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手阳明大肠经.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18876 上传时间:2019-06-2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手阳明大肠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手阳明大肠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手阳明大肠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手阳明大肠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手阳明大肠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手阳明大肠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手阳明大肠经.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大肠1,二、手阳明大肠经: (一)循行: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二)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三)主要病候 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和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症。 (四

2、)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热病、神志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大肠2,经穴歌,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长, 阳溪偏历复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 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 天鼎扶突和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大肠3,(五)腧穴(共20穴,左右40穴) 1、商阳* (LI1)井穴 定位伸食指。在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主治 (1)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 (2)热病,昏迷。 (3)手指麻木。 刺灸法向上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2、二间 (LI2)荥穴 定位侧腕对掌,半握拳。在食指本节(每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主治 (1)目痛

3、,齿痛,鼻衄,咽喉肿痛,口眼喎斜。 (2)热病。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3、三间* (LI3)输穴 定位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主治 (1)目痛,齿痛,咽喉肿痛。 (2)身热,腹满,肠鸣。 (3)手背肿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大肠6,4、合谷* (LI4)原穴 定位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 (1)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喎斜, 耳聋,痄腮,咽喉肿痛。 (2)热病,多汗,无汗;瘾疹,疟疾。 (3)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4)小儿惊风,半身不遂,上肢疼

4、痛、不遂。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配伍 (1)配颊车、迎香,有通经活络止痛作用,主治牙痛,面痛,面瘫。有疏风解表,宣肺利窍的作用,主治感冒,头痛,发热,鼻塞。 (2)配列缺,为原络配穴法。 (3)配太冲,称为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的作用,主治癫狂,头痛,眩晕,高血压。 (4)配风池、大椎,有清热凉血,截疟的作用,主治皮肤瘙痒,荨麻疹,疔疮,疟疾。 (5)配三阴交,有调经活血催产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滞产。,大肠8,5、阳溪* (LI5)经穴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1)头痛,目赤肿痛,

5、耳鸣,耳聋,齿痛,咽喉肿痛。 (2)臂腕疼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大肠9,6、偏历 (LI6)络穴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主治 (1)耳鸣,耳聋,目赤,鼻衄,喉痛。 (2)臂腕酸痛。 (3)水肿。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大肠10,7、温溜 (LI7)郄穴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主治 (1)头痛,面肿,鼻衄,咽喉肿 痛,口舌肿痛,吐舌。 (2)肠鸣腹痛。 (3)肩臂酸痛。 (4)疔疮。 刺灸法直刺0.51.0寸; 可灸。,大肠11,8、下廉 (LI

6、8)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 主治(1)头痛,眩晕,目痛。 (2)腹痛,腹胀。 (3)肘臂痛。 (4)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浅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前臂后皮神经等。深层有桡神经深支的分支。,大肠12,9、上廉 (LI9)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 主治 (1)头痛。 (2)半身不遂,肩臂酸痛麻木。 (3)腹痛,肠鸣,腹泻。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腱后方、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拇长

7、展肌。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和浅静脉等分布。深层有桡神经深支穿旋后肌。,大肠13,10、手三里* (LI10) 定位侧腕对掌,伸前臂。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主治 (1)肘臂疼痛,上肢瘫痪麻木。 (2)腹痛,腹泻,腹胀。 (3)齿痛颊肿,失音。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配伍 (1)、配温溜、曲池、中渚、丰隆,有利咽喉,清热邪的作用,主治喉痹不能言。 (2)、配肩髃、合谷,有调理肠腑的作用,主治腹胀,吐泻。 (3)、配肾俞、委中,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急性腰扭伤。,大肠14,现代研究(1)在X线钡餐下观察发现,针手三里可使胃肠蠕动增强;家兔实验观

8、察也证实了针“手三里穴”对大肠运动功能的显著调整作用。(2)动物实验还证明,针兔的“手三里”、“合谷” “足三里”、“臂臑”等穴可提高皮肤痛阈,并进一步证实,针“手三里”的镇痛作用,是通过其对尾核和下丘脑外侧区的作用,以及对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影响而实现的。,大肠15,11、曲池* (LI11)合穴 定位侧腕,屈肘。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 (1)瘾疹。 (2)半身不遂,手臂肿痛无力,瘰疬 。 (3)热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齿痛。 (4)高血压,头痛、眩晕、癫狂。 (5)腹痛吐泻,痢疾,月经不调。 刺灸法直刺1.01.5寸;可灸。,现代研究(1)

9、有报道针曲池穴可见胃、空肠、回肠蠕动有即时性改变,能使其蠕动弱者增强,强者减弱。(2)对阑尾炎患者,针足三里、曲池穴,无论在X线下观察或直接手术观察,均见阑尾蠕动明显加强,紧张度增加,呈移位、摆动、排空加快等变化,有的还见到阑尾血管收缩,原充血者,变为缺血状态。动物实验也证实,用-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犬阑尾壁注射所致的阑尾炎模型,用强刺激手法针其“曲池”和“阑尾”穴,有肯定的治疗作用。(3)还有大量资料表明,针曲池,对血糖、血氧饱和度、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的调整作用,而且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心率和血压及中风病人的血管舒缩、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图均有改善作用。,大肠17,12、肘髎 (LI

