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感官4.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05740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9.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感官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九章感官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九章感官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九章感官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九章感官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感官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感官4.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感觉器官,第四节 前庭器官,前 庭,椭圆囊,球囊,半规管,外半规管,后半规管,前半规管,椭圆囊,球囊,(一)前庭系统结构 1、半规管和壶腹嵴,壶腹嵴,壶腹嵴:毛细胞、支持细胞和终帽,位于壶腹部,2、椭圆囊、球囊和囊斑,椭圆囊与半规管相接,球囊位于椭圆囊下方,感受装置为囊斑,囊斑:耳石器。毛细胞、支持细胞、耳石膜和耳石组成,毛细胞: 静纤毛:50-100根 动纤毛:1根 I 型烧杯状,包绕性突触 II 型试管状,点状突触,(二)毛细胞的特性,1、结构特性,动毛的方位在各半规管不同: 水平半规管位于近壶腹侧(正中线侧); 上、后半规管位于近半规管侧,2、动静毛的排列与功能特性,椭圆囊囊斑几

2、与地平面平行感受人体水平运动,毛细胞上动纤毛呈向心性矢量分布 球囊囊斑几与地平面垂直感受人体上下运动,毛细胞上动纤毛呈离心性矢量分布,3、毛细胞的电生理现象,1)自然状态 静息电位(-80mV),有背景放电,2)静毛摆向动毛 RP-80mV除极-60mV,放电增多,3)静毛摆离动毛 RP-80mV超极-120mV,放电减少,(三)半规管的功能 1、壶腹嵴的适宜刺激,1)结构特点:三条半规管各处于一个平面,彼此间约互成直角。 动毛的方位在各半规管不同:水平半规管位于近壶腹侧(正中线侧); 上、后半规管位于近半规管侧,导致纤毛偏曲的因素 = 适宜刺激 壶腹嵴=角变速运动: 淋巴液流动壶腹帽倾倒壶腹

3、帽与纤毛之间发生相对位移纤毛偏曲,2)适宜刺激:,转椅实验 开始左转,转椅实验 匀速旋转与旋转突然停止,结论: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角加减速运动。只有在旋转开始或停止时才形成刺激,匀速旋转时不形成刺激。,由转椅实验可见:,向左旋转开始时,惯性作用,半规管中内淋巴的起动比身体和半规管本身移动晚,两侧水平半规管中的内淋巴都向右流动,冲击壶腹帽向右侧倾倒,左侧:毛细胞的纤毛朝动毛侧偏曲而兴奋,右侧:毛细胞的纤毛朝静毛侧偏曲而抑制,感受角加减速运动,产生旋转感觉。 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引起姿势调节反应,对抗刺激动因,维持身体平衡。 旋转开始时:出现前庭-脑干(脊髓)反射(歪头踢腿) 旋转突停时:相反

4、。,特殊的反应眼球震颤:快动相方向与旋转方向一致。,过强、过久的刺激可植物神经性反应(运动病)。,2、半规管的功能,眼震颤: 概念:指不随意的节律性眼球往返运动的现象。 慢动相:眼球朝一方向缓慢移动的现象称慢动相。 (是刺激前庭器官引起的,与旋转方向相反) 快动相:眼球再突然移回原位的现象称快动相。 (是中枢矫正性运动,与旋转方向一致) 因快动相便于观察, 临床上把快动相方向规定为眼震颤的方向。 生理意义:,慢动相能使眼前连续通过的物体,在眼内聚焦成短暂不动的物像,借以看清物体,辨别身体在空间的移动方向。 眼震颤的持续时间可反映前庭功能正常与否。正常人眼震颤约持续1540sec,过长或过短都说

5、明前庭功能有过敏或减弱的可能。选拔飞行员、航海员及某些项目运动员时,转椅试验是一种常用方法。,向左旋转开始,内淋巴因惯性向右流动,冲击壶腹帽向右侧倾倒,右半规管壶腹嵴毛细胞 的纤毛朝静毛侧偏曲,左半规管壶腹嵴毛细胞 的纤毛朝动毛侧偏曲,右半规管壶腹嵴毛细胞抑制,左半规管壶腹嵴毛细胞兴奋,前庭神经,前 庭 核,脑干网状结构 的内脏运动核,前庭-脊髓束,内侧纵束,外展N核 动眼N核,右眼外直肌收缩 左眼内直肌收缩,慢动相向右 (快动相向左),右侧颈肌 紧张,头歪向右侧,左下肢 伸肌紧张,左脚向前踢,恶心、眩晕、 面色苍白等,植物N性反应,转椅(左转)实验功能反应机制:,(四)前庭的功能,任何原因引

6、起耳石膜与毛细胞的纤毛发生相对位移(直线变速运动),都是囊斑的适宜刺激。,1、囊斑的适宜刺激,髓纹,椭圆囊囊斑的适宜刺激是头部水平面的直线加减速运动。,2、椭圆囊的功能,椭圆囊囊斑的适宜刺激,因惯性躯体后仰,丘 脑,前庭核,前庭-脊髓束,前庭N,内侧纵束,皮层 前庭投射区,躯干前倾,运动觉,耳石膜因惯性、重力前移下压,囊斑有些毛细胞纤毛偏曲,囊斑毛细胞兴奋,躯干屈肌与下肢 伸肌紧张,汽车突然启动(面朝前),乘汽车时的功能反应过程,脑干网状结构 的内脏运动核,植物神经性反应,恶心、呕吐、眩晕等,椭圆囊的功能 1)感受水平平面上头部的直线加减速运动,产生运动感觉。 2)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引起姿势

