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规范管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18190 上传时间:2019-06-25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规范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糖尿病规范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糖尿病规范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糖尿病规范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糖尿病规范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规范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规范管理.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的管理,糖尿病防控策略,糖尿病流行现状,糖尿病综合防治,目 录,糖尿病非药物治疗,糖尿病流行现状,全球慢性病形势,据WHO估计,2005年,全球有5800万人死亡,慢性病是导致死亡与伤残的主要原因。 如果不采取积极的行动,WHO预计,在20052015的10年里,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将增长17%,全球将有3.88亿人死于慢性病。,Source: Zimmet, Alberti, & Shaw. Nature, Dec 2001,糖尿病海啸,肆虐全球,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将是糖尿病增加最大的地区。,2000年,2010年糖尿病患者人数(百万)及增长百分比(),亚太地区糖尿病人群扩增迅速,随着社

2、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转变,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病变、肿瘤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慢性病。 最新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人数已接近1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Wenying Yang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2:1090-110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内分泌与代谢杂志. 2008; 24(2) 中国14省市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得患病率调查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网站 http:/cdschina.org/page.jsp?id=15,我国糖尿病发病趋势,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估算: 我国每年有新发糖尿病患者

3、125万人, 每天有新发糖尿病患者3400人, 每小时有新发糖尿病患者143人。 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糖尿病分布特点,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基本上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糖尿病患病率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城市高于县镇,富裕地区高于贫困地区。 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并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 农村糖尿病患病人数增长迅速,与城市患病人数相差不大,而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甚至要超过城市。,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不同年龄阶段的患病率,Wenying Yang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2:1090-110

4、1,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城乡患病率比较,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危害巨大,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可导致残废和早亡。 我国糖尿病患者有慢性并发症者相当普遍,患病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合并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眼及肾病变者各占1/3左右,有神经病变者占半数以上。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肿瘤之后的第三号杀手 沉默的杀手,一年,全球新增600万患者;300万人死于糖尿病!,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争取联合国通过糖尿病决议”运动,我国糖尿病防治现状(一),目前我国专业糖尿病防治机构、人员和

5、设备等资源不足,无法与日益增长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相适应。 我国从事内分泌、糖尿病专业工作的专业医师少,多数市级医院或市级医院以下没有这个专业,医生具备的内分泌和糖尿病知识不足,导致我国整体糖尿病诊治率相对较低。 统计表明,我国仅有约500家大型医院能够提供专业的糖尿病防治服务,全国糖尿病专科医生仅1万多名。 与日本相比,我国从事糖尿病专业工作的医师不足日本的1/10,而糖尿病患者比日本多5倍。,我国糖尿病防治现状(二),糖尿病作为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虽然诊断靠医生,但管理主要靠患者自己。 我国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得病后不进行病情监测和治疗,直到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才就医。 导致我国糖尿病与发达国家相

6、比,发现的晚,出现并发症早。,我国糖尿病防治现状(三),我国糖尿病治疗混乱,不科学。一些医生利用患者的无知,用不切实际的口号招揽病人,使患者不但遭受经济损失,而且延误病情。 许多公众和患者对糖尿病防治认识不足,在糖尿病方面存在误区:如治疗不及时、用药选择和时机不当、频繁换药、单纯依赖药物,忽视饮食、运动等生活调节、对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作用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我国糖尿病防治现状(四),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患病人数不断增多, 呈现“一高三低”的特点。,高发病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糖尿病防控现状基层患者经济负担重,越是不发达的地区,糖尿病治疗成本占人均收入的比例越高,糖尿病控制

7、现状基层医疗水平偏低,不明确糖尿病流行病学和病因,不能准确做出糖尿病诊断,不了解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和并发症控制知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秘书长郭晓蕙教授在“2010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上发布的对基层医生调查的数据显示:,糖尿病控制现状基层的主要问题,经济负担过重,医疗水平偏低,基层 问题,主要存在问题,我国糖尿病防治面临挑战,一、患者数量多,糖尿病前期人数更多 二、糖尿病发病年轻化和老龄化“双重压力”,导致糖尿病流行日益严重 三、危险因素持续增加,高危人群数量惊人 四、糖尿病“三率” 很低,并发症发生率高 五、经济负担巨大,劳动力损失严重,糖尿病防控策略与措施,糖尿病病因学研究表明,糖尿

