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PPT.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16136 上传时间:2019-06-25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静脉血栓形成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PPT.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深静脉血栓治疗护理措施,摘自外科学第7版 外科护理学第5版 2012中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苏科松 2016-3-17,基本概念 病因和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诊断 预防和治疗 护理措施,基本概念,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多发生在下肢 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 两者合并称静脉血栓栓塞症 DVT可导致血栓后综合征,病因和危险因素,主要原因: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 危险因素:原发性因素、继发性因素,临床表现,症状:患肢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

2、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偶有发热心率加快 严重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 肺栓塞 DVT慢性期可发生血栓后终合征:下肢肿胀疼痛、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溃疡等 体征:血栓远端肢体或全肢体肿胀是主要特点,皮肤多正常或轻度淤血,重症可呈表面青紫色皮温降低。如影响动脉,可出现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可出现血栓部位压痛(Homans征阳性),临床分期,急性期:发病后14天以内 亚急性期:发病15-30天 慢性期:30天,诊断,多普勒超声:首选可判断下肢主干静脉是否有阻塞 放射性核素检查:可用于高危病人的筛选检查 下肢静脉顺行照影:能显示静脉形态作出确定诊断 螺旋CT静脉成像 M

3、RI静脉成像,预防和治疗,手术、制动、血液高凝状态是发病的高危因素,给予抗凝、祛聚药物,鼓励病人作四肢的主动运动和早期离床活动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一般处理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患肢抬高于心脏20-30cm),适当使用利尿剂以减轻肢体肿胀 抗凝治疗基本治疗 普通肝素 低份子肝素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预防和治疗,溶栓治疗链激酶、尿激酶 导管接触性溶栓:将溶栓导管置入静脉血栓内,溶栓 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能提高血栓的溶解率,降低静脉血栓后遗症发生率,并发症少 祛聚治疗是抗凝和溶栓的辅助治疗,可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口服双嘧达莫(潘生丁)丹参、阿司匹林等,预防和治疗,手术取栓

4、推荐: 出现股青肿时,应立即手术取栓 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处理: 成功行导管溶栓或切开取栓后,造影发现髂静脉狭窄50%建议首选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必要时采取外科手术解除髂静脉阻塞 其他治疗: 静脉血管活性药物 物理治疗:加压弹力袜、间歇性气压治疗,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消除恐惧与焦虑 体位与行为护理: 1.急性发病后10-14天内绝对卧床休息,包括床上大小便,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疼痛时禁止冷热敷、按摩肢体并注意患肢保暖。10-14天后可穿弹力袜下床活动,行足部背曲活动,每日数十次,每次3-5分钟,以促进静脉血回流。 2.密切观察肢体皮温、色泽、水肿及足背动脉博动情况。,护理措施,3.避免患肢穿刺 4.饮食:给予进食低脂、高纤维易消化食物。避免血 液粘稠度增高,造成血液淤滞;保持大便通畅,避免 因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5.戒烟的必要性 6.病情观察:肺动脉栓塞是DVT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0-40%,病人如出现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应立即平卧,避免咳嗽及翻身活动,报告医生给予高浓度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征,配合抢救,护理措施,7.药物治疗护理: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紫癜及血尿、便血等。 8.功能锻炼:术后鼓励患者做膝、踝关节背伸舒缩小腿及股四头肌的收缩运动,促进大腿深静脉回流,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