免疫分子 抗体(antibody) 补体(complement) 细胞因子(cytokine) 膜表面的免疫分子 BCR TCR MHC 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