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香港创意经济发展战略.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26340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课件】香港创意经济发展战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大学课件】香港创意经济发展战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大学课件】香港创意经济发展战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大学课件】香港创意经济发展战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大学课件】香港创意经济发展战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课件】香港创意经济发展战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课件】香港创意经济发展战略.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香港的創意經濟的發展戰略,http:/ 二、生存策略與企業轉型策略 創意經濟(創新部份與盈利再投資部份) 三、創新部份 創意工業 創意產品 香港創意工業的概況 四、盈利再投資部份 創意社會的建造 五、區域發展策略,3,人類的三個革命,天然資源,勞力資源,創意資源,社會革命,資訊科技革命,產業資源,工業革命,4,廿一世紀的知識,儲存知識 學習新知識 運用知識 創造新知識 新知識比舊知識重要 有用的知識 解決問題的知識 可以創造新知識的知識,5,全球化對經濟的衝擊,全球化:資金、技術、人力和資訊(生產要素),以跨越國界的方式,在日趨統一的國際協定的安排下流動和重組,以期謀取最有盈利能力的安排

2、數碼化通訊和互聯網普及 加速步伐,催生新的經營方式,6,全球化對經濟的衝擊,產品、服務和資訊過度供應 複製技術成功 資金和生產工序外流,導致工作崗位不穩,7,生產鏈,1. 科研,3. 製造生產,5. 售後服務 (保障),6. 獲利再投資,2. 集資,4. 銷售 (市場開拓、 宣傳),8,生存策略與企業轉型策略 創意經濟,創意經濟(creative economy)是指保住產業的首尾兩端,即是創新部份和盈利再投資部份,而放棄中間的部份,即是具體生產的部份,9,生存策略與企業轉型策略 創意經濟,首端 創新部份創意工業 中間 生產部份 尾端 盈利再投資部份,10,十一、五規劃,自主創新能力 科技創新

3、 文化創新,11,文化政策作為綜合發展議程,主題:創意國家;都市更新;創意工業;社會共融;積極公民 Creative nation; urban regeneration; creative industries; social inclusion; active citizenship,12,英國經驗創意產業定義,那些出自個人的創造性、技能及智慧和通過對知識產權的開發生產可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共十三類),包括:,廣告 建築 藝術品 古董及工藝品 設計,時裝設計 電影與錄像 互動消閒軟件 音樂,表演藝術 出版 軟件及電腦 電視與電台,13,英國經驗政策,採用政策和經濟手段保護和發展國

4、粹文化,以此提高全民的文化意識和素質,以及英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地位 提倡創新,鼓勵優秀藝術門類的發展,培養和保護重點人才 加強正規教育體系和成人業餘教育領域中藝術教育的投入 拓寬文化經費籌措的渠道 通過外交、對外文化交通以及貿易等手段擴大英國文化在海外的影響 增強旅遊、畫廊、博物館、文化遺產等部門的協調配合,14,英國經驗創意產業概況,(香港政府中央政策組 香港創意產業基線研究,2003年),15,創新部份創意工業,創意工業 創意產業 文化產業 創意經濟 創意工業是指一些以文化藝術創意為增值手段,以知識產權保障收益的行業,閒暇產業 內容產業 版權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 ,16,香港創意產業具體行業,

5、11個創意產業 廣告、建築、藝術、古董與工藝品、設計、數碼娛樂、電影與錄像、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與印刷、軟件與電子計算、電視與電台 (香港政府中央政策組香港創意產業基線研究,2003年),17,基本產業分類,文化藝術 (藝術、音樂、表演、古董工藝) 媒體 (數碼娛樂、電影、電視、軟件電算) 設計 (廣告、建築、設計、出版、印刷),18,甚麼是創意產品?,生活上的需要(需) 必需品 精神上的需要(要) 想要的東西,19,創意與產品,20,創意產品的需求,精神食糧 可有可無(非必需品) 欲望貨品 (G.O.D. Goods of Desire) 需求是無形,無限 受文化、地方風氣、習俗影響 宣傳、

