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乘法3.3.2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冀教版20190521242.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3022552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乘法3.3.2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冀教版2019052124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乘法3.3.2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冀教版2019052124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乘法3.3.2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冀教版2019052124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乘法3.3.2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冀教版2019052124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乘法3.3.2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冀教版20190521242.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8、29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的变化规律,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课前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方案:教学环节教学预设一、创设情境卡片出示口算题,让学生抢答计算。师:同学们咱们来做几道口算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教师用卡片出示口算题,学生抢答。5634 682573-42 100-57 34 67 426 819二、扩大、缩小1. 卡片出示课本中两道乘法口算题,让学生口算,并说

2、一说是怎样算的。然后教师介绍“扩大”的概念,并让学生举例说明乘法算式用“扩大几倍”怎样描述。师:再看下面几道口算题。不但要口算出结果,还要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出示课本第一组乘法算式:3710 生:3710370,37乘1等于37,然后在末尾添上一个0,就是370。教师板书:3710370师:很好!下面看这道题:卡片出示37100生:371003700,37乘1等于37,然后在末尾添上两个0,就是370。师:同学们的想法都挺好的。在数学上,3710我们可以说把37扩大10倍,37100我们可以说把37扩大100倍。教师完成板书:371037037扩大10倍37100370037扩大100倍师:37

3、10370可以说37扩大10倍等于370,371003700可以说37扩大100倍等于3700。同桌像老师这样互相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师:谁能举出一个乘法算式,并用扩大几倍描述一下?学生可能多数举乘10、乘100或1000的例子,教师可参与举出乘其他数的例子。如:45290,可以说45扩大2倍等于90。2.先用卡片出示40010的口算题,学生口算后,教师介绍“缩小”的概念。接着出示400100,让学生口算并试算用“缩小”进行描述。最后让学生举出除法算式并用 “缩小几倍”进行描述。师:下面我们再来口算两道除法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卡片出示:40010。生1:4001040。因为400里面有4

4、0个十。生2:4001040。因为40乘10等于400。教师板书:4001040。师:在数学上,两个数相除也有另一种说法缩小。40010可以说把400缩小10倍。教师完成板书:4001040400缩小10倍。师:4001040,可以说400缩小10倍等于40。卡片出示:400100。生:4001004。因为400里面有4个100。教师板书:4001004。师:谁能用“缩小几倍”这个词描述一下4001004?生:4001004可以说把400缩小100倍等于4。教师完成板书:4001004400缩小100倍。师:谁能举出一个除法算式,并试着用“缩小几倍”描述一下?对能说出除法不是整十数、整百数的,

5、教师给予表扬,如果没有,教师举例,如:3248,可以说把32缩小4倍等于8。二、探索规律1.探索“扩大”的规律。(1)教师启发性谈话,出示第(1)组题,让学生用刚学的词语描述每个算式。师:同学们已经会用扩大几倍描述两个数相乘,用缩小几倍来描述除法。下面,我们就用扩大和缩小来描述乘法教师中的一些规律。请看下面这组题。板书:428402804002800师:同学们,看这几个算式,请你用刚学的名词描述一下。生1:4扩大2倍等于8。生2:40扩大2倍等于80。生3:400扩大2倍等于800。(2)提出“观察这几个算式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的问题,让学生了解三个算式中的因数2没变。接着提出“观察前

6、两个算式中另一个因数和积,你发现了什么?”的问题,在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对话,逐步规范表示语言。师:说得很好!大家再来看这几个算式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生1:每个算式中有一个2。师:就是说,三个算式中,因数2没有变。观察算式中另一个因数和积,你发现了什么?生2:第一个和第二个算式比,因数4扩大了10倍,积也扩大10倍。师:就是说,因数2不变,因数4扩大10倍, 积8也扩大10倍。生3:第三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因数4扩大100倍,积也扩大100倍。师:观察得很认真,就是说,因数2不变,因数4扩大多少倍,积也扩大多少倍。生4:第三个算式和第二个算式比较,因数40扩大10倍

7、,积也扩大10倍。(3)提出“用一句话概括规律”的要求,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教师参与并修改成规范的语言。师:很好!因数2不变,另一个因数4扩大多少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同学们分别找出了这几个乘法算式中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个规律呢?学生可能说不完整,教师参与讨论。如,因数2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教师板书出这句话。师:说得不错。大家看,把这句话这样改一下怎么样,首先在这句话的前面加上一句“在乘法里”,(板书)把“因数2不变“改为一个因数不变行不行?(改板书);把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的”多少倍“改为”若干倍“,意思一样吗?(改板书):形成板书:在乘法