8、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这使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成为可能。,糖尿病的防控策略,权威机构对遏制糖尿病流行的共识 WHO、WDF(世界糖尿病基金会) 、ADA(美国糖尿病协会 )等认为:只有预防和干预才有可能减少,并逐步从根本上遏止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研究及实践已证明:至少80%的心脏病、中 风和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糖尿病的防控策略,WHO的慢病防治策略 1.通过综合防治策略,慢性病是可防可治的。 2.综合控制多种危险因素,促进降低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膳食不平衡、身体活动不足、吸烟。 3.整合三级预防,结合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个体策略,才能有效控制慢性病。 4.通过健康促进、多部门、多学科密切协作,来

9、控制慢性病和相关危险因素。,糖尿病的防控策略,预防发生,早期识别,尽早治疗,规范治疗,健 康,疾病,疾 病,处于 低危险 状态,进入 疾病危险状态,发生 早期 改变,出现 临床 症状,出现并发症或死亡,糖尿病的自然史,控制糖尿病的四个关键环节,糖尿病的防控策略,我国的糖尿病防治策略和措施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预防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具成本效益的防治策略,糖尿病的防控策略,我国的糖尿病防治策略和措施 2.以维持健康体重、促进身体活动为重点,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提高大众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变率 措施 形成工作机制: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专业队伍支撑、多部门和多学科协作

10、启动行动和干预项目: 如: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行动计划 社区健康促进行动等,-“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 “全民体育锻炼”、“肥胖有害健康”,糖尿病的防控策略,我国的糖尿病防治策略和措施 3. 重点开展高危人群和糖尿病前期人群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发病 措施 高危人群是重点干预对象 干预内容:合理膳食,增加身体锻炼,减轻和保持健康体重 DM前期人群的干预最为迫切 干预环节: 人群识别-在重点人群中筛查糖尿病前期患者 强化干预-膳食控制和经常性中等强度身体锻炼,必要时药物干预,糖尿病的防控策略,我国的糖尿病防治策略和措施 4.主动发现和早期识别糖尿病患者 在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中筛查糖尿病,识别病

11、人,提高诊断率,为早期治疗提供条件 措施-早期识别三种方式: 通过健康教育,促进高危人群主动检测血糖 重点人群中筛查 根据资源状况, 确定重点人群、筛查方法和筛查频度 提供机会性筛查 对就诊诊疗的高危人群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冠心病是等病患者,提供血糖检测,糖尿病的防控策略,我国的糖尿病防治策略和措施 5. 规范治疗糖尿病患者 (1)确定目标,明确内容,四个内容 健康教育、生活方式调整血糖监测、药物治疗,五个目标 控制血糖、降压、调脂 肥胖者减体重、抗血小板,糖尿病的防控策略,我国的糖尿病防治策略和措施 5. 规范治疗糖尿病患者 (2)通过严格代谢控制和有效治疗,并发症筛查和尽早治疗,预防

12、、延缓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 (3)多学科团队参与、多机构协作 (4)提供患者自我管理支持:,糖尿病的防控策略,五驾马车:健康教育与心理诊疗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合理用药 病情监测 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的基石,是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糖尿病的防治已经逐渐成熟并规范化,糖尿病非药物治疗,针对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个体存在的可改变危险因素,指导其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 目的: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内容: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饮食控制、运动治疗 、血糖监测、 控制体重、支持性的环境 地位: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糖尿病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应终身进行。除急症、严重并发症或伴发症外,均应在药物

13、治疗前首先或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 要与患者和高危人群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要个体化、具体化。 针对存在的各种不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多方面的干预,循序渐进,逐步改善,持之以恒。 定期随访患者,对其生活方式的变化进行检测和督促,以提高干预的效果。,糖尿病非药物治疗原则,“5A”方法:世界卫生组织 评价(Access) 建议(Advice) 认同(Agree) 支持(Arrange),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方法与步骤,评价:评价患者及高危个体的生活方式,了解其行为、知识和态度状况,确定患者及危险个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内容: 病情:血糖血压急慢性并发症 个体行为状况:饮食(热量及其来源比例酒精)、体力活动、体重控