6、推銷、廣告效應,21,創意與產品,22,培養出來的市場,創意產業訴諸消費者的欲望、情懷及 特有經驗 想要的 相對 需要的 欲望是可以培養的,23,創意與產品,24,創意產品:欲望的符號,美感、榮譽感、身分、個性的表彰 價值觀,文化修養 品牌效應 生活情操,品味 發財立品,25,創意與產品,26,香港創意產業的經濟收益,2001年 港幣461.01億 佔本地生產總值3.8% (香港政府中央政策組香港創意產業基線研究,2003年),27,香港創意產業的就業人數,(香港政府中央政策組 香港創意產業基線研究,2003年) (香港政府統計處 香港統計年刊,2003年, 2005年),1996年人口 :

7、644萬 ; 2002年人口 : 678萬,28,市場特點,GDP 佔份少 創意增值部份附在基本產品部份,分割不了: 如時裝、建築、食品 基本市場容量要相當 支持創意產業 吸引及留住創意人才,29,國際比較經濟收益,香港政府統計處 A Comparison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ituation of the Hong Kong Administrative Region with Eleven Selected Economies, 2005 Edition 香港政府中央政策組 香港創意產業基線研究,2003年 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2004年:中國文

8、化產業發展報告,1註 : 各國創意產業定義略有不同,30,國際比較產業定義,香港政府中央政策組 香港創意產業基線研究,2003年 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2004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31,創意產業定義的延伸,共享創意產權,非專利所有 除文化藝術、媒體、設計外,包括: 新的體驗 創新經營方法 例如:,主題餐廳 新型式咖啡廊 瘦身堂 美容方法,健身廊 創意區域 旅遊點 觀光點,32,創意產業定義的延伸例子,33,最新創意產業分類,文化藝術 媒體 設計 新體驗,34,創意產業的推動,政策 平台 投資,35,香港創意產業的推動,利用現有社會、 市場、 法規的優勢 打造多個平台 (根據諮詢結果

9、,業界人士認為政府無須對產業作大規模的干預, 而是應按個別企業 的需要提供支援,特別是人才培訓、保護知識產權和代表業界與內地各級政府商討等),36,創意產業生產鏈,1. 培育訓練 研究發展 (創意),2. 集資平台 (創意+企業運作),4. 市場開拓 (產權保護),5. 盈利再投資,3. 製造平台 (工序及包裝),37,一. 培育訓練,研究開發 搜集行業數據,了解發展現況和面臨的具體困難 人才培養 加強藝術教育,令消費者品味多元化,刺激創意產品生產 吸引人才 鼓勵外來人才來香港參與創意行業 鼓勵市民多運用創意、溝通商業與創意,38,二. 集資平台,與各界建立合作平台(藝術村、博覽會、論壇) 包

10、括藝術家、投資者、企業家、政府、各個藝術文化機構、商會 積極研究使創意思維、商業投資及科技知識結合(展覽、 比賽、獎項、論壇、投資基金、創意中心) 提供富藝術文化氣息的環境(普及藝術) 推動豐富和多元的文化盛事(國際盛事合作表演、文化交流、 藝術節),39,三. 生產工序,選擇在最具競爭優勢的地方生產 考慮因素包括:租金、工資、原材料等 保護知識產權及創意獨特性不被複製,40,四. 市場開拓,產權保護 在本地及本地產品行銷的地區,保護香港創意產品的版權 促進聯盟 協助一系列與文化創意相關的工業,結成策略性的發展聯盟,促進內部合作、人才交流和資金流通等 開拓市場 為港產物品爭取公平貿易的待遇,加

11、強推廣香港創意工業的整體品牌 區域聯盟 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 粵港澳文化合作高峰會 文化合作備忘錄,41,五. 盈利再投資部份,鼓勵投資 向本地和外地的商界(創意企業家)宣傳香港創意工業的潛力,吸引投資 構思不同方案 吸引創意經濟及創意人才來港發展及定居,42,從創意工業到創意社會,創意社會,創意人才,創意企業,創意工業,43,創意社會的建造,創意人才與創意企業家的特性,獨立性強,流動性強,應用尖端科技,44,吸引創意人才的社會,一、資訊、資金、人才及貨物流通,社會自由、開放,政治穩定,政策透明 二、法規全面靈活,尊重法治精神、政府廉潔, 使知識產權得到保障 三、社會包容性強、多元及

