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面向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24095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77-面向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777-面向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777-面向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777-面向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777-面向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77-面向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77-面向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面向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 亟待解决的若干深层次的重大问题 (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工作汇报) 赵致琢 博士 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 厦门,361005, 厦门,18/4/2002,一、引 言 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运行体制的急剧变化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正在富裕起来的中国民众和社会各行各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态势对子女或潜在劳动力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另一方面,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基础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 型、缓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高等教育内部的结构性调整、积极参与构筑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产学研构架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等

2、多种因素和任务,对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新的要求。 过去20多年,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在周期震荡中发展和进步,在摸索和试验中前进,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日益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现实要求教育界、科技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国家教育与科技发展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重大战略性的调整,我们必须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和 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的重大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二、若干认识基础 1. 对现有高等学校实现合并、重组、学科专业调整是高等教育面对当前的各种挑战和现状做出的必然选择; 2. 建立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是中国面对当前的各种挑战和现状做出的必然选择; 3. 在科学

3、技术、高等教育和文化领域的上层率先进行政治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是确保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大措施,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 4. 依靠专家,突出学术,公平竞争,均衡发展,全面建立国家科学技术、高等教育、产业发展以管理、运行、协调和监督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产学研科学管理新体系是改革的必由之路; 5. 高等学校应该培养什么人?什么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我以为一个优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应该具备: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具有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功底深厚; 具有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思想方法;,6. 培养创新人才,应该将见多识广、博闻强记、功底深厚、富于联想;科学理念、人文精神、心态沉稳

4、、持之以恒的教育观认真贯彻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7. 在任何学科,一味地在本学科加深学问将是十分有限的。借用一位老科学家的话 “科学研究不能迷失在具体的细节中”; 8. 不宜广泛提倡高等学校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9. 不宜针对所有的高等学校强调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 10. 建立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公平竞争的秩序和宽松的学术环境对于中国科技教育的发展和人才辈出十分重要; 11. 参考赵致琢著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教育(修订版)(科学出版社,2000)中建立的一些认识基础。,三、若干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关于高等教育改革 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应

5、该充分利用新老专业人才交替的有利时机,不失时机地加大第二次全国院系和学科专业调整的力度,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排除一切干扰,积极开展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重点建设学科专业的战略布点与建设,尽快实现国家级重点大学的均衡分布,实现国家级重点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重大战略调整,逐步建立国家级研究大学以中央和地方投资为主体,多种渠道筹资,研究大学实行科学、规范、均衡、稳步、高质量、集约型发展的运行方式,重点发展重要的基础学科、工程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研究大学以地方投资和学校筹资为主,中央与地方提供经常性办学补贴为辅,根据毕业生流向进行经济补贴调控,实行科学、规范、稳步

6、、高质量、开放式规模办学的运行方式,努力在重要的基础学科确保本科教学质量,在非重要学科体现办学特色;,师范类院校按省区实行一校统领、分地办学,实行科学、规范、稳步、高质量、开放式、师范型规模办学的运行方式;高等职业技术大学以多元化投资和筹资为主,中央与地方提供经常性办学补贴为辅,根据毕业生流向进行经济补贴调控,实行科学、规范、稳步、高质量、开放式、职业化规模办学的运行方式,鼓励学校在办学中将人才培养与国家与地方的经济建设科学地相结合,围绕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按照现代企业的制度和发展模式积极发展校办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整个高等教育应实现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的分层次、分类办学与管理的新

7、格局和新体系。 围绕实现上述改革目标,我们需要系统地解决下列问题: 高等教育要实现分层次分类办学格局; 高等教育要实现研究大学与重点学科专业办学资源的重大战略调整与均衡布局; 高等教育要实现与办学质量和效益挂钩的高效、合理的投资与调控管理体系,包括国家与社会的两个体系;, 高等学校要实现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与国家教育法规保障下的自主办学、自我约束的科学机制; 高等学校要实现从经验办学模式走向科学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 高等学校要逐步实现从外延发展模式向内涵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 研究大学要实现从二个中心向三个中心的重大转变;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应该在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宏观框架下重新定位和科学运作

8、; 高等学校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技术目标是全面建立高等教育的科学体系(含理论体系、示范基地、质量保证体系); 要对学位点审批、成果奖评审、教学质量评估等一系列活动采取果断措施,确保高等学校自主办学; 要对进入高等学校的教师严把入门关,对进入国家创新体系的教师大幅度提高准入的学术条件; 当前高校需要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是如何依靠骨干教师队,伍产生有思想、懂管理的教育家出任校长,同时制止腐败侵蚀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术领地。 2、关于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构建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框架,明确: 重大(应用)基础研究任务和项目: 以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工委院所为主,高等学校等为辅; 重点(应用)基础研究任

9、务和项目: 以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院所、(高校)国家重点实验 室为主,高等学校等为辅; 一般面上的(应用)基础研究任务和项目: 以高等学校中的研究大学、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院所 为主,其他高等学校、企业和开发性研究机构为辅。 面上项目的发包实行无主评审制,重大和重点项目实行严格的同行评审和验收评价制度。 确立技术开发的主体是企业,明确: 国家工程技术类开发性研究机构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并入,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或相互交叉持股,直接面向经济建设和市场承担应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解决企业发展中提出的科学技术问题,实现科技开发资源战略结构的重大调整; 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新框架 在 、的基础上,

10、国家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力量可实现 战略分工与结构调整,为构筑新的产学研合作框架创造外部条件。面上项目的发包实行无主评审制,为形成一批具有独立科学精神和科学评价能力的科学群体创造重要的前提,为重大和重点项目提供人员的基本保证;重大和重点项目实行严格的同行评审和验收评价制度,有助于提高科技项目的实效和执行质量;两者有助于改善国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学术环境; 应该建立科技研发管理工作中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分类科学管理体系 一般面上项目宜实行目标管理,重大、重点项目应该实行过程管理。以国家投资为主的重大、重点(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应确保有工程技术开发院所(相关企业)参加,以国家投,资为主的重大、重点

11、(应用)工程技术开发项目,应确保有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中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参加,从制度上加强产学研的合作与交流。 在适当的时候停止由政府组织的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 技术发明奖和教学成果奖的评审,以使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有更多的时间投入教学和科研活动。 加快建立科技发展的风险投融资体系(略) 3、 高等师范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略) 4、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略) 四、结束语 我们处在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生活方式千变万化的时代,处在一个社会急剧变革和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的机会,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我们现在首先需要做的是稳住阵脚,沉着迎战,系统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冷静分析面对的现状和挑战,对未来的发展道路做出正确的选择。,其次,我们不仅需要选择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更需要选择科 学、理智、信誉和质量。如果中国的高等学校不能在这样一个时代真正成为民众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思想的乐园,社会发展与全面进步的中坚,我们将无颜面对自己的民族和人民。 报告结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