10、12) 定位正坐屈肘,自然垂上臂。在臂外侧,屈肘,曲池上方1寸,当肱骨边缘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肱肌。浅层有前臂后皮神经。深层有桡侧副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 (1)肘臂酸痛、麻木、挛急。 (2)嗜卧。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大肠18,13、手五里 (LI13) 定位正坐,自然垂上臂。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主治 (1)肘臂疼痛、挛急。 (2)瘰疬。 (3)嗜卧身黄。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51.0寸;可灸。,大肠19,14、臂臑* (LI14) 定位正坐,自然垂上臂。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 主治 (1)肩

11、臂疼痛,颈项拘挛。 (2)目疾,瘰疬。 刺灸法直刺0.51寸,或向上斜 刺0.81.5寸;可灸。 现代研究(1)临床观察表明,针刺臂臑、内关、合谷等穴,对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或乳腺单纯切除术等均有良好镇痛效果。(2)针臂臑等穴的镇痛作用在损毁下丘脑外侧区后明显下降,提示其针刺(电针)镇痛作用与下丘脑外侧区有关。,大肠20,15、肩髃* (LI15)手阳明、阳蹻交会穴 定位外展上臂平肩。肩臂活动困难者可自然垂臂。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简易取穴: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面的的凹陷即是本穴。 主治 (1)肩臂疼痛,手臂挛急,肩周炎,臂

12、神经痛。 (2)上肢不遂。 (3)瘾疹,瘰疬。 刺灸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可灸。,解剖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浅层有锁骨上外侧神经,臂外侧上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旋肱后动、静脉和腋神经的分支。,大肠21,配伍 (1)、配肩髎、肩贞、臑俞,有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2)、配阳溪,有疏风清热,调和营卫的作用,主治风疹。 (3)、配曲池、外关、合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上肢不遂。 现代研究(1)有人以肢体血流图为指标,证实按揉肩髃穴后能改善动脉弹性,减小血管外周阻力,增加肢体血流量,改善肢体血液循环。(2)取肩髃、天宗、足三里等穴组成针麻处方,进行开胸手术

13、,结果表明其镇痛效果较好,且对开胸后的呼吸困难、血压波动及血氧分压与酸碱平衡的波动均有调整作用,有利于手术进行和术后康复。,大肠 22,16、巨骨 (LI16)手阳明、阳蹻交会穴 定位正坐。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主治 (1)肩背及上肢疼痛,上肢 抬举,伸展不便。 (2)瘰疬,瘿气。 刺灸法直刺(微斜向外下方)0.51.0寸,不可深刺,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可灸。,大肠 23,17、天鼎 (LI17) 定位正坐微仰头,或仰卧位。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与缺盆连线中点。 主治(1)咽喉肿痛,暴喑,梅核气。 (2)瘰疬,瘿气。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14、,大肠 24,18、扶突 (LI18) 定位正坐微仰头,或仰卧位。在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 主治(1)咳嗽,气喘。 (2)咽喉肿痛。 (3)暴喑,吞咽困难。 (4)瘿气,瘰疬。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颈血管鞘的后缘。浅层内有颈横神经,颈阔肌等结构。深层有颈血管鞘。 现代研究(1)有报道、针扶突透翳风作为针刺麻醉行颅脑手术,镇痛效果良好,手术成功率达90%以上,优良率达80%;针扶突配太冲、足三里,或配合谷、内关,进行各种甲状腺手术也取得良好效果,优良率达90%以上。(2)有实验表明,针扶突穴可使正常人甲状腺

15、对131碘的摄取量大为提高。,大肠 25,19、口禾髎 (LI19) 定位正坐或仰卧位。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浅层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支。深层有上唇动、静脉和面神经颊支等分布。 主治(1)鼻塞,鼽衄。 (2)口喎,口噤。 刺灸法平刺或斜刺0.31.0寸;可灸。,大肠 26,20、迎香* (LI20)手、足阳明交会穴 定位正坐或仰卧。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主治 (1)鼻塞,鼽衄,鼻息肉 (2)口喎,面痒。 (3)胆道蛔虫。 刺灸法直刺0.10.2寸,或平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现代研究(1)本穴为治疗鼻病的首选穴,对过敏性鼻炎、鼻前庭炎和慢性鼻炎均有较好疗效。(2)针迎香对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有效率可达70%90%。,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浅层布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支。深层布有面神经颊支,面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配伍 (1)、配印堂、合谷,有宣肺气,通鼻窍的作用,主治急慢性鼻炎。 (2)、配四白、地仓、阳白,有祛风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面神经瘫痪,面肌痉挛。 (3)、配阳陵泉、丘墟,有驱蛔镇痛的作用,主治胆道蛔虫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