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04861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这些图片中都反映了哪些地理要素?,水,大气,岩石,生物,土壤,地形,?,思考 回答,这些地理要素之间有没有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水,地形,生物,大气,土壤,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 五 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水循环,岩石圈循环,生物循环,各要素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阅读案例1:,对大气圈的影响:生物改变了地球原始大气的成分,对水圈的影响: 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了陆地的水分状况,对岩石圈的影响 改造岩石圈,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自地

2、球上有生命以来,创造的生物物质已达41019吨,它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大气,水,土壤,微生物,植物,动物,读图5.2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2)水在各要素之间是如何转换的?,(3)太阳能在各要素之间是如何传递的?,生物、土壤、大气、水等,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留大气降水;植物又经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又经过大气降水补给给土壤。,太阳能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体内,一部分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植物和动物在呼吸过程中将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

3、释放到周围环境中。,P86活动,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通过降水,土壤和水圈及生物获得水分补给,通过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大气获得了水汽,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了有机质。,岩石通过风化向土壤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盐,土壤及岩石风化物被侵蚀,搬运到低洼处堆积,形成沉积岩。,意义: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热量和CO2土壤及水圈中的养分和水分,转化成有机物(物质的运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能量的交换)储存起来。,1.生产功能,植 物,大 气,土 壤,叶绿素,热量和CO2,水 分,无机盐,水 圈,岩石圈,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二.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是指自然

4、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其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请描述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有什么,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高原地形、水源、寒冷气候、避风处、含盐土壤,阅读P87上材料,藏羚羊的例子,动态平衡,藏羚羊的数量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基本恒定的现象,说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什么功能?,活动2,2、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案例2: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长期的流水侵蚀使用权沟谷不断加长和加深,进而平坦的高原面被

5、沟谷切割成破碎状。已被人类严重破坏的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水土流失继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黄河的下游沉积,河道淤高,河流改道,形成泛滥平原。,(1)阅读以上资料,你能画出黄土高原地貌、土壤、生物、水文和人类影响的过程吗?,(2)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自然界中的水土流失,在土壤侵蚀的同时,地貌、植被、地方气候也在同步变化。,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活动,如图所示:湖泊演变为陆地,是地形、气候、生物、土壤、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统一变化过程.,请分析在该过程中各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生物:,地形

6、:,水文:,气候:,土壤:,由湖泊变成了陆地,由湿润变得干燥,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生生物,逐渐由湿变干,湖面逐渐缩小直到消失,湖泊变成了陆地,(2)统一性: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1)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1.特点,2.意义: 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阅读P88下材料,森林减少,土壤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仅存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滞留降水功能降低,洪水 断流,沟谷综合纵横岩石裸露,风化 加速

7、,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过度砍伐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因素。,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表现: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环境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水容易受到影响,岩石受人类直接影响较小。,水位上升,物种改变,温和湿润,淤积减少,频率减少,灾害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东南沿海,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河网稠密,水量丰富,肥沃的冲积平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气候,水,地貌,植被,土壤

8、,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深居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流水地貌少见,风力地貌发育,温带荒漠,荒漠土,海陆位置,课堂小结,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循环、大气循环,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案例:水土流失是自然环境统一演化过程,案例: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整体变化,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后练习,2、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被称为( ) A.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B

9、、物质的迁移 C、生物循环 D、能量流动,C,1、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A,3、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据自然资源的( ) 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B整体性 C不可替代性 D数量的有限性,B,4、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 )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植物根系的吸收作用 5、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

10、功能有( ) 平衡功能 生产功能 自净功能 新陈代谢功能 A、 B、 C、 D、,B,A,6、关于水土流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土流失,只是土壤的侵蚀过程 B、水土流失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 C、水土流失不会导致地方气候的变化 D、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 等统一变化的过程 7、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 A、热带雨林被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 B、我国华南地区较炎热,华北地区较温凉 C、秦岭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于北坡 D、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海拔高度低于北坡,D,A,8、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1、河流发育较多,水循环活跃,多外流河。这种自然地理特征体现了( ) A、自然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 D、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9、三峡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 A、洪涝灾害多发 B、污染加剧 C、生态失调 D、全球气候变暖,C,10、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构成一个整体,但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各要素对环境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 A B C D,D,11、 人们要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保护以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12、 )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A,9、图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示意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_作用。图中b、c分别表示绿色植物在该作用中吸收_,释放_。 (2)图中箭头a表示植物叶片的 _作用。 (3)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了_。岩石通过风化向土壤提供_和_ (4)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有:_ (列举四个

13、作用)。,光合,二氧化碳,氧气,蒸腾,有机质,成土物质,无机盐,调节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1、生物与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 A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 B绿色植物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变为热能 C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D环境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指示作用,C,2、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A,练习,6、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 土壤的原因是 ( )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 B地表疏松物质的

14、侵蚀速率较慢 C光热条件太差 D水分条件太差 7、下列土地利用形式,属于合理经营、用养结合的是( ) A、南方丘陵区在坡度较缓区发展水稻种植业 B、黄土高原地区发展耕作业 C、青藏高原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D、北方黑土区大力增施有机肥,练习,A,A,1、a、b、c、 d分别代表四种植物形态,其中反映莲花的特点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图中可能分布在中亚 地区的植物形态有( ) A、 a B、 b C、 c D、 d,叶大,小,根 系,不发达,b,c,a,d,发达,A,B,讨论,读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循环示意图,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到空方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一字母

15、限填一次),A 、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B、耕作技术、方式落后 C、人均耕地减少 D、燃料需求增加 E、植被破坏 F、需要更多劳动力 G、增产增收无望 H、粮食短缺,G,A,F,B,D,C,H,E,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黑土原本非常肥沃,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重利用少养护,肥力下降。 材料二 华北地区春旱严重,蒸发旺盛,使地下水中的大量盐碱成分被带到地表土壤中,形成大面积的盐碱化土壤。 材料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退化甚至沙化。 1、是否多向土壤中施肥,就能做到对土壤的用养结合? 2、要做到用养结合,对东北、华北、黄土高原地区应当各采取哪些措施?,探究,谢谢!,诗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小桥流水人家”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诗句表现的是怎样的地理环境? 2这些自然环境是由哪些地理要素组成?,水,生物,大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