12、多層次,提供可以使創意人才嘗試及創新的空間,而不會遇到排斥 四、多采多姿的文化、藝術及創作生活,文化活動頻繁,社會要有文化的深度及獨特性,使創意人才不斷接受新意識形態衝擊,容易找到新題材及新靈感,45,創意社會的建造,積極鼓勵市民,增加對文化藝術的認識和參與 營造一個自由、開放、靈活、變通的社會氛圍 廣泛接觸其他文化,互相交流,擴闊世界視野,使香港成為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大都市,46,香港創意指數研究,顯示創意在社會中的不同體現 說明促進創意增長的不同因素之互動 評估宏觀社會經濟及文化對增長或約束社會創造力的條件 創立一套指數化的制度,用以量度地區經濟體系的創意活力,(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香港創

13、意指數研究,2005年),47,建造創意社會的目標,培養創意人才(教育) 確保本地創意人才不會流失(就業及發展的機會) 吸引外地的創意人才來港發展(獨特的發展環境及條件),48,香港在十一、五規劃及 全球化下的挑戰,香港的中介作用 金融中心:內地/香港的金融差距越來越縮小,中國是否還需要一個金融中介? 文化創意中心:內地/香港文化差距還是明顯,內地有文化內容,香港有創意的載體/手法,可以發揮中介作用,49,創意企業,香港優勢: 法規齊全 國際的營商環境 國際信心 國際關係 文化藝術自由 一國兩制,香港的不足: 人才不足 缺乏廣泛文化內涵 內需市場不足,50,創意企業的發展 香港可以扮演的角色,

14、創意融資的平台 創意板,創意基金 國際品味的窗櫥 人才,內容包裝中心 中國創意產業外銷的跳板口岸 外國創意產業引進中國的前沿陣地 內地創意企業來港設立總部 珠三角(人口五千萬)作為後勤腹地,51,區域發展策略,下一個世紀的競爭,不是產品與產品的競爭,而是文化體系與文化體系的競爭;不是國家與國家的競爭,而是區域與區域的競爭。,城市群的區域聯盟,52,珠三角,香港,接壤珠三角,人口超過五千萬 人力資源充足 生產創意產品 追求生活品味 消費創意產品,粵港澳藝文合作協議書 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珠三角區域聯盟 香港發展創意產業的優勢,53,珠三角文化創意產業定義,採用文化產業的概念 將文化及相關產業界定

15、為: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集合 產業範圍比香港更為廣泛,包括三大圏層: 核心層,包含新聞服務業、出版發行與版權服務業、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業、文化藝術服務業 週邊層,包含網路文化服務業、文化休閒娛樂服務業、其他文化服務業 相關層,包含文化用品生產製造業、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銷售業,(香港政府中央政策組:香港文化及創意產業與珠江三角洲的關係研究),54,珠三角文化創意產業概況,(香港政府中央政策組:香港文化及創意產業與珠江三角洲的關係研究),55,區域發展策略,重新認識香港在新世紀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尤其是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從通過雙方的區域合

16、作,一方面振興香港的經濟和文化產業,同時也積極推動內地的文化產業發展並進入國際市場,己經具有相當的緊迫性,56,香港與內地優勢互補,香港: 人才 技術 資金 自由市場經濟制度 開拓海外市場經驗,內地: 文化資源豐富 市場空間巨大 人才儲備豐厚 產業基礎雄厚,57,文化的軟力量,國家安全系數,全方位防務的國防策略,強調綜合的國家安全: 政治安全 經濟安全 文化安全 資訊安全,58,文化安全,社會遇上衝擊(如金融風暴、疫症、天然災害、全球化) 考驗社會的文化根基 文化根基薄弱,遇到挑戰與逆境時,社會便會出現各種問題 文化根基深厚,社會有抗逆能力和適應能力,可以抵受衝擊,重見生機,59,創意產業金色鏈條,產業鏈條 流動、開放 連接各地文化創意、生產要素和銷售市場 創意產業的金色鏈條 綜合國家各方面的優勢 連接中國與周邊區域市場 與世界連接 發展中華民族的先進文化,60,創意產業 生財之源 文化之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