14、制(BMI,腰围)、吸烟情况(量,种类,习惯及对戒烟的态度)、精神因素 其他相关疾病及症状: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支持性环境状况:家庭、社区等,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方法与步骤,建议:根据患者和高位个体的危险因素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非药物治疗建议,使患者和高危个体了解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同等重要。 内容: 缓解精神压力 膳食治疗 运动治疗 控制体重 自我监测 戒烟 休闲,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方法与步骤,充满自信向糖尿病挑战 糖尿病是可以治疗的疾病,虽然糖尿病目前不能根治,但是通过合理治疗可以使血糖长期稳定,糖尿病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的愉快生活! 鼓励患者和高危个体参加各种活动来进行自我调节和放松心情。,

15、心理支持与缓解压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象正常人一样工作,结婚生育,长寿,调整心理状态,愤怒,恐惧,失落,自信,争取社会和家庭的关心支持,饮食治疗目的和原则,目的 通过饮食治疗,配合运动和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满足生理需要;有效防治各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合理的饮食改善整体的健康状况 原则 1.合理控制总热能,热能摄入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 2.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清淡的食物 3.提倡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糖尿病饮食治疗,膳食治疗的六步骤计算法,前提:记录患者的基础信息 计算体质指数,评价体型 评价每公斤的体重热量 计算理想体重总热量和总份数 计算营养分配

16、份数 计算各类食物的分配份数 计算热量参数分配份数,制定合理的总热量,以个人饮食习惯为基础,结合病情、年龄、身高、实际体重、活动强度、季节、生长发育等情况制定总热量(成人: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 儿童:营养平衡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 BMI(体质指数)=体重/身高2(Kg/m2) 轻体重:BMI18.5 健康体重:18.5=BMI24 超重:24=BMI28 肥胖:28=BMI,平衡膳食,食物品种多样化是获得全面营养的必要条件 任何一种食物无法含有所有营养素,只有通过 多种食物混合才能达到营养齐全 应做到:主食粗细粮搭配;副食荤素食搭配; 勿挑食,勿偏食 每日应摄入四大类食品:谷薯类、菜果类、 肉蛋

17、类和油脂类,*食物交换份,52,坚持定时定量进餐,提倡少食多餐,少量多餐既能保证营养充足,又可减轻胰腺负担,有利于控制好血糖 建议每日至少3餐,注射胰岛素者45餐为宜,可预防低血糖发生 定时定量进餐,与药物作用、运动时间保持一致,使血糖不会波动太大,饮食治疗的误区,单纯控制主食的摄入就等于饮食治疗,饭吃的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利 咸的食品或含甜味剂的糖尿病专用食品不需控制摄入 多吃食物只要加大口服降糖药剂量就可以使血糖正常 饮食控制已非常严格,吃点零食充饥没有关系 少吃一顿就不用再吃药 采用胰岛素治疗后饮食就不需要再控制了 植物油中含有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比动物油要好,因此不需要限制植物油摄入 膳

18、食纤维对于控制血糖有利,因此每日只吃粗粮不吃细粮,成功的饮食治疗,平衡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相结合 始终如一地控制总热能 使患者尽其所能享受生活的乐趣 与个人文化背景、饮食习惯、个人爱好相吻合,便于长期坚持 医生、营养师、护士、患者、家属携手共进,运动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 病情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 体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最佳适应症; 稳定期的1型糖尿病; 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 禁忌症: 合并各种急性感染及合并其它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运动治疗,运动前应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原则:持之以恒:每周5次以上,每次半小时以上 量力而行:避免强烈、竞争性运动,注意安全性 有氧运动:强度适中、时间

19、较长、有节奏的 全身运动 注意事项:鼓励结伴运动;让患者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并把运动时间安排在较为方便的时候;制定切实可行的运动计划。,糖尿病运动治疗,血糖:每月至少1次血糖谱(4或7次天)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每3月1次 尿常规:注意尿酮体、尿蛋白及血球 体重/血压:首诊必查,1次/3月,此次高下次再测 血脂/血黏 :首诊必查,1次/每年,此次高下次再测 肝肾功、心电图、眼底:根据病情决定次数 学会血糖、血压、尿酮体自我监测的方法,糖尿病监测,认同:提高患者的参与度,与患者共同制定个体化切实可行的目的和健康改善行动计划,为患者提供感兴趣的活动形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可行性。 内

20、容: 了解患者喜欢的活动形式与预定目标 帮助患者制定一个符合患者意愿的目标,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方法与步骤,支持:创造社区支持性的环境并为患者提供保健指导 内容: 了解患者到达目标最大困难(知识/态度/信念/技能/行为) 了解患者克服困难所采取过的措施,及其效果,是否坚持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计划,尊重实际情况和患者的选择 为患者实现目标提供咨询指导及支持性的环境,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方法与步骤,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通过家庭访视、电话随访、信函通知、门诊随访等方式指导患者采取非药物治疗的各项措施,并随访管理。 内容: 提醒下次随访时间 了解患者在干预期间膳食体力活动体重控制烟