8、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2.探索“缩小“的规律。(1)教师谈话并出示第二组题,让学生观察这几个算式的因数,了解每个算式中都有因数25.即有一个因数不变。师:通过刚才的三个算式,我们发现了,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来看这组算式。师板书:25401000 2520500 2510250。师:观察这组算式中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生1:三个算式中第一个因数都是25。生2:有一个因数不变,都是25。(2)提出“看另一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的问题,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引导,使学生学会用”缩小几倍“来描述另一个

9、因数的变化。然后,让学生比较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的积,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师:对!这组算式中,也有一个因数不变。再看另一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生1:另一个因数一个比一个小。生2:另一个因数越来越小。师:对!另一个因数一个比一个小。再认真看一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40除以2等于20,还可以说40缩小2倍等于20。师:也就是说,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40缩小了2倍,对吗?取得全班的共识。师:那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的积,你发现了什么?生1:500比1000也缩小了2倍。生2:第二个算式的积也缩小了2倍。师:谁能用一句完成的话,说一说第二个算式和

10、第一个算式的变化。学生可能会说出: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一个因数25不变,另一个因数40缩小2倍,积也缩小2倍。第三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一个因数25不变,另一个因数40缩小2倍,积也缩小2倍。第三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一个因数25不变,另一个因数40缩小4倍,积也缩小4倍。师:通过这组算式同学们发现了“在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积也缩小“的变化规律。谁能总结一下这个缩小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三、尝试练习1.教师启发性谈话,说明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可以使许多乘法计算简便。接着让学生完成“试一试“。师: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可以使许多乘法计算变得简便。请同学们打开

11、书看课本第28页试一试,仔细读题目的要求并自己完成。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交流学生计算的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师: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生1:第一组算式中,因数15不变,第二个算式中的另一个因数24比6扩大4倍,所以积也应扩大4倍,904360。生2:第一组算式中,第三个算式的另一个因数30比6扩大5倍,积也要扩大5倍,905450。生3:第一组算式中,第四个算式的另一个因数60比6扩大了10倍,积也要扩大10倍。9010900.生4:第二组算式中,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因数4不变,因数23比230缩小10倍,积也缩小10倍,9201092。生5:第

12、三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因数40比4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920109200。生6:第四个算式和第三个算式比较,因数40不变,因数23比230缩小了10倍,积也缩小10倍,920010920。生7:第四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较,因数230缩小10倍,因数40又扩大10倍,积不变,是920。如果出现第7名学生的说法,教师给予表扬,如果没有出现,不做介绍。四、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自己填表,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对算得又对又快的给予表扬。师:请同学们看第29页练一练第1题。根据前面题的结果,很快写出后面题的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重点

13、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练一练第2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判断的理由。师:看教材第2题,判断各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学生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判断,说对意思即可。3.练一练第3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师:同学们读一读第3题。学生读题后,指名回答,重点说一说题(2)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会说:210307(分),小明每分钟走210米,他走路的速度不变,要走420米,比210米扩大了2倍,需要的时间也要扩大2倍。7214(分)速度不变,路程扩大2倍,时间也要扩大2倍。五、拓展练习1.让学生读数学冲浪中的题并说一说题中数据的特点,然后自己试着写出结果,并用计算器验证说否正确

14、。师:打开书第29页,看数学冲浪的题,你发现了什么?生:第一个因数没变,都是1234567。生:第一个算式的积是9个1。师:利用积不变的规律自己试着写出数学冲浪中算式的积。并用计算器验证一下。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学生完成后,交流学生写出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练一练第4题(1)指名读一读。先讨论题中什么没变,什么变了,然后鼓励学生列出表格并计算结果。师:谁来说一说第4题。指名读题。师:在这道题中,什么没变?什么变化了?生:货物总质量数没变,每包的质量变化了。师:货物的总重量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货物的总质量是4800千克,根据每包重40千克,一辆卡车最多可拉120包计算出来

15、的。师:那么,如果改为没高20千克或每包10千克,这批货物有多少包呢?请同学们列出表格,并计算出结果。同学可以商量。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2)交流学生列出的表格和计算的结果。让学生充分展示不同形式的表格。师:谁愿意把你列的表格和计算的结果告诉大家?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表格。如:每包重包数总质量40千克120包4800千克20千克240包4800千克10千克480包4800千克(2)总质量每包重包数4800千克40千克120包4800千克20千克240包4800千克10千克480包(3)让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在货物总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包的质量和包数是怎样变化的”问题。师:观察表(2)中的数据,说一说在货物总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包的质量和包数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可能回答:货物总质量不变,每包质量由40千克改为20千克,缩小了2倍,而包数由120包变为240包,扩大了2倍。每包质量由40千克改为10千克,缩小了4倍,包数却由120变成了480,扩大了4倍。师: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它们的积不变。教学随笔:_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