7、调节反应,维持身体平衡。 3)过久、过强的刺激也可引起植物神经性反应(运动病)。,3、球囊的功能,球囊囊斑的适宜刺激,球囊囊斑的适宜刺激是头部垂方向的直线加减速运动。,电梯突然上升,躯体上移,耳石膜因惯性、重力下压,囊斑有些毛细胞纤毛偏曲,囊斑毛细胞抑制,丘 脑,前庭核,前庭-脊髓束,前庭N,内侧纵束,皮层 前庭投射区,下肢 伸肌紧张,下肢屈曲(腿软),运动觉,乘电梯时的功能反应过程,脑干网状结构 的内脏运动核,植物神经性反应,恶心、呕吐、眩晕等,球囊的功能 1)感受垂直平面上头部的直线加减速运动,产生运动感觉。 2)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引起姿势调节反应,维持身体平衡。 3)过久、过强的刺激也

8、可引起植物神经性反应(运动病)。 4)也感受静态时头部相对于重力方向的位置变化,第五节 嗅觉与味觉,一、嗅觉,1、嗅觉感受器的结构与构成,放大的嗅觉感受器,2、嗅细胞及其感受原理,G蛋白及腺苷酸环化酶,嗅纤毛上的受体蛋白,cAMP,钠通道开放,气味化学刺激物,去极化型感受器电位,特点: 一个嗅细胞只对一种气味分子反应 几种气味反应的混合能产生多种嗅觉感受,1、味觉感受器的结构与构成,二、味觉,味蕾:烧瓶状,其外层为支持细胞,内包有若干长形的感觉细胞,感觉细胞上端有纤毛突起,基部有神经末稍分布。 每一个味蕾都由味细胞、支持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味细胞的顶端有纤毛,称为味毛,是味觉感受器的关键部位

9、。,舌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2、味觉成分、感受机制,3、味觉分类及感受区域,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不同地域的人对味觉的分类不一样。 从味觉的生理角度分类,只有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他们是食物直接刺激味蕾产生的。 辣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皮肤、和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痛觉。 涩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使蛋白质凝固时而产生的一种收敛感觉。,影响味觉产生的因素,物质的水溶性: 成为物质必须有一定的水溶性才可能有一定的味感,完全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无味的,溶解度小于阈值的物质也是无味的。水溶性越高,味觉产生的越快,消

10、失的也越快,一般呈现酸味、甜味、咸味的物质有较大的水溶性,而呈现苦味的物质的水溶性一般。 温度: 一般随温度的升高,味觉加强,最适宜的味觉产生的温度是10-40,尤其是30最敏感,大于或小于此温度都将边得迟钝。温度对成为物质的阈值也有明显的影响。 25:蔗糖0.1%,食盐0.05%,柠檬酸0.0025%,硫酸奎宁0.0001% 0:蔗糖0.4%,食盐0.25%,柠檬酸0.003%,硫酸奎宁0.0003%。 味的相互作用 两种相同或不同的成为物质进入口腔时,会使二者呈味味觉都有所改变的现象,称为味觉的相互作用。,A 味的对比现象: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呈味物质,适当调配,可使某中呈味物质的味觉更加

11、突出的现象。如在10%的蔗糖中添加0.15%氯化钠,会使蔗糖的甜味更加突出,在醋酸心中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钠可以使酸味更加突出,在味精中添加氯化钠会使鲜味更加突出。 B 味的相乘作用: 指两种具有相同味感的物质进入口腔时,其味觉强度超过两者单独使用的味觉强度之和,又称为味的协同效应。甘草铵本身的甜度是蔗糖的50 倍,但与蔗糖共同使用时末期甜度可达到蔗糖的100 倍。味精与核苷酸(I+G)。 C 味的消杀作用: 指一种呈味物质能够减弱另外一种呈味物质味觉强度的现象,又称为味的拮抗作用。如蔗糖与硫酸奎宁之间的相互作用。 D 味的变调作用: 指两种呈味物质相互影响而 2 导致其味感发生改变的现象。刚吃过

12、苦味的东西,喝一口水就觉得水是甜的。刷过牙后吃酸的东西就有苦味产生。 E 味的疲劳作用: 当长期受到某中呈味物质的刺激后,就感觉刺激量或刺激强度减小的现象。连续的吃糖。,4、味觉感受的投射,孤束核,面、三叉、舌咽、舌N,丘脑腹后内侧核,中央后回角、岛叶,味觉细胞,皮肤感觉:触-压觉,温度觉,痛觉,第六节 皮肤感觉,一、压觉和触觉,机械门控钠通道,机械刺激,感受器电位,传入神经动作电位,触点 触觉阈 两点阈,感觉末梢变形,触压振动觉检测及机制,二、温度觉,温度觉感受器 冷感受器:540,A 、C纤维,25时放电最高 温感受器:2945,C纤维, 45时放电最高 特点: 点状分布 在体表分布不均匀 动态皮肤温度变化比静态更敏感,伤害性机械感受器 伤害性温度感受器 伤害性多觉性感受器,三、痛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