21、酒控制等执行情况 了解患者利用社区资源的情况 随时调整和改进个体干预方式,糖尿病非药物治疗方法与步骤,糖尿病的社区综合防治,关口前移控制危险因素为本的策略 重心下移坚持以社区为平台的策略 防治结合的策略:健康管理与疾病管理 多部门协同作战策略 人人参与策略:充分调动个人参与和行动的积极性,个人风险评估,人群健康分级与分类,健康教育 与健康促进,群体干预: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 个体干预:行为改善与危险因素控制,一般人群,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社区人群健康档案 慢性病相关信息,技 术 路 线 图,规范化管理,人群健康管理流程图,健康教育,规范化管理,健康指导,社区人群健康教育,目的 宣传防治知识,引

22、导社会关注糖尿病防治,提高社区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早诊早治意识 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社区人群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技能,降低人群危险因素水平 方式 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媒体宣传、小区宣传、健康教育讲座。 内容 糖尿病是可防可治的;肥胖可增加患糖尿病风险,减轻体重可以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经常性身体活动可以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核心知识,(1)什么是糖尿病 (2)为什么我的血糖会升高 (3)糖尿病有哪几种类型 (4)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 (5)糖尿病人可能有哪些症状 (6)糖尿病的诊断必须依靠血糖测定 (7)糖尿病有哪些急性和慢性并发症 (8)如何治疗糖尿病 ,身体力

23、行,预防糖尿病,做到7个步骤,你就可以预防糖尿病 步骤1:多运动 步骤2:正确选择食物 步骤3:保持健康体重 步骤4:确定能达到的目标 步骤5:记录进度 步骤6:寻求帮助 步骤7:保持下去,高危人群健康指导,识 别 具有一项以上下列条件者 糖调节受损 糖尿病家族史 肥胖或超重 妊娠糖尿病患者或曾经分娩巨大儿 有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病变 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 年龄45岁以上且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 目 的 通过健康生活行为指导,增强高危人群的健康信念;提高识别、消除或减轻自身危险因素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及早发现糖尿病的知识和技能。,发现高危人群的渠道 健康体检;健康档案;人

24、群主动检测;高危人群筛查;机会性发现 健康教育方式 健康宣传:同社区人群健康教育,强调危险因素评价和危险因素识别、评估和糖尿病早期症状的识别 群体干预: 俱乐部、活动小组等形式 个体的健康指导: 利用社区门诊、家庭访视等,提供咨询和指导,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健康教育内容 糖尿病防治核心知识: 同社区人群健康教育 告知高危人群采取的预防措施 教会相关技能 预防措施 (1)计算得病风险 (2)超重或肥胖的人要减轻体重 (3)多做活动 (4)合理膳食 (5)记录进度 (6)持之以恒,高危人群健康指导,73,社区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流程,来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25、服务规范,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指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患者承担一定的预防性和治疗性的保健任务,在自我管理技能支持下进行自我保健,是针对慢性病的治疗和管理方法。 一、树立信心(糖尿病可防可治) 二、评估患者的能力,制定自我管理计划 三、教会患者自我管理的技能(使其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学会自我监测病情) 四、构建患者自我管理需要的支持性体系(如激发患者中心角色作用,协助家庭成员发挥提醒、情感支持等作用,提供必要的支持),糖尿病随访管理,目 的 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规范治疗,提高患者规范治疗的依从性,促进血糖维持稳定的目标水平 有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相关指标的水平,预防或延缓并发症 坚持血糖血压血脂并发症及相关办法疾病的变化 充分发挥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优势,使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和连续的照顾,并减轻经济负担,糖尿病随访管理,原 则 个体化 综合性 参与性 及时性 连续性,方 式 门诊随访 家庭随访 电话随访 集体随访,糖尿病随访管理,内 容 了解病情,评估治疗情况 非药物治疗(了解行为改变情况,调整方案教会技能) 药物治疗(了解药物服用情况,评价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方案) 监测检查指标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技能指导,规范化管理追求的目标,管理“ 三率” 管理达标率 并发症检查率 双向转诊率,效果“三率” 控制率 并发症发生率 满意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